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之路 9787511278548 郑晓舜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之路 9787511278548 郑晓舜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4.27 6.7折 36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晓舜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278548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3683356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郑晓舜《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教授、《教育艺术》杂志编辑、副主编。30年来,致力于演讲、口才、语言的教学与研究,专著有《女性实用演讲与口才》、《教师实用语言艺术》,并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

主编推荐
郑晓舜《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究所所长助理、副教授、《教育艺术》杂志编辑、副主编。30年来,致力于演讲、口才、语言的教学与研究,专著有《女性实用演讲与口才》、《教师实用语言艺术》,并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百余篇。

精彩内容
公元1992年阳春三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开往北京的列车在南昌站缓缓启动,站台上人声鼎沸,送别的人群依依不舍地呼喊着、祝福着离别的亲人,车厢内的人争着将头伸出玻璃窗,挥动着手臂道别,这其中包括刚过不惑之年的我,正挥泪洒别自己的兄弟姊妹连同他们簇拥着搀扶着的母亲和我的儿子。
    “轰隆……轰隆……”随着亲人们的身影渐渐远去,渐渐变小,我止住了眼泪。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其实我虽女子有泪也不轻弹,天生就是个乐天派,很少流泪,刚才的泪水是为亲人的离别而落的。
    此时我内心又沸腾起来,早已心驰神往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
    两个月前,我随丈夫调进北京工作的调令已下。
    丈夫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该校后与江西工学院、江西医学院等学校合并,更名为南昌大学),曾在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经济检察处任副处长、反贪局副局长。3年前考入中国高级检察官培训中心学习,随后被选调到人民检察院工作,已先期进京。
    儿子本可随行,但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业,我们想进京安顿好了之后再回来接他,暑期也方便办理转学手续,故让他暂住我哥哥家,继续在南昌二中读完本学期。
    想到丈夫,我不禁沉浸在幸福之中,思绪也回到十多年前魂牵梦萦的恋爱季节……
    那时我们就职于庐山脚下、鄱阳湖畔的不同单位,20世纪70年代初双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几次联谊活动,相识、相恋了。他是农民的儿子,憨厚、朴实、开朗、乐观,积极向上,颇有才干,但家境贫寒,可我不在乎家境,觉得只要人品好,以后靠我们勤劳的双手,生活何须愁?
    想到就要在北京工作,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当然要说没个遗憾,那是假的,我在江西省妇女干部学校任教务科长,5年前就评上了讲师,当时在读江西师范大学89级中文函授本科,马上就要毕业考试,已交上了毕业论文。若不是调令上对户口迁移有时间限制,我会推迟到年底评上副高职称后再调离原单位,那样就离正高职称——教授的距离近了一步。
    而评上教授,一直是我心中追求的梦想,好在我对评职称还是蛮自信的。高尔基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我想,我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努力上好课,致力于科研,不懈努力,总是有希望实现梦想的。
    进京后,原本丈夫单位所属检察官学院,可以接收我去担任教师工作,但我在原单位上的是演讲课,研究的专业是女性学,希望进入能发挥自己专长的学校,感谢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接纳了我,我得以进校发挥自己的专长。
    这所学院是全国妇联所属、国家*批准备案的一所女子高等学府。其前身为“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中华全国妇联妇女干部学校”“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
    学院位于市中心二环内的地安门西大街,几分古色古香的院墙内,4层的办公楼和6层的教学楼前后整齐地排列着,我偶尔晚上在办公室加班,就会看到教室里灯火通明,那是学生在晚自习。
    我的家靠近西五环,上下班路上,除坐地铁外还得换乘公交车,路途需花费近3个小时,相比于省城上下班半小时,起初感到很不习惯,但很快就适应了。
    于是每天天刚麻麻亮就得起床,当然闹钟得派上用场,因每天太疲惫了,往往是听到铃声响,睡眼惺忪的我下意识的个动作就是按住铃声,然而,当我的眼睛一睁开,马上就会想到还有很多事在等着自己,刹那间,心头便不禁为之一震,毫不犹豫,一骨碌地翻身而起,“破晓春天青白色,曙光初晓,莫道行人早。”
    我在学院的工作是担任学报编辑,原先有两名编辑,我来后,调走了一位。我们编辑部的任务是从各个学校、各个单位寄来的大量文稿中,根据栏目的需要,筛选出可用的文稿并删改好。
    《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我国家以研究妇女解放理论、妇女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几年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学报副主编是任芬教授;主编由一位副院长兼任,叫贾秀总,亦是教授,这位女院长只比我大3岁,特别有风度,文笔犀利,我们编辑每每选好并改好的文章,经她审阅定夺后,都会有大的删改,她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着实让人敬佩。
    学报是72页的季刊,每期约合11万字,每期都要校对三遍。由于文字工作量特大,上班时间是干不完的,只有带回家接着干,我多想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看看,但那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哪路公交车,车门刚打开,人流便向下倾泻,守候在公交车站的乘客,便向车门冲去。而不管是地铁车厢内,还是公交车内,人多拥挤得使人感到憋闷、窒息,透不过气。
    回到家已是华灯初上,待吃完饭,洗刷完毕已过八九点,挑灯夜战便是常事。
    那一年初,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像一股强劲东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在全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民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落实到我们个人,那就是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何况我还有个目标,那就是早日评上副高职称,无论如何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先写出一篇文章。
    很快,暑假不期而至,我回南昌参加了毕业考试。当年火车从南昌到北京不像十年后夕发朝至,而是绕道从湖南的株洲、长沙,湖北的武汉到北京,得花费33个小时。
    随同接儿子来京后,忙着办理转学手续,开学后,儿子在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二。
    
    我来京后以关耳的笔名写的篇论文《妇女解放与社会主义》,也发表在《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上。(略)——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在中国出现,带来并保障了中国妇女解放。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和新中国妇女地位极大提高的现实都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妇女获得解放。
    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与社会解放运动相伴发展的
    到了近代,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一百余年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在这一百多年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运动中,包含着妇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开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走的是一条与民族解放运动、阶级解放运动合流的道路,是伴随着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而发展的。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妇女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变了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阶级压迫的制度及其根源,使全体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妇女被压迫的地位,实现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大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提供了物质条件,使广大妇女和男子一样获得了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权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妇女获得了和男子平等地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更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个大法——婚姻法的颁布、宣传、贯彻,保证了婚姻家庭中男女平等的实现。
    三、坚持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必由之路
    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中国妇女已经获得了历史性的解放。改革开放不仅改革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加速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步伐,使之进入了历史新阶段。但是,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就自然彻底解放了,何况我国还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何况改革实践中也遇到些新问题。因此,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保障妇女解放运动不断向更高的程度发展。
    总之,妇女解放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广大妇女,我们应自觉地把妇女运动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大力开展妇女工作,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同步发展。
    
    为了办好学报,我不断学习、实践,越来越对它有兴趣,越来越喜爱这份工作。
    12月10—16日全国妇联系统院校首届教学管理研讨会在我院召开。与会者来自全国各省、市十余所妇干院校的38名代表,会上国家*成人教育司司长就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一些知名专家、教授讲授了教学管理专业知识。我院桂智贞院长亦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整理了研讨会内容,在学报上作了报道。
    
    不几天,我收到了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寄来的《学报专辑——优秀毕业论文选》,我的毕业论文入选其中,题为《一曲抒写别恨的绝唱——〈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赏析》。(略)——
    
    离愁别恨,乃人之常情,也是自古以来文学的常见题材。而如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哭宴”即“长亭送别”那样饱含着血泪,读来令人心碎,同时又是那样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巨大的审美感受的情和景,实为罕见,堪称抒写别恨的绝唱。
    《西厢记》第四本题目正名是“小红娘成好事,老夫人问原由,长亭上送君瑞,草店里梦莺莺。”简称《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包括“酬简”、“拷红”、“哭宴”、“送别”四折戏。
    “哭宴”由莺莺主唱,是在离别这一特定环境中重点刻画崔莺莺的内心世界的一折戏。
    全折可分三段。
    段是莺莺和张生赴长亭途中的场面。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在途中作者安排了三支曲子。
    支曲子[端正好],通过莺莺对郊野暮秋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悲戚、伤感、痛苦的心情。在她眼里:飘荡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霜冻的红叶,在凄紧的西风中,构成了一幅寥廓萧瑟,令人黯然销魂的景象。“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进一步揭示了外界景色与自身心情的关系,是离人的心情,才使外界景色显得那样悲凉,但作者却说,是离人之泪染“醉”了“霜林”,这就赋予人的情感以巨大的能量,从而刻画了莺莺离愁之深重。
    第二支曲子[滚绣球]中莺莺唱:“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饯行之处的长亭已经映入眼帘,别离的时刻已经临近,人愁得顿时消瘦下来了,这是一种极度的夸张,事实上当然不可能,可这是写莺莺的内心活动,而不是写实,是完全可以的。
    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的内心独白。第三支曲子[叨叨令]中,莺莺回答红娘的问话:“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时,说自己不仅现在无心打扮,并且今后再也没有生活的意趣:“有甚么心情将花儿、靥儿,打扮的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第二段是到达十里长亭别宴的场面。这段共安排了九支曲子,集中刻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
    在别宴上的抒情,则又主要不是结合自然景物,而是结合宴席上的饮食。她唱道:“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快活三]一点滋味也没有,说明她此刻一点胃口也没有。而且她还进一步比喻:“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朝天子]这同前面唱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语出一辙。
    莺莺对爱情结局充满忧虑:“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上小楼?幺篇]莺莺在别宴上唱的这支曲子,是担心张生情薄抛弃她的心里状态的流露。她口占一绝为张生送行:“弃掷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这是反语,是对张生的试探。如果说前面的唱词是莺莺忧虑的正面流露,那么这后头的试探则是同一心态另一种反映,从不同角度反复映照,使抒情显得委婉曲折,令人回肠荡气。
    第三段是别宴后莺莺和张生临别及分别后的场面。这一段作者通过七支曲子,再次展现了莺莺不尽悲戚、痛不欲生的感情潮汐,她对张生的反复叮咛,无限体贴,从而进一步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临别时,张生问:“有什么言语嘱咐小生咱?”莺莺便和盘端出:“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二煞]莺莺的嘱咐并非杞人忧天,无中生有,而是社会的一种现实存在,她的忧虑重重,有着社会意义。
    在[收尾]曲子中,“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富于诗情画意的唱词,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莺莺又唱道:“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极其形象地表达了莺莺心灵所承受的感情重压,好像人世间的烦恼全都填在了她的胸中,自己怨恨之大,量这样的小车怎能装得下?但是“这忧愁诉与谁?”[四煞]她毕竟不敢向老夫人诉说,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只有内心伤感,“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同上)她抱怨“老天不管人憔悴”,[四煞]实际是抱怨代表封建礼教势力的老夫人太无情了。如果说这还只是暗示的话,那她说:“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但得个并蒂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上小楼?幺篇]她一再地诅咒和爱情相冲突的功名“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莺莺在两下里。”[朝天子]这也明显与老夫人的旨意针锋相对,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亦是对封建社会功名利禄思想的蔑视。
    “哭宴”即“长亭送别”一折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尖锐的冲突,其实质内容不过是一场送别,本来很平常简单。然而,它却脍炙人口,问世以来令人赞叹不已。它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成功地塑造了莺莺这样一个感情丰富、温柔贤惠、强烈追求爱情,并为爱情而痛苦、抗争的古代少女形象,深刻揭示了古代爱情题材的作品中带有共性的反封建的主题,同时创作艺术上的成功,也是作品成为不朽佳作的重要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哭宴”形成了一个“悬念”。一方面张生此去能否考中,这本身就是一个“悬念”;另一方面老夫人有明令:“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而莺莺又说;“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实际上也构成了一个“悬念”,即如果张生不中,那么在老夫人与崔莺莺之间又将发生新的冲突。这里就其形成的“悬念”而论,显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二)叙事与抒情的巧妙结合,使情节自然发展,感情真实可信。主人公既然是随着这个送别的自然过程叙事,又是按照这个顺序和不同的场景分层次地抒情,莺莺主唱的19支曲子由其他人物道白作引子,不断引出新的不同层次的抒情和叙事,使故事情节自然发展,人物感情自然流露,毫无造作之感。
    (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碧云,黄花,西风,南飞的大雁,经霜的树林,”暮秋的景色,构成了“长亭送别”作为一幅别离图的背景。这整个暮秋背景,使莺莺由于被迫与张生别离而痛苦压抑的心理更加剧了,使离人愁更愁。“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草凄迷。”[脱布衫]如此败景和酒席上斜着坐的姿势、愁眉苦脸的样子融为一体,使莺莺凄凉、纷乱的心情表现得既形象又淋漓尽致。
    (四)语言丰富多样、交替兼用,为多侧面、多色彩地再现人物情感,提供了高超而成功的艺术手段。其主要的语言特点:
    一是,直接吸取前人佳句的意境甚至诗句本身的。如“碧云天,黄花地……”显然出自宋代词人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这种大胆的吸取、贴切的引用,使《西厢记》的语言更显得优美而典雅,而且这些诗句一经运用入曲,就失去了它原来的独立的意义,而变成了《西厢记》艺术语言的血肉,王实甫创造性的劳动,又使前人的诗句产生了新的动人的光彩。
    二是,使用了大量的口语白话,以白描的语言状物写景。如莺莺的自述性的唱词:“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哪里?有梦也难寻觅。”[四边静]运用这些口语白话,生动地倾泻了分别时莺莺的复杂心情。
    三是,质朴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滚绣球]“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煞煞煎煎的气……”[叨叨令]说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不过的东西,朴素无华,但却韵味隽永。整个“长亭送别”都使人感觉是现实生活中的实情实景,真人真事,既非神话故事,也非雕饰之词。
    四是,重迭排比。上述[叨叨令]一曲中,诸如车儿马儿,煞煞煎煎,花儿靥儿,娇娇滴滴,书儿信儿,凄凄惶惶,一连串的“儿”和重迭词,组成回环反复、流转如珠的曲子,使人啧啧称叹。如此曲词,真是巧夺天工,使人读后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我的论文指导教师是姚品文教授。
    
    
    
    
    
    
    
    
    
    
    光阴似箭,诗一般美的1993年春天到来了。她,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之后的个春天,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之后的个春天。
    大地逢春美如画,学报为她添小花。我同学报编辑部的老师一样,决心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从多层次、多角度不断深入地研究妇女教育、妇女解放及相关问题,尤其注重探讨改革开放新的形势下出现的妇女问题,繁荣妇女理论,促进妇女解放,使学报融合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去,妆点改革的春天。
    不久,另一位编辑也调走了,我将两人的工作承担下来。
    真是工作着,追求着,快乐着!
    这一年也是诞辰100周年。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尽管他晚年也有过失误和错误,但“如果没有,至少我们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历史的结论是:没有,便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亦没有中国妇女的解放。
    
    为此,学报编辑部编印了《纪念诞辰100周年》增刊,由学院党委书记安树芬作序,里面有我写的一篇题为《与中国妇女解放》的文章。(略)——
    
    同志是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的历史功勋永垂史册,没有他,便没有中国人民的解放,亦没有中国妇女的解放。他从早年投身革命斗争开始,在几十年的伟大实践中,十分重视考察中国妇女备受压迫的地位,批判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沉重压迫,研究妇女解放的途径以及妇女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伟大作用,形成了指导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光辉理论。
    一、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沉重压迫
    1揭露封建“四权”对中国妇女的压迫。在封建制度下,中国人民犹如处在万丈深渊,终年不见天日,而妇女在深层。因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封建宗法制度来维护男性在家庭和全社会的中心地位,从而造成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无权地位。关于这一点,早在1927年3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说过:中国的男子普遍受到三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的压迫,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即受夫权的压迫,这四种权力,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妇女的四条极大绳索。这是对中国封建制度的本质所作的形象概括和深刻揭露,它为中国妇女进行反抗斗争和解放运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2批判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维护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是封建礼教。如《大戴礼记本命》中男子休妻借口之一是“无子者”;要求妇女遵循的封建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三纲五常”,等等。“三纲”之一就是夫为妻纲,确立男子对女子的统治地位,深深地束缚和残害着妇女。青年时期的就敢于冲破封建罗网,敢于破除封建的陈规陋习。1918年4月他与蔡和森共同发起长沙新民学会时,就主张“联络同志应不分男女老少”,《民众的大联合》还特别提出“女同学之优良者尤为靠,极宜注意。”并吸收向警予、周敦祥等7名女同志为批女会员。为欢迎首批女会员,还建议全体会员到周南女校开欢迎大会,并照相以留纪念。新民学会实行男女社交公开,不仅对湖南,而且对各地青年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揭露封建包办婚姻,力主婚姻自主。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没有自由的,封建婚姻的关系,并非男女之间的情爱,更不是男女青年的个人意愿,而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基本原则,这种封建包办婚姻是很不平等的,许多有志妇女为此而反抗、而斗争。如,1919年11月14日长沙青年女子赵五贞被父母强迫出嫁,反抗无效,在迎亲花轿中用剃头刀割破喉管,自杀身亡。从事件发生的第三天起,连续12天在《大公报》发表了《社会万恶与赵女士》等9篇文章,揭露封建包办婚姻的根源,一语道破:“这件事的背后,是婚姻制度的腐败,社会制度的黑暗,意志的不能独立,恋爱的不能自由。”他进而深刻分析了逼迫赵五贞求死的环境“有母家、夫家及社会”。在这里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