正版现货新书 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 9787030539755 刘丽琼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45.67
5.2折
¥
8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刘丽琼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39755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5195841
上书时间2024-12-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导语摘要
《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心理咨询案例及相关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首先对积极取向家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构建亲子关系的主要沟通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具体的生命教育、生涯教育、人格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刘丽琼,女,1975年5月出生,湖南新邵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测评与辅导。
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1项,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7篇;曾获海南省社科很好成果奖三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目录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
**节 什么是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 1
一、积极取向家庭教育的基本问题 1
二、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与赏识教育的区别 6
第二节 积极取向家庭教育中的亲子角色 11
一、子女角色 11
二、父母角色 14
第三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20
一、教育目的的差异 20
二、教育内容的差异 22
三、教育方式的差异 23
四、评价方式的差异 24
五、时间限制上的差异 25
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目标 26
**节 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 26
一、提升孩子的积极情绪体验 27
二、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价值 29
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31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底线 34
一、不能有损健康 35
二、不能违法 36
三、不能缺德 37
第三节 确定父母个人的接纳底线 38
一、确定家长接纳底线的重要性 39
二、确定家长接纳度的方法 40
第三章 家庭教育原则 42
**节 主体性原则 42
一、拒绝奴化教育 42
二、尊重孩子的权利 43
三、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 45
四、顺应孩子自身发展 47
第二节 陪伴性原则 49
一、陪伴是什么 49
二、陪伴不是什么 51
第三节 优先改变环境的原则 53
一、简化环境 54
二、丰富环境 55
三、必需物品的方便易得性 56
四、物品尽可能简易安全 56
第四章 个体差异与家庭教育 58
**节 正态分布及意义 59
一、什么是正态分布 59
二、正态分布曲线的意义 60
第二节 智力的个体差异 63
一、智商分布与教育 63
二、多元智能差异 70
第三节 人格差异 74
一、气质类型差异 74
二、认知风格差异 77
三、人格结构差异 79
第五章 构建积极的亲子关系 85
**节 亲子关系概述 85
一、亲子关系的特殊性 85
二、亲子交往的原则 88
第二节 积极倾听 93
一、倾听的基础 93
二、如何有效地倾听 96
三、倾听的作用 99
四、倾听的使用条件 102
五、倾听使用的误区 105
第三节 建设性地处理亲子冲突 108
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109
二、处理冲突要果断 110
三、双赢或多赢的冲突解决模式 113
第四节 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117
一、避免交流障碍 117
二、通过提问推动孩子行动 118
第六章 生命教育 123
**节 家庭生命教育的概念与意义 123
一、生命的内涵 123
二、家庭生命教育的定义与意义 125
第二节 生命教育的内容 127
一、生命有限性的教育 127
二、生存教育 129
三、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 132
第三节 生命教育的途径 134
一、利用节庆文化与仪式进行生命教育 134
二、利用生活事件进行生命教育 136
三、巧妙利用他人与环境进行生命教育 138
第七章 生涯教育 143
**节 生涯教育的重要性 143
一、生涯的概念与生涯发展彩虹图 143
二、生涯教育的意义 146
第二节 生涯教育的时机与内容 148
一、生涯教育的时机 148
二、生涯教育的内容 149
第三节 生涯教育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154
一、生涯教育的方法 154
二、生涯教育的注意事项 158
第八章 兴趣、动机与性格 166
**节 兴趣的探索与培养 166
一、休闲兴趣 166
二、学业兴趣 167
三、职业兴趣 169
第二节 动机的激发 170
一、什么是动机 171
二、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 171
第三节 积极性格特征的培养 176
一、积极的性格特征 177
二、积极性格特征的作用 180
三、积极性格特征的培养 182
第九章 自我管理能力教育 191
**节 目标管理与计划策略 191
一、确定长期目标 191
二、落实长期目标 193
三、细化目标的注意事项 196
第二节 时间管理 198
一、帮助孩子清理他的时间账户 198
二、帮助孩子学会区分目标的重要性与紧急性 202
三、采用PDCAR法则帮助孩子执行与完善计划 203
四、提高孩子的工作效率 205
第三节 情绪管理 211
一、认知与表达自己的情绪 211
二、压力管理与消极情绪的调节 214
三、体验积极情绪,提升幸福感 223
四、理解他人情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227
第十章 价值观的教育 233
**节 金钱观的教育 234
一、尊重金钱的教育 234
二、金钱要取之有道 236
三、如何使用自己的金钱 237
四、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241
第二节 成功观的教育 245
一、何谓成功 245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成功观 248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56
内容摘要
《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在心理咨询案例及相关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家庭教育的理念、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首先对积极取向家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构建亲子关系的主要沟通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具体的生命教育、生涯教育、人格教育与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
主编推荐
对家庭教育感兴趣的研究者和家长
精彩内容
**章 绪论
现在的很多家长发现,他们的父母好像不太关心怎么教育他们,结果他们都长大了,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问题。当自己成为父母后,却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有关问题孩子、青少年犯罪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有些孩子不再是人见人爱的天使,而是让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熊孩子。
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多的家长学习如何做父母,他们去听家庭教育的讲座、去收看家庭教育的电视节目、去阅读大量的书籍与指导手册。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讲座或书籍中的思想也是众说纷纭,甚至完全对立。赏识教育要求尊重孩子,认为教育的责任都在父母,孩子出现问题是因为父母不会教育,不会发现孩子的优点,没有赏识孩子;虎妈狼爸们则认为孩子自己根本不知道要什么,所以孩子一定要按父母的要求去做,孩子的自尊心根本不重要,教育孩子时自然不需要照顾孩子的自尊心。
面对这些理论,家长无所适从,感觉自己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其原因在于家长所学的是零碎的、片面的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论,因而无法批判式地去分析现有理论,只能一个个地去试错。
**节 什么是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
一、积极取向家庭教育的基本问题
在阐述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理论、内容与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清晰地界定什么是积极取向、什么是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
(一)什么是积极取向
积极取向是指将我们的关注点投向生活中那些美好的、快乐的、健康的方面,更关注那些使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事情。试着回忆一下,在医生检查后告诉你“恭喜您,您怀孕了”的时候,你内心会对这个孩子充满怎样的期待?你希望他发育是正常的。在整个怀孕的过程中,他的每一次胎动都让你充满了惊喜,你感受到了孕育一个生命的神奇与美好。当孩子出生后,你会对他充满期望,你觉得他是那么聪明,至少比你小时候要聪明,你憧憬他将来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能拥有自己的家庭与朋友。这就是积极取向,即你关注孩子美好的方面,关注那些使生命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方面。
你也许会说,我在怀孕后其实也很担心他会不会是畸形,会不会是唐氏宝宝,能不能顺利地出生;他出生后,我担心他是不是健康,我能不能照顾好他;他上学的时候,我担心他能不能学习好,能不能顺利地考上大学,今后在社会竞争中会不会落败。这当然也是自然的,积极取向并不是说我们否认生活中会有这些消极的方面,但我们更关注上述积极的方面。如果我们只关注这些消极的方面,而忽略积极方面,那么我们可能就是消极取向的。
(二)积极取向家庭教育的理论假设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被定义为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等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指导与帮助。这一概念的理论假设是:孩子相较于父母来说是弱小的,他们经验少,需要长辈的指导与帮助。这一假设强调了父母等长辈的权威地位,凸显了父母的责任,但忽视了孩子自身对父母的影响力。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变迁的速度很慢,知识更新慢,知识的适用时间长。依赖于时间的积累,父母所拥有的知识与经验远比子女丰富,处理事情的策略与方法会优于子女,所以这一定义适用于传统的家庭教育。
今天,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移动社交媒体的应用,使得知识的获取途径增加,这一理论假设就变得不再可靠。一方面,孩子不一定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知识,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查询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与经验,父母因为拥有更多经验而获得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另一方面,社会发展速度加快,新的知识不断出现,父母所拥有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父母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甚至可能低于子女,因此现代家庭教育是一种双向的教育,父母与子女在相互的交往中交流信息,各自都能从对方那里得到帮助。
现在,仍然有很多父母认同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并以这一观念的理论假设进行家庭教育,这必然会导致很多家庭教育问题。由于父母的强势地位,他们可能会抵制孩子正确的想法。我一直认为手机只要能打电话、能发短信,还能用QQ就行,而儿子对手机的要求比较高,我认为他纯粹是浪费钱,不是理性消费。直到我的手机坏掉了,我不得已换了一款4G手机后,才改变了这一想法。有一次我出差在外,学生着急让我帮他修改他的调查问卷,他打电话给我时,我恰好在机杨大巴上。如果是以前,我就没有办法帮他修改了,但由于换了新的4G手机,我就能在大巴上修改学生的调查问卷。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手机早已不是我原来理解的样子。出差回来后,我马上对儿子说:“如果你有什么意见,你觉得是合理的,但妈妈不认可,你要做的不是放弃自己的想法,而是来说服我,因为很多东西我已经不知道了。妈妈的观点与决定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拖你的后腿。”
要解决社会发展给家庭教育带来的新挑战,我们需要对家庭教育进行重新定义。家庭教育不再是父母单向地指向子女的教育,而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的过程。父母可以指导帮助子女,反过来,子女也可以影响父母、指导帮助父母。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就是采用了这一新的理论假设,在这一理论假设上,我们能更好地凸显孩子的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与权利,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相较于传统家庭教育,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更强调对家庭教育活动中积极方面的关注,如更积极地看待孩子,用更积极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家庭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当然也更积极地看待自己。
(三)为什么要积极关注
之所以选择关注积极面而不是消极面,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假设:没有缺点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个优秀的孩子,他可能只是一个平庸的孩子;缺点的反面并不是优点,而只是没有缺点,只有充满优点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决定孩子人生宽度与高度的并不是没有缺点,而是这个孩子拥有多少优势。如果家长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穷极一生思考、侦察孩子的缺点,花尽力气去纠正孩子的缺点,却忘记了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的美好,那么他培养出来的必然只是一个平庸之才。
对孩子缺点的关注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有时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对抗行为,将能量指向对抗父母而不是解决问题。在咨询中,我曾经给一位母亲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让她每周找到自己孩子真正存在的三个优点,并且对孩子进行表扬。结果三周过去之后,她一次都没有表扬过。她告诉我,她确实没有找到她孩子的任何一个优点。她觉得要命的是,孩子根本不承认自己有问题,孩子觉得有问题的是母亲,需要做心理咨询的也是母亲,不是自己。
我和这个孩子接触过两次,发现这个孩子对母亲充满了怨恨。她告诉我,在她读小学四年级之前,她的父母及哥哥都非常宠爱她,学校的老师都护着她,同学对她也很好,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她要升上五年级时,父母因为觉得市县的教学水平不如省会城市,就把她转到省会城市的学校学习,那时她10岁。在新的学校,她很想父母,但父母要到周末才能来看她。她和同学的关系也不好,同学老欺负她,老师也不喜欢她。母亲周末去学校接她时,每次都只是问她学习成绩好不好,老师告状时母亲就会骂她,却从来没有问过她生活得好不好,在学校开不开心。
到初中后,男同学嘲笑她长得太胖,老师说她上课不认真,母亲知道这些后都会骂她,指责她上课不认真、不肯节食、不愿运动。她因为没有朋友,不想学习,只能用手机打发时间,但母亲不让她玩手机,不准她带手机去学校。她想学习绘画,母亲坚决不让,她想学习动漫,母亲也经常藏她的动漫书,因为母亲怕这些会影响她的学习成绩。现在她觉得她也要让母亲的日子不好过,于是通过故意玩手机、故意不读书,来让母亲不开心。后来母亲实在没办法了,同意她去学习绘画,并且让她在学习绘画期间住在绘画学校。和母亲分开一段时间后,可能意识到考上大学后可以离开母亲,这个孩子后来还是用心学习并考上了大学。现在,虽然大学与家在同一所城市,她也害怕与同学相处,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开家到学校住宿。她和教绘画的老师说:“这世界上我*恨的就是我妈妈,我一定要离开她。”
还有一种孩子平时在家庭中被持续忽视,但家长却对她的某一缺点或偶发的失误进行过分的关注,从而导致这一问题持续存在,因为这是孩子获取家长关注的重要途径。在我咨询的个案中,曾经有一个女孩,在家里排行老二,有一个姐姐与一个弟弟。姐姐长得非常漂亮,直到她读大学时,当她和姐姐出去时,大家都会说:“怎么看也不像一个爹妈生的,妹妹和姐姐怎么会相差这么远?”弟弟因为是个男孩,在家庭中自然很受宠爱,只有她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关注的孩子。
在她5岁时,她和父母、姐姐及弟弟一起去外婆家拜年。晚上睡觉后,她因为喝了很多水而尿床了,当时和她一起睡觉的姨妈发现了,马上叫她父母起来给她换被子。她记得由于天气太冷了,大家都起床了:换被子的,给她洗澡的,拿衣服给她换的。她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开心,因为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关心过。从此,只要有不开心的事或者其他事情,她就会尿床。她为此去过很多医院检查,结果是泌尿系统等都没有什么问题,这样的症状一直持续到她高中毕业。高中毕业后,她去了一所医学院的附属医院进行检查,泌尿科医生建议她去心理科,结果被心理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吃了抗抑郁药后尿床的症状就消失了。
消极关注有时难以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防卫机制,将孩子的能量引导到维护自己的尊严上,而不是去解决问题,甚至孩子会通过保留这些问题来获取父母的持续关注,使自己成为注意的中心。积极关注则不同,通过关注孩子的积极面,将孩子的能量引导到发挥自己的优势、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上来,使孩子不断完善,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
需要强调的是,本书强调的是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但并不是说孩子就没有消极面,而是我们选择关注孩子积极的、美好的一面。同样,我们也并不能说传统的家庭教育就是消极的,只是传统家庭教育可能相对更关注孩子的消极面一些而已,所以称之为普通家庭教育更恰当一些。
(四)谁的家庭
要进行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父母首先要从潜意识里认可家庭是所有家庭成员的家庭,大家在家庭中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家庭成员不得控制与命令他人,每个人都有权利自己做决定。如果无法认同这一观点,我们就无法真正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发现孩子的积极面,更遑论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了。
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他们是非常认可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的,他们觉得自己给了孩子足够的自由,自己也是从内心认可家庭也是孩子的家庭这一点。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让我们来回答以下问题。
你是否会表扬自己的孩子很乖?你是否会评价孩子听话?如果你的回答是“是”,表明你并不认为这个家同样是孩子的,因为这些话后面的潜台词就是孩子应该听我的,应该服从我。如果这个家也是孩子的,那他为什么要听我们的话?
如果家庭中的规则绝大部分是家长制定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说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经常对自己的家人说“不要用我的厨房”“快点吃完饭”“把你的房间收拾干净”,表明在你的潜意识中更认可这是父母的家,而不是孩子的。我们要求孩子学会我们的规则,适应我们的环境,而不是让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为了孩子而改变环境。
我应邀去某所学校做家庭教育的讲座,台下坐着的家长大部分都是母亲,其中有几位父亲。我特地表扬了父亲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说他们是称职的父亲。结果其中一位父亲对我说:“老师,我是家长,家长会当然只有我才能来开,难道让她妈妈来开?”或许这句话有很多的玩笑成分,但也不可避免地显示了他的男权意识。
也有些家长恰好相反,他们承认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利,尊重孩子的主体性,但忽视了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责任。比如,我们有在家庭中娱乐的自由,但不能因为你的娱乐而影响其他人的休息与生活。现在很普遍的现象是,家长给了孩子无限的自由,结果孩子成了家庭的**主人,父母则是孩子的佣人,甚至是奴隶。孩子做作业时,会自私地要求不准家长有自己的娱乐活动,家长也只能全盘接受。这恰好是家长忘记了家庭是孩子的,也是自己的,是所有家庭成员共同的家庭,所有家庭成员拥有平等的权利,并承担与权利相应的责任。
二、积极取向的家庭教育与赏识教育的区别
赏识教育是我们的本土教育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