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30.03 5.1折 ¥ 59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邵丽 著 ,新经典 出品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21761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元
货号29295840
上书时间2024-11-08
《天台上的父亲》是当代作家邵丽的全*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女性情感、“挂职小说”之后,创作的一系列更具历史深度的家庭题材作品,包括《天台上的父亲》《风中的母亲》《北去的河》《黄河故事》等共十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回望黄河边上的“父亲”“母亲”,将他们从历史深处打捞出来,并以“父母故事”为坐标勾连起家庭往事,将人物命运置于历史洪流之中加以展现。如《天台上的父亲》写过往岁月投注在家庭之上的阴影;《大河》写两代人表面光鲜的婚姻之下潜伏的隐情与危机;《风中的母亲》写时代进程中以母亲为代表的“新”老人的仓皇失措;《黄河故事》写漫长时间里一个家庭内部的聚散辗转以及一个女儿对父亲一生的正名和辩护……这些作品集中地关注了“父辈”以及“我们”这一代的人生轨迹、家庭情感结构和命运沉浮,是“父母故事”,也是黄河故事、中原故事,更是我们熟悉的、典型的中国故事。
邵丽,当代作家。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作家》等全国大型文学刊物,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载。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糖果》《黄河故事》《金枝》等。作品曾入选《收获》《十月》《扬子江文学评论》等年度排行榜榜*首,先后获《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北京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年度中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一、天台上的父亲
二、春暖花开
三、大河
四、风中的母亲
五、节日
六、李夏的夏天
七、北去的河
八、亲爱的,好大的雪
九、树上的家
十、黄河故事
《天台上的父亲》是当代作家邵丽的全*新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女性情感、“挂职小说”之后,创作的一系列更具历史深度的家庭题材作品,包括《天台上的父亲》《风中的母亲》《北去的河》《黄河故事》等共十篇。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回望黄河边上的“父亲”“母亲”,将他们从历史深处打捞出来,并以“父母故事”为坐标勾连起家庭往事,将人物命运置于历史洪流之中加以展现。如《天台上的父亲》写过往岁月投注在家庭之上的阴影;《大河》写两代人表面光鲜的婚姻之下潜伏的隐情与危机;《风中的母亲》写时代进程中以母亲为代表的“新”老人的仓皇失措;《黄河故事》写漫长时间里一个家庭内部的聚散辗转以及一个女儿对父亲一生的正名和辩护……这些作品集中地关注了“父辈”以及“我们”这一代的人生轨迹、家庭情感结构和命运沉浮,是“父母故事”,也是黄河故事、中原故事,更是我们熟悉的、典型的中国故事。
邵丽,当代作家。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作家》等全国大型文学刊物,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载。著有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糖果》《黄河故事》《金枝》等。作品曾入选《收获》《十月》《扬子江文学评论》等年度排行榜榜*首,先后获《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北京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年度中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我的生活质量》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天台上的父亲》
一
也许是离开那个城市后我改变了信仰。其实也无所谓改不改变,一直以来我就没有坚定的信仰。妹妹一直说我迷信。我迷信了几十年,是从母亲那里传过来的。她是一个泛神论者,神灵附着在任何一个老旧的事物上。尤其是我父亲刚死的那段时间,她更加疑神疑鬼,即使是一根绳子,她也会端详半天,好像那上面写着神的启示似的。
我喜欢这个新来的城市的新区,它好像凭空多出来的这么一部分,虽然与老城区仅仅隔了一条快速通道,便是另外一个世界了。它的空气像是刚刚过滤过,有真正的青草、河滩和森林的气味。我喜欢在夜晚独自穿过由石条铺成的曲曲弯弯的人行步道,像踩过一排排钢琴键。在道路的尽头,有一家小食店,卖一种当地的小吃,生意相当好。有一次,我饿了,进去要了一碗面,竟然排了半
天队。
小食店的老板娘是个厉害角色。那天跟在我后面进去的是个小姑娘,那姑娘抱着她的狗,一只咖啡色的泰迪。她刚刚进门,女老板尖厉的声音就叫了起来,让狗马上出去。女孩愣了一下,面色变得通红,抱着狗羞惭而去。
面吃到一半,我越想越不对头,竟然一点胃口都没了,推开碗走了出去。我自己也觉得奇怪,莫名其妙地生了气,也许是生那个女老板的气,也许是生那个抱狗的女孩的,也许是生自己的。反正是气鼓鼓地走了。
父亲不在后,我的情绪在慢慢平复,已经不再那么焦躁、暴戾和善变。想起父亲在的时候,这个点他已经睡觉了。他就像一座时钟,到点该干什么就必须干什么,典型的强迫症。有一天傍晚,他看了一下表,到喝粥时间了。我母亲因为老家来了客人,耽误了一点时间。他气恼得把水杯都蹾碎了,弄得客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
“过去他不这样啊!不是这样子啊!”我母亲老是跟我这样抱怨。过去他确实不这样,没退休之前,他是多么细心周全的一个人啊!每次下班进家门之前,老是听到他跟周围邻居打招呼的声音。虽然那声音低调、谦和得像讨好似的,但有一股感染人的韧劲儿,把我们的日子铺垫得绵密厚实。所谓岁月静好,就是那副模样吧。
某一天,一切都忽然起了变化。哦,对,开始时不是一切,只是有一些东西在起变化。退休之后,他的生活圈在慢慢缩小,像一个剩馒头,在变干,在缩水。他很少再走出屋外,即使晒太阳,也缩在阳台的藤沙发上。他频繁地看表,每小时必须听一次天气预报,《新闻联播》前五分钟,准时坐到客厅沙发上打开电视。
他为自己的一切都做上标记,好像怎样生活,还得看看他插的路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