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漫谈保险 9787513663601 陈辉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38.32
5.9折
¥
65
全新
仅1件
作者 陈辉著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 9787513663601
出版时间 2021-01
四部分类 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定价 65元
货号 10768910
上书时间 2024-12-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聚焦保险未来之变局,科学谋划精算学科与科研的布局发展 作者简介 陈辉(1978- ),经济学博士、中国精算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副总经理。先后在《统计研究》、《保险研究》等期刊发表20多篇文章;主编、参编了近10本保险相关书籍,包括《股票连接保险的定价、准备金评估和风险对冲研究》《人身保险产品研究——机理、发展与监管》、《保险学词典》、《中国保险公司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6)》《互联网保险新模式》《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分析蓝皮书(2016)》等。目前专注于互联网保险和相互保险的创新研究。 目录 第一篇 保险产品 第一章 财产保险公司产品概述 财产保险概念和特征 财产保险产品的分类 第二章 人身保险公司产品概述 人身保险概念和特征 人身保险产品的分类 第二篇 产险产品 第三章 漫谈产品(一) 企财险,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工程险,不温不火很多年 责任险,期待下一个十年 第四章 漫谈产品(二) 家财险,扶不起的阿斗 车险,靠什么打天下 农险,靠天吃饭 第五章 漫谈产品(三) 信用险,曾经的贵族 保证险,金融乱象的替罪羊 其他险,包罗万象 第六章 漫谈产品(四) 船舶险,从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说起 货运险,错不在你 特殊险,国之重险 第七章 漫谈产品(五) 产险健康险,不要忘记短期 产险意外险,虚假繁荣不再 产险布局14×88棋盘,如何落子 第三篇 寿险产品 第八章 漫谈产品(六) 寿险,寿险公司的主战场 健康险,寿险公司的新战场 意外险,寿险公司的后战场 第九章 漫谈产品(七) 普通型寿险,存在即合理? 分红型寿险,谜一样的存在 万能型寿险,躲过一劫 投资连结型寿险,从两次风波说起 第十章 漫谈产品(八) 年金保险,所谓的养老保险 寿险布局7×91棋盘,如何落子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稿讲述产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寿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产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寿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 主编推荐聚焦保险未来之变局,科学谋划精算学科与科研的布局发展
精彩内容 本书稿讲述产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寿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产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寿险产品,包括2000-2018年历年保费收入、保费占比、保费增长率、赔付支出、赔付支出增长率、简单赔付率等共性数据,同时给出了各险种背后的经济逻辑。 媒体评论精算是现代保险制度的数理基础,数理是精算的当然属性。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赋予精算的内涵日益丰富多彩,甚至我们已经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科技在精算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和突出,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精算属性。 ——郑秉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保险精算是通过数学、统计、计量和工程的方法去发现和揭示规律,去预测和规划未来,但这些均属于“术”和“表”的范畴,属于事后、静态和消极的概念,而保险精算的真正价值不在“精于算”,而在“明于理”,通过发现与揭示保险经营“理”的所在,去影响并管理预期,进一步去改善和完善人心。 ——王 和 中国精算师协会副会长、仁和研究院院长、原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 面向未来,面向业界,精算学科将走向何方?已成为精算学科必须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发展面向未来和业界的精算技术和理论方法,才能引领全球精算变革方向。为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未来的精算学科发展方向,重新定义未来的精算理论框架,并借此构建全新精算学科体系。 ——郭金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精算的未来将属于科技,科技将成为构建精算未来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国精算研究院规划了“面向未来和业界应用的精算科技研究与精算智库建设”项目,致力于把精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学术研究与智库服务紧密的结合起来,构建面向未来和业界应用的《央财精算科技书系》。 ——李晓林 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精算研究院院长 精算正处在一个“未来已来”的时代,立足当前固然重要,眺望未来更重要。对此,我们不仅要充满好奇,更要心存敬畏,要更多、更深刻地思考。同时,我们不仅需要思考,而且还要像“思想者”一样,学会坐在“与时俱进”的轮子上思考。 ——陈建成(Ken Seng Tan)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保险风险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