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云南农业社会变迁史 9787222152533 袁国友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43.76
5.1折
¥
86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袁国友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152533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6元
货号25200870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自新石器时代的云南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是云南古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影响和决定着云南古代文明的基本面貌,农业发展史是云南古代社会经济史的基本内容。本书将农业史的研究和社会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论述三千多年来云南地区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变迁状况,包括云南地区社会主体(族群、民族、生产者)的变迁、农垦生产区域(坝区、山区、半山区)的变迁、农作物种类的变迁、农业生产技术的变迁(刀耕火种、精耕细作等)、农业生产关系的变迁、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等,展示云南古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再现云南农耕社会发展演进的基本面貌。
作者简介
袁国友,1966年生,云南沾益人,历史学博士,研究员。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探索》杂志常务副主编。 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目录
第五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气候状况
第六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力状况
一、生产工具
二、耕作方式
三、种植技术
四、水利条件
第七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农作物种类
一、粮食作物
二、园圃作物
三、经济作物
第八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平坝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
一、坝区的农作物种类
二、坝区的精耕细作农业
三、坝区的稻作生产
第九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山区的农业生产状况
一、丘陵山区的农业生产
二、高寒山区的农业生产
三、滇南山区的梯田农业
第十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畜牧生产
一、兴盛的畜牧养殖业
二、畜产品的加工与利用
三、畜禽产品的社会文化功能
第十一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农事习俗
一、农业计量方式
二、农业历法
三、农业祭祀习俗
四、农业生产禁忌
五、“尝新”习俗
第十二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关系
一、土地占有情况
二、农业赋税征收情况
三、农村居民间的经济关系
第十三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居民的衣食习俗
一、饮食习俗
二、衣着习俗
第十四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农村的居住习俗
一、聚族而居
二、民居式样
三、火塘习俗
第十五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农村地区的集市贸易
第十六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农村地区的社会风俗
一、年节习俗
二、社交风俗
三、婚姻习俗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自新石器时代的云南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是云南古代文明的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影响和决定着云南古代文明的基本面貌,农业发展史是云南古代社会经济史的基本内容。本书将农业史的研究和社会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论述三千多年来云南地区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变迁状况,包括云南地区社会主体(族群、民族、生产者)的变迁、农垦生产区域(坝区、山区、半山区)的变迁、农作物种类的变迁、农业生产技术的变迁(刀耕火种、精耕细作等)、农业生产关系的变迁、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等,展示云南古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再现云南农耕社会发展演进的基本面貌。
主编推荐
袁国友,1966年生,云南沾益人,历史学博士,研究员。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探索》杂志常务副主编。 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农村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精彩内容
豆类、荞、玉米等作物为补充。在农业生产中,佤族群众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主要生产工具为长刀、砍刀、斧子、镰刀、锄、犁等,均为铁制;木制农具有耙、木钉耙和木刮板三种。总的来看,当时西盟佤族农业已从原始农业阶段进入传统农业阶段,但尽管如
此,佤族的农业生产中仍保留着许多原始农业的生产习俗和方式。佤族旱地分为“犁挖地”和“懒火地”两种。犁挖地是把地上的小树和杂草钐倒、晒干、烧光后,再用锄挖或牛犁进行耕地。懒火地就是刀耕火种地,这类耕地保持着原始的耕作方式,其方法是:在树木砍倒、晒干、烧光后,以灰烬作肥料,不犁、
不挖,直接用矛进行点种。其点种方法是:男子手持
长矛或长铲在地上打穴,妇女随其后往穴中丢下种子,并用脚顺势将土盖上。懒火地杂草少,一般不中耕,直到成熟才去收割。懒火地种一年后,一般要抛荒七八年后才又再种。可以看出,犁挖地属于传统农业的锄耕和犁耕农业,而懒火地属于原始农业的刀耕农业。据徐志远先生估计,20世纪50年代,西盟全县旱地中,犁挖地和懒火地各占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处于同时并存的状态。
……P21-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