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现代生物学导论 9787111712756 杨扬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39.94
8.0折
¥
49.8
全新
库存19件
作者杨扬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12756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500010
上书时间2024-10-1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前言
编者从2012年入职清华大学即开始讲授“现代生物学导论”,到如今已经满10年。在这10年中,生物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内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种类繁多的线上课程和各种视频的出现,容易导致生物学知识碎片化。编写本书的目的是通过与“现代生物学导论”MOOC课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和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加强和完善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
MOOC课程对于生物学中抽象的概念进行详细、充分和生动的讲解,而本书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领会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进行系统性学习。本书在内容上讲述重要的生物学现象的发现(如DNA双螺旋结构等)以及生物学技术的发明(如测序技术等),侧重讲述科学家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搭建知识体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通过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本书以生物学科研发展的历史为逻辑主线,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通过描述19~21世纪生物学中关于物种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两种理论(获得性遗传和自然选择)的发展,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分子演化和表观遗传等领域的重要概念建立逻辑上的联系,并且实现经典理论和科学前沿相结合。
(2)科学家们如何提出问题
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项人类发明和一种动态的概念,不仅包括了知识本身,还包括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设想世界的方式。本书从生物学研究者的角度来讲述生物学实验的设计,突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逻辑和思维。学生们从生物学的经典实验中学习科学家的思路和方法,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学习知识的系统性
生物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们应当掌握:①一种生物学现象涉及的多种生物学知识;②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内容。因为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是21世纪生物学发展的大趋势。在本书的编写中,我们会从多个概念以及多个角度来解释一种生物学现象或者技术;并且在介绍生物学前沿时,我们会注重讲解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交叉合作。
3.多维度学习生物学知识
本书从广度和深度对生物学学习进行了拓展。与传统生物学教材不同,本书每章以生物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进而结合生物学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阐述,实现从历史、哲学和社会等多角度学习生物学的知识,从而认识科学的本质。
编著者
导语摘要
本书为MOOC课程配套教材,可与MOOC课程相结合使用。书中涉及的课程概念、知识点等以二维码形式体现,学生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用微信扫码来观看视频,以便更透彻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同时,在通识课的背景下,本书还将生物学知识和历史上著名的生物学热点事件相结合;讨论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注重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生物学通识教育。本书遵循大学生物学通识课程的基础性、通论性和入门性的要求,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生物学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大学通识课程/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生物学通识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1.1生命的逐级组成
1.1.2遗传信息的存储、表达和传递
1.1.3能量和物质的转移及转化
1.1.4生物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1.1.5生物演化
1.2生物学学科特点
1.2.1系统性强
1.2.2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交叉
1.2.3演化角度看问题
1.2.4与实践紧密联系
1.3科学研究的方法
1.3.1科学研究的过程
1.3.2假说的验证
1.3.3如何分辨科学信息
参考文献
第2章DNA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1生物系统中的强化学作用和弱化学作用
2.1.1多聚体的形成依赖强化学作用
2.1.2弱化学作用
2.2DNA的结构与功能
2.2.1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2.2.2DNA的结构与功能
2.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2.3.1蛋白质的功能
2.3.2蛋白质的结构
2.3.3蛋白质功能的调控
2.3.4D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章细胞简介
3.1细胞研究简介
3.1.1细胞研究的历史
3.1.2细胞研究的方法
3.2细胞的内部结构
3.2.1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
3.2.2负责蛋白质的运输和代谢
3.2.3负责能量转换
3.2.4负责细胞内部结构组织活动
3.3细胞膜
3.3.1细胞膜的流动性
3.3.2细胞膜的“镶嵌”模式
3.3.3选择通透性
3.4跨膜运输
3.4.1被动运输
3.4.2主动运输
3.4.3大批量跨膜运输
参考文献
第4章细胞和代谢
4.1营养元素
4.1.1大量营养素
4.1.2微量元素
4.2酶和代谢
4.2.1活化能
4.2.2酶如何加速反应
4.2.3酶的特异性
4.2.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4.2.5酶如何调控代谢
4.3细胞呼吸
4.3.1ATP
4.3.2分解代谢
4.3.3氧化还原反应
4.3.4细胞呼吸概述
4.4其他代谢方式
4.4.1发酵和无氧呼吸
4.4.2其他代谢通路
4.4.3卡路里和代谢速率
参考文献
第5章细胞和癌症
5.1细胞通信
5.1.1细胞通信分类
5.1.2细胞通信过程
5.2细胞周期
5.2.1细胞周期的调控系统
5.2.2细胞周期调控的分子机制
5.3细胞凋亡
5.3.1细胞凋亡的机制
5.3.2细胞凋亡的信号
5.4癌症的机理和治疗
5.4.1癌细胞的特点
5.4.2癌症的治疗
参考文献
第6章遗传的基本概念
6.1遗传学所关注的问题
6.1.1遗传物质的特点
6.1.2遗传物质如何传递
6.2孟德尔实验和模型
6.2.1孟德尔的实验
6.2.2孟德尔的模型
6.3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6.3.1基因和酶
6.3.2从基因型到表型
6.3.3显性和表型的关系
6.4基因和环境对表型的作用
6.4.1连续性状的产生
6.4.2环境影响性状的研究
6.4.3遗传力
参考文献
第7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7.1DNA是遗传物质
7.2染色质结构和基因
7.2.1DNA、染色质和染色体
7.2.2基因
7.3DNA的复制
7.3.1DNA的半保留复制
7.3.2DNA聚合酶
7.3.3复制末端DNA
7.4DNA的损伤和修复
7.4.1DNA损伤
7.4.2DNA的损伤修复
7.5DNA的重组
7.5.1重组现象的发现
7.5.2同源重组
7.5.3保守的位点特异性重组
7.5.4转座
7.6DNA技术
7.6.1PCR
7.6.2测序技术
7.6.3DNA指纹鉴定
参考文献
第8章基因的表达
8.1基因是如何决定性状的
8.1.1基因和蛋白质的对应关系
8.1.2遗传信息的传递
8.2基因表达的过程
8.2.1转录
8.2.2RNA剪接
8.2.3翻译
8.2.4遗传密码
8.3突变
8.3.1大规模突变
8.3.2小规模突变
8.3.3诱变剂
8.4基因表达和癌症
8.4.1癌症相关基因
8.4.2干扰细胞信号通路
8.5研究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的技术
8.5.1研究基因表达
8.5.2研究基因功能
参考文献
第9章基因表达的调控
9.1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
9.1.1基因表达过程中每步均可调控
9.1.2顺式和反式
9.2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9.2.1正调控和负调控
9.2.2操纵子的概念
9.2.3操纵子的负调控模式
9.2.4操纵子的正调控模式
9.3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9.3.1差异性的基因表达
9.3.2染色质结构的调控
9.3.3转录起始的调控
9.3.4非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
9.4表观遗传的概念
9.4.1表观遗传概念的提出
9.4.2表观遗传的机制
9.4.3表观遗传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0章重组DNA技术
10.1重组DNA技术概述
10.1.1重组DNA技术的由来
10.1.2重组DNA技术的原理
10.1.3不改变基因组
10.1.4改变基因组
10.1.5改变基因表达的过程
10.2克隆生物体和干细胞研究
10.2.1克隆技术
10.2.2干细胞技术
10.3应用
10.3.1农业
10.3.2环境保护
10.3.3医学
参考文献
第11章生物演化介绍
11.1达尔文之前的演化思想
11.1.1物种的分类
11.1.2从物种不变到物种变化
11.1.3拉马克的演化理论
11.2达尔文的演化理论
11.2.1达尔文的研究
11.2.2物种的起源
11.3生物演化证据
11.3.1化石证据
11.3.2同源性证据
11.3.3生物地理证据
11.3.4直接观察演化过程
参考文献
第12章种群演化的机制
12.1遗传变异
12.1.1遗传变异概述
12.1.2遗传变异的来源
12.2哈迪-温伯格定律
12.2.1重要概念
12.2.2哈迪-温伯格定律概述
12.2.3应用哈迪-温伯格定律
12.3遗传漂变和基因流动
12.3.1遗传漂变
12.3.2基因流动
12.4自然选择
12.4.1自然选择的内容和方式
12.4.2检验自然选择
12.4.3自然选择在人类中的体现
12.4.4性选择
12.4.5自然选择的本质
参考文献
第13章物种的起源
13.1什么是物种
13.1.1生物学物种的概念
13.1.2生物学物种的局限性
13.1.3物种的其他定义
13.2物种的形成
13.2.1异域物种形成
13.2.2同域物种形成
13.2.3异域物种形成和同域物种形成的比较
13.3物种形成的机制
13.3.1物种形成的时间进程
13.3.2物种形成的遗传学研究
13.4物种和种族
13.4.1人类的历史
13.4.2人类差异的遗传学证据
13.4.3人类不是隔离的生物群体
13.4.4人种为什么不同
参考文献
第14章免疫系统
14.1免疫系统简介
14.1.1免疫系统的工作过程
14.1.2识别非自身物质
14.1.3免疫耐受
14.1.4免疫激活和免疫抑制
14.2非特异性免疫
14.2.1细菌的非特异性免疫
14.2.2脊椎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
14.3特异性免疫
14.3.1细菌的特异性免疫
14.3.2脊椎动物的特异性免疫
14.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4.4.1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14.4.2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
14.4.3疫苗
14.5免疫系统和癌症
14.5.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14.5.2T-细胞转移治疗
14.5.3肿瘤疫苗
参考文献
第15章神经系统
15.1神经元
15.1.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15.1.2动作电位
15.1.3突触传导
15.2神经系统的结构
15.2.1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
15.2.2中枢神经系统
15.2.3外周神经系统
15.3神经系统的功能
15.3.1昼夜节律
15.3.2学习和记忆
15.3.3毒品上瘾
15.4神经系统疾病
15.4.1精神分裂症
15.4.2阿尔兹海默病
15.4.3帕金森病
参考文献
第16章生殖和发育
16.1激素和内分泌系统
16.1.1激素
16.1.2内分泌系统
16.1.3内分泌信号通路
16.2有性生殖
16.2.1动物的有性生殖
16.2.2人类的生殖系统
16.2.3配子的产生
16.3胚胎发育
16.3.1受精
16.3.2卵裂
16.3.3图式形成
16.3.4形态发生
16.3.5细胞分化
16.3.6生长
16.4性别分化
16.4.1性激素
16.4.2双向潜能性腺
16.4.3青春期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为MOOC课程配套教材,可与MOOC课程相结合使用。书中涉及的课程概念、知识点等以二维码形式体现,学生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用微信扫码来观看视频,以便更透彻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同时,在通识课的背景下,本书还将生物学知识和历史上著名的生物学热点事件相结合;讨论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注重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生物学通识教育。本书遵循大学生物学通识课程的基础性、通论性和入门性的要求,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生物学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大学通识课程/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生物学通识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精彩内容
本书为MOOC课程配套教材,可与MOOC课程相结合使用。书中涉及的课程概念、知识点等以二维码形式体现,学生可以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用微信扫码来观看视频,以便更透彻地理解生物学概念。同时,在通识课的背景下,本书还将生物学知识和历史上有名的生物学热点事件相结合;讨论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注重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生物学通识教育。本书遵循大学生物学通识课程的基础性、通论性和入门性的要求,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生物学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大学通识课程/基础知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能够更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生物学通识课程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