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11.33 1.9折 ¥ 59 全新
库存42件
作者杨莉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15222721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1360193
上书时间2024-10-29
第一章中医按摩的保健原理
中医自然疗法治病原理
提到中医治病的时候,可能有人会感到非常神秘:一些西医看不了的疑难杂症,似乎到了中医手里,只需通过捏捏按按,再加上几服汤药,便很容易就被解决了。于是有人便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医自然疗法能够治病?中医自然疗法又是怎样治病的呢?”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疾病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1.人体的病是如何产生的
当我们刚出生时,绝大多数人是健康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慢慢长成,疾病也随之而来。《黄帝内经》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但是,要做到处百病、调虚实,就要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在医学还不发达的古代,有的人把疾病的原因归结为鬼神作崇,当然这是不科学的。《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系统地归纳了人得病的原因。书中说道:“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其意思就是说人得病的原因有两条:一种是得之于阴,一种是得之于阳。
得于阴者,就是指饮食、居处和阴阳、喜怒,属于阴病。得于阴的疾病则主要与饮食、起居、喜怒的过度、不正常有关。阳指的是风雨寒暑,也就是指自然气候也能造成人的疾病。《黄帝内经》认为人要顺其自然,所谓的自然就是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人就容易生病。
《黄帝内经》指出:饮食要法地道(阴),居处要法天道(阳)。法地道就是说人吃东西要按节气规律去吃,吃应季食品,这样才是最合理的养生之道。例如现在冬天我们也可以吃到美味的西瓜,但是西瓜性寒,按节气规律应该在夏季食用来中和暑热,平衡阴阳,而在冬季食用就会寒上加寒,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这不是传统文化提倡的养生之道。
法天道就是说人的起足更演低于m的圳使天真了雄起庆让人体自身的阳气和天地的阳气一起生发,天黑了就睡觉,使阳气藏起来,用阴气来养阳气。如果总是生活没有规律,人体自身的阴阳和谐状态就会被打乱,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此外,人的情绪会造成一些疾病,情绪变化太大也会造成疾病,例如喜怒哀乐。人体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叫作“气”,情绪的波动最容易影响到“气”的变
化。中医讲: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过喜则伤心,过恐则伤肾,过怒则伤肝。因此,大的情绪波动会造成人体气机的紊乱,最后造成五脏六腑的损伤,以至于产生严重的疾病。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也理解和掌握了“气”这个调节阴阳的关键。那么接下来,我们便可以开始研究中医到底是怎样治病的了。
2.中医是怎样治病的
中医学是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构”的思想为核心的。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人是精、气、神的合体,或者可以说,人是由阴阳以及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而成的。中医在其整个理念中是要求一个人在他的生、长、壮、老的全过程中,健康愉快地活着。
既然提到了阴阳,便不能不说一说它们的特性。阴的特性是幽暗、沉静、向下且又收敛的,是有形质的,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如“地”;阳的特性是光明、活泼、向上且又生发的,是无形质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如“天”。从人体的角度来看,在人身上,阴指的是一切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如皮、肉、筋、骨、五脏六腑等;而阳指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部分,如精神活动、思维等。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从人体的角度解释就是说:道生人,人身中有阴阳,阴阳之间若不进行交互作用则无法生生不息,故阴阳互动,即是在交换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由于这个现象一直在变动,变幻莫测,所以勉强给这个现象起一个名字叫“气”。所以二生三,阴和阳就借着交互作用而变化万千,化生万物;所以“三生万物”,意思是人体是有形质的,属于阴,而人体要想发挥作用“动”起来,就必须靠阳的推动。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阴阳以及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就构成了“人”这个生命体,并且在这二者的协调作用下和谐存在,所以“冲气以为和”指的就是人这个整体。
既然人是由阴阳以及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气”组成的,在这三者的关系里,气是介于阴和阳之间,作为相互转换的现象。由于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可以把它换作“神”;而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代换成“精”,那么,人就是由精、气、神三者组成的。
所谓“精一气一神”,也就是“阴一阴阳相互作用一阳”。为了把握人体的整体状况,最好最方便的办法就是由“气”入手,因为调整“气”一阴阳交互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