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46.57 4.8折 ¥ 98 全新
库存35件
作者唐翼明 诠解
出版社江苏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21313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8元
货号14677267
上书时间2024-12-27
我与《论语》
(代序)
我七岁那年开始读《论语》,老师是谷满爹,有时是伯父——如果谷满爹那天没来的话。
“学而时习之——”谷满爹半闭着眼睛,拉长了声音,唱歌似地念道。
“学而时习之——”我和堂姊、堂弟,还有邻居的几个小孩,也拉长声音唱歌似地跟着念,但没有闭眼睛。
“不亦说(悦)乎!”谷满爹仍然半闭着眼,胡子摇起来,“说”字念得特别高特别长。
“不亦说(悦)乎!”我们跟着念,“说”字比谷满爹拉得还要高还要长,脑袋也跟着摇起来,但没有胡子。
我觉得很快乐,那快乐同上音乐课的时候跟着漂亮的女老师唱歌所感到的快乐差不多。
第二天要背,我照例是第一个背的,背完了再轮到堂姊、堂弟和其他几个背,看他们结结巴巴背不出来,挨谷满爹的竹板或者伯父的“栗啄”(用食指拐敲额头),心里也很快乐,是优胜者幸灾乐祸的快乐。
那时究竟读懂了多少,我现在实在说不清楚,但说我全没读懂,肯定是不对的。相反的,我倒觉得我那个时候已经基本上读懂了,也许不像大人那样懂,但决不只是跟着唱歌,虽然谷满爹念起古文来那调子是很好听的。
进了初中以后,语文课本里有好些《论语》的选段,几乎全是我读过的,旧友重逢,分外亲切。我不知道别的同学感觉如何,反正我很喜欢。每次读《论语》,总好像觉得一个可爱的老头儿站在旁边跟你说话,叮嘱这叮嘱那,这老头儿开始像谷满爹,后来就慢慢变得像历史书上见到的孔子画像了。
进入高中以后就再没读过《论语》,那时脑袋里装满了数理化和俄语,一心只想拿诺贝尔奖。高中也有语文课,但没有了我喜欢的《论语》,只偶尔有几篇古文还能够让我伊伊哦哦地陶醉一番。现代文,除了鲁迅,让我喜欢的佩服的不多。
两次考大学名落孙山。不是成绩比孙山差,是老子不如孙山的老子好。从此明白诺贝尔的路我没法走,于是弃科从文,一头栽进文学里。我高中毕业那年是1960,正好碰上大饥荒。记得中华书局那时候连续出了好多“中华活页文选”,选的都是古代的名文,很对我的胃口,便篇篇买篇篇读。读来读去不满足了,就想把四书五经也弄来从头读一遍。
第一个想读的自然就是小时候读过而没有读完的《论语》。我买来一本刚出不久的《论语译注》,译注者是杨伯峻,我决心把这本书从头至尾读完,一字一字地读,每个字都要读懂,决不含混带过,决不半途而废。我第一天读了二十页,大概花了快四个钟头,差不多都能背。我数了数,全书一共四百页,如果照这样读下去,岂不二十天就读完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好,就这么办。每天晚饭后开始读,不读完二十页不睡觉。
那是1963年的初秋,我刚从武昌实验中学调到汉口三阳路中学,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宿舍就在校门口,一排平房,背后就是马路,宿舍也就是围墙。宿舍前面是一条过道,把宿舍和教学楼隔开。刚入秋,天气还很热,宿舍里呆不住,我便在过道里放一张书桌,把台灯从宿舍里牵出来,每天晚上七点左右开始读《论语》,读完二十页差不多也就十一点多钟了,冲个澡,上床睡觉正好。那年我二十一岁,身体好,精力旺盛,晚上读四个钟头的书,聚精会神,如刀破竹,每天都有新的收获,心中好生愉快。
二十天后,《论语译注》真的被我读完了。
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读完《论语》是我探求生命意义的旅程中一次最重要的经验。《论语》为我的生命撑起了一张意义之网、价值之网,我从此变成了孔子的信徒,我觉得孔子是我生命中最好的导师。我以后读的任何书籍都无法取代《论语》。我的生命已经有了一个安全的支托网,我像蜘蛛一样地挂在这张网上,不再畏惧风雨飘摇、没有依靠,以后要做的只是修补和加固这张网,使它更完美。
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读完《论语》也是我治学生涯中一次最重要的经验。我从此得出结论,“计日程功”的笨办法其实是读书的唯一捷径和窍门。所有其他的所谓“秘诀”,不是旁门左道,就是自欺欺人。我以后凡碰到重要的非读不可的书籍都用读《论语》的办法来读,每次都如期读完,快乐无比。
我非常庆幸自己在二十一岁那年这样读了一遍《论语》。《论语》对我一生的影响无与伦比,以后在生命跋涉中、在心灵旅行中,我无数次地回到《论语》,回到孔子。谁能夺去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呢?没有。
永远也不会有。
唐翼明
前 言
2015年,我的《论语新诠》出版后,收到读者反馈,有人希望我用同样的方式做一个《论语》的全书解读,于是便有了现在这本《论语今解》。
《论语新诠》只选取了《论语》全书的百分之六十,按内容重新编排,分为23章。现在的《论语今解》则是全书解读,考虑到完整性和习惯性,便不再按内容重新分类。
本书除在《论语新诠》的基础上补足另外百分之四十外,同时对原选的百分之六十也做了若干修正,增加了部分新的内容,改正了几处错误。所以即使是二书相同的篇章,解读也可能不尽相同,如果读者碰到两者有扞格之处,请以本书为准。
本书跟《论语新诠》一样,对于每章的解读仍然分为三个部分:解释、大意、导读。只是《论语新诠》的第一部分作“释词”,现在换成“解释”。下面分别说说。
【解释】这一部分是对字、词、句的疏解,需要时也做一些背景交代。为了帮助一般读者真正读懂《论语》,我不用传统注家只对重点字词单独解释的方式,而改用逐句串讲的办法,尽可能让解释清楚明白而又好读,并且避免繁琐炫博的考证,以免增加读者的负担。同时考虑到今天大部分读者都缺乏古文基础,所以会连带讲一点文言语法。这样大家在读《论语》的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古文修养。
【大意】这一部分的目的是用流畅的白话文把本章的意思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完解释之后对整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不说“译文”,而用“大意”,是因为我更注重意义的传达,而不追求严格的直译。这里有个分寸问题,不注意白话文的语法,一味硬译,不仅会减少读者阅读的兴趣,而且也不利于甚至破坏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做过了头,也容易造成偏离原意、“增字解经”的现象。两者都要避免。
阅读本书的读者请先把“解释”部分确实读懂,再来看“大意”,而不要图方便,直接跳到“大意”。
【导读】这一部分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更全面、更深一层理解本章的内涵,所以注重本章跟孔子整体思想的关联,以及它跟其他中外文化思潮的比较。尤其注重经典和现代的对接,希望借此彰显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唐翼明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分20篇,492章。两千多年来,它教导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学习、交际、处世、修身、为政。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骨性格、道德智慧,都蕴藏在这本书里。
由于此书年代久远,文字又缺少历史背景,故歧义颇多。现代人常常缺乏历史知识与古文功底,想要读懂读透,活学活用,颇为不易。但若参照前辈学者的解读,必能事半功倍。
唐翼明出身书香世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论语》一书,他从总角之年读到耄耋之年,历经几十年积淀,方著成这一集注释、译文、导读于一体的《论语》读本。
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卷为底本,原文近16000字悉数收录,精心编校。注释详尽,兼顾梳理相关历史人物背景、文言语法常识,文字清楚好读。译文尊重章句本义,明白晓畅。10万字导读既注重孔子思想与其他中外文化思想的比较,又关注其在当下各种场景中的运用。
书中还精选17幅与孔子、孔庙相关的彩色插图,其中明代彩绘绢本《孔子圣迹图》主要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及开坛讲学等重要事迹,生动再现了孔子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
唐翼明,著名作家唐浩明长兄,1942年生,湖南衡阳人,享誉海内外的魏晋文化史专家、作家、书法家。武汉大学中文系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硕士、博士,师从夏志清。曾任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202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长江书法研究院创院院长,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作有《魏晋清谈》《魏晋风流》《魏晋文学与玄学》《中国书法之美》及散文集《宁作我》《时代与命运》《江海平生》《江海清谈》等。
学而第一 1
为政第二 35
八佾第三 66
里仁第四 99
公冶长第五 129
雍也第六 160
述而第七 197
泰伯第八 237
子罕第九 262
乡党第十 294
先进第十一 324
颜渊第十二 358
子路第十三 390
宪问第十四 427
卫灵公第十五 481
季氏第十六 523
阳货第十七 546
微子第十八 578
子张第十九 594
尧曰第二十 623
附录 《论语》经典名句索引 633
跋 唐翼明 639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分20篇,492章。两千多年来,它教导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学习、交际、处世、修身、为政。可以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骨性格、道德智慧,都蕴藏在这本书里。
由于此书年代久远,文字又缺少历史背景,故歧义颇多。现代人常常缺乏历史知识与古文功底,想要读懂读透,活学活用,颇为不易。但若参照前辈学者的解读,必能事半功倍。
唐翼明出身书香世家,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学研究。《论语》一书,他从总角之年读到耄耋之年,历经几十年积淀,方著成这一集注释、译文、导读于一体的《论语》读本。
本书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论语》卷为底本,原文近16000字悉数收录,精心编校。注释详尽,兼顾梳理相关历史人物背景、文言语法常识,文字清楚好读。译文尊重章句本义,明白晓畅。10万字导读既注重孔子思想与其他中外文化思想的比较,又关注其在当下各种场景中的运用。
书中还精选17幅与孔子、孔庙相关的彩色插图,其中明代彩绘绢本《孔子圣迹图》主要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描绘了孔子周游列国及开坛讲学等重要事迹,生动再现了孔子立德、立功、立言的一生。
唐翼明,著名作家唐浩明长兄,1942年生,湖南衡阳人,享誉海内外的魏晋文化史专家、作家、书法家。武汉大学中文系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硕士、博士,师从夏志清。曾任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2012—2020年任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长江书法研究院创院院长,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作有《魏晋清谈》《魏晋风流》《魏晋文学与玄学》《中国书法之美》及散文集《宁作我》《时代与命运》《江海平生》《江海清谈》等。
学而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1
解释
“学而时习之”句,“时”字一般会解作“时常”,它准确的意思是“适当的时候”“一定的时候”“需要的时候”。
“不亦说乎”中的“说”要读成“悦”,意思也同“悦”,古代“说”和“悦”是相通的,或者说“说”是“悦”的通假字。“通假”是讲古文时常常要用到的一个术语,它的意思是两个字本非一字,却可以互相借用,例如早上的“早”,可以用跳蚤的“蚤”来表示。不过通假常常是单方向的,不是双方向的,例如“早起”可以写作“蚤起”,但“跳蚤”却不能写作“跳早”。
另外,“亦”的意思是“也”,“不亦”就是“不也”,“不亦……乎?”在古文中是一个常见的句式,大致意思是“不也……
吗?”但不一定全要翻译成“不也……吗?”“乎”在古文中是一个常见的虚词,表示疑问,但“乎”字表达的疑问一般不强烈,不一定期望对方的回答。
“有朋自远方来”句,“朋”就是朋友,但严格说来,“朋”和“友”略有区别,“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的“朋”也许隐含着同一个老师的弟子之意,在春秋战国时代,意味着同一个学派的人,所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主张译作“志同道合之人”。其实“朋”和“友”这样严加区分在当时就已经没有多大必要,这只要看本篇第四章曾子所说“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已经“朋”“友”连称就知
道了。
“人不知而不愠”句,“知”一般都解作“知道”,这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不完整,这里的“知”含有“理解”“懂得”“欣赏”“赏识”的意思,所以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知”,其实这种用法仍保留在今天还使用的若干词语中,例如“知心”“知交”“相知”“知己”“知音”“知遇”“旧雨新知”,这些词语中的“知”都含有“赏识”的意思,不单纯是“知道”而已。“愠”的意思是“懊恼”“不快”,“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别人不理解我,不欣赏我,我也不觉得懊恼,也没有什么不快”。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加以温习,这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不懂得自己,自己也不懊恼,这样的人不就是个君子吗?”
导读
这是《论语》开篇的一段话,并不深奥,但千万不要轻易看过。这里提出了在精神层面上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三件事情,一是学习,二是交友,三是自处,这三件事情处理好了,人生就会快乐。
先说学习。
什么是人一辈子自少至老都可以做,都应该做,做起来都会带来快乐的事情呢?仔细想想,就只有一件,这就是学习。没有人不需要学习,也没有什么时候不需要学习,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千真万确。尤其是今天,一个人不学习,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要不断地学,因为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一放松学习就会“out”,就会被时代抛弃了。比如电脑、手机、网银、网购,许多老年人就不懂,因为十几、二十年前,这些东西还没有问世呢。如果你不学,你很快就会感到很多事情没法办,跟社会尤其是跟年轻人脱了节,你立刻就觉得自己真正老了。但如果你一直在学习,与时俱进,就会活得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是一件可以终身行之、随时行之、时时有得,也就时时有新鲜感、有成就感、有满足感的事情,吃喝玩乐终有厌倦的时候,没有一件事可以像学习一样带给你终身的、持续不断的快乐。许多人从学校毕业以后就忘记了学习,或者在打拼事业的时候疏忽了学习,结果到中年以后,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仍然停留在青年时期,慢慢变得固执、僵化,退休后甚至会觉得生活空虚无聊,好像在等死。所以从小养成“学而时习之”的习惯至为重要,如果你希望你的人生始终快乐,那就千万不要忽略这件事情。
孔子最看重学习,对学习的重要性反复强调,《论语》中“学”字几乎是除了虚词和个别常用名词以外出现最频繁的词之一2。孔子说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他的知识是靠不断的学习累积起来的,他勉励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称赞别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由于孔子的影响,好学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最突出的特点,这一点在全世界可能只有犹太民族能够同我们相比。但令人感叹的是,这一传统在今日的中国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现代中国人的学习热忱在全世界显得并不突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与警惕。
再说朋友。
儒家讲人和人的关系,有所谓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3。朋友是五伦之一,从某种角度看,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伦。与什么人交朋友完全是可以凭自我的意志和好恶挑选的,而且也可以凭自我的意志和好恶随时调整与终止这种关系,而其他几伦则不然。跟什么人交朋友,交情深浅,往来疏密,或断或续,皆可操之在我。气味相投,则倾盖如故,常常比疏远的父子兄弟关系更为密切。而且朋友的结识往往是发生在为一个理想或一桩事业的奋斗之中,因而不仅志趣相合,也常常利害相关,挫折时相勉励,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