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9787108056610 陈心想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9787108056610 陈心想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1.14 5.4折 39 全新

库存9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心想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6610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25073427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隔代一书谈,回首百年身

2005年4月24日费孝通先生去世,翌日有记者来电话邀我写篇文章。我说,我不是合适的人选,我不是费先生的学生和崇拜者,且对他晚年的思想观点和道路选择颇有些不同看法,说这些显然不是时候;此刻要么有独家材料,要么说点场面话。你找朱学勤吧,他手上有不少盘与费先生谈话的录音。

以后我一直想找机会谈谈费先生。不期久久地沉浸在个人智力生活的某些兴趣中,当然是纠结于社会历史,一晃竟是十年了,真不知从何说起。这当口,接到陈心想兄的邮件,他刚完成这部与费孝通对话的书稿,要我写篇序。这无异于赐我谈论费孝通的机会。如何破题?好比两位学者切磋学理于斗室,敝人碰巧闯进,若引为同道,何必寒暄,径直加入讨论好了。

一、文字下乡:需求与供应

费孝通在《文字下乡》一节中说:有些人因为乡下人不

识字而认为他们愚蠢,而文字下乡难是因为在“面对面的社群”,在其工作生活中,不需要文字。陈心想反驳:他仅从熟悉社会只需要语言、不需要文字来解释为何乡土社会缺乏文字,不免过于片面简单了。费孝通先生还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不够了解。他们真的不想学习

文字?首先,乡村里认字的人身份上就不一样,在大家眼里那是认字的、有学问的。……其次,从实用的角度说,认识字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了用场……“技不压身”……阻碍文字的下乡,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乡村穷,上学认字大概是比较奢侈的。……另一方面是缺乏教授文字的人才,即使有些人家经济上可以支付得起,也找不到老师。经济学里有个供应学派,认为供应创造了需求。

陈说“费孝通先生还是外来者,对乡村人不够了解”,言重了。我一向反对当事者自以为在认识自身事物上比外来的研究者有优势。况且费孝通此说,是有经验根据的。他在以

调查为基础的《江村经济》中说:学校里注册的学生有100 多人,但有些学生告诉我,

实际上听课的人数很少,除了督学前来视察的时间外,平时上学的人很少超过20 人。……如果你在村里走一走,就可以看见到处有三五成群割草的孩子,有些还不到10岁。……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人们眼里,还不如孩子们割草直接为家庭收入做出的贡献大。(《江村经济》第三章第五节,第十三章)

费的根据出自一个小时空,而《乡土中国》虽为小书,却意在概括一个大时空的特征。书名即可证明。乡土当为中国空间之大半;作者未设定时限,就是说他要概括漫长历史中延续、积淀成的乡土社会特征。内容更可证明:差序格局、礼治、无讼、长老、名实分离,均为大时空的乡土社会的特征之概括。不幸,20 世纪30 年代江村的那个小时空中文字与教育的衰微,未必反映大时空的特征。此前不是如此,此后的情况亦不同。

清代以前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私塾遍布城乡。费孝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在开弦弓村看到村民生产生活中没有文字的需求,是个事实。而宋元明清中国乡村私塾中分明弦歌不辍,是另一个事实。后一事实说明,那里曾经有教育,它不是帮助生产生活,而是服侍科举功名。1905 年废除科举。费孝通1910 年出生,1916 年入吴江县初等小学,1920 年

举家迁居苏州,入振华女校。1936年他入吴江开弦弓村调查的时候,科举已经废除31 年,很可能那是该村落历史上文字衰微的时刻。26岁的费孝通看到了这一幕,且从自己十岁

前乡村生活记忆中,调不出私塾时代文字学习的印象。年长费孝通35 岁的齐如山1955 年在台湾撰写《中国的科名》时慨叹:当年科场内外无人不知的一些行话,如今连研究者都搞不明白。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当下的关切压倒了对昨天的记忆,故有了《乡土中国》中“文字下乡难”的原因推断。但另一方面,细节可以不知,历史大线条怎能不晓。吴江属于苏州,苏州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科举重镇。讲吴江乡村的文字遭遇,不该忘记此地当年私塾的繁荣。

费孝通的隔代学子陈心想在透视文字下乡时提出了一对概念(当然不是首创)以求深化这一讨论:需求与供应。审视需求,显然费只看到了生产生活的需求,忘记了在乡村中曾与城镇同样旺盛的科举需求。用供应来审视,则一言难尽。传统的经济学思想强调需求,认为是需求造就了供应乃至全部的生产生活。自20 世纪80 年代始,以吉尔德为代表的供应学派提出,供应也可以造就需求。自此,需求与供应的互动被广泛接受。他们讨论的对象基本属于经济领域,供应者为商人,即商人的天才创造和推销可以造就出需求。其实,供应不囿于市场和商人,在现当代社会中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供应者。在“私塾—科举”的教育模式中,应该说,需求在先,供应跟进,不乏其他商品供求关系中每每呈现出的弹性。而政府作为供应者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需求—供应”的关系。特别是在不受制衡的集权政体下,政府的供应可以无视需求方的愿望和利益。于是,在不同阶段,分别造就了政府供应与乡村需求背离、供应名存实亡、供应过剩乃至一些专横强迫的供应四类现象。其一,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法,即《壬戌学制》规定:所有儿童接受四年基础教育。但科举的目标没有了,而新式教育的内容与农村的现实严重脱节,乃至出现了费孝通所观察到的:除了督学前来视察的时间,注册的100 名学生平时只有20 人来上课。笔者不清楚,那时候乡村办学的费用谁出。其二,1949年以后的几乎半个世纪中,城乡教育呈现极大的差距。城市的教育国家出钱,农村则村民集资,即乡村的义务教育名实不符。其三,20 世纪90 年代政府推行高校扩招政策,在校生数量大大高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让考生们饮鸩止渴,日后大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其四,2001年*在农村推行撤点并校政策,强迫小学生离家到镇和县上读书,增加了家庭负担,破坏了农村文化生态。

陈心想在农村读书期间,正值义务教育名实不符,即政府“不供应”农村教育的阶段。他对此有切身体会,故难以接受费孝通“文字下乡难”的说法。

 



导语摘要

     这是一部分析中国社会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学术随笔,借助费孝通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进行对话,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具体的事例,从学理性的角度,解读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情感关系的变化。该书稿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解释这些社会变化,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陈心想,男,1975年生,河南永城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硕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供职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国家战略规划与分析研究中心。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社会学研究》《读书》《法律和社会科学》《二十一世纪》《书屋》,以及Sociological Forum,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等期刊发表。出版著作有《明尼苏达札记》《第三只眼睛看教育》《让教育多一点理想》,译作有《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公共舆论》。



目录

序言:隔代一书谈,回首百年身 /郑也夫 1


前言 37


一 乡土本色:走出乡土 51


二 文字下乡:乡民进城 66


三 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精英流失 88


四 差序格局:双线运作 106


五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追寻同等的“爱” 132


六 聚居家族:独立家庭 149


七 男女有别:爱情崛起 170


八 礼治秩序:法治社会 189


九 无讼:信访 209


十 无为政治:自治组织 226


十一 长老统治:文化反哺 243


十二 血缘和地缘:两个世界 260


十三 名实的分离: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279


十四 从欲望到需要:从知识到工程 293


附录:《乡土中国》60 年杂话 313


作者后记:缺席的对话 321


跋:“走出乡土”之后怎么办
/ 许倬云 329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分析中国社会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学术随笔,借助费孝通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进行对话,结合社会发展中的具体的事例,从学理性的角度,解读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下,人们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和情感关系的变化。该书稿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和解释这些社会变化,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主编推荐

    陈心想,男,1975年生,河南永城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硕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供职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国家战略规划与分析研究中心。有多篇学术论文在《社会学研究》《读书》《法律和社会科学》《二十一世纪》《书屋》,以及Sociological Forum, Journalof Socio-Economics,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等期刊发表。出版著作有《明尼苏达札记》《第三只眼睛看教育》《让教育多一点理想》,译作有《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公共舆论》。



媒体评论

许倬云(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陈心想先生,比费孝通、杨庆堃二位晚生65年,我读到他的文章,内心的感触,悲欣交集。伤心的是,要到三个世代以后,费、杨二位的工作,才有人真正接下去。欣喜者,三个世代以后,有这么一批人能接下去。

 

林南(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陈心想结合自己从乡村到城市,以及海外的经历,通过观察中国过去30年的变化,利用其“西方”学术思想的学养,阐释了费先生对过去中国的叙述到当下整个世界中的中国这一智识发展轨迹。这一轨迹反映了“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继承和变迁。在这一精彩纷呈并富有挑战性的分析中,对诸如团体与差序、爱情和婚姻、血缘与地缘、法治和德治等制度都有涉及,交互呼应,融为一体。就费孝通的作品对理解中国方面的贡献,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被探讨着,这本论著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讨一个学者的著作是对他的*礼节,而批评是研讨的当然的组成部分。是费孝通先生的十年忌日,令后生拿出毕生所学,慷慨论辩,坦诚评说。谀辞和虚饰才是大不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