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读印随笔 9787545711554 寓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读印随笔 9787545711554 寓真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16.19 5.4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寓真

出版社三晋

ISBN9787545711554

出版时间2015-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3429126

上书时间2024-12-12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此中有真意(自序)
山右的古旧印章
  一  在地摊上寻觅文化
  二  太行山里有奇士
  三  父为子篆长寿印
  四  翁大年篆赠乔松年
  五  娄道南书画印
  六  幕僚赵烈文印遗山西
  七  公方不曲的陈敬棠
  八  河东柳氏六面印
  九  此乃常赞春之印乎
  十  明代清源王图书印
  十一  刚介君子李石农
  十二  关于古愚印的联想
  十三  绵山樵长的自然风致
  十四  汾阳白与桂花红
  十五  青山绿水共为邻
  十六  朱子治家格言印
  十七  僧人道士之印
  十八  形形色色护封章
名家篆刻的鉴识
  十九  真品还须慧眼识
  二〇  佳作沦夷遭损污
  二一  可敬的印人老福庵
  二二  二弩老人,古气盎然
  二三  近代圆朱文第一人
  二四  炉烟当昼正挥毫
  二五  西泠风采之一瞥
  二六  陈笾舟与毛西堂
  二七  左琴右书,前园后圃
  二八  临摹名作,印人风气
  二九  居无尘杂,家有赐书
  三〇  九叠篆印,四边诗款
  三一  惟从书法识文彭
  三二  拓开万古心胸
  三三  扬州八怪的两方残印
  三四  数百年墨宝天留在
  三五  汉城偶得马浮印
  三六  金石乐我平生而欢欢
印人的文心诗肠
  三七  吟风弄月,樽酒论文
  三八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
  三九  为人性癖耽佳句
  四〇  第一功名只赏诗
  四一  世人皆浊我独清
  四二  云山何处访桃源
  四三  孤岛中川,白云幽石
  四四  秋水长天,落霞孤骛
  四五  诗卷松风阁,入印有深意
  四六  青灯有味似儿时
  四七  杏花春雨江南
  四八  曾为梅花醉似泥
  四九  壶里乾坤广阔
  五〇  颠来倒去,不害心烦
  五一  水边林下养疏慵
  五二  平生金石结良朋
  五三  天与湖山供坐啸
  五四  风月纵横玉笛中
室名别号的文化意蕴
  五五  古代的称谓文化
  五六  文人雅号何其多
  五七  室藏诗书画印
  五八  身贱多惭问姓名
  五九  文人爱慕五柳贤
  六〇  琉璃厂篆刻名扬四方
  六一  不食鱼斋与意兰室
  六二  收藏家与收藏印
  六三  汲古阁与席洞庭
  六四  名号之印,志以箴言
  六五  卧癖楼与兰言居
  六六  潘祖荫谥号文勤
  六七  尔疋为仲英镌印
  六八  翰庐与平妖堂
  六九  我以信为宝
  七〇  板桥道人观识
  七一  江夏无双乃我宗
  七二  第一清官与东方廉使
精警印语读悟人生
  七三  深人无浅语
  七四  不俗即仙骨
  七五  读古人书,友天下士
  七六  医俗莫如读书
  七七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七八  诙谐掩拙,放浪藏真
  七九  竹溪茅屋,啸傲其间
  八〇  闭门即是深山
  八一  莫把心机织鬓丝
  八二  人间清福第一
  八三  梅寒而秀,兰素而芳
  八四  一生心事花鸟知
  八五  愿作鸳鸯不羡仙
  八六  岂长贫贱者乎
  八七  好花看到半开时
  八八  用舍由人不由己
  八九  生世馀几何
  九〇  不解养生偏得寿
  九一  毛锥故纸,聊慰生平
  九二  物常聚于所好

内容摘要
 《读印随笔》系作者寓真几十年来以来赏印、鉴印、读印之随笔集。文中涉及印章均为明清以至民国时期的文人篆刻,优劣不计,凑数三百余方。现将所
收小石略加摩挲,写了若干随笔闲文,以与读者交流
心得,希望大家对此小品之物寄予关注。

精彩内容
 十二关于古愚印的联想平遥、介休一带,古代是山右富饶之地,明清两朝晋商崛起,文化教育随之发达。有民谚道:“苏杭二州,比不上平遥介休。”经济与文化繁昌之际,民间文物收藏也成为风气。直到近年山西文物市场上,仍然是来自平遥、介休的玩家和藏品居多。
有介休某收藏者常遇于市场,一次他持一方两面刻小印,白文“古愚”,朱文“古愚民”,说是清代官员的遗物。
此印确可断为清代之物,虽然只是6厘米长的细条石,却是“花生糕冻”,也还可爱。但称名“古愚”的人甚多,无法查考,又如何知道主人是某民某官呢?
偶尔读李石农《坚白石斋诗集》,有诗题为“汪古愚本直刺史、重葺元遗山墓、并赡其裔孙、俾耕读墓侧、系之以诗二首”。这诗题的意思是:汪本直,别号古愚,任忻州刺史,重新修整元好问先生的坟墓,并扶助先生的后裔,将墓地旁边的田地划给他们,让他们在那里耕种、读书、守墓,李石农为此事所感
触,因而作了两首诗。
由李石农此诗而引起联想。汪古愚曾经做过一任介休知县,从介休升任绛州通判,再升忻州刺史。介休人得来的“古愚”小印,是否就是汪古愚的遗物呢?
《山西通志·名宦录》记载:“汪本直,江苏进士。知介休县。明干有为。驿馆向在城内,近市湫隘,台使往来,多妨行旅,因就西关别建,而扩故址,构考栅,为试士所,无不称便。迁知忻州,建书院于九龙冈,修元遗山墓,绘图勒石,海内名宿题咏殆遍。”又有《清朝书画家笔录》称:“汪本直,字让庭,号古愚。江苏常州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副贡。官忻州知州。笃学,工书法。”上述汪古愚的简历,都忽略了他在绛州任过通判(知州之副)。当年清廷准备再修《一统志》,通令各省修纂志书。又因乾隆帝屡次临游五台山,山西巡抚雅德有意编一部简略的山西志书,以便向乾隆呈览。于是选中了善于属文的绛州通判汪古愚,命他执笔编纂。汪古愚编纂的这部《山西志辑要》,文笔雅洁
,简明扼要,至今仍然是了解山西历史的一部最好的可读书籍。
《山西志辑要》梓印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而修整元好问墓竣工则是乾隆六十年(1795),汪古愚撰《重修元遗山先生墓纪略》一书刻印时间为嘉庆元年(1796)。这位江苏进士从出任介休知县起,在晋为官长达三十年之久,几乎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山西。
李石农因重修元好问墓有感,写诗赞叹道:“在兹文不坠,直笔道犹存。”“墓田馀劫火,五色尚留痕。”诗后附注说:“遗山先生墓在忻州韩岩村。墓前有土五方五色,每方纵横五丈五尺,高二尺。相传先生葬时四方来祭者张棚帐于此。历数百年遗址如故。”金代诗人元好问,号遗山,晚年在忻州建野史亭隐居。其墓前有五方五色土,经汪古愚整修,依然保持了元代旧貌。汪古愚安排的元氏后裔耕读守墓,持
续了整整一百五十多年,据说直到土改运动时才废止。现在我们到韩岩村,可以看到荒冢仍在,却因多年失修,人们早已不知道有什么五色土了。
元好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人,而他墓前“每方纵横五丈五尺”的五色土,竟然也无影无踪了,更何况他人,更何况那些文房书册、印章之类小物呢?汪古愚在晋贡献亦多,而今已经没有任何遗迹可考,一方印章并无传序,不过推测而已。正是: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
P35-3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