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刘向校书考论 9787010111131 邓骏捷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刘向校书考论 9787010111131 邓骏捷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33.26 6.0折 55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邓骏捷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11131

出版时间2011-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7716977

上书时间2024-12-11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邓骏捷,广东南海人,文学博士。澳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澳门文献信息学会会长。从事古典文献学与古代文学研究,担任《两汉全书》、《子海(精华编)》、《清人著述总目》的编委。主要著作有《刘向校书考论》、《澳门古籍藏书》,古籍整理有《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校补)、《澳门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图录》(主编)、《汪兆蒲诗词集》(合编),书刊编纂有《澳门华文文学研究资料目录初编》、《澳门文献信息学刊》(主编)等。 

目录
章 刘向的政治人生与学术实践

节 刘向的家族政治活动与个人政治表现

    一、楚元王家族的盛衰起落

    二、刘向俯仰浮沉的一生

 第二节 刘向与楚元王家族的学术文化传统

    一、崇尚经学的历史传统

    二、学术追求的多元取向

    三、以学辅主的政治色彩

 第三节 刘向的忧患意识与学术实践

    一、宗室观念对刘向的影响

    二、刘向侈言灾异的实质

    三、刘向的“以著述当谏书” 

第二章 刘向著作考述

节 经部之属

    一、《汉书·艺文志》所载《五行传记》等三种

    二、后人辑存经说两种(附:《刘向谶》) 

    三、后人误题经注、经说四种

  第二节 史部之属

    一、《列女传》等传世史籍四种

 ……

第三章 刘向领校群书综论(上)

第四章 刘向领校群书综论(-F)

第五章 刘向校书与古代图书的编纂流传

第六章 刘向校书对古文献学的建构与影响

附录刘向研究论著目录

后记

内容摘要
    封事历数春秋战国以迄秦汉,“大臣操权柄,持国政,未有不为害者”的历史事例,进一步指出“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如此势必形成“事势不两大,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若想转危为安则宜“援近宗室,亲而纳信,黜远外戚,毋授以政,皆罢令就弟”,“厚安外戚,全其宗族。”只有这样才能“王氏永存,保其爵禄,刘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褒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封事既从刘汉安危立论,又为成帝提供了处理王氏的手段和善后方案,思虑周密详审。书奏以后,成帝召见刘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成帝深为刘向的苦心所感动,不过此时王氏已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成帝也只能以刘向为中垒校尉作罢。刘向每次觐见成帝,必定“数言公族者国之枝叶,枝叶落则本根无所庇荫;方今同姓疏远,母党专政,禄去公室,权在外家,非所以强汉宗、卑私门、保守社稷、安固后嗣也”。刘向的不断攻击终于引起了王氏的反弹,成帝虽然数次欲用刘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始终未获重用。就连刘向复出时引荐给成帝的刘歆,也因此而仕途受阻。据《汉书·楚元王传》所载,刘歆“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汉书·元后传》对此有更详细的记载,“左右常荐光禄大夫刘向少子歆通达有异材。上召见歆,诵读诗赋,甚悦之,欲以为中常侍,召取衣冠。临当拜,左右皆曰:‘未晓大将军。’上曰:‘此小事,何须关大将军?’左右叩头争之。上于是语凤,凤以为不可,乃止。”由此可见,成帝本欲重用刘歆,但因王凤阻挠而未成。从王氏对刘向父子的处处防范压迫,说明了刘向与王氏斗争的激烈程度。

    西汉皇朝统治力量的急速下降,加紧逼使刘向思考如何维持汉朝的长治久安、传之万世的“无疆之计”。在《谏营昌陵疏》中刘向分析三代以来“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丘陇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的历代教训,力谏成帝以修德为本,节俭为用,强调此为“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疆之计”。


主编推荐
《刘向校书考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精彩内容

    本书的写作遵循以下原则:(1)充手的原始材料,广泛参考相关研究著作(书后附有《刘向研究论著目录》,详列近代以来各类相关的图书、论文),严格遵守现代学术规范。(2)着重使用“二重证据法”,充分利用20世纪以来的出土简帛文献,推求刘向校书工作的若干细节,以及其对文献流传所产生的作用。同时,通过传世文献的查考和出土文献的对比,对刘向校书活动在古文献学的价值和地位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恰当的评价。(3)发掘、开拓有关的文献史料,精细研考校书工作的成果(以《别录》、《七略》为主),重新还原刘向校书活动在学术文化的真相,并尽可能阐释其意义。(4)注重考虑刘向、刘歆的学术理念和政治倾向,为校书活动的研究增添新的视角。全书既注重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考证,又强调学术分析和理论阐发,更加注意学术活动与政治权力关系的解构,力图使此次的古籍整理活动,得到准确和深刻的揭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