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48.34 5.9折 ¥ 82 全新
仅1件
作者雷玉明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27988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2元
货号11377936
上书时间2024-12-11
玉米种子病害是指种子在生长发育,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使种子外结构或内结构、种苗、果穗等表现出一系列不正常现象,造成玉米种子质量下降,植株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并引起一定的经济损失。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种子病害对其产量影响较大,据Cramer(1967)记载,
玉米病害造成的损失近2/3是由种子病害引起的,其中玉米干腐病和苗枯病造成的损失约占总病害损失的25%。1946-1954年在美国玉米干腐病造成的损失约为总产量的9%,帮Hooker (1971,1972)、Tatum (1971)、UIlstrup(1971)记载,美国由于玉米大施病的发生,已造成相当大的产量损失,大部分地区产量损失达30%。1969年,美国大斑病新小种侵染得克萨斯雄性不育细胞质玉米,1970年达到了毁灭性程度,据估计,玉米产量损失达12%~15%,在美国南部玉米平均产量损失20%~30%,在伊利诺伊州及印第安纳州玉米产量损失50%~100%,造成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其结果是玉米种子生产完全改为其他雄性不育细胞质型玉米生产,并转为手工去雄,据1965年美国农业部记载,在1954-1960年,玉米茎腐病造成全国每年产量平均损失3%。据Johnson和
Chapman(1958)、Pepper(1967)记载,1932年玉米细菌性枯萎病在美国甜玉米上发生,造成的损失达13%,1958年在肯塔基州造成毁灭性损失。1937年意大利报道,王米细菌性枯萎病致产量损失达40%~90%。
20世纪60年代前,我国将玉米干腐病列为国内外检疫对象。俞大绂(1956)报
道,玉米于腐病仅在云南和四川有分布;吴友三和朱有红(1956)报道,辽宁部分地区已有玉米干腐病分布并发生危害。随着玉米杂交种的推广,李西亮等(1987)对陕西汉中地区1677.9hm2玉米调查发现,玉米干腐病发生面积达706.6hm2,占调查总面积的42.1%,病田平均病株率达3.85%,平均病穗率达3.11%。彭炜等(2002)报道,2001年四川省农业厅植物检疫站对新疆、甘肃、山西、山东、吉林、辽宁、宁夏、河北、内蒙古、重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租地繁育或直接采购的入川玉米种子进行检验检疫,对从四川省外调入的100批次玉米种子的144个样本进行检验,其中,检出玉米干腐病14批,占总调查数的14%,由此提出,加强种子检验检疫,可阻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人。
由于种子带菌引起玉米田大量死苗,造成更大损失。潘惠康等(1987)报道,河南省夏邑县133.3hm2玉米由于穗腐病的发生导致种子带菌而引起大量死苗。李复宁(1987)报道,湖北省鄂北地区因玉米种子携带串珠镰孢霉而造成100hm以上玉米田发病,病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