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文明的回响 9787522202389 陈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文明的回响 9787522202389 陈平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76.03 5.9折 128 全新

库存2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平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22202389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3933806

上书时间2024-12-15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教授

 

文明的回响

 

“文明的回响”是我最想看的两个重要展览的主题。

 

2019年4月,在青海省的一个活动中,我遇到了阿富汗驻华大使馆时任商务参赞穆斯塔法·贾姆尔先生,他邀请我出席在清华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器服物佩好无疆——东西文明交汇的阿富汗国家宝藏”的开幕式,但由于彼时事务缠身而错失良机。在贾姆尔先生发来的新闻报道中,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无比惊艳的文物,如网友所说:“感觉被2000年前的黄金工艺品‘闪瞎了眼睛’。”

 

我把那些图片下载到手机上,每次遇到文物爱好者或学生时必给人看。

 

于我而言,错失了这场展览,仿佛错失了与一段历史和文明接触的机会,错失了与万千故事对话的机会,错失了聆听一段荡气回肠的文物旅行的故事,以及诸多心酸与唏嘘。遗憾之下,我的期待更深了。

 

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包括宏伟的建筑遗产。但是,无论这些文明曾经是怎样的强大而恢宏,在自然灾害和战争面前,它们仍然显得十分脆弱,有时候脆弱得令人绝望。

 

公元79年8月24日(古罗马清楚地记着这座古城被毁灭的时间,而气势磅礴的阿房宫的消失,却不知哪天哪月,如同一场梦幻,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关中的土地上),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厚约5.6米的火山灰毫不留情地将庞贝从地球上抹掉了。庞贝城内巨大的斗兽场、恢宏的大剧院、神奇的太阳神庙、新奇的蒸气浴室、灵验的巫师堂和众多商铺、娱乐场馆,也许还有阳光下自由行走的群众、孩童们,就这样瞬间化为历史的灰烬。再见庞贝古城,只能等到考古工作者一寸一寸地探索与挖掘。

 

大自然的残忍与狂暴,毁灭了人类与城池。

 

再说回阿富汗。巴米扬佛教遗迹(Buddhist Remains at Bamiyan)深藏于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面的峡谷中。这是阿富汗最珍贵的文化遗迹,深受西方艺术与印度艺术的影响。佛教美术曾经在此繁荣兴盛了长达几个世纪,故而此地被誉为“众神之谷”。

 

巴米扬佛教洞窟遗址与位于中国甘肃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的敦煌石窟、位于古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境内的阿旃陀石窟(Ajanta Caves)并称为世界三大最珍贵的佛教艺术遗产地。其中,巴米扬大佛曾经是世界第三高的大佛。

 

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9世纪,巴米扬曾经是中亚著名的商业中心与佛教中心,也因此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据记载,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公元400年左右)和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唐代著名法师玄奘(632年)以及唐朝时朝鲜半岛新罗国僧侣慧超(727年)曾到此访问修行。

 

但是,2001年2月27日,一条令全世界震惊的消息从阿富汗传出,执政的塔利班最高领袖奥马尔下令摧毁全国所有佛像,包括世界闻名的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世界最高石雕立式佛像——巴米扬大佛。世界为之震惊,从联合国到欧盟,从印度等国到其他地区的各种组织,都紧急呼吁停止这一疯狂行为;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组织也给塔利班发出紧急照会,请求塔利班保护好喀布尔博物馆里的数十尊价值连城的佛像和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为世界濒危文化遗产的巴米扬佛像窟。

 

同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紧急声明,敦促所有阿富汗人和相关机构“不要销毁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美国国务卿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谴责奥马尔的毁佛法令。安南呼吁塔利班不要施行这项法令,因为它们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面对国际社会的震惊和请求,塔利班不为所动,并且以保护伊斯兰教纯洁性为由,叫嚣“炸毁佛像是伊斯兰教的光荣”。2001年3月12日,在火箭炮和炸药声中,巴米扬的两尊立佛轰然倒塌。几日之内,喀布尔博物馆所藏的6000座佛像也一毁殆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任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痛心疾首地说:“当我看到阿富汗珍贵的文化遗产被捣毁的报道时,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我内心的震惊和爱莫能助的感受。”

 

这些愚昧与疯狂的人们,毁灭了人类创造的文明的遗存。

 

对于这种令人痛心疾首的毁坏、掠夺文物古迹的恶性事件,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同身受。因为世界文明史上另一起罕见的暴行,离我们现今的时代并不久远。

 

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赞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世界建筑界称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的圆明园,其规模之气势磅礴,景致与格局之宏伟壮观,营造技艺之精湛完美,建筑景群设计之合理唯美,文化收藏之丰厚广博,民族文化内涵之丰富,审美情趣之独特而高贵等等,无不被世界建筑史所称道。据清朝史料,当时圆明园内仅陈列和库存的欧洲各式大小钟表就多达441件。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占北京,3500名英法等国的强盗们冲入圆明园,无耻而疯狂地洗劫了这座绝美的中国皇家园林,随后纵火焚烧,大火三日不灭,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据资料记载,被掠夺的文物数量粗略统计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座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精心营造而成的伟大园林从此成为中国人民心中之痛,对它的劫掠破坏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又一宗不可磨灭、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

 

每当我在海外行走,在各种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参观,在各国各种古董店徜徉的时候,每每望见那些不同寻常的、精美的、来自中国的文物,心中总会升腾起一种隐隐的痛以及一份难以名状的情绪。我的心,无比不甘。

 

文明,只分先后,没有大小。文明,不能是一种强大对一种软弱的欺凌,更不能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蹂躏。文明的守护者,首先应该唤起人们心中的善良与光明,将文明的火种传递下去,而不是将其毁灭。

 

因此,当知道了曾经拥有超过10万件馆藏文物的阿富汗博物馆,由于多年战争的洗劫,大量文物、艺术品被劫掠、毁坏甚至消失的时候,我们无限同情。也因此,文章开头,与我失之交臂的那场阿富汗珍宝展中的230余件(套)作品能在中国展出,本身就是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具体内容我就不再详细叙述,且引用国内媒体的报道:“它彰显了中国文物界的同仁们对于落难中的邻国文物的欣赏、帮助还有大度、厚道的情怀,更是中国文物界对于饱经战火的阿富汗伸出的友谊之手,以一国之力,挽救他国珍贵文物的中国好故事。”这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宽容、善良与厚道的待客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包容心态,从不伤及邻国、从不侵略其他民族的和平精神。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在不断的融合、包容、交汇与互鉴中,文明不断成长壮大。中华文明以其为世界文明所做出的贡献,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绵延不断,形成了独特而多样的与众不同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多样性、文化多元化、共荣共生且包容性极强的文化特征。这种生存力极其强大的文化特征,在各个阶段的历史上都起到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经济的巨大作用。

 

传统手工艺是融于民族文化和民间生活的造物形式,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它不仅反映着古人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成果以及与大自然相辅相生的创造和应用,同时也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但伴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都发生了巨大转变,大量实用的传统手工艺面临传承困境。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化是承上启下、造福后代的时代任务,同时也是捍卫延续与传承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内容。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现代转化不仅要让技艺能够“活”在当下,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应进一步展开跨界合作和再生设计,借助新的传媒形式让其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并“火”在当下,成为体现民族价值、凝聚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而历久弥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时代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创新的内容。刚才我讲到传承的重要性,传承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去努力,创新可能也需要一群人去努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化、思想,还有改善和提升我们思考的方式。

 

在文明的回响中,在博大而浩瀚的中华文化遗产面前,我们愿意与世界不同的文明交流、沟通、学习、分享,与我们的同行们共同寻找人类祖先创造的伟大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汲取力量与灵感,寻找经典与精华,思考它们的真谛与渊源,滋养我们的自信心,增长我们的力量与气魄,寻找我们未来的方向,铸造更加完美而强大的文明。


【书摘与插画】

编后记

 

这是一本论坛文章汇编,内容涵盖了从2009年10月在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举办的“2009首届中国(九寨沟)濒危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到2020年10月在广州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的发言。

 

时间跨度正好十一年。九寨沟有着令人难忘的故事,我想在此回忆一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这场灾难不仅人员伤亡惨重,还使羌族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其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羌寨的碉楼、吊脚楼垮塌损毁严重,羌族民居等建筑受到大面积破坏,几乎损毁殆尽。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砖石墓、布瓦羌族古碉楼、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会羌语的长者、熟知羌族历史文化的“端公”“释比”等对羌文化的记述和传承至关重要。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去世,对羌文化传承影响巨大。罹难和失踪的羌族人达两万多,占到羌族人口总数的10%。对于这个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已成为迫切议题。

 

我当时正好在国内,非常希望为此做点什么,经过与致力于九寨沟文化旅游事业的老友傅明先生商讨,决定策划组织一场关于濒危文化的国际性保护论坛。此举得到了国家民委宣传司、文化部非遗司有关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我向国际民间艺术组织的同行们发出了邀请,很快得到了几十位学者的回应。

 

2009年10月20日,在汶川地震一周年以后,我把来自15个国家的22位学者请到了北京,先后会见了国家民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部门和单位门领导,参观了天安门、中国大剧院等景点,然后飞往成都。

 

10月的深夜,凉意已深,经过长途跋涉,一行人到达阿坝州的九寨沟县城。快到目的地的时候,隔着大巴车,只见明明灭灭的光斑,在漆黑的夜里闪烁着,原来是藏羌百姓们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迎候我们,在小雨中举着火把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照明、接风。下车后,每位客人都被戴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淳朴而具有仪式感的礼遇,让这些几乎都是第一次来到中国的同事们感到非常亲切。

 

次日,雨过天晴,晴空万里,论坛如期开幕。为了体现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特别邀请了来自美国南蒂科克德拉瓦印第安部落的酋长Hnakay (N)Sakima Wenetko-Lenape Chitkomaxkalaniat与当地的羌族老释比共同为人类祈福。他们分别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说着自己的语言,用着自己的宗教方式,敬天地,敬先祖。释比与酋长从未谋面、语言不通,但是这一刻他们达成了共识:为人类的和平与安康祈福。

 

委婉的南坪曲子与悠扬哀怨的羌笛声中,一场对于濒危文化的保护论坛开始了。这是一场别开生面又令人难忘的论坛:会场四周,挂满了当地手艺人在地震棚里制作出来的、被雨水泪水污渍浸透的羌绣作品与年画作品;桌子上摆放着羌族人穿的云云鞋、羌绣围裙,还有草编的用具;论坛期间,会议室的门是敞开的,允许当地的青年、普通百姓随时进来听学者们演讲,因为我们的同期翻译是用扬声器来翻译的,在场的人很容易听懂。除了学者们讨论外,当地官员、参加过救灾的妇女、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都做了现场发言,以至于听到感人的故事,同声翻译都哽咽了。来自美国德州女子大学的教授佛劳伦斯·奈保尔(Florence Neubauer)以及印第安酋长也动情落泪,来自拉脱维亚、波黑、比利时、保加利亚、波兰、菲律宾等地的学者以及教科文组织官员等大受感染。我相信他们还从来没有参加过如此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学术活动。

 

论坛开得扎扎实实。学术研讨结束后,我们带着这些国际同行们去做田野调研,考察村落,走访羌寨,向羌族的老释比讨教宗教民俗,与受到地震重创的羌族民众促膝谈心,了解受灾情况;走进白马藏族群众家里,喝酥油茶,吃糌粑,吃当地百姓家里的土菜,学习跳锅庄舞,举着火把,按照当地习俗往客人脸上抹黑炭灰,谁被涂得最黑,谁最受欢迎。短短几天的时间,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们都很受感动,也感受到了来自文化的力量,同时也重新认识到世界性、地域性濒危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共性,需要尽快寻求拯救它们的策略,给包括羌族人民在内的濒危文化传承者们重建家园以精神支持与鼓励,唤起人们对全世界濒危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

 

从九寨沟这场论坛开始,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学术交流方式。直到今天,在我参与策划的所有论坛上,都会给民间艺人一个位置,给当地富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一个机会,给手工艺一个机会。论坛加手工艺博览会,学者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理论研究者与实践从业者相互学习,还要有跨界的设计师、艺术家以及管理者共同参加。真正让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起到沟通的作用,成为参会者相互学习的纽带与桥梁。

 

我们尝试通过论坛和研讨会,使学者、研究人员们一起进行学术与思考的交流与探讨;通过举办手工艺展览、博览会、集市等等,让手工艺人们有机会相互学习、展示、借鉴甚至出售他们的作品;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的人参加专业的培训,聆听专业老师的讲解,让老师们解惑答疑;通过举办艺术节,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普通民众,在载歌载舞的近距离接触中认识对方,了解不同的文化艺术、民间习俗、宗教信仰,达到民心相通、相互尊重与友爱。对其他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可以帮助和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人们的相互了解与尊重,可以为创建更加和睦的人类社会以及维持世界和平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从而为全人类提供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从2003年起,我有幸加入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千名学者、教育工作者、手工艺人、艺术家们一起,致力于各国文化遗产特别是民间2019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大会(巴林)艺术的保护、挖掘和传播、推广工作。我们的工作内容涉猎广泛,包括舞蹈、歌曲、音乐、传统服饰、自然科学和社会调查、民族志学、民俗展示、民间工艺品、民间艺术节日以及民间建筑学、医学、童话、传奇、文学、诗歌等等。工作范畴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979年,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在比利时正式成立,后迁址奥地利,至今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至2012年3月,IOV已得到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及联合国教科文等机构的充分认可和重视,并获得如下地位: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NGO in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 ECOSO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咨询关系非政府机构(NGO in Official Consultativ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间委员会正式咨询专家机构(NGO Accredited to provide Advisory Services to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ESCO)。

 

IOV的会员组织分布于175个国家及8个岛屿地区,其中包括政府文化机构、各国官方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如研究机构、博物馆、大学、基金会、工会、协会、文化艺术公司、艺术节团体,拥有学者、专家、专业艺术家、民间艺人等近四千多名会员。其中执委会为最高管理委员会,七位执委由全体会员通过会议选举产生,每四年一届,执委来自七个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是各国联合国教科文机构的专职领导或者具有多年经验并享有国际声誉的专家。

 

机构每年都在世界各地举办不同的世界民族传统工艺展览,各种国际民俗文化来自俄罗斯的手工艺人与陈平教授合影捷克青年民间艺术家节、艺术节(在全球建立了三百多个艺术节),帮助世界各国和不同民族申请和争取各种保护和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以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方式来促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及尊重,从而实现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大力扶持和帮助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组织、民间文化机构、艺术机构,加强对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动民间艺术与文化资产的发展。

 

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公益的工作,无论是机构的官员还是普通会员,都是不拿任何薪水的志愿者,不仅如此,他们还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等。但同事们仍然乐此不疲、兢兢业业,热爱并坚持。但是机构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机构创始人、老秘书长、奥地利的民俗保护者阿里克桑德拉·法格尔先生已经去世近十年,世界各国的很多老会员、老学者、老一辈传承人也逐渐离世;机构目前存在着青黄不接的问题,新的领导群体还缺少独挑大梁的能力与资历。

 

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大数据、高科技、互联网无处不在,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有着与我们不同的理解与想法,世界观与价值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要借助学校的教育平台,借助互联网公开而便捷的形式,借助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参与这种文化的传承。

 

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各国的文化部门都非常积极努力地去抢救各种民间艺术,但各国还是面临着手工艺失传、传统节庆式微、市场低迷、供需关系失衡等困难,呈现出世界性的衰落迹象。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民间艺术节都处在停滞状态,很多艺人也因此而失业,交流和互访也因此而中断,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新的危机与挑战。

 

2017年,我正式回到国内,加盟暨南大学,成立了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并希望通过研究院的平台,把国际人脉资源、学术资源好好整合起来,积极促成暨大与更多大学、研究机构等进行合作与交流,展开多层次有效的教育、文化与艺术等交流活动,将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梳理,引用国际上顶尖的当代设计理念、设计能力,推动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由资源向资本转换,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与发展,让大学在教育领域以及学科建设上发挥优势,让传统文化在大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方位地展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助力。

 

为推动文化遗产活态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为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提供学术支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于2017—2020年分别在北京、丽江、江门、广州举办了“‘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策划举办了“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研讨会”。通过搭建国际平台,国内外专家学者积极探讨如何应用当代的审美、国际的视野、时尚的理念、跨界的设计、新思维、新角度将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活化与转换,将世界各国的民间艺术、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升与发展,推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学科建设与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服务、为展示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服务。

 

2017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交流国际高峰论坛”旨在探讨国际民间艺术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商榷国际民间艺术领域的合作与互利往来,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的合作与发展。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与大自然相依相生的智慧载体,是人类创造力的展现,千百年来绵延不断,薪火相传。但随着人类高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文化正在日益消失,文明的呈现方式正在改变,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生活观念都在随之而变。此次论坛聚焦如何让传统手工艺产生新的当代价值,如何让文化遗产完成从资源到资本的转换,如何让文物活在当下,如何建立文化遗产经济学,如何让今天的孩子们学会欣赏文物、懂得遗产的珍贵,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力量,如何让传统技艺在当代重新绽放。通过举办论坛,希望让大家意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的载体与智慧结晶,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动力与根基,保护文化遗产是对祖先的尊重、对未来的责任。如何让世界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惠及后人,是大家共同面对的话题。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应该真诚地面对这些文化遗产,这是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

 

2018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围绕“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以“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合作与交流”为中心议题,从文化遗产的合作与交流、分享与应用,文化遗产与当代城市旅游经济、创意产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进行了研讨与交流。会上,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拉脱维亚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文化遗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各国的文化遗产并且相互学习经验,能够让大家认识到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存在,是今天推动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源。

 

2019年在广东江门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暨国际手工艺展”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建设工程,以“湾区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应用”为主题,邀请了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创意设计师、政府管理人员等齐聚江门,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分享经验。此次研讨会探讨通过强化与拓展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包容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

 

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借鉴世界其他湾区的成功经验,通过将文化遗产从资源性保护到创意与设计的转换利用,让众多的遗产活在当下,成为未来创意设计的源泉与灵感,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审美能力。此次“国际手工艺展”邀请了来自伊朗、澳大利亚、日本、印度、美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20多个项目的艺术大师参与。江苏、贵州的苏绣、苗绣、仿真绣以及江门的茅茏笔、新会葵艺、东艺宫灯、开平泥鸡等众多手工艺精品在大众面前展示,充分体现了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承与活化利用。

 

2020年在广州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研讨会专家论坛”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两大主题,思考探讨粤港澳之间、港澳和内地之间如何融合发展,如何把优秀的中华文化遗产向全球推广,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

 

在当今社会,要让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活下去并且重获活力,把具有历史记忆的文化与当代科学技术、智能手段有效结合,让传统文化技艺融入当代中国社会、融入全球化进程、融入大众生活。这个过程需要艺术家、设计师、民间文化传承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