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增长 9787521747546 刘世锦
  • 正版现货新书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增长 9787521747546 刘世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增长 9787521747546 刘世锦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71.25 7.3折 9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世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47546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573585

上书时间2024-10-15

黎明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研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是《读懂“十四五”:新发展格局下的改革议程》《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战疫增长模式》等一系列近年来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的直接领导者和主笔者。参加中共十八届三中、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大报告的起草工作,是中国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等。
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

目录
导 言 双碳之解 …………………………………… 刘世锦
专题
第一章碳中和愿景下谱写绿色低碳的新增长故事
第二章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问题的若干思考
第三章新发展理念下碳中和的风险防范
第四章工业碳达峰前景展望
宏观
第五章2022 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十年增长展望
第六章人口集聚、 结构性潜能与潜在增长率
第七章居民消费: 疫情冲击下的减缓、 韧性与复苏
第八章稳增长新动向: 基建、 制造业助力投资企稳回升
第九章进出口: 外贸规模再创新高
第十章畅通供应链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要素
第十一章人力资本: 灵活就业成为稳就业重要途径
第十二章返乡、 睡村与家庭城镇化
第十三章绿色发展: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推绿色转型
产业
第十四章供给侧: 承压筑底, 复苏可期
第十五章房地产: 阵痛中转型
第十六章汽车: 从补偿性增长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第十七章装备制造业: 绿色化数字化推动转型升级
第十八章钢铁行业: 压力下的韧性增长
第十九章能源行业: 转型升级的 “突围战”
第二十章服务业:全面恢复中 推进低碳发展
第二十一章 金融业: 保实体、 增绿色、 提效率

内容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将对经济社会转型起到全面、深刻而持久的引领作用。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长期研究项目第十辑,本书围绕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思路、主要路径、重点领域、
政策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比较了衰退型减碳、增效型减碳和创新型减碳三种战略的基础上,强调创新型减碳战略的优势,并提出了将该战略付诸实施所需
要的一系列旨在促进创新的进取型政策措施。
此外,本书还围绕中国整体宏观经济、需求面因素、供给面因素和若干主要产业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归纳了2021年呈现出的特点,展望了2022年乃至未来的趋势。

精彩内容
导言 双碳之解刘世锦进入2022年后,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下的经济减速不期而至,中国经济面临着较以往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些事件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复杂,有些可能带来长期的结构性改变。挑战不仅来自事实本身,还来自对同一事实的认识分歧乃至冲突。 但经济仍然是重要的,当务之急是中国经济能够重返稳定增长的轨道。作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研究项目,本书将如何实现双碳目标作为主题。 如同以往,这篇导言将首先讨论2022年的宏观经济态势,然后聚焦于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些基础性、长期性议题。我们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双碳不仅是一个减排问题,还意味着更广义上的发展方式转型。在此背景下,我们依次讨论了协同机制、减碳战略,提出了进取型减碳战略的三支柱体系及其实施路径。
稳增长重在稳预期
2021年前两个季度经济的恢复和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第三季度出现明显回落,增速低于5%,第四季度进一步降低至4%。宏观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投资快速下滑。我们采用的腾景国民经济运行全口径数据库显示,按不变价当月同比口径,投资增速在7月出现负增长,降幅最大超过7%;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在5月和8月进入负增长,降幅也都超过10%。 这是除了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外,很长时期以来未曾有过的现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未回避经济运行面临的挑战,明确提出经济增长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增速下行的短期因素是疫情反复、 限电停产、 供应链冲击,包括上游原材料限产、涨价,缺芯、缺柜、缺工等。中长期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建投资项目储备不足,地方债务风险加大,投资回报降低,融资能力下降,反映的是有效投资需求下降。 房地产投资总体上已过峰值期,近年来拉动增长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结构性潜能也在回落,不大可能重返若干年来的较高增速轨道。 我们研究团队进行的一项关于中国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终端需求结构的比较研究显示,在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相同人均收入水平下,中国的基建投资比重较OECD国家高出一倍以上,房地产投资比重也高出30%以上。换句话说,我们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可能在前些年已经出现潜能透支的问题。
疫情开始后的前两年,我国平均经济增速是5.1%,2022年政府提出的增长目标是5.5%。三年间GDP都停留在5%~5.5%的增速区间,这是疫情期间的阶段性现象,还是常态化的调整?我们倾向于后一种判断,也就是说,与疫情前相比,中国经济中速增长平台重心有1个百分点左右的下移。 疫情前,人们还在争论是否要“保6”,而近三年和此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将会处在5%~5.5%的增长平台上。 (未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