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文学理论前沿(7辑) 9787302479109 王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文学理论前沿(7辑) 9787302479109 王宁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39.11 6.7折 58 全新

库存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79109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5199771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编者前言

 

经过三个多月时间的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文学理论前沿》第十七辑马上就要与专业文学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像以往一样在此重申,本集刊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由学会委托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负责编辑,前几年一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近年来改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目前国际文学理论学会尚无一家学术刊物,而且该学会秘书处又设在中国清华大学(王宁任该学会秘书长),因此经过与学会主席希利斯·米勒教授等领导成员商量,决定本丛刊实际上又担当了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中文刊物之角色。自2009年起,由于本刊主编王宁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聘为讲席教授,因而本刊将由上海交大和清华大学两大名校联合主办,这应该说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强强联合吧。值得我们欣慰的是,本刊自创刊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不仅读者队伍日益壮大,而且影响也在逐步扩大。可以说,本刊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步已经实现。尤其值得在此一提的是,从2008年起,本集刊已连续四度被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列为来源集刊,前几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又对各种集刊进行了整顿,一些集刊由于种种原因而停刊,而本刊则得以幸存,而且自前年起改为半年刊。这些无疑是对本刊的一个极大鼓励和鞭策,我想我们今后的任务不仅是要继续推出高质量的优秀论文,还要争取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学者的强劲声音。

正如我在辑编者前言中指出的,我们办刊的立足点是这样两个:一是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推出我们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从今天的视角对曾在文学理论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现已被忽视的一些老话题进行新的阐释;二是着眼于国际性,也即我们所发表的文章并非仅出于国内学者之手,而是在整个国际学术界物色优秀的文稿。鉴于目前国际文学理论界尚无一家专门发表高质量的反映当今文学理论前沿课题的研究成果的长篇论文的大型集刊,本刊的出版无疑填补了这一空白。本刊本着质量的原则,现在改为每年出版两辑,也许今后会出版三辑或四辑。与国内所有集刊或期刊不同的是,本刊专门刊发20 000~30 000字的既体现扎实的理论功力同时又有独特理论创新的长篇学术论文10篇左右,长的论文一般不超过40 000字。所以对于广大作者的热心投稿,我们不得不告诉他们,希望他们在仔细研究本刊的办刊方针和研读各辑所发论文之后再寄来稿件。本刊每一辑发表境外学者论文为1~2篇,视其是否与该辑主题相符,这些论文一般选译自国际文学理论的权威刊物《新文学史》和《批评探索》(主编者拥有这两家刊物的中文版版权)或直接向境外学者约稿。国内及海外学者用中文撰写的论文需经过匿名评审后决定是否刊用。现在每一辑的字数为20 0000字左右。

读者也许已经看到,本辑与第十六辑的栏目设置有些不同。个栏目依然是过去沿袭下来的主打栏目“前沿理论思潮探讨”。这一栏目的篇文章出自本刊主编王宁之手,他的这篇论文基于比较诗学和认知诗学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作者在从九个方面阐述了建构中的世界诗学的内容后指出,建构世界诗学的理论根据主要有这三点:(1)世界诗学是基于世界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成果的一种理论升华,而当今占据主流的西方文论并未涵盖不同国别和民族的文学和理论经验;(2)迄今所有具有相对普适性的文学阐释理论都产生于西方语境,由于其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局限,这些理论的提出者不可能将其涵盖东西方文学和理论的范畴和经验,尽管一些理论家凭着深厚的学养和理论把握能力通过强制性阐释使自己的理论教义也能用于非西方文学阐释,但毕竟漏洞很多;(3)中国学者始终关注西方文学理论的前沿课题,同时又有东方的本土文学和理论批评经验,因此中国学者完全有能力提出自己的理论建构。毫无疑问,在当前这个强调建立中国的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大背景下,本文的发表将起到某种导向作用。第二篇文章出自印度学者尼南贾纳之手,作者所论述的翻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那种逐字逐句的文字层面上的翻译,而是一种以后殖民批判和文化再现为特征的文化翻译。这显然对当前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工程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方面的译文我们以后还要选发。

接下来的两篇论文分别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一些当代理论现象作了批评性阐释。丁礼明的文章讨论了互文性理论在当下的发展流变,他认为,这个概念虽为克里斯蒂娃首创,但现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门显学,并持续影响了多种文学理论流派。期间法国的巴特、德里达以及美国的布鲁姆、米勒等当代文论家都对文学互文性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与别人不同的是,他还介绍了美国学者摩根对互文性理论所作的修正和补充。丁文还基于此对互文性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今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为国内这方面研究的延续性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见解。意大利青年汉学家李蕊的文章虽不是专门探讨文学理论的,但是她通过仔细阅读意大利汉学家的大量著述,从中梳理出他们对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原始资料的追踪和理论分析,她总结出其中的一些对中国学者有着参考价值的理论问题和观点。尤其可贵的是,李蕊的母语并非汉语,但是她却坚持用汉语写作,这无疑为海外汉学家树立了一个榜样。今后我们还要发表这方面的论文。

本辑的第二个栏目“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选发了两篇论文,分别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观,这两篇文章均是作者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陈静的文章研究的是高尔基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她一开始就指出,高尔基一生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世界文学多有涉猎,且都形成了富有个人特色的评判与论断。在他的阅读与评论范围中,富有幻想意味的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不仅对个体的读者多有裨益,而且通过人类精神的构成进入社会文化的塑形之中,因而他对之充满了兴趣,并且给予了高度重视。在高尔基眼中,欧美文学始终具有烛照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属性,其中法国文学的多样化和英国文学对欧洲文学的变革,能引发他的注意。今天,当我们重新研究世界文学这个课题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相关联时,高尔基早年的开拓性贡献更显得重要,他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其中所呈现的事关人与文学互动的世界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反思。

王希腾的文章研究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重要理论家詹姆逊。虽然国内研究这方面的著述已经不少,但是他依然认为,由詹姆逊自己提出,集中体现其学术特点的“社会形式诗学”概念却未得到学界充分的阐释。因此他的文章弥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缺憾。在王希腾看来,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和精神分析学传统,利用叙事形式—意识形态—社会的三元辩证法探讨了文学、文化形式和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和外在表征。从理论的历时建构而言,社会形式诗学萌发于詹姆逊对现代主义文学的批评,成熟于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批判,其后延伸至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剖析,现阶段则继续探讨并重构作为更高级社会形态的乌托邦空间。后他总结到,社会形式诗学概念的提出,首先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消解了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的部分理论危机;其次为资本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批评理论提供了整体性的研究视角和范式。这些具有理论价值的洞见值得国内的詹姆逊研究者参考借鉴。

第三个栏目是本辑新开辟的,题为“借鉴与重构”,专门发表一些从国外文论中借鉴和转化并带有中国理论家的重构的理论话语的研究论文。本辑首先发表的是张连桥的文章,他讨论的重点是近几年来在中国有着较大影响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张文总结到,自2004年至2016年,文学伦理学批评经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在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当前我国外国文学研究领域里的“显学”。他认为,与英美的伦理批评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不仅建构了自己的基础理论,而且形成自己的批评话语,拥有专门的批评术语,问题意识突出,学术观点鲜明,在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提供了一套可供操作的研究路径与批评范式。因此这样的一种借鉴、转化并带有重构性质的批评理论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辑后一个栏目“探索与争鸣”过去虽曾有过,但未能坚持,主要是这方面稿源尚缺。本辑所发表的两篇文章均属争鸣性的,其目的并非针对某个个人,而是针对一些有着潜在影响和价值的理论话题。凌淑珍和张学丽的文章在充分肯定张江提出的“强制阐释”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之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商榷性的意见,其目的是帮助张江更加完善自己的理论建构。而黎志敏的文章则从陆建德近期发表的一些著述中的观点出发,广泛阐述了中西诗歌主体的“自美”与“内省”问题,这种“接着说”和“对着说”的写作风格正是本刊所倡导的,因此也借此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就这方面的话题撰文参加理论争鸣。

本刊的编定正值新学期来临之际,大家都在忙着新学期开始的工作,我在此谨向为本辑刊的出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人员致以深切的谢意。我们始终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支持和鼓励。

王 宁 

2017年3月



导语摘要
本书立足现当代中外文学理论前沿,反映国内外当今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分为《前沿理论思潮探讨》《西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悼念拉尔夫科恩》四部分,对国内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目录

 


目  录


 


编者前言


前沿理论思潮探讨


比较诗学、认知诗学与世界诗学的理论建构
王 宁       1


文本与文化的再现:翻译研究与民族学 [印度]特贾斯维莉
尼南贾纳  19


互文性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今的发展演变
丁礼明  45


意大利汉学界的中国文论研究
李蕊  68


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
高尔基与世界文学
陈静     94


弗雷德里克
詹姆逊的社会形式诗学研究      王希腾  121


借鉴与重构范式与话语: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的兴起与影响
张连桥       148


探索与争鸣“强制阐释论”和批评伦理
凌淑珍 张学丽       170


“理性的情感”:论中西诗歌主体的“自美”与“内省”——基于陆建德相关思想的辨析与拓展
黎志敏     191



内容摘要
本书立足现当代中外文学理论前沿,反映国内外当今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分为《前沿理论思潮探讨》《西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悼念拉尔夫科恩》四部分,对国内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主编推荐
前瞻性:着眼当今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专门研究现当代中外文学理论前沿课题。国际化:收录国内外反映当今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的长篇论文,在整个国际学术界物色高质量文稿。多元关注: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提出观点,同时也从当今视角对曾在文学理论史上有过重要影响但现已被忽视的一些老话题进行新的阐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