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城市基层指导手册/城市绣花针丛书 9787543230071 李威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城市基层指导手册/城市绣花针丛书 9787543230071 李威利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54.2 6.9折 79 全新

库存7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威利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30071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27934104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写作的目的在于既从学术上对中共的执政规律和执政经验进行整体思考,又为基层党建工作者提供党建策略和工作方法。基于这一目的,作者从党的核心任务入手,认为城市基层党建应当建立在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一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在单位制解体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通过在政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资源调动方面发挥枢纽作用,文化方面发挥模范作用,克服当前城市基层治理所面临的缺乏治理资源、缺乏主体多元、缺乏体系化的路径和方法以及缺少文化支撑和社会认同等问题,*终实现基层的再组织化,实现打造“有温度的社区”这一治理目标。



作者简介

李威利,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目录

导言 城市基层党建的理论维度


一、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


二、城市空间中的党建工作特点


三、如何理解和定义“基层”?


四、党建工作和体系的三维内容


五、城市基层党建的六项机制


章 基层党建如何引领社会治理


一、城市治理从社区开始


二、国家治理社区的核心机制


三、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社区治理中面临的结构性困境


五、党建引领与社区治理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 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


一、党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角色


二、开展城市党建工作的载体和要素


三、加强党组织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的层次和重点


四、城市基层党建未来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第三章 社区党建的平台


一、基层民主平台


二、党建会议平台


三、区域化党建平台


四、党建服务中心


五、网络党建平台


第四章 社区党建的组织体系


一、党的组织体系的同心圆结构


二、政党自身的组织和工作力量


三、党的外围延伸组织


四、党对社会力量的动员和整合


第五章 社区党建的形态和机制


一、服务型党建


二、区域化党建


三、网格化党建


四、枢纽化党建


第六章 社区党建的前沿创新


一、街区党建:重塑城市的治理单元


二、空间党建:基层党组织的形态转型


三、楼组党建:激活社区自治的细胞


四、区域化党建2.0:联动治理的形态升级


五、党建服务中心2.0:服务阵地的“三维一体”


第七章 如何设计基层党建项目?


一、项目制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二、党建项目开展的机制和流程


三、基层党建项目的主要类型


四、党建项目设计的十二个技能包


结语 从社区党建到城市基层党建


附录


附录1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附录2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附录3 《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


附录4 《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


附录5 《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附录6 《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写作的目的在于既从学术上对中共的执政规律和执政经验进行整体思考,又为基层党建工作者提供党建策略和工作方法。基于这一目的,作者从党的核心任务入手,认为城市基层党建应当建立在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一核心优势的基础上,在单位制解体的大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通过在政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在资源调动方面发挥枢纽作用,文化方面发挥模范作用,克服当前城市基层治理所面临的缺乏治理资源、缺乏主体多元、缺乏体系化的路径和方法以及缺少文化支撑和社会认同等问题,*终实现基层的再组织化,实现打造“有温度的社区”这一治理目标。



主编推荐

李威利,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牛津大学访问学者。



精彩内容
社区党建是城市基层党建的前沿和重点。一方面,作为民主集中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具有典型的同心圆结构,无论是从中央、省市、区县、街道再到社区,还是从党委、党工委、党总支再到党支部,随着党组织管理臂距的延伸,越是到组织体系的基层,就越容易出现基层组织虚化、弱化和边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治理经历了从单位制向街居制的转型,党建工作也要经历从单位党建向“单位+区域”党建的转型。与传统的单位党建不同,区域党建需要在缺少单位组织支撑的条件下,探索一种在地理空间和物理空间基础上的新的党建模式。
社区党建正是基层党建和区域党建两个方面重点的叠加,它既需要在微观上解决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的实际问题,也需要在宏观上应对城市治理体系和党的组织形态的整体转型。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介绍上海市城市基层党建的基本经验和布局时,明确指出了社区党建在城市基层党建布局中的中心地位。“城乡社区是市民共同生活居住区、商务商办集中的楼宇街区和二三产业高度集聚的产业园区,既是人们居住生活的落脚点,也是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立足处,是融合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和地域性载体。加强城市基层党建,重心在社区、关键在社区、难点在社区、成效也在社区。”由此,社区党建在城市基层党建体系中特别重要,在中国城市基层党建的现实历史进程中,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涵和外延也基本上等同于社区党建。赵乐际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基层党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50年代初开始的“居委会党建”阶段;二是从1986年引入社区概念开始的“社区党建”阶段;三是从2017年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始明确提出的“城市基层党建”的新阶段。
但是社区党建又不完全是字面意义上的社区党建,而实际上是“街道—社区”党建的泛称。社区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与其在西方的原生意义有所不同。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所提出的“社区”概念,实际上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血缘和交往等自然产生纽带而形成的地方性共同体。地域特征是它的表象,本质上社区指的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neighborhood”(邻里关系)。但是在中国,由于早期居住区的单位属性和相对集中的特征,“社区”概念的含义发生了转化。社区所指的不再是一种天然的邻里关系,而是转变为国家进行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因此,中国的社区概念具有行政属性,属于地方政府辖区的基础单元。但也正因为如此,由于不同地区的城市规模不同,对于作为管理基础单元的社区界定也不相同。有的地方,如2014年街道改革前的上海,将社区定位于街道;有的地方特别是在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将社区定位于居民区;有的地方如成都市,将社区定位于若干居民区的联合,即将社区定位于街道与居民区的中间一级;还有的地方由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将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也更名为社区。不论社区定位于哪一个层级,所谓的社区党建都实际上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推动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居民区的党建;二是以加强党建工作领导和整体推进为主的街道党建。更精确地说,可以称之为“街道—社区”党建,这就为社区党建的进一步扩展奠定了基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