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100.3 8.2折 ¥ 122 全新
库存63件
作者丛斌,官大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356190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2元
货号29687045
上书时间2024-10-24
法医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损害、死亡、身份鉴识等问题,为刑事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的一门医学学科。法医学对维护司法公正、医疗秩序安全稳定、医生合法权益等具有重要作用。法医学是国家社会应用医学,从千百年法医学之应用实践及所发挥的国家治理功能中不难看出,法医学的服务对象是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因此,法医学是“国家医学”。法医学既是医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也是证据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然科学兼社会科学属性。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进步,现代法医学基本形成了独立的技术科学学科,其科学技术体系包括法医学知识体系、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技术体系。法医学科学技术体系是个开放体系,与许多其他医学知识、信息科学知识、数理化知识交叉融合。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除具备扎实的诊疗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证据保全意识、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基于此,医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设置了法医学必修课程。
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及“5 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自2004 年第一轮出版至今已经过三轮编写。本轮教材编写首次将《法医学》列入套系教材编写工作。
本教材在讲授法医学及其各主干分支学科基本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特别注意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有利于学生理解以及能力提升。本教材与传统的法医学教材相比具有六个特点:一是依据法医学的学科特点,赋予其新的概念,体现出法医学的本质特征。二是充分阐述了基础及临床医学理论、技术与法医学的交叉融合应用,并进一步将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及相关检验技术与临床医学实践相结合,阐明了临床医学与法医学的密切关系。三是体现了法医学鉴定的证据思维模式与临床疾病诊断的循证思维模式及其在实践中的互补作用,助力提升临床医生的疾病诊断的辩证思维能力。四是阐述了临床医学专业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与特点、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及其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医疗纠纷的防范等。五是简述了有关法医学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进展,以协助培养临床医学高级人才的科研思维能力。六是教材每章内容附带有以开放性思考题为主的课后训练题,并同步配套了与主干教材相适应的多媒体课件与法医学鉴定案例微课,强化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由长期在一线从事法医学教学、科研,并具有丰富法医学鉴定工作经验的高校专家学者编著,全体编者精心写作、通力合作,使本书得以完成,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谨此一并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本教材除作为八年制及“5 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外,也可作为其他学制、其他专业学生,广大临床医生及其他相关领域工作者的知识拓展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参考书籍。由于本书为首次面向八年制及“5 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教材中诸多内容有所更新与调整,难免存在错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同行在使用过程中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再版时及时更正。
丛 斌 官大威
2023 年2 月
法医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损害、死亡、身份鉴识等问题,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的一门医学学科。为配合我国“八年制”与“临床医学5 3一体化”长学制培养举措,本版《法医学》教材将与培养临床医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将法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借法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达到拓宽和丰富理论知识,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目标。本书拟围绕法医学理论和技术体系,覆盖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知识,系统展示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临床工作中维护患者和自身合法权益所应具备的知识。并通过配套的数字资源丰富相关知识点慕课,展示DNA检验、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检验等技术操作。纸质版教材预计在60—65万字左右,供八年制与“临床医学5 3一体化”长学制学生课程学习使用,也可作为法医司法鉴定人培训教材。公检法机关的职业警官、检察官、法官以及职业律师亦可将此书作为执业专业参考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法医师,法医学及病理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国家环保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抽检监测牵头分析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 法医学的概念、应用及其与其他医学学科、法庭科学的关系/ 1
二、 法医学科学技术体系/ 4
三、 法医学鉴定的基本原则/ 5
第二节 法医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分支学科/ 7
一、 法医学研究的对象/ 7
二、 法医学的分支学科/ 9
第三节 法医学发展简史/13
一、 中国法医学简史/13
二、 国外法医学简史/15
三、 法医学现状与展望/16
第四节 非法医专业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目的及意义/18
一、 死亡判定/18
二、 死后变化与病理变化/19
三、 法医学鉴定与临床诊疗质量的关系/20
四、 临床资料的证据价值/21
五、 临床医生证据保全意识/21
六、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22
七、 专家证人及专家辅助人/22
第二章 死亡与死后变化/25
第一节 死亡/25
一、 死亡的概念与分类/25
二、 死亡过程与死亡机制/27
三、 死亡原因分类与死因分析/28
四、 假死与植物状态/31
五、 死亡性质与死亡方式的法医学分类/32
第二节 死后变化与尸体现象/33
一、 死后变化与尸体现象的概念/33
二、 早期尸体现象/33
三、 晚期尸体现象/39
四、 毁损型与保存型尸体现象/41
五、 死后尸体生物化学变化/43
六、 死后变化的临床与法医学意义/45
第三节 死亡时间推断/46
一、 死亡时间推断的概念及法医学意义/46
二、 死亡时间推断的原理与方法/46
三、 死亡时间推断的研究进展/48
第三章 机械性损伤/50
第一节 概述/50
一、 机械性损伤的概念及分类/50
二、 机械性损伤的形成机制/51
第二节 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形态/52
一、 以结构损害为主的损伤/52
二、 以功能损害为主的损伤/55
第三节 常见类型的机械性损伤/55
一、 钝器伤/56
二、 锐器伤/57
三、 火器伤/59
四、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61
五、 高坠伤/64
第四节 生命重要器官损伤/65
一、 颅脑损伤/65
二、 脊柱与脊髓损伤/71
三、 胸部损伤/72
四、 腹部损伤/74
第五节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76
一、 机械性损伤的检验、描述、记录的原则与规范/76
二、 死亡原因鉴定/79
三、 损伤时间推断/82
四、 致伤物的推断/85
五、 伤、病共同参与的损害后果分析/87
第四章 其他常见物理因素导致的死亡/89
第一节 烧死与中暑死/89
一、 烧死/89
二、 中暑死/97
第二节 冻死/98
一、 冻死的常见因素及机制/98
二、 冻死的征象/99
三、 冻死的法医学鉴定/ 101
第三节 电击死与雷击死/ 102
一、 电击死/ 102
二、 雷击死/ 107
三、 电击的法医学鉴定/ 108
第五章 窒息与机械性窒息/ 111
第一节 窒息/ 111
一、 窒息的分类/ 111
二、 窒息的病理生理变化/ 112
第二节 机械性窒息/ 113
一、 概念与分类/ 113
二、 机械性窒息死亡病理变化/ 114
第三节 机械性窒息的常见类型/ 116
一、 缢死/ 116
二、 勒死/ 123
三、 扼死/ 127
四、 堵塞呼吸道所致的窒息/ 129
五、 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 130
六、 体位性窒息/ 131
七、 性窒息/ 132
八、 机械性窒息的法医学鉴定/ 133
第四节 闷死/ 134
一、 闷死的方式/ 134
二、 闷死的死亡机制/ 135
三、 闷死的尸体征象/ 135
四、 闷死的法医学鉴定/ 135
第五节 溺死/ 135
一、 溺死过程/ 136
二、 溺死机制/ 136
三、 溺死尸体的形态学改变/ 136
四、 硅藻检验/ 139
五、 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140
第六章 猝死/ 143
第一节 概述/ 143
一、 猝死的定义/ 143
二、 猝死的特点/ 143
三、 猝死的流行病学/ 144
四、 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145
第二节 引起猝死的常见疾病/ 146
一、 心血管系统疾病/ 146
二、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59
三、 呼吸系统疾病/ 165
四、 消化系统疾病/ 169
五、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72
六、 免疫系统异常所致猝死/ 174
七、 原因不明性猝死/ 174
第三节 应激性损伤与猝死/ 176
一、 应激的概念及应激原/ 176
二、 应激的病理生理机制/ 177
三、 应激的细胞反应/ 180
四、 应激性损伤/ 181
五、 应激与猝死/ 183
第七章 中毒/ 185
第一节 概述/ 185
一、 毒物的分类/ 185
二、 中毒的条件/ 186
三、 毒物的体内转运和转化/ 187
四、 法医毒物动力学/ 188
五、 中毒的性质/ 188
第二节 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189
一、 案情调查/ 189
二、 症状分析/ 190
三、 现场勘查/ 191
四、 尸体检查/ 191
五、 检材提取/ 192
六、 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 193
第三节 环境污染致人身损害的法医毒理学问题/ 193
一、 新型污染物的发现/ 194
二、 环境污染物生物标志物的评价和检测/ 194
三、 人身损害鉴定/ 195
第四节 常用毒物分析方法/ 195
一、 定性与定量分析/ 195
二、 常用毒物分析方法/ 196
第五节 常见毒物中毒 / 199
一、 醇类中毒/ 199
二、 毒品中毒/ 201
三、 一氧化碳中毒/ 204
四、 氰化物中毒/ 205
五、 农药中毒/ 206
六、 杀鼠剂中毒/ 208
七、 金属毒物中毒/ 211
八、 镇静催眠药中毒/ 212
九、 有毒动植物中毒/ 214
十、 环境污染物中毒/ 217
十一、 军事性毒物中毒/ 218
第八章 虐待、性侵害及新生儿死亡/ 220
第一节 虐待/ 220
一、 虐待儿童/ 220
二、 虐待老年人/ 223
第二节 性侵害/ 224
一、 性侵害的概念/ 225
二、 性侵害的分类/ 225
三、 性侵害的法医学鉴定/ 226
第三节 新生儿死亡/ 229
一、 活产与死产的鉴别/ 229
二、 新生儿存活时间推断/ 231
三、 新生儿存活能力判断/ 232
四、 新生儿死亡原因鉴定/ 234
?
法医学是研究并解决与法律有关的人身损害、死亡、身份鉴识等问题,为侦查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证据的一门医学学科。为配合我国“八年制”与“临床医学5 3一体化”长学制培养举措,本版《法医学》教材将与培养临床医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将法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有机结合,借法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以达到拓宽和丰富理论知识,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目标。本书拟围绕法医学理论和技术体系,覆盖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物证学、法医毒理学、法医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法医精神病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知识,系统展示法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临床工作中维护患者和自身合法权益所应具备的知识。并通过配套的数字资源丰富相关知识点慕课,展示DNA检验、毒物分析、法医人类学检验等技术操作。纸质版教材预计在60—65万字左右,供八年制与“临床医学5 3一体化”长学制学生课程学习使用,也可作为法医司法鉴定人培训教材。公检法机关的职业警官、检察官、法官以及职业律师亦可将此书作为执业专业参考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法医师,法医学及病理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国家环保部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抽检监测牵头分析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