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沉潜与言说 9787547725054 凸凹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13.88
4.6折
¥
30
全新
库存9件
作者凸凹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47725054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25104835
上书时间2024-12-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笔者追求文字的“复合”品质,学识、思想和体 验,不露声色、自然而然地融会在一起。只有学识, 便流于卖弄;只有思想,便失于枯槁;只有体验,便 败于单薄。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丰厚了——前 人的经验,主观的思辨,生命的阅历——知性、感性 和理性均在,这样的境地才是妙的。
收在《沉潜与言说/凸凹文集》这个册子里的文 字,正是体现着这样的思路,也许道行不深,难以致 远,但用心是真切的,可请读者明察。
商品简介
笔者追求文字的“复合”品质,学识、思想和体 验,不露声色、自然而然地融会在一起。只有学识, 便流于卖弄;只有思想,便失于枯槁;只有体验,便 败于单薄。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丰厚了——前 人的经验,主观的思辨,生命的阅历——知性、感性 和理性均在,这样的境地才是妙的。
收在《沉潜与言说/凸凹文集》这个册子里的文 字,正是体现着这样的思路,也许道行不深,难以致 远,但用心是真切的,可请读者明察。
作者简介
凸凹,本名史长义,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1963年4月17日生,北京房山佛子庄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协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房山区文联主席。 创作以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为主,已出版*作逾30部。出版和发表作品700余万字,被评论界誉为继浩然、刘绍棠、刘恒之后,北京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家。近60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学年鉴、选本和大中学教材,作品获省级以上文学奖30余项,其中,长篇小说《大猫》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提名奖,《玄武》获北京市建国六十周年文艺评选长篇小说头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散文集《以经典的名义》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散文《感觉汪曾祺》获第二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散文《山石殇》获第四届老舍散文奖,散文《大地清明,故乡永在》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散文《母亲无过》获首届中国“新经验散文奖”,散文《禅意丹霞山》获第二届全球华文大赛奖,《天赐厚福》获第二届“四小名旦”全国青年文学奖特别奖,《呃,有一个女孩》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文学奖,《布鞋》获《中国作家》散文奖,《四爷》、《后的凝视》分获第三届、第二十届全国报纸副刊文艺作品金奖;短篇小说《飞蝗》获国务院救灾委员会灾异题材征文一等奖;文学评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门外剧谭》获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获北京市“德艺双馨”文艺家和全国文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目录
序
自序
生活启示录
关于家园
表演的光荣
生活随想
灯下小悟
废园心态
独处四昧
情爱的视角
辨证四种
浑噩中的警醒
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
惊悚之玉
本性的力量
善待“过程”
地母
成人的生活智慧
纯朴之香
过度而反
我的英雄崇拜
疼在疼痛之外
反省小节
市井观点
拜年有礼
望子成龙之忧
说累
说小人
说劳动
“妄谈”与迷思
“美人”妄谈
当境与离境
静思杂咀
宁静效应
幽默种种
悖语人生
寂寞
文学的缩减
不迷本性
一句风流
断章
梦之梦
美味之鼠
吃的名分
门外剧谭
说改变自己
说责任
艺术之母
因势而立
武器可借,但运气,请自备
物质时代的爱情美学
人与动物之思
切莫轻论“迷格”
读书杂感
生命的泉流兀自涌动
“不识时务”的求知者
人生非浮沤
向善的悲哀
感念快乐
几种欲望
在温暖中读书
文人幸福
风声在耳
风吹在风上
阅读而行远
“杂在别的东西里面的甜”
景词皆我
士的自救之途
生日暖吟
重塑散文批评的尊严
另一种眼光看“八股文”
生命的自由与诗意的安顿
性情之书
感性的大地道德
人性的真实
雄踞之处,未必是巅
文人的力量
与写作有关
文心与人心
大在小处
咫尺之艰
万物生长,诗人复生
戏侃作家
苍凉的书写者
文字的命运
象征与幽默的高超运用
幽光独照
不读之辩
文艺批评的“两个之外”
文学关乎世道人心
中正之论与矫枉过正
人趣先于文趣
同与不同之思
向与孤独为伴的人致敬
关于外国文学批评
作家话题
为大地道德的书写贡献中国经验
内容摘要
笔者追求文字的“复合”品质,学识、思想和体 验,不露声色、自然而然地融会在一起。只有学识, 便流于卖弄;只有思想,便失于枯槁;只有体验,便 败于单薄。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丰厚了——前 人的经验,主观的思辨,生命的阅历——知性、感性 和理性均在,这样的境地才是妙的。
收在《沉潜与言说/凸凹文集》这个册子里的文 字,正是体现着这样的思路,也许道行不深,难以致 远,但用心是真切的,可请读者明察。
主编推荐
凸凹,本名史长义,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1963年4月17日生,北京房山佛子庄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协散文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房山区文联主席。 创作以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为主,已出版*作逾30部。出版和发表作品700余万字,被评论界誉为继浩然、刘绍棠、刘恒之后,北京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家。近60篇作品被收入各种文学年鉴、选本和大中学教材,作品获省级以上文学奖30余项,其中,长篇小说《大猫》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提名奖,《玄武》获北京市建国六十周年文艺评选长篇小说头奖和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散文集《以经典的名义》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散文《感觉汪曾祺》获第二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散文《山石殇》获第四届老舍散文奖,散文《大地清明,故乡永在》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散文《母亲无过》获首届中国“新经验散文奖”,散文《禅意丹霞山》获第二届全球华文大赛奖,《天赐厚福》获第二届“四小名旦”全国青年文学奖特别奖,《呃,有一个女孩》获第三届全国青年文学奖,《布鞋》获《中国作家》散文奖,《四爷》、《后的凝视》分获第三届、第二十届全国报纸副刊文艺作品金奖;短篇小说《飞蝗》获国务院救灾委员会灾异题材征文一等奖;文学评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的文化精神》、《门外剧谭》获北京市文艺评论奖。获北京市“德艺双馨”文艺家和全国文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精彩内容
关于家园 许多作家写过“寻找家园”这个题目。但什么是 家园呢?至今尚未有人界定清楚。
不是不想界定,而是不好界定,家园是个主观上 的概念,因人而异也。所以,人们写寻找家园,多写 “家园情绪”,或“归家情绪”,宣泄一番之后,不 了了之。
对家园的认定,不是一个恒定的东西。比如,有 一刻,我疯狂地爱上了一个女人,便咬定,心爱的女 人便是男人的家园。无论你漂泊到哪里,只要夜半醒 来,摸到相爱的女人在身边躺着,便有一种居家之感 。男人是飘动的枝叶,女人是根须,只要不失去爱情 ,便未失去家园。后来我变了,因为爱情是那么的不 可把握,她把你弄得遍体鳞伤之后,竟会飘然离你远 去,把你扔到荒芜的大漠:脚底无一抔“家园”的泥 土,头上无一片“家园”的屋瓦。我哭了。
家园啊。
冷静下来,感到家园首先与生养你的那块土地有 血脉联系,即“家园”与“故乡”或许是一种等同的 东西。我离开故乡已经很久了,回忆它的时候,已模 糊不清,只留下沟壑纵横、荒草漫漫的大体印象—— 这几乎是北方山区共有的特征。
一想到故乡,便想到那株柿树。
那柿树,长在石板小屋的背后。柿树很高大,将 小屋整个荫盖起来。这是我至今weiyi看到的,远远 高于同类的一株柿树。在故乡的地盘上,能够攀上这 株柿树的,只有父亲。树和它的主人像有一种宿命的 关系在。于是,便不担心人为的损失:柿子可以放心 长到很深很深的秋境,直到霜降将来临,不得不摘下 来。
柿子结得很多,果实长得很大,大得出奇,称“ 磨盘柿”。
摘柿子的时候,我坐在小屋的顶上,看他如何作 业,从只柿到后一只柿。
父亲攀柿树的技巧,清晰地印在我的大脑深处: 他用摘柿子的长竹竿把长长的大绳挑到树的中干,用 力抽一下绳身,活扣便系牢了。他双手抓住大绳,双 膝紧紧夹住树身:手往上攀一下,双膝便也往上挪一 下,是一个同步。若不同步,那绳子便会把人荡起来 ,荡来荡去,将人荡晕了头,重重地摔到地上。往中 干上爬时摔到地上,只会摔断脚,无生命之虞。人已 到了相当的高度,绳子是万万不能荡起来的,若荡起 来,其后果:一、摔断脚杆;二、摔断脖颈;三、摔 碎心肝。
攀树之前,父亲叮嘱说,无论有多大的惊险,决 不可叫喊。谁若叫喊,谁便是盼他死去。那么,有谁 敢叫喊呢?所以,看他上树,心里不是滋味。他攀上 树膛之后,坐在树杈间,抽一袋莫合烟,然后脆厉地 咳一声,开始摘柿子。他摘完一只,再摘一只,不急 不躁。果实到手,急什么呢? 这个过程写得太长了。但不能不写得长一些,这 个过程诞生了故乡的意义: 在故乡,或许什么都没有,却有一株奇异的柿树 。由于这株奇异的柿树,便产生了一个有异样秉性的 父亲。我的幼年,只能同一株柿树联系起来,而不会 是一条船、一只风筝、一匹骆驼…… 去岁深秋,回了一次故乡。柿树依旧茁健,果实 正期待着收获。在回归的儿子面前,父亲意气风发起 来,他要再攀到柿树上去,收取荣誉的果实。
他攀到树的中干,夹紧树干的双膝便颤抖起来。
他用力并拢膝头,一块树皮脱落了(柿树老了),他 随绳荡了起来。下意识地,我心中怦地响起一个声音 :故乡老了,家园衰颓了! 父亲跌下的时候,被我托住了。我想替父亲攀到 树上去,双手却怎么也拽不拢那摇荡的绳子——我根 本不能开始那初的援。
父亲白了我一眼,在膝头上裹了两块兽皮,吃力 地攀上去了。
我忽然感到,无论如何,那株柿树,只能属于父 亲。待他不再能够征服它的时候,他会依偎着它悄然 死去,它也会因为他的消失,变得毫无价值。而我只 能远远地望着它,任它孤独地伸向岁月的深处。
于是,故乡之于父亲,才具有永恒的意义。之于 已远离故乡的我辈,故乡这座家园便只是一个心相, 一个回眸。
故乡是父辈的家园。
那么,我辈的家园呢? 为了栖身,在工作的小城,要了三分土地,盖了 几间房子,整了一个庭院。刚住进的时候,我整夜睡 不着觉:我觉得我枕的是一块异地的土壤,除了给我 提供一个栖身的场所之外,它无法填充我无边的心灵 落寞。这种落寞是远离故乡的一种伤怀,是远离根系 ,无依无靠的一种恐惧。
伤怀之下,从故乡弄来一些马齿苋和谷头蓟的种 子,在庭院之中开了一爿小小的田园,将种子撤下去 。很快就长出幼芽,一周便长成完整的植株。割下嫩 茎,沸水浸渍,凉拌之后,不改故乡滋味。一周之后 ,二茬的植株又异常繁茂,若不割采,便老了,老得 菜茎如柴,割下丢弃,令人叹息。于是,即便是出远 门,也要叮嘱内子,莫错过采割佳期。
后,又植了一株香椿。香椿幼株,遇雨疯长,几 天之内便长出一尺开外,若不打尖,只长主茎,不生 旁条。而香椿的食用芽,均长在旁条之上,只长主茎 ,于人何益?便遇雨打尖,悉心调理,感到它的成长 ,责任在我。
奇怪地,在小田园里侍弄久了,竟不再有异地之 感,心里充满着对马齿苋们的多情牵挂,落寞的影子 亦跑得不见踪迹了。
我的马齿苋谷头蓟啊!我的疯长不息的香椿啊! 所谓家园,不正是生长属于你的植物的地方么? 寻找家园,不正是在寻找一株牵系你的植物么? P8-1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