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阅读、思考、写作:高分作文接近教程(第2版) 9787504764478 杨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阅读、思考、写作:高分作文接近教程(第2版) 9787504764478 杨洋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47.28 7.0折 68 全新

库存316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洋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ISBN9787504764478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5069674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写在前边的话

这是一本关于作文的书,作者邀我写序。我既没教过作文课,也没细读过《写作指南》之类的书,所以惶惶然。我没有资格写序,就写一段“前边的话”,从普通读书人的角度谈一点体会。

说起作文,我想起多年前参加的高考,当年的作文题目是“说不怕鬼”。卷子发下来我立即想到母亲讲的老宅闹鬼的故事。每天半夜某时,堆放杂物的楼上都会响起“笃笃笃”的声音,似有谁拄拐杖在踱步。楼上一直没有人住呀,可拐杖声每夜准时响起。各种被害冤鬼幽魂的猜测在流传,老宅里姑娘媳妇们被吓得白天都不敢上楼。据说有位胆大长辈不信有鬼,等“笃笃”声再响时就明火执仗带人上楼察看。惹祸的原来是一个废弃的旧摇篮,里面有一窝刚出生的小猫,每晚猫妈妈按时跳进去给小猫喂奶,摇篮边上正好倒插了个拖把,摇篮摇啊摇,拖把点地“笃笃笃”。真相大白以后闹鬼就成了长久的笑谈。我毫不犹豫写下这故事作为开场,然后就议论鬼由心生,世上本无鬼,害怕就有鬼,“帝、修、反”就是鬼,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于是一篇现代政论八股文就按时完成。考官大概喜欢我的故事,给了高分。当年我有幸考上了北京大学。

在我看来,应试作文成绩靠的是平时的修炼和考时的运气。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思路正好对上题路的运气,那么修炼就尤为重要了。仅从应试的角度看,家长和学生都感兴趣的是“押题”,那是一项技术活,我没有体验过,因而没有发言权。作者说“我来押题”不如“题来押我”,这很有道理。押题不是“撞大运”,而是指在思路上的训练。我觉得探讨平日的写作修炼或许更有价值,因为把写作当作修养就不是为了一时,而是跟长期的学养和素养相关了。

本书的特点是运用案例分析法。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收集了海量例证,对学生习作进行分析;二是引用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名著,在赏析中展现对写作的理解,开拓学生的思路。作者年纪轻轻却已经在中文写作教学方面很有名气,这也是身处教学“线”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文写作当然也有普通和高级两个层次。作文课堂的任务不是培养文学家,而是训练普通的文字表达能力。然而,那些令人高山仰止的文学家一定也是语言文字的高手,他们当中许多人,如鲁迅、沈从文、莫言等,对文字的运用都相当精彩。文学家兼教育家叶圣陶关于语文教学的观点更是值得我们记取。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叶老常说,“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我想引他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

“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我希望读这本书的老师和学生都朝叶老指出的方向努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龚文庠

2015年12月15日

序二七年之“洋”

从2008年到2015年,今年是杨洋老师站在高考语文讲台上的第七年。

俗话说“七年之痒”,其实只是褪去了初的青涩狷狂,平添了一分久经历练之后的沧桑。我想,这就是杨洋的模样。

七年的时间不长不短,但是已足够让一个人发生质的改变。当年那个靠幻灯片炫技的初出茅庐的青年,如今已是一代高考语文名师,坐拥无数高分学员。不见了初专营考试规律的投机与肤浅,取而代之的是对命题内外烂熟于心和亲笔撰写高考高分雄文百篇。课堂也从简单的传递语言知识和堆砌解题经验,变成了哺育学生精神世界和指明人生方向的起点。今日落笔之前,回首过去七年,纵有感慨万千,只能汇为一言:赞!

但是其实心间一直有个疑惑,也从来没有和杨洋老师聊过。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着他笔耕不辍,乃至成就了今天的独特?

我决定试着在他的文字里寻找答案。

语文是个很有意思的学科——有的人讲出来花团锦簇、百转千回、精雕细琢,有的人讲出来朴实无华、大巧不工、干脆利落。但是杨洋老师以读写智慧开篇,着实在令人惊喜之余,隐隐感到文字背后思绪翻涌的波澜壮阔。

整本书的章回也无一不在体现着各种哲学上的思辨——匹夫之勇抑或大勇成智?孤芳自赏抑或三省吾身?仰望星空抑或脚踏实地?短暂青春抑或永恒人生?尊重选择抑或承担责任?循规蹈矩抑或开拓创新?一声声振聋发聩的提问,一篇篇苦心孤诣的文字,模糊了原本机械的界限,带来的是思想和智慧碰撞后火花的迸现。须知:世事本无对错,只缘身处因果。若能勘破得失,人间何论强弱?

我想我也许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四字记之曰“思学相长”,三字记之曰“大智慧”,两字记之曰“坚持”,一字记之曰“心”。七年时间足以考量一个人的细心、耐心、恒心、真心,我很高兴杨洋老师在这场与时间的较量中先拔头筹。

但是人生路上还有第二个七年、第三个七年……我们也许终都会败给时间,我们留下的足迹,也许是对于我们的人生好的品鉴。希望杨洋老师在自己的路上,不断奋勇向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与君共勉。

北京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部总监陶然

2015年10月10日

代序言人的教育——哈佛访学谈(第二版)

篇一致谢与直觉

一整天都在和一家做智能开发的公司聊教学智能的梦想,直到傍晚,我才饥肠辘辘地跳入路边一家面包店,准备胡乱觅些甜食。从寒风暮色里躲进暖色调的大厅,还没来得及暖和起来,忽见展示台上放着蛋糕新品,居然叫“波士顿风味蛋糕”。我不禁莞尔一笑,好像我在波士顿时的记忆里,完全没有吃过什么样子饭菜的印象,都是学习、作业、书店、录课、班车……不过,我当然记得,记得在波士顿所知所感的所有甜味和苦味。

致谢

美国哈佛访学其实不足半月,不得不调整紧张的教学工作日程。我的线下班的学生们,在助理老师们的带领下,一直坚持统一到班收看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偶有几次连线,听到大家的欢呼,我心里非常感动);我的线上班的学生们,则面对着所有课程的推后安排(因为直播时间正好与在美学习时间冲突),甚至我的其他教师培训课程也一齐推后。在此,真挚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相信回国后会为大家带来更精彩的课程内容、更先进的教学方法。

感谢新东方和伟兰德教育,把如此丰富而深入的教学培训带给我们。愿我们是“十二月花”,把他乡结起的种子带回原乡,成长出新的植株,进化出新的力量。

以下的想法,很多是我在近一年中思考和应用的,再与哈佛访学所获结合,试着分享给大家。

对比

在入学哈佛的前一天,我们先在纽约的一所公立学校听课。我听的是AP课程的历史课,是美国大学录取时非常重要的成绩参考课程,难度相对较高。课程内容涉及到美洲大陆的几次革命以及对现实的影响,老师关联了许多现代政党知识,使我大开眼界。

但我更加直观地关注到课程状态的不同,这个部分也许更为读者们感到兴趣,我试着总结和比较:

1学生表现:相比国内学校,学生们普遍更为放松,一方面可以随意应答,一方面也的确有玩手机不听讲的情况。

2教师表现:教师的发问次数明显多于我们印象中“满堂灌”式教学,设问、解问的互动明显更为丰富。

3教学手段:除了常见的投影设备,老师会流畅地播放在线视频来呈现课程内容,理科教师使用现场实验来展示化学变化。

据此也许我们会立刻反推出国内教学的现状:

1学生表现:僵硬麻木、纪律严肃。

2教学表现:刻板机械、单调灌输。

3教学手段:落后保守、笨拙缓慢。

这几乎可以立刻引起许多教师的反对,至少在我的很多优秀同事那里,课程是非常生动活泼的。据我所知,很多公校的选课制、课外活动、课堂互动都有声有色。

然而,若说我们的教学没有问题,怕是无人能高枕无忧;或说西方的教学可以完全照搬,我相信读者不会如此过激。但我们的确需要从对比中找到优质教学元素,“择其善者而从之”。

每每想到中西的对立,直觉总是让我记起孙伏园曾在《京报副刊》上请各界名流为青年推荐十部书籍的往事。众名家纷纷作文回应,但鲁迅却回了一句“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让大家哗然。不过,让读者更震惊的是,鲁迅又加了注解“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样激烈的言论,即使放在今天,也足以使民族主义者们突筋跳脚。可是我们能够理解,这一剂猛药震醒多于疗效。

那么,我们今天可否说“要少——或者竟不——研究中国教育,多看外国方法”呢?或者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视角、力度来面对美国的优质教育呢?

篇二礼的教育与人的教育

设问

从以上三点的对比里试图得到一些结论前,我想先提出一个设问:我们一向所骄傲的“尊师重教”的传统风气,在今日的校园中正日渐式微。学生对于老师的敬与畏正在逐渐被世俗文化、网络技术所消解。同时我们惊讶地发现美式课堂里随时产生的问与答是如此“无组织、无纪律”,而教师、学生似乎都乐在其中,不以为意。

有一节课上,一名学生因为寻找充电口而反复前后走动。还有一名学生坦然地站起来,去门口丢掉垃圾,再回来上课。从始至终,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安然无事地专注于教师的授课。我想,这样自如的状态,应该不是为了配合听课而做出的演示吧。同样情况如果出现在中国的课程里,恐怕师生反应就会完全不同。

这一点小变化虽然只是外在的一面,但却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另一面。我们不是经常自诩为礼仪之邦吗?面对“礼崩乐坏”状况,我们应该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形式。

我们自古进行“礼”的教育。“礼”,并非“礼貌”,而是“等级”。师与生是高与低的等级关系,这就在教师心里无形树立了被“尊重”的天然需要。

我们今天都能够理解,所有教师除了在教学业务内外有引领指导作用外,在人格上、地位上,应该是与学生平等的。“尊师重教”是美好的理想,如果要实现的话,好的方式是在教学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上与学生形成高低差,才能激发学生的尊重之心、溯流之心。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平等关系,而这种平等关系的身份定位是“人”。作为人,则人人理应平等。教师,不用允许提问,在不破坏纪律和共同约定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由发问,这就是对人的权利的尊重。在观察中我们发现,学生经常可以提出一些关键问题点的设问,这也便于教师进一步导出教学;有的学生设问幼稚些,老师给予鼓励;有的学生设问较为刁钻,老师的回答就对教学结论的完整权威产生了有益反思和补充……这时,学生不再把老师当作可以去挑衅的权威,而当作可以探讨的平等对象。这样,对于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题学生也就敢于发问,师生在平等的关系上形成良性互动。

我们需要去掉一些同样复杂的、不可讨论的影响元素,例如政治和历史事件、待遇与市场价值,在中美教学的差异对比里,去追求以人为核心的教学。从理解人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来重塑教学,而不是把教学分成考试的教学、体制的教学。

对比的解答

西方的文艺复兴本质上是“人的复兴”,中国的白话文就是要用“人的语言”去战胜“吃人的语言”,周作人后又提出“人的文学”……这些口号都带来了重要的成就,其本质是以理解人的需要、尊重人的价值来重塑文艺。事实上,在科学技术发展中,那些倡导“科技以人为本”的企业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那么,在教育中,我们同样应该树立“人的教育”的目标以回归教育育人的本质。

由此我们再来审视前面的三点对比,就有可能从表象推出新知:

1学生表现的细部分解

太过于放松的课堂必然不利于学生专注于困难问题的思考,但过度紧张的环境同样如此,并且还不利于学生大胆提问、交流。

我们总是担心学生厌学、畏学,其实哪里没有厌与畏呢?即使再好的事情,也会有人厌、有人畏。不过,如果我们不把课堂和教师当作神堂、神祇来崇拜,这样的现象会有改观吧。

直到今天,那些传销组织还动辄自封讲师为神、为主、为帝,可笑的是,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法师”“法王”“法老”,其实也并不能“法显”。但他的信众们礼拜时总得噤若寒蝉、不苟言笑吧,总得为所有奇怪的礼仪找到合理的解释吧。这样对知识本身的敬畏就被消解。学生在课堂上想的不是解决困惑,而是请“神”上身,至少要把一套大礼做全,哪里还有余暇去思考问题呢?

当然,在教学中不仅学生紧张,老师也会紧张。沈从文在上海公学那节让他紧张无比的公开课是很有名的。但老师不能用让学生更紧张来战胜自己的紧张,自己回去备好课,自己多多重复,“一熟遮百丑”,问题总是会被解决的。

2教师表现的细部分解

尊重学习的规律就是惑与解的轮换,尊重认知的规律就是疑问与解答的轮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句话首先要把“不知”“惑”当作学习的常见状态,然后才是从师而学。

我们今天的教学太注重“教”,太自信于“教”的能力和效果,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疑问价值置于无地。“问”,简直是“口前封门”,想要问你口难开。后面有单独一篇叫《问的回忆》的文章来说美国之行。

3教学手段的细部分解

这段很有意思,按理来说,我们不应该把这样“术”的问题当作大事件讨论。而且,每每说起投影、教具,我就会想起以前在外地做讲座时遇到的土豪校长,说起采购教学设备,就像是富人家买装饰书摆满书架炫耀一样好笑。

但是看见流畅使用各种设备来丰富教学效果的老师,看见自由地使用纸本或电脑或手机来做笔记的氛围,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对科技的信心了。当然,无论国内外,都会有人讨论科技产品与教学秩序的关系,以致于讨论到上课能不能带手机这种无聊的问题。就好像尼采曾经批评过刚刚出现的报纸非常浅薄一样,科技的发展会把任何缺少远见的人无情嘲讽。

我对辅助教学的科技有着巨大的信心,深刻理解尝试尝新的意义。一旦教学内容与科技手段恰当流畅地组合起来,会对教学产生巨大的推动。事实上,今天已经有无数科技公司在做辅助教学的硬件软件,我们就不要在传统的教学里寻找情怀了,科技会成为更大的诗意。

在哈佛学习的中间一天,我带着齐全的收音和录像设备,为班里学生录制了一次“白居易创作人生”的视频课。周围同事都觉得设备好专业。其实我是慢慢明白,起初我追求的不过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不马虎,把能够得到的细节推向极致。但现在我追求的是科技的信心,用一切可能为听众带来新颖的课堂体验。

问的回忆

以前我看过一篇讲苏格拉底提问式教学的文章,说是苏氏擅长在别人的逻辑漏洞上设问,引导对方一步步反思自己认知的局限,后达到思考的提升。

例如,苏格拉底问学生,欺骗是否正义?学生说,欺骗是非正义。苏说,那么一个孩子有病不肯吃药,父亲骗他说药不苦、很好吃,哄他吃下去了,结果治好了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类呢?学生说,这是正义的,但我指的是朋友间的欺骗非正义。于是苏格拉底又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刀子和利器,还骗他没有利器,这种偷盗和欺骗行为是正义的吗?学生说,这个是正义的。苏格拉底说:“你不是说朋友间不能欺骗吗?”估计说到这里学生已经疯了。用通俗的话讲,学生认识到自己三观尽毁,但脆弱、片面的三观就是看上去堂而皇之,其实不堪一击啊。

我对于“问”的突出印象,就是在纽约的公校听课时,老师认真讲解的过程中,还会随时提问、随时应答。学生坐在座位上直接插入自己的问题,或者在回答时专注于阐释想法,课堂更像是老师引导的一场讨论,而不是机械刻板的宣教。

反观我们自己的境况,从学生来看,提问时的顾虑就太多太多。要顾虑别人的看法,要提出不能让别人太有想法的看法,还要提出让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一定想法的看法……这样一来,要么后不了了之,要么提出一些表面的、常识的、无效的疑问来搪塞。恐怕这也和我们在礼的教育下讲求得体有关吧,但这种“恰当圆融”正好让敢于疑问、大胆发言的精神被遏制。

在本书“怀疑与创新”一章中,我引用了《论语》里的几句来阐释我的理解。有个成语叫“多闻阙疑”,就是“多听闻,保存疑问”的意思,经常被引用来说明中国古代也是讲求怀疑精神的。然而,我们去看《论语·为政》的原文,说的是“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意思为“多听闻,保存疑问,没有疑问的地方也要谨慎地说出,这样就能减少过失”。看来,这并不是倡导疑问,而是避免过失。这真是让我们倍感颓唐,这句话好像讽刺的不单是官场,还是课堂。

我对于“问”丰富的印象是在几处文化景观,导游人员讲解后往往会留出大家提问的空当来,我们在国内的话似乎就不大习惯,觉得无何可问。而站在旁边的留学生就会问起来,虽然有的地方我不太懂,但我觉得这样才是人与人自然美好的交流。后来在国会山里,

杰弗逊纪念堂

我们面对一尊先贤的塑像,听导游解说其生平,之后身边的留学生又要求了解其他的塑像的来由,导游很受鼓舞地一一讲去。我们在展厅里面对着巨幅的油画,听导游解说其中一幅的意义,之后身边的留学生又要求了解其他油画的意义,导游又大有存在感地一一讲去。我心里不禁替这个导游捏汗叫苦,又联想起,要是看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比赛有提问环节的话,一定会有人上去问的吧。然而,这是对人的好奇和表达的基本尊重。

逸·奇·色

我想再次回忆前文对比的三点,并试着总结成更清楚的三点:

1学生表现:更加轻松自然。

2教师表现:注重设问启发。

3教学手段:应用各种手段。

如果这样的三点表现让你感觉到课堂真实、人性的话,我们就不妨从人性的角度来认识其中的合理性。

以上三点,可否概括为:好逸、好奇、好色?

好逸,言人皆有喜宽厌拘之性;好奇,言人皆有求新求知之欲;好色,言人皆有声像歌乐之乐。

,我们崇尚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是期待更多交流和融入,是建立求知的喜悦和一生的学习状态。当然,好逸并不等于恶劳。第二,在教学上,我们也倡导用问题引发思考,不使学生浪费课堂的时间,可以更集中、更专注地进入到设问与解问的环节里来。第三,我们应该尊重人性中对声色感觉的需要,用更好的媒体手段使知识丰富、立体地呈现出来。

这些动作的本意,也是基于对人性的基本尊重。只有以人的本性为起点、为设计的教育,以认识人、发展人的目标为设计的教育,才是尊重人、成就人的“人的教育”。如果我们非要将印象中的中国应试教育做一个对比的话,你就会发现以上三点的反面的确是前文描述这样的:

1学生表现——“无逸”:僵硬麻木、纪律严肃。

2教学表现——“无奇”:刻板机械、单调灌输。

3教学手段——“无色”:落后保守、笨拙缓慢。

我再次想起鲁迅在《京报副刊》的那篇回应里曾经说过的话:“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僵尸的乐观与活人的颓唐,非人的教育与人的教育,我恍然觉得这样的讽刺,今犹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篇三商业培训与人的教育

教育家

我们用什么来改进甚至拯救存在问题的教育?

尝试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在每一个意识巨变的时代转型期,都会有教育家们的出现。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更是伟大的头脑和灵魂所引导的。

公元前500年,“学在辟壅”,意即教育是政府官办的事业。孔子开辟私学,“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肉脯)”,虽然只是交些肉干就可以来报班,但的确是教育业的质变。今天,我们把孔子称为伟大的教育家,但仔细研究他的伟大,本质上是他开辟了教育商业化的先河,动摇了整个时代的教育格局。具体到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则是从思想家的角度再去评价,作为教育家,能够走出官学到私学这一步,已经足以垂名。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前

20世纪,胡适从北京大学教授到北京大学校长,将其所倡导的白话文写作推广至白话文教育,强调教育树人的意义。而研究他的伟大,本质上是在时代的断裂期把握趋势、开辟新声,并将教育从政治、宗教、军事等中独立出来,强调对人的塑造。另附一句,此行正去了胡适曾经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真是生出无限感慨。

回顾两位教育巨擘,都是在时代的转型期把握住日月旋转,那么,我们今天又有谁人可以当此时代之命?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面对教育的问题。胡适所提倡的“教育的独立”仍然有价值,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仍然有意义。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保持独立性,才能照顾到更多类型的学员呢?在我看来,教育商业化、产业化、私立化就是很好的方法,至少可以成为公立办学有力的补充。

所以我相信俞敏洪老师,是在继孔子和胡适后属于我们的时代的伟大的教育家。几乎一致的是,他在时代转型时期,从市场和大众的角度开创了巨大的事业,展开了教育产业化的宏图,帮助无数学子追求梦想、改变一生。俞老师是一定可以被写进教育史的伟人,和他一起的我们,是目睹着中国教育快速形变的教育者们。

对于未来,我充满期待。

自序读书与写作,是很美的事(版)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位姓牛的女同学,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