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 9787562521570 黄德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 9787562521570 黄德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14.15 5.9折 24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德林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521570

出版时间2006-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4元

货号2233849

上书时间2024-12-10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政策
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做好“五个统筹”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三个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四、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着力建设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六、构建和谐社会也要靠改革
七、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
八、切实做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工作是努力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
十、社会治安问题仍然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民主法治
二、公平正义
三、诚信友爱
四、充满活力
五、安定有序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 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公共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本方法
二、和谐社会促使公共关系在新世纪获得新发展

第二章 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
第一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公共关系全局
第二节 和谐社会与公共关系的特征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创建和谐社会中的任务

第三章 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和谐社会物质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物质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发展基石
二、物质和谐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物质不和谐是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第二节 公共关系在物质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和谐社会物质建设大环境
二、激发社会活力,倡导全民共建
三、促进第三次分配方武形成,平衡社会差距.
四、保障和谐社会物质建设成果
第三节 实现物质和谐的公关途径
一、政府途径
二、企业途径
三、第三部门途径

第四章 公共关系与营造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一、精神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公共关系在精神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三、公共关系推进精神和谐建设的方式途径.
四、建设精神和谐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公共关系与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公共关系与法律制度的关系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法律与社会关系的新思考
一、关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简单回顾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法律与社会关系的新思考
三、系统论视野下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四、“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统一
第三节 公共关系与法律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统一
一、公共关系与法律制度在价值追求上与和谐社会相契合
二、公共关系与法律制度在功能效用上与和谐社会相适应

第六章 礼仪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节 礼仪与公关礼仪概述
一、礼仪与公关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二、礼仪与公关礼仪的内涵
三、礼仪与公关礼仪的共有特点和基本原则
四、礼仪与公关礼仪的类型
五、礼仪与公关礼仪的关系
第二节 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礼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礼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加强礼仪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
一、加强礼仪建设的必要性
二、加强礼仪建设的途径

第七章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和谐农村建设
一、“失地”农民的产生及现状
二、“失地”农民权益损失及原因分析
三、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不足
五、对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

第八章 公共关系与和谐社区构建
一、构建和谐社区的历史背景、意义
二、和谐社区的内涵、建设标准以及建设目标
三、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路径
四、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构建和谐社区的对策与建议

第九章 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管理制度
第一节 政府管理制度理念应该创新
一、破除传统的管制型行政,树立先进的服务型行政理念
二、成为一个有限型政府
三、成为一个高效便民的政府
四、成为一个法治政府
五、成为一个透明政府
六、成为一个责任政府
第二节 政府必须重新处理好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三、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节 改革政府问责制度,推行自我约束与促进自我发展
一、法律责任的特点和理论基础
二、什么是行政法律责任
三、行政法律责任的构成和形式
四、我国问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五、如何完善问责制度的不足,解决问题
第四节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促进行政审批工作的开展
二、筒化服务流程便捷服务群众
三、推进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
四、审批中心要大力推行十项承诺服务制度
五、突出服务主旋律,并在“五个求深入”上做文章 
六、行政审批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坚持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