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中国笔墨 9787513585590 潘公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中国笔墨 9787513585590 潘公凯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62.4 8.0折 32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潘公凯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85590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328元

货号25084643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古代艺术门类中,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中国哲学关系十分深厚,如一般认为道家的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有长久的影响。在绘画艺术形式上,唐代出现的水墨画,其“黑白世界”,既是古代哲学阴阳世界观在绘画形式上的体现,又受到道家与禅宗的深刻影响。同时,古代绘画的内涵与形式,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整体变化而变化。魏晋隋唐以佛道人物、侍女牛马为绘画的主题,对山水林石的欣赏则是在中唐以后,尤其是在北宋以后,中国文化史上所谓唐宋转型的说法,在这里又一次得到呼应。中唐以后的绘画,佛道人物的形象逐渐让位于人世景物,宋元士大夫对乡野理想化生活的思绪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与门阀贵族时代的士族意象全然不同,显示出社会文化的变化在艺术上的体现。
中国绘画的美学特色,始终不追求形似的模写,而要求表达出事物的神韵,这就是“气韵生动”,成为从人物到山水描写的主导原则。而中国画的精神追求,在历史发展中亦有变化。如在其早期,仍然重视自然物景的客观描写和表现,即使在抒发主观感情时,也仍保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其区别只在表达客观之“形似”还是客观之“神似”。此后则不然,元代不再强调自然物体的“气韵生动”,而是突出画家自我的“胸中逸气”,即主观的精神。中国画力求表现一种精神的想象之境、想象的世界,这个世界也是艺术家理想的世界,或注入了他、体现了他的情思的世界。不过,元代文人的水墨画所要表达的,更多的是艺术家的心绪,心绪是一时之感悟和意趣,还不是标志稳定内心的心性范畴。到了明清之际,一般认为,如八大山人、石涛的画作重在自我个性的表现,其笔墨所著力表达的不再是气势,不再是空灵,而是表现其人生的体验意义、个体的内心境界。
这一切都在本书中被重新整理叙述。作者一贯认为,中国绘画的主线是文人画,文人画在唐以前以人物为主,宋元以山水为主,明以后是花卉为主,20世纪是以写意花卉为代表。在本书中,作者以儒家的心性之学为趋归,对明清以来的绘画,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美学解释,强调要在一般所说的画家的情绪、心境之后,更深入其人格、心性。作者指出,不是客观描写,而是主观表现才是中国绘画的主流特色。中国画的表达不重个体观念和情绪,而是表达了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即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主观情绪,而是世代传承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人生理想。这也是作者不再用“个性”这样的范畴,而用“人格”或“心性”这样的范畴去把握这一时期笔墨范例之内涵的主要原因。作者指出,中国画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从客观化追求到主体化追求的过程,其第1个阶段魏晋隋唐,以表现客观对象的“神韵”为价值核心;第二个阶段宋元明清,山水画的价值核心是主客观并重互动的“意境”;第三个阶段近代文人画的价值核心则是“格调”。正是在格调这一节点上作者作了充分发展,把“格调”发展为“心性”,以“心性”来把握近代以来文人画表达作者人格理想的特点,这也是本书的 首要之点。在我看来,作者所说的“人格”主要是以德性为中心的儒家人格,作者在本书中所强调的“心性”也主要是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所说的心性。在这个意义上,若说本书体现了作者的儒学的文化观,当亦不为过。
中国学术思想以哲学、宗教、思想为主要内容。在二千余年的历史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术思想往往通过不同的形式或形态来取得发展,并形成其潮流的变化和阶段的区分。这使得我们常常用一个时期的主流学术形态来概括这一个时期的思想学术。比如,先秦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就习惯把先秦称作“子学”的时代。两汉的思想主要是通过经学的形式发展的,我们就把两汉称作“经学”的时代。魏晋时期以玄学(新道家)的发展为主流,我们就把魏晋称作“玄学”的时代。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特别繁盛的时期,我们就把隋唐称作“佛学”的时代。宋元明清是理学(新儒学)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所以我们就把宋明称作“理学”的时代。当然,在每一时期,除了主流思想而外,还有别的思想存在,但是每一时期的主导的学术思潮,确实是这一时代的代表,在文化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因此,每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不能不对当时的艺术精神发生影响。当然,艺术家不仅受到同时代主流学术思想的影响,也会受到整个思想史上主流思想家的影响。如何把握艺术家与主流思想史的关系,与精神文化大传统的关系,应该是理解中国艺术史的重大课题。
就美学诠释而言,本书关注的重点不是魏晋隋唐时期,而是宋以后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受到宋明理学的深刻影响。宋明理学以其心性的理论与实践为核心,以探求人的本性、意识、情感、人格价值、人生意义为根本内容。儒家的心性论是其实践功夫的理论基础,而以心性论为基础的修身功夫,指向本性的自我实现、人格的自我完成,意识的自我修炼、境界的自我超越,以达到圣贤的人格境界。儒家的“超凡入圣”即超越凡俗的欲望追求以达到“极高明”的精神境界,与佛道不同,是以道德的提升与完美为人生的根本目标和终极意义,而其修身功夫是以《四书》提供的条目为主体,如《中庸》的戒慎恐惧,《大学》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论语》的克己求仁,《孟子》的尽心知性等。
宋元的文人画,应与宋元士大夫的精神特质有关,那么我们也许可以问,宋元明清的水墨画和这一时期占主流学术地位的宋明理学有何关系?对此,本书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回答。在本书中,笔墨的传统被作者理解为一种自我培养、自我塑造、自我修炼、自我超越的艺术形式,而这一切自我的修养又可归结为心性的体悟修养及其磨炼过程。这种理解与宋明理学的文化方向是一致的,表明明清艺术家作为文士,其文化追求受到了理学的深刻影响。在此种视野下,笔墨被认为是心性的表征,二者一致,笔墨典范与人格理想成为统一体。由是,笔墨系统所表达的,不是艺术家一时的心绪,而是其稳定的心性人格;不是个体性的感悟,而是更多的表达了整个文化传统的价值理想。与以往的美术史叙述不同的是,本书力求以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来探求笔墨的文化意义,强调重视水墨画笔墨的心性修炼意义。对心性修炼的重视,这不仅是对这一时期作为主流文化的理学心性论对文人画士的影响的探索,也是对儒家的“文如其人”观念的深入诠释。并且,这一观念从艺术的角度暗合了当代法国哲学家哈多“把哲学界定为生活方式”、强调“哲学作为精神修炼”的观念。因此,与以往艺术史或美学史的学者多注重道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美学意趣上的重要影响有所不同,本书更注重从儒家心性、人格、修炼的角度体察明末清初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艺术家水墨画的精神内涵与实践意义。从而使得儒家心性和道家意趣一样可以成为中国画美学的文化内涵和基础,以此来诠释、传承传统水墨画的人文精神。这一凸显儒家艺术观的立场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显示出作者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家,而且有着强烈的文化意识和理论关怀。他在本书中所使用的概念如“心性”等,显然有取于宋明理学,显示出他对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有着广博的知识,也有很强的理论的吸取和运用能力。
友人潘公凯教授,当代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既从事于国画创作,造诣卓yue深厚,又从事于美术史论的教学与研究,对中国古代绘画典范的研究亦达甚高水平。他对中国文人画笔墨的观察和悟解有其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为基础,又有其对艺术理论与文化理论的长期思考、探索为基础,故其结论及其意义不限于绘画艺术,而关联着中国文化的自我意识与传承发展,值得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绘画的同道深加重视。今其《中国笔墨》一书业已完成,而属序于我。我对中国传统绘画本无研究,辞而弗获,因就读本书的一些感想述之于上,以答其美意,并为之序。

                                             陈 来
                                      2016年11月于清华学堂

导语摘要
《中国笔墨》旨在介绍中国画的核心问题——笔墨结构。从有画迹流传下来的汉、魏到二十世纪,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画的笔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从中国文化系统之外的角度来看,似乎变化很细微,很不容易看出其中的文化深度,而且因为笔墨在西方文化体系中缺少相似的文化结构和文化氛围,造成很有成就的汉学家也往往难以深入其中,这正是从外部认识中国画笔墨的困难之所在。而在中国文化内部,却又因为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表达方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画家们和鉴赏家们或多或少都懂一些,所以没有必要一定把笔墨这个概念讲得那么清楚,每位艺术家都可以从自己的学养和功力的基础上去体悟。尤其是近百年的中国一直有言论在激烈地批判古典传统,以至于造成对笔墨的理解后继乏人,而这又是从内部探究中国画笔墨的困惑之所在。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二十世纪以来,虽然对中国画笔墨的争论延续了一百多年,然而至今为止,仍然处于对中国画的核心问题—笔墨—泛泛而谈的阶段,真正深入的学理性研究不多,尤其是缺乏在全球化的文化视野中对中国绘画笔墨问题的深入追问和未来学意义上的思考。
基于以上问题,《中国笔墨》对中国画的核心问题——笔墨结构,作了一个尽量浅显、普及的介绍,以便让读者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个学理上理解的切入点;对于学习中国艺术史的学生和中国画的初学者,也提供一个学习、体悟的路径。

作者简介
潘公凯,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学院(1996-2001)、中央美术学院(2001-2014)院长,主持并推进了两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在美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潘公凯的水墨探索延续了中国文人画的大写意传统,又在当代国际化语境中形成了面向未来的形式语言和风格面貌。
潘公凯曾在纽约、旧金山、西雅图、圣地亚哥、伦敦、牛津、巴黎、威尼斯、卡尔斯鲁厄、东京、香港、澳门、台北、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美术馆、艺术机构与个人收藏。其装置作品《融》曾参加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水墨作品《风荷图》《雪莲图》参加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此外,潘公凯还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中国现代美术之路》《高风峻骨——潘天寿绘画艺术》《生成与营构》等著作,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中国美术60年》《潘天寿全集》等大型画册丛书,其中《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

目录

自序
第1章:中国笔墨的文化结构
笔墨作为形式语言
可识别性与可延塑性
笔墨结构的五级组合
笔墨鉴赏与比照序列
基于内模仿的形意联想
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性
笔墨的独立
画理与程式
具细表象与概略表象
两种不同的写生方法
笔墨与程式
“自我”与“人格”
三角金字塔
笔墨与传统
近代笔墨趋势
第二章:中国笔墨的演进丰碑
笔墨的生成与演进
从顾恺之到王维
范宽与董源
黄公望与倪瓒
徐渭与董其昌
八大山人与石涛
二十世纪“四大家”:吴、齐、黄、潘
第三章:中国笔墨与心性修养
心性是什么?
笔墨典范是人格境界的表征系统
表征系统
表征系统的特征
群体性的人格理想
作为人格表征的笔墨典范
人格理想的意义
笔墨与修为
笔墨精神的传承
如何体悟中国笔墨?
在笔墨演进序列中理解笔墨
“练眼、练手”是必须的日常功课
体悟笔墨,专注心性修养
后记
画家名录
索引
作者简介
Foreword
Preface
Ⅰ. Chinese Brush-and-ink as a System of Symbols and Structures
Brush-and-ink as a Mode of Expression
Identifiability, Transferability and Transformability
The Five Levels of Coordination of Brush-and-ink
Appreciation of Brush-and-ink through Comparison
Simulation Based on Free Association of Form and Motion
The Spiritual Properties of Brush-and-ink in Chinese Painting
The Uniqueness of Brush-and-ink
The Rationale in Approach and Idioms in Expression
DOR Mode vs. ABC Mode
The Two Different Modes of Drawing from Life
The Stylization and Aesthetics of Brush-and-ink
The Ego vs. the Ideal Personality
The Pyramids of Creativity
Brush-and-ink, a Living Legacy of Chinese Art
Modern Trends in Brush-and-ink
Ⅱ. Landmark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rush-and-ink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Brush-and-ink as a Pursuit
From Gu Kaizhi to Wang Wei
Fan Kuan and Dong Yuan
Huang Gongwang and Ni Zan
Xu Wei and Dong Qichang
Badashanren and Shitao
Four Mas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Wu, Qi, Huang and Pan
Ⅲ. Brush-and-ink as an Art for Cultivation of Mentality
What Is Mentality?
Exemplary Works of Brush-and-ink Are Reflections of Mentality Levels
The Manifestation Mechanism
Features of the Manifestation Mechanism
The Communal Ideal Personality
Brush-and-ink as Symbols Reflective of Personality
Significance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One’s Brush-and-ink Evolves as Cultivation Continues
Transmission of the Brush-and-ink Experience
What to Look for in a Brush-and-ink Painting?
Looking for Lineage
Looking for Calligraphic Quality and Getting Involved
Immersion into Brush-and-ink for Mental Cultivation
Postscript
List of Artists
Index

内容摘要
《中国笔墨》旨在介绍中国画的核心问题——笔墨结构。从有画迹流传下来的汉、魏到二十世纪,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画的笔墨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从中国文化系统之外的角度来看,似乎变化很细微,很不容易看出其中的文化深度,而且因为笔墨在西方文化体系中缺少相似的文化结构和文化氛围,造成很有成就的汉学家也往往难以深入其中,这正是从外部认识中国画笔墨的困难之所在。而在中国文化内部,却又因为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表达方式,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画家们和鉴赏家们或多或少都懂一些,所以没有必要一定把笔墨这个概念讲得那么清楚,每位艺术家都可以从自己的学养和功力的基础上去体悟。尤其是近百年的中国一直有言论在激烈地批判古典传统,以至于造成对笔墨的理解后继乏人,而这又是从内部探究中国画笔墨的困惑之所在。内外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二十世纪以来,虽然对中国画笔墨的争论延续了一百多年,然而至今为止,仍然处于对中国画的核心问题—笔墨—泛泛而谈的阶段,真正深入的学理性研究不多,尤其是缺乏在全球化的文化视野中对中国绘画笔墨问题的深入追问和未来学意义上的思考。
基于以上问题,《中国笔墨》对中国画的核心问题——笔墨结构,作了一个尽量浅显、普及的介绍,以便让读者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个学理上理解的切入点;对于学习中国艺术史的学生和中国画的初学者,也提供一个学习、体悟的路径。

主编推荐
潘公凯,著名艺术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曾任中国美术学院(1996-2001)、中央美术学院(2001-2014)院长,主持并推进了两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潘公凯提出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在美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潘公凯的水墨探索延续了中国文人画的大写意传统,又在当代国际化语境中形成了面向未来的形式语言和风格面貌。
潘公凯曾在纽约、旧金山、西雅图、圣地亚哥、伦敦、牛津、巴黎、威尼斯、卡尔斯鲁厄、东京、香港、澳门、台北、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作品被世界各地的美术馆、艺术机构与个人收藏。其装置作品《融》曾参加第五十四届威尼斯双年展,水墨作品《风荷图》《雪莲图》参加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双年展。此外,潘公凯还著有《中国绘画史》《限制与拓展》《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潘天寿评传》《中国现代美术之路》《高风峻骨——潘天寿绘画艺术》《生成与营构》等著作,主编《现代设计大系》《潘天寿书画集》《中国美术60年》《潘天寿全集》等大型画册丛书,其中《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潘天寿书画集》获国家图书奖。

精彩内容
笔墨为何唯独中国有?为何会在中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形成?为什么没有在古希腊形成?为什么没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形成?在我看来,首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绘画过早的精英化。在全世界绘画发展史当中,早期绘画在其他国家,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主要是由工匠来完成的。早期的画家在西方几乎没有什么名望,在社会等级当中地位很低。但在中国却不一样,初始有记载的画家顾恺之就是文人,不是工匠。根据文字记载,他不仅有画,还有画论,还有歌赋。不仅文人画画,连皇帝也画画,梁元帝萧绎就是个出色的画家。这是中国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中国知识精英过早参与了绘画行为,便把他们的文化修养带入到绘画创造发展的过程中。于是,儒家“游于艺”“文以载道”的思想,重神、重意、重主观情绪的表达等理念,很早就被纳入到绘画创作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