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泡茶馆 9787504382429 汪曾祺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泡茶馆 9787504382429 汪曾祺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0.42 5.2折 39 全新

库存3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ISBN9787504382429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1201943662

上书时间2024-11-25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1939年至1943年汪曾祺在战时南迁昆明的西南联大就读,他记录下了当年大师云集,学术自由的风貌,沈从文、闻一多、唐立厂、金岳霖等教授和同学们的趣事在他的叙述下让人忍俊不禁,本书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写的西南联大和云南风物文章,还收录了一些草木风光的散文。

目录
1 七载云烟
14 新校舍
22 西南联大中文系
27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35 闻一多先生上课
38 金岳霖先生
43 唐立厂先生
46 吴雨僧先生二三事
49 地质系同学
53 晚翠园曲会
62 未尽才—故人偶记
67 泡茶馆
76 跑警报
84 炸弹和冰糖莲子
86 翠湖心影
92 昆明的雨
96 昆明的花
101 滇南草木状
106 人间草木
111 花 园
120 花
126 北京的秋花
131 腊梅花
134 紫 薇
138 夏 天
141 下大雨
142 淡淡秋光
147 果园杂记
150 草木春秋
158 关于葡萄
167 岁朝清供
170 昆明年俗
173 一 技
175 彩云聚散
178 风 景

内容摘要
1939年至1943年汪曾祺在战时南迁昆明的西南联大就读,他记录下了当年大师云集,学术自由的风貌,沈从文、闻一多、唐立厂、金岳霖等教授和同学们的趣事在他的叙述下让人忍俊不禁,本书主要收录了汪曾祺写的西南联大和云南风物文章,还收录了一些草木风光的散文。

主编推荐
汪曾祺作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是“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精彩内容
    不衫不履
    联大师生服装各异,但似乎又有一种比较一致的风格。女生的衣着是比较整洁的。有的有几件华贵的衣服,那是少数军阀商人的小姐。但是她们也只是参加Party 时才穿,上课时不会穿得花里胡哨的。一般女生都是一身阴丹士林旗袍,上身套一件红的毛衣。低年级的女生爱穿“工裤”,—劳动布的长裤,上面有两条很宽的带子,白色或浅花的衬衫。这大概本是北京的女中学生流行的服装,这种风气被贝满等校的女生带到昆明来了。
    男同学原来有些西装革履,裤线笔直的,也有穿麂皮夹克的,后来就日渐少了,绝大多数是蓝布衫,长裤。几年下来,衣服破旧,就想各种办法“弥补”,如贴一张橡皮膏之类。有人裤子破了洞,不会补,也无针线,就找一根麻筋,把破洞结了一个疙瘩。这样的疙瘩名士不止一人。
    教授的衣服也多残破了。闻一多先生有一个时期穿了一件一个亲戚送给他的灰色夹袍,式样早就过时,领子很高,袖子很窄。朱自清先生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就买了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深蓝氆氇的一口钟(大概就是彝族察尔瓦)披在身上,远看有点像一个侠客。有一个女生从南院(女生宿舍)到新校舍去,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人,她听到后面有梯里突鲁的脚步声,以为是坏人追了上来,很紧张。回头一看,是化学教授曾昭抡。他穿了一双空前(露着脚趾)绝后(后跟烂了,提不起来,只能半趿着)鞋,因此发出此梯里突鲁的声音。
    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
    当时“下海”的,也有。有的学生跑仰光、腊戍,趸卖“玻璃丝袜”、“旁氏口红”;有一个华侨同学在南屏街开了一家很大的咖啡馆,那是极少数。
              采 薇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
    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汽锅鸡、过桥米线、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松鹤楼的腐乳肉、“三六九”(一家上海面馆)的大排骨面,全都吃了一个遍。
    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当时米线的浇头很多,有焖鸡(其实只是酱油煮的小方块瘦肉,不是鸡)、爨肉(即肉末,音川,云南人不知道为什么爱写这样一个笔画繁多的怪字)、鳝鱼、叶子(油炸肉皮煮软,有的地方叫“响皮”,有的地方叫“假鱼肚”)。米线上桌,都加很多辣椒,—“要解馋,辣加咸”。如果不吃辣,进门就得跟堂倌说:“免红!”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红的糙米,里面有沙子、木屑、老鼠屎。菜,偶尔有一碗回锅肉、炒猪血(云南谓之“旺子”),常备的菜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一种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诫同学: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一九四四年,我在黄土坡一个中学教了两个学期。这个中学是联大办的,没有固定经费,薪水很少,到后来连一点极少的薪水也发不出来,校长(也是同学)只能设法弄一点米来,让教员能吃上饭。菜,对不起,想不出办法。学校周围有很多野菜,我们就吃野菜。校工老鲁是我们的技术指导。老鲁是山东人,原是个老兵,照他说,可吃的野菜简直太多了,但我们吃得最多的是野苋菜(比园种的家苋菜味浓)、灰菜(云南叫做灰藋菜,“藋”字见于《庄子》,是个很古的字),还有一种样子像一根鸡毛掸子的扫帚苗。野菜吃得我们真有些面有菜色了。
    有一个时期附近小山下柏树林里飞来很多硬壳昆虫,黑色,形状略似金龟子,老鲁说这叫豆壳虫,是可以吃的,好吃!他捉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干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
    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这玩意儿多得很,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捉一大瓶。
    要写一写我在昆明吃过的东西,可以写一大本,撮其大要写了一首打油诗。怕读者看不明白,加了一些注解,诗曰:
重升肆里陶杯绿?,
饵块摊来炭火红?。
正义路边养正气?,
小西门外试撩青?。
?   
人间至味干巴菌?,
世上馋人大学生。
尚有灰藋? 堪漫吃,
更循柏叶捉昆虫。
一束光阴付苦茶
    昆明的大学生(男生)不坐茶馆的大概没有。不可一日无此君,有人一天不喝茶就难受。有人一天喝到晚,可称为“茶仙”。茶仙大抵有两派。一派是固定茶座。有一位姓陆的研究生,每天在一家茶馆里喝三遍茶,早,午,晚。他的牙刷、毛巾、洗脸盆就放这家茶馆里,一起来就上茶馆。另一派是流动茶客,有一姓朱的,也是研究生,他爱到处遛,腿累了就走进一家茶馆,坐下喝一气茶。全市的茶馆他都喝遍了。他不但熟悉每一家茶馆,并且知道附近哪是公共厕所,喝足了茶可以小便,不致被尿憋死。
?   关于喝茶,我写过一篇《泡茶馆》,已经发表过,写得相当详细,
不再重复,有诗为证:
水厄囊空亦可赊,?
枯肠三碗嗑葵花。?
昆明七载成何事?
一束光阴付苦茶。
水流云在
    云南人对联大学生很好,我们对云南、对昆明也很有感情。我们为云南做了一些什么事,留下一点什么?
    有些联大师生为云南做了一些有益的实事,比如地质系师生完成了《云南矿产普查报告》,生物系师生写出了《中国植物志·云南卷》的长编初稿,其他还有多少科研成果,我不大知道,我不是搞科研的。比较明显的、普遍的影响是在教育方面。联大学生在中学兼课的很多,连闻一多先生都在中学教过国文,这对昆明中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的。
    更重要的是使昆明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呼吸到独立思考,学术自由的空气,使他们为学为人都比较开放,比较新鲜活泼。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是抽象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格调,难于确指,但是这
种影响确实存在。如云如水,水流云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