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另一种抵达 9787222184190 李俊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另一种抵达 9787222184190 李俊玲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1.89 5.1折 43 全新

库存8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俊玲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184190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3元

货号27905450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书稿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四十多篇散文。记录了作者的点滴悲欢离合,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作者作为保山施甸人,书稿中更多的是对施甸的书写,如《故土之上》《家园》《诸神之地》《大杂院》《故乡的梦影》等等,同时也是对亲人、朋友、恩师的书写、怀念,如《姑妈》《悼李老师》《致吾师》《大地的子民》《相濡以沫》等等,也有对故乡的历史、风物的书写,如《古井》《火塘》《东岳庙》《蒋氏宗祠》等等,有对云南风物的书写,如《怒江,原来我属于你》《另一种抵达》《红河记》《大理三味》《高黎贡》等等,有对人生回忆、生命感悟的书写,如《流年到处》《嗜好之外》《那些开在我生命中的花儿》《十一月》《过年记忆》《秋天的记忆羽片》等等。作者从抒发一己小情绪的书写开始面向了对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之上人群的思考。

作者简介
李俊玲,女,布朗族,70后,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10班学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保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施甸县作家协会主席。现就职于施甸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自2005年开始发表汉语文学作品,先后有诗歌、散文发表于《民族文学》、《北京青年报》、《边疆文学》、《滇池》《、百家》、《云南日报》、《今朝》、《凉山文艺》、《高黎贡》等媒体。

目录
山河文章
自序
第一辑
  故土之上
  家园
  诸神之地
  我心中的哈寨
  大杂院
  故乡的梦影
  遗失
第二辑
  滇戏人生
  猎走春天的人
  姑妈
  无情何必生斯世
  生命之光——致一位抗战老兵
  悼李老师
  马蹄莲与野菊花
  相濡以沫
  致吾师
  大地的子民
第三辑
  古井
  素描大亮山
  火塘
  感受勒平
  风雨老邓桥
  夜访关帝庙
  东岳庙
  蒋氏宗祠
第四辑
  怒江,原来我属于你
  另一种抵达
  大理三味
  红河记
  蛮旦的生活
  昌宁走笔
  在人间
  高黎贡
第五辑
  流年到处
  嗜好之外
  那些开在生命中的花儿
  十一月
  住院记
  陪审手记
  过年记忆
  秋天的记忆羽片

内容摘要
书稿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四十多篇散文。记录了作者的点滴悲欢离合,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作者作为保山施甸人,书稿中更多的是对施甸的书写,如《故土之上》《家园》《诸神之地》《大杂院》《故乡的梦影》等等,同时也是对亲人、朋友、恩师的书写、怀念,如《姑妈》《悼李老师》《致吾师》《大地的子民》《相濡以沫》等等,也有对故乡的历史、风物的书写,如《古井》《火塘》《东岳庙》《蒋氏宗祠》等等,有对云南风物的书写,如《怒江,原来我属于你》《另一种抵达》《红河记》《大理三味》《高黎贡》等等,有对人生回忆、生命感悟的书写,如《流年到处》《嗜好之外》《那些开在我生命中的花儿》《十一月》《过年记忆》《秋天的记忆羽片》等等。作者从抒发一己小情绪的书写开始面向了对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之上人群的思考。

主编推荐
李俊玲,女,布朗族,70后,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作家10班学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保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施甸县作家协会主席。现就职于施甸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自2005年开始发表汉语文学作品,先后有诗歌、散文发表于《民族文学》、《北京青年报》、《边疆文学》、《滇池》《、百家》、《云南日报》、《今朝》、《凉山文艺》、《高黎贡》等媒体。

精彩内容
 故土之上一
散失故土的人是一具游魂,居无定所,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的根须生长在怎样的酸碱成分下,包括土壤的颜色。
他们的记忆是断片的连续剧,无法完整播放,突兀而陌生
。他们有着灵魂深处无法消遁的乡愁,刻骨而荒凉。所以,我常常庆幸自己是个有归属感的人,虽然我的故土仅仅是儿时的浮光掠影,但那些如老底片的记忆已是汇入血液里的强大的因子,始终不断循环在体内,对于那个叫作老
家的地方,依旧保持着鲜活的念想。然而当我阔别多年重回故土时,这些记忆会随着世事的改变分崩离析,内心徒生故乡已然成他乡的凄凉。
二父亲12岁就背井离乡,从摆榔到仁和求学。60多年,弹指一挥,他说得最多的依旧是老家楂子树的事情,童年的点滴时光。他的反复讲述使得我对那片土地有了不尽的向往。于是,每个假期,我总会回到老家。于是,我的记忆里有了和父亲一样的场景,老家的确有一种能让过往镶嵌进你脑海的神秘力量。时隔多年,只要让你稍有触及便画面涌动,飞回那里。岁月的长河无法洗去那些记忆,反而历久弥新。
前几天,老叔打电话来说要重新修葺阿公的坟墓,让父亲回去商议。父亲接到电话后就一直心事满腹,第二天一大早就说想让我陪他回家一趟,让我给故去的先人撰写碑文。我知道,他是想让我这个布朗族李氏后代中唯一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完成这个看似慎重的活计。父亲说,你阿公要是知道你发表了那么多文章,他一定会笑出声的。
我心里泛酸,想到了当年阿公是怎样不顾阻拦让父亲外出到汉地的学堂念书的,这就是一个落后民族对于知识的渴盼,对于文明的向往。我们虽然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却无力记载下属于自己的历史,口传身教让布朗族的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消磨,不断遗失。而为了百年之后,还能让后代知道先祖们的枝叶末节,父亲决定抛弃布朗族的丧葬习俗(人故后的坟墓极其简单,三块石头搭起,一抔黄土掩埋,这就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结束和纪念),用汉族的方式来撰碑立墓。父亲说,他只想让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那么一点痕迹以示后人,不然,无数年后,已无人知晓我们这支弱小的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曾把血泪洒满过脚下的土地。父亲的语气在我听来带着无尽的伤感,仿佛他的这个决定像割肉一般生痛,和阿公当年送他上马求
学一样,是远离故土、背弃族人的一种表现。
三老叔说老家的路通了,可以开车回去。山路狭窄而陡峭,父亲坐在车内,不断地嘱咐我要小心驾驶。这些被洪水冲过的山路留下一条条不浅的沟槽,像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路下就是悬崖陡坡,我需要小心地挑路行驶,手握着方向盘,专注而谨慎。很奇怪沿路竟没有听到有人吼
山歌,父亲说,现在的人基本不放牧了,自然也不会用山歌来打发寂寞。山间白云流散,我想起儿时走路,在这弯曲的山路上总有像白云一样的山歌从耳际飘过,悠远,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