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在生命周期一持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转型经济的现实背景,考察了收入水平、人口年龄结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相关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hina General Sol Survey,(',GSS2006),并通过稳健的很小二乘法、可行的广义很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以及1997~2008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和系统广义矩(System CMM)的估计方法,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进行了计量检验,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谢勇专著的《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侧重于从微观视角研究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近年来有许多文献针对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进行了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大都从宏观视角出发,使用全国或省级层面的宏观数据进行。并且居民家庭乃是储蓄决策的基本单位,不同家庭的储蓄行为之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考虑到宏观数据在汇总的过程中往往会损失掉大量的有价值信息,因此主流经济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强调使用微观数据研究居民储蓄行为(Brown:ing and Lusaro’i,1996)。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数据来源,靠前的相关研究一直难以开展。本书的研究侧重于从微观视角出发,以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2006年联合组织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为基本数据来源,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理解。 (2)结合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住房状况影响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众所周知,住宅是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近年来中国住房供给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房价的快速上升可能会对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产生重要影响,但已有的研究很少关注这一问题。谢勇博士从预算约束效应和财富效应的角度探讨了不同的住宅产权获取方式、住宅价值的高低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相关的计量检验。研究显示,住宅供给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城镇居民储蓄率的重要因素,而住宅价格的快速上升进一步强化了上述效应。二是考察了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就业的非农化是近年来中国农村中很为深刻的变化之一。非农就业的发展不仅会改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稳定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农民的储蓄习惯和文化,从而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产生重要影响。作者从外出务工和非农经营等两种很重要的非农就业形式出发,在对非农就业行为的内生性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发现外出务工、非农经营等非农就业行为均显著降低了农村居民储蓄率。谢勇博士的研究结合了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特殊性,从新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农村居民的高储蓄行为提供了解释,研究结论也具有丰富的政策内涵。 (3)考察了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尽管一直认为中国的居民储蓄在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但对于其分布情况却了解不多。作者考察了城乡之间、不同年龄家庭(户主)之间以及不同收入等级家庭之间储蓄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水平高于农村,但储蓄在农村居民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却高于城镇;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特征。如果考虑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与其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家庭之间的储蓄差距很大,绝大多数居民储蓄集中于少数高收入家庭。上述研究不仅有助于准确了解中国居民储蓄的具体情况,而且对于有效制定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