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互联网简史 9787513659024 袁载誉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24.76
5.9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袁载誉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59024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9807415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袁载誉,知名文史撰稿人。擅长解读世界史,主攻二战史。现为嘹望智库特约历史观察员、凤凰新闻荣誉主笔,今日头条付费频道专家评测团成员、澎湃新闻“湃客”栏目特约作者,考拉看看签约作者。曾获得“百度动态2018年年度红人”“百度动态历史领域拥有人气作者”称号。
目录
前言 互联网缘起 “冷战”让互联网势在必行 互联网出发点是记忆延展 人机共生是互联网构造手段 启动资金只有一百万美元 互联网*份建造计划 在地球上空织起一张大网 数据太大无法传输怎么办? 对世界发出*声“LO” 将全世界互联在一起 探索民用 美国军方放权,开放互联网民用 IP太复杂,短小精干的域名成新宠 网页诞生,让更多人看懂互联网 全世界*款浏览器 互联网有了“规矩” 互联网巨头的摇篮 这是属于微软的时代 互联网商场打响“*战” 中国迟到,但未缺席 互联网“大爆炸” 搜索:知识*美好的时代 电商:商业从未如此便捷 美国领跑全世界 中国后来居上 社交:人和人从未如此紧密 让沟通更加 降低社交成本 得即时通信者得天下 移动互联网:让人和互联网更加紧密 网络病毒:“矛盾”较量 互联网的路在何方 现实与虚拟合二为一 正在改变世界的3种方式 5G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推进器 未来互联网面对巨大安全挑战 未来的人与互联网
内容摘要
“冷战”让互联网势在必行 纵观悠长的人类文明史,战争往往是科技大爆炸有效的“催化剂”之一。为了能够战胜敌人,求得更多的生存机会,人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琢磨新东西,以战场。在武器的加持下,某一瞬间,人类似乎也能拥有“超自然”的力量。在1945年8月6日早晨,人们就见证了这种力量降临在了日本广岛。 广岛是日本本土防卫军第二总军的司令部所在地。早晨8点,广岛上空传来发动机“嗡嗡嗡”的巨大轰鸣声,美国3架B-29战斗机如同凶猛的雄鹰急速而来。还未待广岛人回过神,1颗重达5吨的原子弹从天而降,整个广岛城瞬间沦为炙热的火海,7.4万人瞬间失去了生命。那些处在核爆中心的人和物,就像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不复存在;即便是在远一些地方的人,他们虽侥幸活着,但也被严重烧伤。日本用血与泪承载了核武器的降临。原子弹这一威力惊人的核武器是应“二战”激烈对抗的需要,也是应国家军事政治的需要而诞生的。不得不说,战争从某种意义上倒逼人类研发高科技,导致了媲美神力的核武器的出现,科技也由此向前迈进一大步。 当然,对于21世纪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信息革命核心——互联网来说,它与战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互联网的雏形就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苏“冷战”之中,其最初是作为一种武器而发明的。 1947年3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宣布美国将全面遏制其产主义发展,进而确立美国领导优选的“二战”后新秩序,美苏两国由此陷入了“冷战”状态。和历史上所有大战一样,为博得一个出师有名的“正义地位”,美苏政府的宣传机器往往会不遗余力地将对方形容为要扼杀自己的“刽子手”。因而整个“冷战”期间,美国大多数国民都视苏联为洪水猛兽。同样的,苏联人民也将美国称为大魔鬼。 1957年10月4日对于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说,是个心情低落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们得知了一个“惊天噩耗”:与他们“冷战”敌对的苏联将一颗名为“斯普特尼克1号”的83公斤级的轨道卫星送进了太空,并且该卫星很好顺利地围绕着地球工作,甚至每天都会经过美国上空。 美国举国上下都陷入了恐惧之中。时任得克萨斯州州长助手的乔治·E.里迪(George E.Reedy)担心道: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们再也不能认为苏联人在技术方面比我们落后了。他们花了四年的时间赶上了我们的原子弹,九个月赶上了我们的氢弹。现在,我们正在努力地追赶他们的卫星。” 对于为什么美国会在卫星技术上被苏联赶超,当时的美国舆论将矛头直指时任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嘲讽他是个“低能儿”,强调美国明明坐拥众多全世界最很好的科学家,结果在他的带领下,竟然被刚从战争废墟中走出来的苏联,仅用短短数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在前沿科技的“追赶”与“超车”。 美国国民面对苏联发射的卫星开始对自己国家的实力表示怀疑,并充满了对于美国科技落后于人的恐惧。艾森豪威尔总统在苏联卫星飞天后的第五天紧急召开发布会安抚民众,他强调:“这个国家必须在国家生活中给科学技术和教育以优先权”,并且保证政府将立刻投入资金,在已知落后苏联的领域奋起直追,做到科技永远靠前于对手,为美国国民创造安全的生存环境。 P3-5
主编推荐
互联网的竞争中,中国的下一步棋在哪里?互联网还将形成哪些全新的商业逻辑? 5G、loT、AI,“无线”并“移动”的互联网,还有哪些无限的可能? 互联网的社交、即时通信、搜索等功能,是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实现并渗透你我生活的? 世界是如何被互联网“一网打尽”的?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联系更紧密还是更疏远?
精彩内容
互联网——从其发端之日起,就被赋予了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人类认知范围以及增进人类彼此了解的功能。
互联网发展至今,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自身发生过哪些变化?我们创造了互联网,它又是如何反向塑造人类社会的?
站在移动互联、5G、loT的时代,互联网还是我们当初设想的样子吗?
让我们拾遗互联往事,更好地把握未来的互联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