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中医十大基础问题 9787571012304 刘明武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37.45
5.5折
¥
6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刘明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012304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1295249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引言(00)
十大基础问题之一 天道(00)
十大基础问题之二 阴阳(0)
十大基础问题之三 五行(0)
十大基础问题之四 四时()
十大基础问题之五 六气()
十大基础问题之六 八风()
十大基础问题之七 一与九()
十大基础问题之八 年与岁()
十大基础问题之九 时与候()
十大基础问题之十 气()
附 中西医比较:筷子与刀叉()
思考·对比·超越——代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对天道、阴阳、五行、四时、六气、八风、一与九、年与岁、?时与候、气等中医十大基础问题进行了追溯与考证,充分说明了中医文化基础的合理性、常青性与永恒性,为当下深入研究和阐释中医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提供了极佳范本。本书作者刘明武先生系我国著名学者,近10年来以其深厚的国学基础与独特视野,将地质学中“有其矿必有其因”“见其矿必求其因”的思路与方法引入文化研究,将自然科学研究所必须的定量化、标准化引入文化研究,在我国文化界产生了巨大反响。
主编推荐
中医文化的源头在何处?阴阳五行的源头在何处?天干地支的源头在何处?四气、六气、八风的源头在何处?事关经络发现的十二月、十二律的源头在何处?事关疫病的“升降不前”如何判断?位列天道、阴阳之后的术数为何?风为什么是“百病之始”“百病之长”?寒热、虚实理论的根源在何处?“年之所加”为什么是为工者的应知应会?“一”与“九”这两个奇数为什么是针经之纲纪?通过对中医这些基础性问题的追根溯源,通过对中华文化众多经典的旁征博引,通过对十月太阳历的缜密求证,刘明武先生在本书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中医根源在自然法则,可以解答一系列千古难题。
精彩内容
十大基础问题之一
天道两个字是“天道”,一个字简称之“道”。天道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是中医文化的基础,也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基础,同样是自然百科的基础。要想弄懂弄通中华文化、中医文化、先秦诸子百家,以及自然百科,必须先弄懂弄通“何为道”。
一、“必须明白”的常识(一)基本概念“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易经·系辞上》对“何谓道”的界定。
“形而上者谓之道”,这是《易经·系辞下》对“道之形态”的界定。
(二)天道溯源道有四大出处:一出于日影,二出于四时,三出于昼夜,四是出于日月。
1.日影论道中午的日影可以论道,此说出于《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陈子模型》:“日中立竿测影,此一者,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何谓日中?太阳位于南中天谓之“日中”。此说出于墨子。《墨子·经上》:“日中,正南也。”立竿测影,立起的是八尺高竿,测的是中午的日影。为什么中午的日影才能代表天道?因为中午的日影可以定量地揭示太阳回归。
中午的日影,其长度每天都在变化,变化在长短两极之间。日影最长点,影长1.35丈;日影最短点,影长0.16丈;日影变化,在长短两极之间循环:长极而短,短极而长。日影长短两极的变化,揭示的是太阳回归。
太阳回归,即天道。太阳回归之数,即天道之数。
太阳是恒星,恒星是不会运动的。那么,日影长短两极变化是怎么回事?正确的答案是:地球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有一个近日点,有一个远日点。近日点与远日点之间的无限循环,形成了日影长短两极。
中午的日影即天道,等量代换,地球公转即天道。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太阳回归论阴阳有“一年分两截,两截分阴阳”之论。两截之分,从冬至到夏至为前一截,从夏至到冬至为后一截;前一截为阳年,后一截为阴年。阳年与阴年,满足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基本条件。——太阳回归年本身就是天道。
2.四时论道四时可以论道,此说出于《逸周书》。
《尚书》中有《周书》,《周书》即周朝的文章。周朝没有编入《尚书》的文章,集为《逸周书》。《逸周书》记载的文章,大部分事关非常重要的太阳历。如果没有《逸周书》,今天的人就无法知道“四时可以论道”的界定。
何谓道?《逸周书·周月解》有如下解释:“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生长收藏,是万物的四种变化。万物四种变化的决定因素,是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春夏秋冬四时,就是“不易之道”。“不易”者,永恒也。“不易之道”者,永恒之道也。
春夏秋冬有两种含义:一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二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两分两至”。《逸周书》中的四时,指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
“四立”区分于日影之下,此说记载于《周髀算经·天体测量》:立春,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
立冬,日影丈五寸二分,小分三(1.0523丈)。
立夏,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4573丈)。
立秋,日影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0.4573丈)。
“四立”,实际上确定于两个日影长度:立春立冬,日影长度同为1.0523丈;立夏立秋,日影长度同为0.4573丈。两个日影长度可以确定四个节令,为什么?正确的答案是:太阳回归的一来一往。
《逸周书》中的天道,是讲时令变化、气候变化与物候变化的;时令变化、气候变化与物候变化是现象,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太阳。
《逸周书·时训》中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记载。
万物五日一个小变化,这里是“五日谓之候”的实际依据。
万物三候一个中变化,这里是“三候谓之气”的实际依据。
万物六气一个大变化,这里是“六气谓之时”的实际依据。
“失时反候,百病不治”,这一论断是在《灵枢》开篇处出现的。时与候是认识百病的坐标!时,有严格的规定性;候,有变化无常性;正常的条件下,时与候是如影随形的对应关系,例如“春有春令,夏有夏令”;异常的条件下,有其时无其候,例如“春行秋令”“春行冬令”;如此异常是百病产生的根源。百病之因在细菌,这是西医的结论。百病之因在气候异常,这是中医的结论。
3.太阳论道太阳即天道,如此直截了当之论出于《管子》。
《管子·枢言》:“道之在天,日也。”日即道,道即日,管子如是说。
太阳每天都在东方升起,人们天天都可以看见太阳;太阳即天道,法道者天天都可以看到道。信神的信徒,能够看到神吗?
《鹖冠子·王斧》:“日诚出诚入,南北有极。”一日之内,太阳有东升西落之变;一岁之内,日出方位有南北两极循环之变。太阳东升西落,背后看不见的因素是地球公转。日出方位在南北两极循环,背后看不见的因素是地球公转。日出日入,归纳出了诚信之诚。一岁之内的日出方位的南北两极之变,归纳出的是规律与永恒。
以太阳论道,《管子》之论与《周髀算经》《逸周书》完全一致,所以不能算是新的出处。
4.昼夜论道昼夜即天道,此说出于《尸子》。
《尸子》:“昼动而夜息,天之道也。”先秦诸子之中有尸子这一子,《汉书·艺文志》中有尸子的记载。尸子告诉后人,昼夜即天道,天道即昼夜。
从表面上看,昼夜的成因在日往月来;从实质上看,昼夜的成因在地球自转。
5.日月联合论道日月联合论道,此说出于《易经》。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义配日月。”日月联合论道,实际上还是论在昼夜转换之中。《易经·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现象上的日月往来,实质上的地球自转。
6.道之归纳《周髀算经》以中午的日影论道,《逸周书》以四时论道,《管子》直接以太阳论道,三种说法,一个指向:天上的太阳就是天道,天道就是天上的太阳。换言之,太阳回归即天道,天道即太阳回归。中华先贤所认识的日影循环,四时循环,站到今天的立场上看实际上是地球公转。太阳回归即天道,等量代换,地球公转即天道。
日往月来形成昼夜,《尸子》以昼夜论道,实际上是日月联合论道。日往月来,昼夜循环,背后的决定因素是地球自转。昼夜循环即天道,换言之,地球自转即天道。
(三)道的六大特征
道是动态之道。道之动起码有六大特征:规定性、有序性、循环性、基础性、永恒性、普遍性。分述如下:1.规定性规定在直线上。中午日影所论的天道,展示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是直角三角形的底边。天道运动,始终在这条直线上。
规定在两点之间。中午日影的最长点,《周髀算经·天体测量》记载的长度是1.35丈;中午日影的最短点,《周髀算经·天体测量》记载的长度是0.16丈;天道循环,就循环在这两点之间。
规定在大圆中。中午日影变化在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的形成,并不是太阳回归而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轨迹是一个空间大圆,天道循环就循环在这个大圆上。
规定在时间中。长极而短,短极而长,中午的日影循环一次即一个太阳回归年。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就是道在时间中的规定性。
规定在空间中。日影直线,展示在地球表面;地球公转大圆,展示在天体之中。直线与大圆,就是道在空间中的规定性。
2.有序性在时间中循序渐进。春夏秋冬四时之间的转换,是一步步的有序渐进;春夏秋冬四时整体的转换,是周而复始的有序循环。道在时间中的有序性,就体现在四时之间转换与整体转换之中。
在空间中循序渐进。直角三角形底边这条直线上的日影变化,有两种形式:循序渐进或循序渐退。日影短极而长,一步步、一点点地循序渐进;日影长极而短,一步步、一点点地循序渐退。地球公转只有一种运动形式,这就是循序渐进。道在空间中的有序性,体现在日影直线的盈缩之中,同样体现在地球公转循环的大圆之中。
3.循环性终点与起点是一个点。日影最长点,既是太阳回归的起始点,又是太阳回归的终结点;日影最短点,是太阳回归的转折点;太阳回归的规定性与循环性,就是由这三个点揭示出来的。
道的循环性,还体现在竿下日影的损益之中。《周髀算经·天体测量》:“冬至夏至,为损益之始。”日影变短为损,日影变长为益。不懂日影损益,无法理解中华大地上为什么会产生出那么丰富的、有永恒意义的成语与格言,例如“满招损,谦受益”“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原始反终”“终则有始”“周而复始”……4.基础性太阳回归之道,构筑起人文的基础。
太阳回归之道,构筑起中医的基础。
太阳回归之道,构筑起音律的基础。
太阳回归之道,孕育出了先秦诸子。
中华大地上的算术,源于太阳回归。
中华大地上的化学,源于太阳回归。
中华大地上没有产生现代物理学,但是现代一流的物理学家无一不崇敬阴阳。崇敬阴阳,崇敬的是卦象,崇敬的是太阳,知道阴阳的第一发源地在太阳吗?相信整个西方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因为在西方学者眼里,阴阳是神秘之学。为什么神秘?因为其无所不包。要想明白无所不包的所以然,看看阳光普照的范围。
5.永恒性地球的年龄为46亿年。
从地球形成的第一天起,地面上就有了日影。
从地球形成的第一年起,就有了日影长短两极。
日影论道,46亿年的年龄,算不算永恒?
日影所论的道,是后天之道。后天之道之前,还有先天之道。先天之道是生天生地之道,是生太阳生月亮之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