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有故乡 9787510898242 景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有故乡 9787510898242 景桥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18.82 4.2折 45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景桥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98242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29197134

上书时间2024-12-21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导语摘要

本选题是一个文化类随笔,主要内容包括五个章节,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故乡的变迁发展、游子的家国情怀为线索,贯穿始终:一、“乡愁节韵”,结合作者个人感悟和生活经历,写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历史、典故、精神实质、文化内涵的感受和领悟;二、“故土故事”,以对作者村庄变迁的见证和回忆,描绘温暖且又多情的乡愁;三、“天涯思归”,以一个异乡奋斗者的身份,记述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四、“千年一愁”,谈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深具家国情怀的名人历史,寄予作者对传统节日、乡愁和家国天下的理解;五、“此心如月”,记述一个游子的出发初心和成长见悟。



作者简介

 


景桥,全网过亿阅读量爆文《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好的答案!》作者,“乡愁系列”暖文获百万量级读者深度共鸣。个人工作之余纯原创微信公众号“你的景和我的桥”(ID:jing6qiao),一个朝九晚五发奋工作、业余时间努力写字的中年大叔,专注写家国情怀,写文化传承,写美丽乡愁,写温暖人间,坚持每周一文,冀望以文字捂暖岁月、用记忆加热正能,让快节奏时代的人们享受慢阅读,“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多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中国之声、共青团中央、工人日报、瞭望智库、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公号转载。



目录

目  录


乡愁节韵


 


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好的答案


农家谷雨时节,忙种田采茶


有一种感恩叫端午


慎终追远,今又中元


月无漏照,真光深微


异乡异客又重阳


今日腊八,你可想家


三十夜的火


今夜,我们一起守岁


月半夜的灯


 


 


故土故事


 


老祖屋百年命运史


风雨中屹立的“祖大门石”


晒谷坪往事


故乡的山,游子的心


每个散落天涯的游子,心中都藏着一口故乡的老井


念念不忘那道菜


采野菜二三事


你还会包粽子吗


恰酒包食


怀念“树莓自由”的日子


忆儿时的农忙假


忆故乡的老人


讲古


“看老”:事死如事生,相送远行人


没有爷爷奶奶的清明节


 


 


天涯思归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有故乡


春节为什么要回家过年?


每一次回到故乡,都是一次深度休养


享受父母的爱,也是爱父母


疫情下的他乡与故乡


疫情时代的回乡计划


当清明遇到疫情


怀念老冰棒的“清凉”


那弯弯雪竹,那淡淡乡愁


 


 


千年一愁


 


端午不死


重阳,以古诗词方式说我爱你


李白:且认他乡作故乡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


纳兰性德:山水一程,风雪几更


游子回乡两“不敢”


望乡诗神余光中


“告老还乡”里的乡土情结


 


 


 


此心如月


 


一碗茶泡饭的幸福


初心如许


此心如月


一碗腊猪脚,可以慰乡愁


乡音犹似昨,此身不少年


谁还曾记得自己也是小孩呢


曾以为一辈子的QQ


我的阅读“趣史”


清明宜有雨,有雨方清明


夜窗听雨



内容摘要

本选题是一个文化类随笔,主要内容包括五个章节,以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故乡的变迁发展、游子的家国情怀为线索,贯穿始终:一、“乡愁节韵”,结合作者个人感悟和生活经历,写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历史、典故、精神实质、文化内涵的感受和领悟;二、“故土故事”,以对作者村庄变迁的见证和回忆,描绘温暖且又多情的乡愁;三、“天涯思归”,以一个异乡奋斗者的身份,记述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四、“千年一愁”,谈五千年以来中华民族深具家国情怀的名人历史,寄予作者对传统节日、乡愁和家国天下的理解;五、“此心如月”,记述一个游子的出发初心和成长见悟。



主编推荐

 

景桥,全网过亿阅读量爆文《清明为什么要回乡扫墓,这是我听过好的答案!》作者,“乡愁系列”暖文获百万量级读者深度共鸣。个人工作之余纯原创微信公众号“你的景和我的桥”(ID:jing6qiao),一个朝九晚五发奋工作、业余时间努力写字的中年大叔,专注写家国情怀,写文化传承,写美丽乡愁,写温暖人间,坚持每周一文,冀望以文字捂暖岁月、用记忆加热正能,让快节奏时代的人们享受慢阅读,“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多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网、中国之声、共青团中央、工人日报、瞭望智库、21世纪经济报道等公号转载。



精彩内容

街头的歌 温暖你我——为赶路的人干杯

(代序)

 

  

 

夜深的城市,华灯璀璨,车龙依旧。夹杂于行色匆匆的夜归人中,我忽然停住了脚步。

 

街的转角处,一位卖唱者,弹着吉他,正深情款款吟唱着赵雷的《成都》。远远近近站着十来个人,悠闲地注目观看,不似我们夜归人般脚步匆忙。严格说,他并不像一个卖唱者。他双眼微闭,15度角仰望着星空,似乎并不关心多少人在听,更没打量不远处散落着零币的吉他箱。

 

感性十足的男声拉住了我的脚步。他正唱到高潮部分,“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有零散的掌声,孤独地响起。晚风拂来,我的耳根一下子软了,疲倦的心慢慢融化、熨平,整整一天上班、加班的疲倦困怠,似乎瞬间蒸发。

 

这时,人行道两旁的绿灯亮起,“嘟、嘟、嘟”,提醒着行人尽快通过。

 

我竟然迈不开脚步。想着,再听一会吧。

 

我是个夜归人,也是个过客。城市的深处,还有一盏灯火在等我。

 

但是,为了你,我愿意再等多一个红绿灯。

 

 

言为心志,歌由心生。

 

我有一位同事,大概08、09年的时候,去云南丽江自驾游,听到街头拖着高功放音响卖唱片的流动商贩在播放侃侃的《滴答》,当机立断买下一张,回来还拷贝我一份。4年以后,这首歌风靡全国,成为《北京爱情故事》主题曲,并登录13年春晚。

 

17年2月,有一位女孩,在东京的街头,听一位男子抱着吉他用日语唱着Beyond的《海阔天空》。女孩想起了遥远的家和祖国,情不自禁轻声用粤语和唱。不曾想,这位男子随即也转用粤语同唱,女孩顷刻泪飞如雨。

 

应该也是年初,有一段小视频忽然就风靡于天南海北各大微信群、朋友圈。

 

两位清纯质朴的女孩,略带羞涩地,唱着高安的《我是否也在你心中》。着浅绿色羽绒服的姑娘,熟练地弾着吉他低吟伴唱,另一位系着暗红围巾的姑娘担任主唱。表情格外真实,歌声清越深情,一下子就撩拨了内心深处的琴弦。这是源自生活中真实的声音,也是平凡、底层的声音。有时候,却比《中国好声音》、《中国强音》、《超级男声》、《超级女声》,更能俘获人心。

 

据说,两位女孩是安徽望江人士,但未经证实。她们只是唱着,“无论风雨中/无论世界多冰冷/我的心里早已把你深种”。

 

16年6月,还有一段朋友圈自发流传的视频,是蒙古族歌手苏勒亚其其格唱的《歌在飞》。

 

十分奇怪,这首歌之前早已发行,一直不愠不火,正如这位歌手的声名。然而,当她在一个蒙古包的宴席上,即兴演唱后,一夜间便红遍大江南北。

 

缘何?这才是接地气、有烟火色的歌声,也能打动你我。

 

她也只是唱着,“如痴如醉真情似流水/一封家书落下相思泪”。

 

 

不知道,您有没有读过词作者苏拉的散文——《岁月成歌》?

 

有一个晚上,我准备睡觉了,在网上无意中翻到这篇文章。我觉得,这是我读过的好的散文之一。篇幅并不短,读完已然凌晨1点。窗外一片漆黑,回首前尘,无法不潸然泪下。

 

在她人的故事里,我咀嚼自己的悲欢。

 

苏拉,一位平凡且并不愿出名的中学语文教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词作者。

 

七零后、八零后应该记忆犹新,由她填词的著名歌曲有:《晚秋》、《晚霞中的红蜻蜓》、《你看蓝蓝的天》、《星星是我看你的眼睛》、《伤心雨》、《其实我已不在意》等。这些歌,也是街头的歌,90年代,哪一首都能在街头巷尾的录音机、黑白电视机里听到。今时今日,仍为经典。

 

《岁月成歌》,讲的是苏拉的成长心路。她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回忆了自己大学毕业被分配当了教师,又如何因为一种冥冥的奇缘,成了著名词作者。里面,有她和著名音乐人朱德荣(《九月九的酒》的原唱)、许建强、麦子杰等人的聚散故事,有悲欢离合、成功失败、人生沉浮、人际冷暖,都是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酸酸甜甜、坎坎坷坷的人生。

 

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细节是,苏拉1989年被分配到广雅中学任教时,她父亲送她到广州落脚。因为要赶第二天的火车,两人决定在广州火车站将就一夜。车站管理员用绳子在广场围了一个大圈,以两块钱一位的价格出租草席。但两人没能舍得这几块钱,更别提去旅社。

 

于是,两人一整晚被管理者从一个角落赶到另一个角落。苏拉惊魂未定,在一块窄窄的石阶上迷糊了一阵,翻身却摔到地上,而她年近六十的父亲就在一旁坐到天亮。

 

多年以后,苏拉喜欢坐着广州火车站对面的流花宾馆,透过玻璃窗看对面广场密密麻麻的人群。

 

隔着落地窗,看见众生,看见前尘,看见苏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无疑,苏拉是一个特别安静、却又特别温暖的女子。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她已逐渐淡出人世繁华,极少作词,却愿意为了昔日旧友,重出江湖,写出《我在春天等你》的绝美歌词。

 

1993年,《晚秋》里唱着,“在这个陪着枫叶飘零的晚秋/才知道你不是我一生的所有/蓦然又回首/是牵强的笑容/那多少往事飘散在风中”。

 

2012年,《我在春天等你》里唱着,“淡淡思念/淡淡紫丁的芬芳/静静远去/静静时光的流淌/往事经过的地方/美丽的惆怅/就像那年那夜满天的星光”。

 

所有的岁月,都将吟唱成一曲经典。

 

 

天地渺渺,你我沙鸥。同在天涯,寄身海角。

 

在这拥挤的城市中、汹涌的人潮里,你和我,皆是凡人,淹没在芸芸众生。我们赶公交、挤地铁、避堵车,上班快迟到了跑得气喘吁吁,遇到夏季的突发暴雨,瞬间给淋成了落汤鸡。

 

在街角、在天桥、在人行道、在隧道、在咖啡馆旁,我们行色匆匆。相遇,随即又擦肩而过。

 

我们都在赶路,我们也是歌者。赶人生的路,唱自己的歌。

 

然后,我们也终将归于寂静无声,化作尘埃。

 

《三体》中说,宇宙之外还有宇宙。《庄子》也说,“无穷之外复无穷也”。

 

在这浩瀚的星辰里,在这无涯的岁月里,你我虽为凡人,却固执地在这世界一角,默默做着一些事情,只为证明自己的存在,来过、活过、爱过,拼搏过、付出过、流泪过、呐喊过、温暖过、收获过。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歌,每一代人也都有每一代人的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