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大众建筑史 9787533176600 沈玉枝谷健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大众建筑史 9787533176600 沈玉枝谷健辉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3.13 4.0折 58 全新

库存8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玉枝谷健辉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176600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662469

上书时间2024-10-18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是文化的载体。本书在不大的篇幅里结合较多图片介绍古今中外的建筑,全书分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上下两篇。上篇分为古埃及建筑、古西亚建筑、古印度建筑、古欧洲建筑、古东亚建筑、古代美洲印第安建筑、伊斯兰教建筑7个部分;下篇按时间顺序介绍近现代建筑的各个流派,其中重点介绍了现代建筑派的5位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作品。



作者简介

沈玉枝,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学位,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十余年,后从事管理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局规划设计处副处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助理。谷健辉,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教授,博士,主持、参与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的研究课题多项,如山东省聚落文化景观与遗产价值、城市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城市空间形态与低碳城市建设、济南市商埠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山东省文博事业发展规划等,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技术咨询专家。



目录

目  录


 


上篇 古建筑


古建筑概论 2


一、古埃及建筑(公元前3200—前30年) 5


1.1 生土建筑 5


1.2 石构建筑 7


二、古西亚建筑(公元前3500年—公元7世纪) 21


2.1 辉煌的土坯建筑——塔庙与宫殿 22


2.2 色彩斑斓的建筑饰面 26


2.3 拱顶与穹顶——最早的发券结构 28


2.4 石梁柱结构的输入——波斯密柱方厅 30


三、古印度建筑(公元前3000年—公元14世纪) 33


3.1 佛教建筑 34


3.2 印度教建筑 67


3.3 耆那教建筑 70


四、古欧洲建筑(公元前2000年—公元19世纪) 73


4.1 爱琴海建筑(公元前2000—前1400年) 73


4.2 古希腊建筑(公元前11—前1世纪) 78


4.3 古罗马建筑(公元前8世纪—公元4世纪) 90


4.4 拜占庭与俄罗斯建筑(公元4—15世纪) 99


4.5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建筑(公元4—15世纪) 106


4.6 公元15—19世纪欧洲建筑 125


五、古东亚建筑(公元前8000年—公元19世纪) 150


5.1 东北亚建筑 150


5.2 东南亚建筑 177


六、古代美洲印第安建筑(公元前1200年—公元16世纪) 192


6.1 奥尔梅克建筑


   ——圆锥土台基金字塔庙(公元前1200—前600年)  193


6.2 特奥蒂瓦坎建筑


   ——方形阶梯状金字塔庙与平顶世俗建筑(公元1—7世纪) 194


6.3 玛雅人建筑——叠涩折拱与盝顶(公元前1—公元10世纪) 196


6.4 瓦斯特克建筑——壁龛金字塔庙(公元800—1200年) 202


6.5 托尔特克人建筑——梁柱结构(公元856年—12世纪) 202


6.6 阿兹特克人建筑——方锥盝顶(公元11—16世纪) 205


6.7 印加人建筑——精湛的石榫卯技术(公元10—16世纪) 206


七、伊斯兰教建筑(公元7—18世纪) 210


7.1 叙利亚伊斯兰教建筑——拜占庭穹顶与罗马半圆发券 210


7.2 波斯伊斯兰教建筑——平顶木屋架与双圆心尖券 212


7.3 西班牙伊斯兰教建筑——马蹄拱 214


7.4 中亚突厥伊斯兰教建筑——方底穹顶、连穹顶与四圆心弓形券 216


7.5 土耳其奥斯曼伊斯兰教建筑——拜占庭建筑与光塔 225


7.6 不同区域伊斯兰教建筑的区别 227


下篇 近现代建筑


八、近代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232


8.1 初期生铁结构 232


8.2 铁和玻璃的结合 233


8.3 钢筋混凝土 234


8.4 向框架结构过渡 236


8.5 升降机与电梯 238


8.6 博览会与展览馆 238


九、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243


9.1 古典复兴建筑 243


9.2 浪漫主义建筑 245


9.3 折中主义建筑 247


十、欧美探求新建筑的思潮与行动(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248


10.1 先驱者 248


10.2 艺术与工艺运动 250


10.3 新艺术运动 251


10.4 奥地利的探索 254


10.5 德意志制造联盟 256


10.6 芝加哥学派 258


十一、欧美现代建筑派的诞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1918—1939年) 260


11.1 体现建筑技术进展的摩天大楼 261


11.2 欧洲的先锋学派 264


11.3 现代建筑的诞生和现代建筑的五位大师 272


十二、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70年代) 296


12.1 粗野主义 298


12.2 典雅主义 302


12.3 讲求技术精美的“密斯风格” 304


12.4 讲求建筑人情化与地域性的新乡土派 308


12.5 讲求个性与象征的隐喻主义 313


12.6 早期的高技派 318


12.7 经典八例 322


十三、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20世纪后半叶) 334


13.1 后现代主义 334


13.2 新理性主义 340


13.3 新地域主义 344


13.4 解构主义 348


13.5 新现代建筑 352


13.6 高技派 356


13.7 极简主义 362


十四、新千年的建筑 368


 


参考文献 381



内容摘要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也是文化的载体。本书在不大的篇幅里结合较多图片介绍古今中外的建筑,全书分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上下两篇。上篇分为古埃及建筑、古西亚建筑、古印度建筑、古欧洲建筑、古东亚建筑、古代美洲印第安建筑、伊斯兰教建筑7个部分;下篇按时间顺序介绍近现代建筑的各个流派,其中重点介绍了现代建筑派的5位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作品。



主编推荐

沈玉枝,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学位,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十余年,后从事管理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基本建设局规划设计处副处长、中国科学院高能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助理。谷健辉,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副教授,博士,主持、参与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的研究课题多项,如山东省聚落文化景观与遗产价值、城市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城市空间形态与低碳城市建设、济南市商埠区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山东省文博事业发展规划等,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山东省孔孟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发展”的技术咨询专家。



精彩内容

古建筑概论

 

世界建筑的历史,大体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前者以天然材料营建,称为古建筑;后者以人工合成材料为主营建,称为新建筑(近现代建筑)。在钢筋水泥等人工合成材料成为建筑材料的主流之前,人类使用当地富源的土、木、石及火山灰等天然材料砌筑房屋,发展出土、木、砖、石、砼(混凝土)5种结构体系以及相应的建筑轮廓,加上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古埃及、古西亚、古印度、古欧洲、古东亚和古美洲六大建筑体系。

首先,建筑材料的富源性决定了建筑的结构体系。1978年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读书时,笔者对建筑学一脸懵懂,记得老师在课堂留过一个思考题:为什么中国建筑没有发展出石结构体系?不知为什么,或许是老师忘了,之后没再提及答案。接到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命题后,一直潜伏在记忆角落的这个问题立即跳了出来。显然,在遥远的古代,使用哪种建筑材料营建房屋,不是人为的选择,而是由建筑材料的富源性决定的。石材丰富的古埃及、古欧洲和古美洲发展出了石结构体系,拥有丰富火山灰资源的古罗马在石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又发展出砼屋顶,而树竹茂密的东亚地区发展出了木结构体系,泥土丰富的古西亚、古印度和古埃及发展出生土结构体系及砖结构体系(砖是泥土的衍生品)。需要说明的是,六大建筑体系主要是以纪念性建筑来分类的,因石材防潮性能差,即使在盛产石材的区域,土、木也是世俗建筑的首选材料。

第二,建筑材料的富源性也决定了建筑的大体轮廓,特别是屋顶形式。例如,用火山灰为主要材料浇筑的砼穹顶和拱顶,最大跨度分别达到43.3米和29.3米,是砖、石结构无法达到的;用木屋架能轻易搭建出较陡的坡屋顶,用砖、石与砼则无法造出;用石梁搭建的平顶,由于石材的抗弯性能较差,与生土建筑用圆木搭建的平顶相比,开间相对狭小,两者的建筑立面截然不同。

第三,气候的不同,会使建筑的外观产生差异。如上所述,富源材料决定了建筑的大体轮廓,但富源材料相同的建筑体系之间,建筑外观也有很大的差异,如同属砖结构体系的古印度建筑与古西亚建筑,同属石结构体系的古美洲建筑与古欧洲建筑。究其原因,是屋顶建造技术不同所致,推动屋顶建造技术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动力是对室内空间大小的追求,而气候条件又是追求室内空间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在各个建筑体系的早期,均有用叠涩构建屋顶的做法,即用块料向内一层一层叠砌,最终交汇于中心,形成叠涩拱顶或叠涩穹顶,因受出挑能力的限制,叠涩法构筑的内部空间极其狭窄,处于热带气候环境中的建筑体系保留了这种方法,处于寒冷地区的建筑体系则抛弃了这种方法而另辟蹊径。印度的砖结构体系,因冬季没有严寒和夏季气候炎热,大型活动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因此发展的重点没有放在对构筑狭窄空间的叠涩技术进行改进上,而是放在对建筑外形的塑造上,放大叠涩穹顶所形成的高矢比很大的抛物线轮廓,搭建出令人心生敬畏的高塔;而古西亚和中亚的砖结构体系,因寒冷的冬季大型活动都在室内进行,屋顶建造技术一直向着如何构筑较大室内空间的方向发展,叠涩穹顶逐渐被发券穹顶取代,进而将穹顶连在一起构成相对庞大的室内空间,终使连穹顶成为中西亚地区建筑的特征之一。处于热带雨林气候环境中的古中美洲石结构体系,重点也放在了对建筑外观的打造上,砌筑高耸的梯形金字塔来烘托顶上的神庙,用叠涩技术建造的内部狭窄的神庙只有主持祭祀的祭师可以进入,众人则立于塔下;而处于地中海气候环境中的古欧洲石结构体系,则尽可能地扩大室内活动空间,如古希腊建筑采用石柱木桁架屋顶,古罗马更是在石柱石墙上用砼浇筑大跨度的筒拱和穹顶。气候条件对同一建筑体系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也有影响,如古东亚建筑体系的北方建筑注重保温隔热,用厚重的土墙围合,南方建筑则注重通风散热,用轻透竹席围合,为快速排放屋顶雨水,雨水较少的北方屋顶平缓,雨水丰沛的南方屋顶陡峭;古欧洲建筑体系,快速排除屋顶积雪成为决定屋顶坡度的主要因素,降雪量大的北方建筑屋顶陡峭,降雪量小的南方建筑屋顶平缓。

第四,文脉传承及宗教信仰使各个建筑体系沉淀出独具特色的建筑元素与装饰元素,给各个建筑体系贴上了鲜明的标识。例如,古东亚建筑的斗拱,古希腊建筑的三角形山花,古罗马建筑的券柱,哥特建筑的尖券,中西亚建筑的琉璃饰面,以及各个建筑体系反映宗教和历史故事的雕刻、壁画等装饰元素。对于不需要搭建屋顶的建筑,不同宗教信仰的烙印更为明显,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西亚的塔庙。

第五,建筑体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借鉴随着区域之间的交流——无论是贸易、迁徙、战争还是宗教传播而时有发生。例如,古埃及柱式对希腊柱式的影响,古罗马的穹顶与中亚方底穹顶的融合,古埃及石窟经波斯、印度向东亚和斯里兰卡的传播,印度佛塔随佛教在东亚的扩展,古西亚城门向古埃及的输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则在数个建筑体系中切换,古印度建筑更是因信奉伊斯兰教的外来者入侵而被中亚建筑取代,古埃及建筑体系也随着罗马人的入侵而终止并最终在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伊斯兰化。

总之,世界建筑因建筑材料的富源性不同,加上受不同气候的影响发展出的建筑技术不同,形成极具分辨性的建筑轮廓。古埃及建筑体系用石柱石梁建造平顶建筑,古西亚建筑体系用泥土营建平顶建筑、用砖砌筑穹顶,古印度建筑体系用叠涩手法建造砖石高塔,古欧洲建筑体系用石块和火山灰浇筑拱顶和穹顶,古东亚建筑体系用木材建造大屋顶,古美洲建筑体系用石叠涩折拱建造盝顶。历史沉淀下来的不同建筑元素和装饰元素又赋予各个建筑体系更为鲜明的标识。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