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鲁迅的饭局 9787559835888 薛林荣
  • 正版现货新书 鲁迅的饭局 9787559835888 薛林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鲁迅的饭局 9787559835888 薛林荣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37.28 5.2折 72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薛林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9835888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线装

开本32开

定价72元

货号31113672

上书时间2024-12-27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上卷:总部
一个人的餐桌
  ——民国北京美食地图
夜饮于广和居
  ——“北漂”的厨房
三饯许铭伯
  ——绍兴会馆中的同乡之谊
“醉眼”中的朦胧
  ——鲁迅饮酒考
绍酒越鸡之饭
  ——鲁迅味蕾上的乡愁
嗜好零食的周树人
  ——消闲中得养生之益
窗余壁虎干饭香
  ——鲁迅的另类宠物
留之晚酌
  ——作为文化沙龙的周府
要请,就要吃得好
  ——周府治馔
书店、餐厅和漫谈会
  ——内山书店的多栖角色
教育部公宴
  ——公务员的官方应酬
沪上美食风景
  ——鲁迅光顾过的上海餐馆
下卷:分部
饯别蔡元培
  ——肴膳皆素
中秋招饮
  ——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
劝业场之聚
  ——闽肴不甚适口
乡党同席
  ——略涉麻溪坝事
顾养吾招饮
  ——促成《炭画》出版
同陈师曾至益昌饭
  ——画是好的,印章也不坏
祭孔归途觅一小店晚餐
  ——为鞠躬之诸公当听差
高阆仙招饮同和居
  ——“行不违其所学”的上司
唱平湖调、刊刻佛经为母祝寿
  ——令人欢喜赞叹的孝心
烹鹜沽酒作夕餐
  ——与钱玄同的合与离
半农邀饮
  ——爱与憎恶交织不言弃
传叔祖母治馔饯行
  ——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
午宴买宅时赠物者
  ——周府的堂会
海甸停饮大醉
  ——独撑八道湾的苦闷
和孙伏园饮酒甚多谈甚久
  ——副刊的起首老店
与二弟小治肴酒共饮三弟
  ——周氏三兄弟最后的晚餐
立契用饭
  ——安慰母亲的西三条胡同新居
西北大学办事人之宴
  ——“约往陕作夏期讲演”
治午餐邀陶元庆
  ——抱歉而感激地一批批索画
“二许相争”的醉宴
  ——按“小鬼”之头示爱
往石田料理店
  ——与日本人的杯盏之交
公宴太虚和尚
  ——只是平平常常
东堤晚酌
  ——以为课余有读书的环境了
陶乐春的午宴
  ——持酒一瓶而归
南云楼风波
  ——与林语堂像一对雄鸡对视
荷兰西菜室作五十岁纪念
  ——史沫特莱安排的聚餐
特色酒家食三蛇羹
  ——人真是可怕的
邀一妓略来坐
  ——给一块钱就走的“打茶围”
达夫赏饭
  ——造就名诗“横眉冷对千夫指”
十时三刻乃散
  ——句子短又很风趣
休士风波
  ——“给我以诬蔑和侮辱是平常的事”
ABC茶店吃茶
  ——友谊如“鲜艳而铁一般的新花”
略设菲酌作长谈
  ——分送认真精密的版画集
打牙祭的小小要求
  ——桥香夜饭成立奴隶社
吃饭七次,笺谱两本
  ——对木刻画有同嗜
陶陶居夜饭
  ——止息上海文坛“盘肠大战”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同时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为读者展现了身临其境般的民国生活现场。

主编推荐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研究专著中,这本《鲁迅的饭局》显得十分特别,全书以小品文的形式,以鲁迅二十多年来的饭局为线索,严谨梳理介绍其交往和生活、创作日常,轻松耐读,资料丰富,实属另一形式的鲁迅小传,读者可以从中窥见大先生的真实一面,也能感受民国时期的真实社会风情,更能对现代文学的作家作品有一些了解,是值得收藏的匠心之作。

精彩内容
 我国历史文献中记录饭馆堂号的资料很少,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吴自牧的《梦粱录》、
周密的《武林旧事》等书中,留下了汴京的樊楼、
杭州的太和园等酒楼的字号。中国新文学史上,像鲁迅这般详细记录了酒楼
字号的作家,恐怕别无他人。这也是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市民日常生活、市容、经济、商业等方面的第一手文献,是十分珍贵的民俗资料。
鲁迅所记北京饭馆的字号,按等级大致分作五类:第一类是切面铺之类,包括包子铺、饺子铺、馄饨铺、馅饼铺、粥铺等,都是卖面食的。
第二类是二荤铺。所谓二荤,一般是指猪肉和羊肉,二荤铺分为大教馆子和清真馆子,比切面铺高级、齐全。
第三类是小饭馆,各有风格,一般不办喜庆堂会,门前的幌子上一般写着“应时小卖,随意便酌,四时佳肴,南北名点”等字样。
第四类是中等饭庄,可以办堂会。不能办红白喜事堂会的叫饭馆,能办喜庆宴会、堂会的叫饭庄。
第五类是大饭庄子,一
般带有院子、戏台,可以唱堂会戏。
鲁迅日记中所记述的65家饭店字号,以上五类均有,可以说记录了一部民国时期北平的市井风情画,绘制了一幅包罗万象的美食地图。
“和记”恐怕是鲁迅日记中最小的饭馆了,大概属于“切面铺”,是西城一家卖清汤大碗牛肉面的小铺。
和记原先开在绒线胡同西口路南,正好在马路转角上,一间小楼,朝北、朝西两边开门,朝北是绒线胡同,朝西便是宣内大街,与鲁迅工作的教育部就隔着一条马路。这里原先是一家卖牛羊肉的“羊肉床子”,掌柜的爱动脑筋,在楼上摆了几副白茬木器桌凳卖面,比如羊汤面、羊杂碎面,其中最好的就是清真大块牛肉面,物美价廉,最得鲁迅喜欢。和记一楼卖牛羊肉,二楼卖牛肉、羊肉面。一楼卖不出去的肉,正好在楼上卖面时卖出去,生肉反而卖出了熟肉的价钱,且比专门卖面的人家肉多汤浓,因此生意大好。此店后来拆掉老房,改建为三层洋房,正式开张为饭馆,但气派一大,反而不易赚钱,没过几年便歇业了。
当代某位学者在著述中说“和记基本上相当于鲁迅的工作食堂”,这是不确的。遍查鲁迅日记,他在和记只吃过8次饭,且时间集中在1918年前后。情况如
下:1917年12月28日,“午同齐寿山及二弟在和记饭”。这是鲁迅第一次在和记吃饭。和记与教育部仅隔一条马路,但之前未见记录,可见大约开业于这一
年。
1918年1月23日,“午二弟来部,并邀陈师曾、齐寿山往和记饭”。
2月1日,“午二弟来部,复同齐寿山往和记饭讫阅小市”。
3月15日,“午二弟至部,并邀齐寿山往和记饭”。
4月19日,“午二弟来部,同至和记饭,并邀齐寿山”。
5月10日,“午二弟来部,同齐寿山至和记饭”。
12月6日,“午二弟至部,邀齐寿山同至和记饭”。
12月28日,“午二弟至部,邀齐寿山同往和记饭”。
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鲁迅在和记所吃这8顿饭,都是午饭,且都有周作人、齐寿山参与,一
年之中记述大同小异。可见在和记吃饭,是他们三人的标配午餐。
当时鲁迅住在北京的西城,吃饭也就围绕西城进行,西四牌楼路西的同和居是北京著名的‘‘八大居”之一,经营山东菜。其名菜有炸肥肠、九转肥肠、三不粘等。鲁迅最喜欢这里的炸虾球,因为这个菜属于绍兴口味。另外,鲁迅还喜欢这里的烤大馒头,就是在馒头上刷一层油然后烤制。(有关同和居另辟
一节叙述)1日时北京著名饭馆有“八大楼”“八大居”之说。其中尤以“八大楼”最为著名,即所谓“买布到八大祥,吃饭到八大楼”。“八大楼”为致美楼、东兴楼、泰丰楼
、鸿兴楼、鸿庆楼(一说为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
及萃华楼。
鲁迅去过“八大楼”大半,这些“楼”的菜品各有特色。
鲁迅当年工作在北京西城,先西南,后西北,东城很少去,一般宴饮以南城为多,去东城参加宴会的次数很有限,值得一提的是“八大楼”之一的东兴楼

东兴楼坐落在东安门大街路北,创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是一座前出廊后出厦的大四合院,清廷大官僚歇脚休息吃茶用膳都喜到此地。进入民国后,它的服务对象多为军阀政客。解放后更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东兴楼经营的风味属于胶东菜,特点是清、素、鲜嫩、
油而不腻,不论南方人或北方人都爱吃,甚至有的外国人也慕名而来。生意最兴隆时,年盈利约5万两白银。1937年,掌柜安树塘病故后,他的儿子安耀
东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东兴楼因此衰败了下来,1944年宣布停业。1982年,沉睡了近40年的东兴楼
在东直门内新址开业。鲁
迅共去过三次东兴楼:1919年5月23日,“夜胡适之招饮于东兴楼,同坐十人”。这次是胡适请鲁迅。
P6-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