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 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9787516833674 文安
  • 正版现货新 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9787516833674 文安
  • 正版现货新 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9787516833674 文安
  • 正版现货新 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9787516833674 文安
  • 正版现货新 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9787516833674 文安
  • 正版现货新 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9787516833674 文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 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 9787516833674 文安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16.6 2.8折 59.8 全新

库存4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33674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9.8元

货号29565462

上书时间2024-12-09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自 序

 

五千年的光阴如河川奔涌,携着历史,带着风华,一往无前,不肯回首。淘洗出那些惊心动魄的美,成为令今人仰止的艺术。中国艺术,是中国人心上的朱砂,也是半纱遮面的美人,阳春白雪,可望而不可即。

中国艺术是什么?读书时我修读了古代书画鉴赏课程,在一幅幅泛黄的字画中寻找答案。从远古刻在崖石上的纹路,到陶器青铜上的图案,到宫庙墓室的壁画,到简牍丝帛上的翰墨,直到纸上的逸兴神飞……中国艺术如一个女子,从懵懂到成熟,从简拙到曼妙,从青涩到丰腴,在时光的雕琢中日渐瑰丽绽放。

中国艺术有着极致的技法之美。一支柔软的笔毫,在纸上点、染、皴、描,变幻出千万种姿态。有万壑松风的壮阔,有簪花仕女的旖旎,有青绿黄赭的多彩,也有水墨飘逸的淡雅。

中国艺术有着极致的意趣之美。丹青在方寸间叩问自然,叩问生命。浓墨淡彩绘出诗意,黑白极简描出禅味,半掩留白渗透哲理。欲说还休,难将息。

中国艺术更有着极致的灵魂之美。纸墨浸润的,是一个个或喜或悲的故事,是一段段坎坷跌宕的人生,是一个个不折不屈的灵魂。有忠臣良将的慷慨赴死,有贤能志士的讽言直谏,有文人墨客的落寞黯然,有仕女丽人的哀怨叹惋,有国仇家恨的崩溃疯癫,有儿女情长的离思销魂,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有老者淡泊的智慧通达……酣畅淋漓,笔抒胸臆。那是中国人独有的生命悲欢,亦是中国人独有的精神气质。

所以,当我徜徉在卢浮宫欣赏西方艺术时,尚能理性点评。当我伫立在国家博物馆中,即使隔着厚厚的玻璃,也唯有泪如雨下。

中国艺术是人生百味,是中国人才懂的浪漫与哀愁,美好与悲伤。

那么跟随本书展开画卷吧!穿越千年,触摸那些鲜活的灵魂,轻问一声:您好。

 



导语摘要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艺术》

中国艺术,拥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风雅千年,意蕴悠长,是中国人才懂的极致之美。

读懂中国艺术,是中国人的美学必修课。

读懂中国艺术,才能读懂中国人的美。



作者简介

文安,畅销书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知名985高校硕士,修读绘画鉴赏课业,在艺术鉴赏方面拥有深厚的功底。见解独到深邃,文笔优美雅致。


代表作《艺术治疗师》《情似故人来》等。



目录

《平复帖》——鹤唳华亭,回不去的旧时光                                           001


《兰亭集序》——夹缝人生,成就纸上风骨                                           017


《奉对帖》——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033


《洛神赋图》——曾许痴心与流珠,终被辜负                                        049


《步辇图》——那场盛大的求婚,与爱情无关                                        067


《虢国夫人游春图》——大唐后宫不能说的秘密                                     081


《祭侄文稿》——满门忠烈,血荐轩辕                                                 095


《张好好诗》——晚唐梦华录,她比烟花易冷                                        111


《韩熙载夜宴图》——潜伏在盛宴中的间谍与反间谍                               127


《寒食帖》——从此后,他一边脚踩荆棘,一边放声唱歌                         145


《瑞鹤图》——那是祥瑞,那是悲伤                                                    161


《千里江山图》——只此青绿,天子与少年                                           177


《清明上河图》——一幅画的逆袭                                                       189


《鸥波亭图》——你侬我侬,韶光终不负深情                                        209


《富春山居图》——宿命里的坎坷和传奇                                              227


《王蜀宫妓图》——命运借他轻狂,偿以悲凉                                        243


《孤禽图》——天才在左,白眼在右                                                    257


《竹石图》——一枝一叶,都有骨子里的清香                                        273


参考文献                                                          289


 



内容摘要

《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唯美中国艺术艺术》


中国艺术,拥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风雅千年,意蕴悠长,是中国人才懂的极致之美。


读懂中国艺术,是中国人的美学必修课。


读懂中国艺术,才能读懂中国人的美。



主编推荐

文安,畅销书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知名985高校硕士,修读绘画鉴赏课业,在艺术鉴赏方面拥有深厚的功底。见解独到深邃,文笔优美雅致。

代表作《艺术治疗师》《情似故人来》等。



精彩内容

《奉对帖》——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帖名:《奉对帖》

种类:行草

作者:王献之

创作年代:东晋

备注:收入宋《淳化阁帖》,真迹已佚

【释文】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匹,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如果爱情有颜色,王献之的爱情便是一条色带,从温柔的红粉,到致命的黑暗。

东晋宁康元年(373年)的冬夜,幽深寂静,寒风裹着霰雪的颗粒,敲打着屋檐窗棂,也敲打着尘世中所有的凉薄。秦淮河畔乌衣巷的王氏大宅里,王献之斜坐在榻上,听着雪落下的声音,满眼忧伤。他与妻子郗道茂已离婚数月,不知道她近日怎样,这样寒冷的天气,可有厚实的衣物?万般惦念中,他提笔写下了一封信,大意是:虽然已相对多年,但快乐时光如白驹过隙太为短暂。那种额头相碰的幸福,总希望能更多一些。原想与姐姐比翼齐飞、白头偕老,怎么知道竟要分别,实在是深深的惆怅。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姐姐?思念蚀骨,哀痛难耐,无计消除,只有等我气绝魂归的那天,才能止住这份思念的痛苦吧。

这封信后来被收录到了《淳化阁帖》的第九卷中,因首行有“奉对积年”的字样,故得名《奉对帖》。《淳化阁帖》是热爱书法的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内府制作的,一部汇集了先秦到隋唐一千多年间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被誉为“法帖之祖”。所谓法帖,就是传统法式,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供后人临摹学习。《淳化阁帖》共十卷,其中九、十卷都是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可见王献之在书法界的地位。

王献之的父亲是“书圣”王羲之,父子二人并称“二王”,王献之又被称为“小圣”。这是书法史上父子皆负有盛名的书法家中,实力不相伯仲的。在东晋后的南朝齐、梁之间,王献之的书法受推崇,名声甚至大过王羲之。到了唐代,因唐太宗偏爱王羲之书法,王羲之的光彩又渐渐盖过王献之。

王献之在幼时学的是父亲的书法,后来学习“草书之祖”张芝的笔法,并有了独创性的突破。王羲之精通真(楷)、草、隶、篆各体并融会贯通,而王献之虽不如父亲诸体皆精,却独辟蹊径,在草书方面远远超过父亲。草书在当时还是新兴不久的书体,他脱去了王羲之草书中的“隶意”,即古朴质厚的意味,更加婉转超逸。一般父子的书体基本处于同一时代,而他较父亲将草书推进了数代。他创草破正,打破楷书、草书的界限,在行书的基础上,独创行草书体,书法史称之为“破体”。字体流便简易,可草可行,随意而书,飘逸不羁。

王献之的字体秀丽媚趣,他的学生羊欣评价其书法“骨势不及父,而媚趣过之”,即王献之的字体不如他父亲遒劲、风骨,但妍媚秀逸超过了他父亲,更加缠绵秀丽。此外,王献之的书法审美主张抒情艺术,他创造了“一笔书”,草书相邻两字上下相连,一笔连贯数字,一气呵成完成了一件书法作品。这幅作品是一个整体,每个字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气韵一贯到底,是后代狂草浪漫主义书风的先锋。

《奉对帖》具有王献之书法的典型特点。行草字体,用笔外拓,圆转秀润。结体松散,骨力柔弱。而全文一笔书写,似断似连,欲断还连,字与字之间牵丝映带相连,更显缠绵。

它的独特之处、价值所在,是它没有那么和谐完整。前面整齐,后面狂放,整体风格并非一以贯之。王献之在写这封信时,情绪哀伤痛苦,便难免流露于笔端。前边的字体柔媚娟秀,情绪尚能控制,但是在“以之偕老”之后,明显开始失控,宣泄之情喷薄而出,字迹也狂放游走起来。尤其后“绝气耳”三字,字字啼血,“耳”字拖尾极长,几乎不能辨识,似乎能看到他耗尽后一丝力气写罢后气殆痛苦的样子。(图1)

《奉对帖》把抒情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任情为书,笔随意动,让观者随着字体气韵而沉浸在伤痛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感染力是一般书法作品难以企及的。

《奉对帖》寄到郗道茂手中后,随着她的离世,几经辗转,原信已不知所踪。只留下背后凄婉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东晋建元二年(344年),出生于乌衣巷的王氏大宅中。彼时正是王羲之卸任江州刺史后赋闲在家的时光,对于这个小儿子,王羲之多了几分老来得子的宠爱,也多了闲余的时间教导。

王献之自幼聪颖好学,却不喜谈笑,寡言持重。七八岁的时候,王羲之开始教他书法。一次,王羲之看到王献之正在练习写字,便悄悄走到他背后,出其不意地去夺他的笔,却没能夺下。小小的孩童将手中的笔抓得紧紧的。王羲之大喜,感叹:“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一语料中。王献之跟着两位哥哥王徽之、王操之去拜谒名士谢安,一番交谈寒暄离开后,其他人问谢安王氏兄弟孰优孰劣,谢安盛赞小的王献之:“小者佳。”

永和七年(351年),王羲之任会稽内史,八岁的王献之随父赴任,来到了山明水秀的会稽郡。两年后,他跟随王羲之参加了那场古今瞩目的“兰亭雅集”,他是年龄小的参与者,虽无诗作,却深受影响。

在会稽,王献之与大他一岁的表姐郗道茂相识。郗道茂是名臣郗鉴的二儿子、王献之的舅舅郗昙的女儿。她温婉聪慧,心思灵动,与王献之的稳重寡言恰好相反。两个对彼此好奇的孩子正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年纪,他们一起吃住玩闹,读书游戏。成人世界的烦恼还很遥远,他们在门阀望族的庇护下,如彩云包揽,霞光披身,流连在江南庭院琉璃幻彩的红粉绮梦中。

时光在烟雨青石里催红了樱桃,染绿了芭蕉,总角孩童转眼长成了落落少年。永和十二年(356年),十三岁的王献之出仕做官为州主簿,第二年入京建康,为秘书郎,做了与父亲当年同样的官职,却更加游刃有余。

王献之成为王羲之七个儿子中出色的那个,兰亭余韵将风雅镌入他的骨中。他的书法已声名在外,坊间流传着他练字用了十八缸水的励志故事,他在寺庙墙壁上用扫帚蘸墨随意题写的字,被住持拓印珍藏,观者如云。他的品性依然寡言少语,淡然飘逸,他和哥哥王徽之同处一室,家中着火,王徽之跑得鞋都掉了,而他缓缓由仆人搀扶出来,风度不改。他的容貌优雅俊美,清瘦白皙,喜欢穿宽袍大袖的衣服,风吹来衣袂飘飘,仿佛画里走来的神仙。史书说他“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