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31.86 5.4折 ¥ 59 全新
库存49件
作者张京祥 ... 等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605013
出版时间2023-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4331757
上书时间2024-11-22
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一区域发展及规划理论,城市地理与空间结构。
1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创新发展
不仅仅是经济,而是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即以知识为基础的时代。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是城市的竞争。当前,城市功能已由工业化时代的生产型城市、后工业时代的服务与管理城市,转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意城市、创新城市(吕拉昌,2020),创新型城市正在引领城市的未来。
1.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创新型经济的崛起
1.1.1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演化阶段
自1760年代以来,人类近代历史上的四次科技革命一波接一波的兴起、衔接、交叠,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科技发展与创新十分活跃的“科技革命时代”。人类社会也正是在一次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不断向前发展,并逐步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信息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以往的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对全球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以新科技带来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创造新供给、引发新需求、缔造新生活、发展新经济而实现的①。以既往的三次科技革命为例,18世纪从英国发轫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主要以蒸汽机技术的发明为标志,并带来了以机械化大工厂为主体形态的第一次产业革命;19世纪的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则是以电力技术的突破为标志,最终带动了以电气化内燃机、电动机推动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940-1950年代,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并使得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②。
科技革命之所以能够引发产业变革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原因就在于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是一种结构性的增长,它消除了经济发展中所普遍存在的要素报酬递减、稀缺资源以及负外部性等制约因素,促进了生产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效率等经济基础发生革命性突破,从而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可能。正因为如此,全球经济的长波周期往往与重大科技创新的周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由重大的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引起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是一部全球科技创新引起产业变革的“创新史”(姜阳,2011)。正如创新理论的奠基人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定义创新时所指出的概念:“创新”是区分“增长”与“发展”两种经济状态的关键因素。约瑟夫·熊彼特(1990)认为,单纯以人口和资本投入为驱动实现的经济增长算不上真正的“发展”,且会在长期均衡状态中走向生产的过剩;发展的本质是以创新为驱动力,通过“创造性破坏”的方式在毁灭中创造新的价值,以改变过剩的生产局面,维持经济的可持续。
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在带来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通常会引起大国的兴衰与霸权的更替。从历史上看,每次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和国际竞争格局的调整都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同步(Dalum et al.,2005)。从18世纪中期的英国到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法国和德国乃至后来的美国,均是如此(杜德斌等,2016)。在过去200多年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中,中国先后错失了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即便在后来开启的信息技术革命中,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也因为工业基础薄弱而仅能作为“追随者”,扮演吸收西方投资转移的“世界工厂”角色。当前,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创新将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尤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和应用端的融合性大系统正在形成,并将深刻地影响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领域。可以说,第四次产业革命既为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也为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独特的可能路径,这也将成为新一轮产业洗牌中企业以及地方经济的突围关键。在新一轮经济长波与科技革命酝酿的关键时期,哪个城市能够掌握新一轮产业兴起的核心技术与创意环节,哪个城市就能占据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控制全球经济、文化与政治发展的脉搏,确立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与优势(黄亮等,2018)。我们从全球创新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上可以看到,亚洲城市已经开始陆续登上国际舞台,并在数量和等级上紧紧追赶西方发达国家③(表1-1)。中国完全有机会也必须抢抓时代机遇,争夺引领下一轮创新周期的主导权。
……
本书在解析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背景的基础上,聚焦创新型经济导向下的城市空间转型,深刻探知创新型经济构成要素的空间特性与生长规律,并尝试建构超越于传统增长导向的空间规划思维创新,进而提出面向创新型经济需求的空间供给与规划治理策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