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和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丛书 9787500698401 汪明帅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和教师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丛书 9787500698401 汪明帅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17.55 6.5折 27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明帅 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98401

出版时间201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7元

货号22461781

上书时间2024-12-22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开采苏霍姆林斯基这座宝藏
秉承丛书“为了中小学教师而写”的理念,本书开始了对苏霍姆林斯基这座宝藏的开采工作。
对中国的教师而言,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常说常新”的教育导师。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超越了其自身的时代局限,他的书被一读再读,他用毕生之力铸造的帕夫雷什中学则是理想中的完美学校。所以,在“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系列中,我们没有理由绕过苏霍姆林斯基。
问题在于,面对苏霍姆林斯基这座教育思想和实践都极为丰富的宝藏,如何在这薄薄的一本书中为中小学教师朋友尽可能呈现出较为真实而可亲近的苏霍姆林斯基?
1.深入一线,我们不难发现,还有很多教师对诸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犯错了怎么办”、“好教师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合作该怎么进行”、“究竟应该怎样上课”、“怎样在教学中进行教育”之类的问题感到迷茫与困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霍姆林斯基为当下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很好的参照。因此,本书力图尽可能从中国教师当下的需要出发,找出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我们以为有可能对当下中国教师有启发意义的内容。
2.把苏霍姆林斯基介绍给中国教师,让教师亲近苏霍姆林斯基,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用当下教师熟悉的框架来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尽可能在“学生—教师—教学”这样一个框架下,结合当下的教育现实,重新将苏霍姆林斯基整合起来。当然,由于教育现实的复杂性和教育要素发生作用的融合性,因此在对材料的选取时,很难做到泾渭分明,而只能按照其侧重点分门别类。比如“学生篇”中“学生犯错误了”与“遭遇‘后进生’”,内容初看起来有重复之嫌。事实上,对于处理犯错学生的许多方法完全可以用于“后进生”,可“后进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又要用到特殊的方法。基于这样的考虑,本书终决定分别论述,希望能切实地为一线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把专门的钥匙。



导语摘要

  一线教师如何接近教育大师,如何与他们建立没有隔阂、没有阻碍的沟通渠道,如何从中汲取教育滋养,是一个至关重要却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丛书秉承“共读”的编写理念,我们不以任何既定的理论框架去“框”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而是回到经典作品本身,挖掘教育大师本人试图传达的东西,以“挖掘”出来的东西和原初的东西(即经典作品中的原文)一并呈现的方式,不仅说明挖出了什么,还说明挖掘之前的样子,让教师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再挖掘”——犹如面对面就某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一起阅读讨论,作者就有所感处谈看法,教师就有所动处谈所见,共同理解,共同提高。面对面的对话方式,贴近大师深入共读,影响您的教学人生,从此刻开始!
  对中国的教师而言,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常说常新”的教育导师。本书从学生篇、教师篇、教学篇三大部分,对苏霍姆林斯基这座教育思想和实践都极为丰富的宝藏进行开采,为中小学教师朋友尽可能呈现出较为真实而可亲近的苏霍姆林斯基,从中国教师当下的需要出发,找出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有可能对当下中国教师有启发意义的内容,让那些积极的内容去发挥更积极的借鉴功用。



作者简介


汪明帅,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先后负责“大夏书系”和《教师月刊》的编辑工作。在《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著有《学一点教育史——教育史上的教育大师》。



目录


导读:开采苏霍姆林斯基这座宝藏 
【学生篇】
呵护学生心灵敏感的地方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知学生的痛苦 
善于抚慰受伤的心灵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他们着想 
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 
不要伤害学生敏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问题占有特殊的地位 
兴趣蕴涵于认识深藏的奥秘之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 
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意味着使学习迁就兴趣 
教师是学生智力生活中的盏指路明灯 
学生犯错误了 
学生往往想做禁止做的事 
谅解对人的触动要比惩罚强烈得多 
学校是学生可以犯错误的地方 
树立威信,把握批评的分寸 
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延缓惩罚,事半功倍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遭遇“后进生” 
您理解和同情学生吗 
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天赋和尊严 
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在耐心等待中收获奇迹 
因材施教 
给思想不集中的学生准备特制习题集 
【教师篇】
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好教师能根据具体情况来适时调整讲课内容 
好教师能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来学习 
好教师绝不扑灭学生心中宝贵的火花 
好教师是学生精神生活的榜样 
好教师具有高度的情感修养 
帕夫雷什中学的好教师 
阅读:自我成长的方式 
教学和教师的阅读息息相关 
为教师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 
持之以恒地读书 
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在教师集体中成长 
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 
教师集体是促进教师个体不断成长的摇篮 
在师徒传承中促进年轻教师成长 
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构建和谐的教师集体 
让教育研究丰富教师的教育生活 
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接近于科学研究 
教育研究可以让教师工作充满创造性 
让教育研究改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 
实施教育研究从写教育日记开始 
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研究 
【教学篇】
走进课堂 
在预设的基础上把握生成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深化知识 
使每个孩子的力量和潜能都发挥出来 
检查作业 
检查作业要关照到全体学生 
检查作业是促进全体学生脑力积极化的手段 
从教师检查到学生自我检查 
检查作业不是重复教科书 
教师应当怎样布置家庭作业 
不要轻易给学生下定论 
当教学出现意外时 
为什么学生的知识储备越多,往后的学习反而越困难 
学生上课开小差怎么办 
尴尬的导入 
为什么孩子容易激动和发怒 
被掐掉“幼芽”的“栗树林荫道” 
分数不是惩罚的工具 
教学和教育融合 
让知识触及学生的灵魂 
道德与智力相一致的可能途径 
警惕教学和教养的简单嫁接 
课堂教学是点燃学生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的朵火花 
教师是达到教学与教育有机统一的推手 
附录:本书引用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一览 


内容摘要


  一线教师如何接近教育大师,如何与他们建立没有隔阂、没有阻碍的沟通渠道,如何从中汲取教育滋养,是一个至关重要却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常青藤·一本书读懂世界教育家”丛书秉承“共读”的编写理念,我们不以任何既定的理论框架去“框”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而是回到经典作品本身,挖掘教育大师本人试图传达的东西,以“挖掘”出来的东西和原初的东西(即经典作品中的原文)一并呈现的方式,不仅说明挖出了什么,还说明挖掘之前的样子,让教师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再挖掘”——犹如面对面就某教育大师的经典作品一起阅读讨论,作者就有所感处谈看法,教师就有所动处谈所见,共同理解,共同提高。面对面的对话方式,贴近大师深入共读,影响您的教学人生,从此刻开始!

  对中国的教师而言,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非常熟悉的人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常说常新”的教育导师。本书从学生篇、教师篇、教学篇三大部分,对苏霍姆林斯基这座教育思想和实践都极为丰富的宝藏进行开采,为中小学教师朋友尽可能呈现出较为真实而可亲近的苏霍姆林斯基,从中国教师当下的需要出发,找出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有可能对当下中国教师有启发意义的内容,让那些积极的内容去发挥更积极的借鉴功用。



主编推荐

汪明帅,现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先后负责“大夏书系”和《教师月刊》的编辑工作。在《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著有《学一点教育史——教育史上的教育大师》。



精彩内容

有人说,世界上易碎的不是瓷器,而是人的心灵,尤其是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作为教师,要像对待玫瑰花瓣上的露珠一样,呵护孩子敏感的心灵。只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些教师却常常犯一些错误,尽管有时候这种错误并不那么明显。
听朋友讲过十多年前她在幼儿园发生的一幕。
天热的时候,她所在的幼儿园经常会准备冬瓜汤给小朋友喝,不过,她那时非常讨厌喝冬瓜汤,每次面对冬瓜汤,她都觉得是一种折磨。她想过很多招来逃避喝冬瓜汤: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将冬瓜汤倒掉;央求别的小朋友替自己喝掉冬瓜汤;装肚子痛。实在没有办法了,她也只好将冬瓜汤喝掉,如同喝药一般。
幼儿园又准备了冬瓜汤,她所有的招数都用不上了,但又真的不想喝,怎么办?突然,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只见她顺手将冬瓜汤打翻了。她想:我是“不小心”将冬瓜汤打翻的,打翻了就可以不用喝了吧。正当她为自己的“高明”暗暗得意时,老师来了,狠狠地训斥了她一顿,并罚她面壁反思一个小时。其实,她的伎俩一点也不高明,明眼人都知道是朋友故意把汤打翻的,老师当然也看到了。
朋友说,我眼前经常会浮现在那个阳光灿烂得有点晃眼的下午,那个满腹委屈而又无可奈何地站在墙角的小女孩的形象。其实我现在已经喜欢吃冬瓜了,觉得冬瓜汤的味道其实也不错。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和老师说我不喜欢喝冬瓜汤呢?我随口问道。朋友很诧异地看着我好一会儿,喃喃自语道:我为什么当时没有直接和老师说呢?如果我说了,说不定老师就不会“强迫”我喝冬瓜汤了,我当时也不会那么痛苦了。或者老师通过讲道理,说出喝冬瓜汤的好处,我可能会早一点喜欢上冬瓜汤。后来,朋友一字一顿地说,也许是因为我那时还小,不敢在教师面前很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吧。
为什么小孩子就不敢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呢?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和孩子敏感的心灵相关。也许,在更小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个在大人包括教师看似很荒唐的问题,被大人断然拒绝了,并给予负面强化。我们不仅不会得到理解,而且还会招致“严厉的批评”,所以我们再也不愿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而选择习惯性沉默。我们千万别低估孩子的洞察力,对教师的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声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讲的话发生共鸣,教师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换言之,教师要时刻留意孩子的内心状态,了解孩子的心灵,从每个孩子的内心出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