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风从东方来 9787313107152 叶永烈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20.82
4.6折
¥
45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3107152
出版时间2014-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3487272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眼下,中国流行旅游热。
眼下,文坛上流行旅游文学——“行走文学”。
其实,“行走文学”古已有之。古人早就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行万里路”的所见所闻用文学的笔调记述下来,就是“行走文学”。明朝的《徐霞客游记》就是“行走文学”的佳作。
我是一个喜欢“行走”,几乎走遍中国大地。就拿2006年来说,每个月都要外出,我的行程远远超过万里:1月至2月,我在海南岛度过了三十天,回上海的时候路过广州;3月,来到杭州;4月,分别前往江苏的苏州和太仓做讲座;5月,我作为“送书大使”飞往贵州,为那里的小朋友赠送大批图书;6月,应邀前往新疆出席全国书市,并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库尔勒、吐鲁番签名售书;7月,来到大连讲座并去旅顺、丹东以及朝鲜;8月,因当选“河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来到石家庄和保定;9月,前往延安参加纪念长征七十周年;10月,回到故乡温州做讲座;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应香港艺术发展局的邀请飞往香港出席文学研讨会。
我每到一地,不仅拍摄了许多照片,而且常常把我的印象、我的观察写成游记式的散文。我的这些旅游散文,不仅视角与众不同,而且我是因为采访、出差、工作走遍四方,我的旅行时间要比跟随旅游团的旅游者从容,我的观察要比旅游者更加细致。我的所到之处,很多是旅游团不去的地方。
《美丽中国·风从东方来》就是我在中国闯南走北写下的旅游散文的选集。
《美丽中国·风从东方来》是我在中国走南闯北所记述的种种记录。我的“行走文学”,是以纪实文学作家的目光进行仔细观察写下的,是我的亲历、亲见、亲闻。我注重细节,注重“花絮”,注重民生风情。
我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刚刚从外地回来,趁着那股新鲜感还没有消失,立即把种种见闻写下来,往往能够写出一篇充满细节、很有激情的旅游散文。然而,如果不是趁热打铁,而是时隔一两个月再去写,就会笔头发涩,怎么也写不出来。我庆幸自己还不懒惰,总是在时间里把旅游散文写好。正因为这样,日积月累,我在纸上留下了那么多的“足迹”……在《美丽中国·风从东方来》中,配合文章,把我在全国各地拍摄的照片作为插图,以使全书图文并茂,更富有可读性。
叶永烈2013年2月7日于上海“沉思斋”
导语摘要
《风从东方来》是作者叶永烈在我国东部地区采 访、出差、工作时在纸上留下的行走“足迹”,《风 从东方来》是一部充满细节、很有激情的旅游散文, 作者漫步在京沪的传统与现代中、体会着东部沿海的 精致生活、感受了东北人家的风土人情,记录下了我 国东部地区的点点和滴滴。
商品简介
《风从东方来》是作者叶永烈在我国东部地区采 访、出差、工作时在纸上留下的行走“足迹”,《风 从东方来》是一部充满细节、很有激情的旅游散文, 作者漫步在京沪的传统与现代中、体会着东部沿海的 精致生活、感受了东北人家的风土人情,记录下了我 国东部地区的点点和滴滴。
作者简介
目录
京沪漫步
最熟是北京
“我爱北京天安门”
走进中南海
形形色色的北京旅馆
在北京住四合院
重返北大
历尽沧桑圆明园
与纪晓岚比邻而居
走访皇家秘档
在协和医院看孙中山蒋介石病历
访梁实秋北京故居
街上流行透明包
“毛家菜”
北京的另类饭店
三上香山
漫步中国现代文学馆
神秘的毛家湾
当年“甲肝”流行时
水灾目击记
上海的城市记忆
漫步上海兴业路
红色密使隐居南京路
上海的周公馆
寻访傅雷故居
上海的早晨
夜上海
在上海上空飞行
春到龙华
古刹老僧
乘热气球
非常时期的上海
老屋旧照忆故人
世博会是浓缩的世界
东部沿海
亲历沪杭高铁首运
面对西湖
西子湖畔品茶香
饮茶思源访龙井
悠悠摇橹游西溪
杭州湾大桥先睹记
在东海水下度过的日子
南湖行
秋雨绵绵访绍兴
在西施的故乡
“火腿之乡”新貌
看山人
泛泛江上鸥
青苔颂
雁荡朦胧夜
三游平阳
雨中南雁
不识故乡路
“质量兴市”
“教育兴市”
温州有了“铁老大”
故乡的温馨
特殊的窗口
温州的打工仔
陌生的故乡
重温童年的欢愉
“世界徽章大王”
目击中国首富村
寻访钱穆无锡故居
在华罗庚的故乡
四色盐城
漫步江都
百年树人
“穿越”镇江
垂钓之乐
珍珠泉探源
重访福州
坐水观山
住山房
走马观厦门
在厦门前线旅游
鼓浪屿上的琴声
再游厦门
侨乡探古
服装新城石狮
青岛的节奏
青岛观巨鲸
处处闻啼鸟
胶东行
冬日济南
走进西柏坡
天下第一桥——赵州桥
漫步古城保定
东北风情
初夏的哈尔滨
在大兴安岭乘飞机
高高的兴安岭
猎人夜话
大兴安岭火场见闻
“南有深圳,北有黑河”
勇敢的鄂伦春
“小小联合国”
访萧红故居
汽车城长春见闻
彩贝生辉
百鸟画
冰雪沈阳行
三访大帅府
“北方明珠”——大连
盐场行
内容摘要
《风从东方来》是作者叶永烈在我国东部地区采 访、出差、工作时在纸上留下的行走“足迹”,《风 从东方来》是一部充满细节、很有激情的旅游散文, 作者漫步在京沪的传统与现代中、体会着东部沿海的 精致生活、感受了东北人家的风土人情,记录下了我 国东部地区的点点和滴滴。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一晃,从北京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已经30 多个年头。人生的五分之三,是在上海度过。我也常 说,上海是我的第二故乡。尽管我并不是上海人,可 是如今我出去,人家都称我“上海作家叶永烈”。
如此说来,对于我,熟的是上海。
我却摇头。
莫非熟的是故乡——温州? 其实,我在高中毕业之后,便离开了温州。此后 ,虽说隔几年也回一趟温州,却总是来去匆匆,只住 三五天就走。所以,故乡留给我的印象,仍是童年时 代的印象。1994年我回温州,写了篇温州散记,那题 目就是《不识故乡路》——因为温州这几年已经大大 地改变了,除了市中心旧城区之外,我“不识故乡路 ”了! 熟的究竟是哪里? 我说:“熟是北京。” 这倒并不因为当年我在北京大学上了六年学。其 实,做学生时,我忙于学业,再说穷学生也没有多少 钱“消费”,难得从郊外的学校到市区——那时叫“ 进城”。一个学期进城三四回,就算不少了。所以, 那时我并不熟悉北京城。
如今我说“熟是北京”,却因为一趟趟出差, 老是去北京。妻子甚至说我一年中去北京的趟数比去 上海南京路的趟数还多。
老是去北京,早就去腻了。在北京,早上办完事 ,我下午以至中午就回上海。我巴不得别去北京。我 希望好是到没有去过的地方出差,富有新鲜感。可 是,身不由己,我依然老是去北京。
总是“粘”着北京,内中的缘由便因为北京是首 都:全国性的会议,大都在北京开;出差办事,上这 个“部”,那个“委”,这个“办”,那个“会”, 都得去北京;还有,为重要的是,我的采访罔,大 体上在北京。说来也怪,虽然人家称我是“上海作家 ”,可是我的作品却大都是北京题材。北京作家们笑 我“侵入”他们的“领地”。其实,我也深感“远征 ”北京,比写“近水楼台”的上海题材要吃力得多。
但是,我却非得一趟趟去北京采访不可。
为什么我要“远征”北京呢?我曾说,这是因为 中国的“百老汇”在北京。当然,我所说的北京的“ 百老汇”,并非美国纽约“百老汇”(BROADWAY)那 样的大街。我所关注的是中国现代史、当代史上的重 大事件和重大人物。由于北京是首都,那些饱经风霜 的“历史老人”、“风云人物”,汇聚在北京,成了 中国的“百老汇”。我奔走于这样的白发世界,进行 一系列采访。在我看来,北京的“百老汇”,是我的 创作之源。
于是,我不断地去北京,有一年甚至去十来次, 有时—个月内要去两次。
我去过纽约。那里的百老汇大街又宽又长,相当 于北京的长安街,宽达40来米,长达25公里。北京的 “百老汇”,却“汇”在几处。记得,有一回我在北 京三里河一个高干大院采访,那里是北京的“百老汇 ”之一。被采访者问我,你是次上这儿?我说来 过好多回,随口答出这里七八户人家的名字。又有一 回,在北京另一处“百老汇”——木樨地的一幢高干 大楼,被采访者得知我曾来这里多次进行采访,建议 我索性对每一家都进行采访——如果把这座楼里每家 的命运都写出来,那就写出了中国半个多世纪的缩影 ! 大抵是我反反复复去北京,北京某部门一度要调 我到北京工作。我觉得这可以考虑。可是,对方只调 我一人进北京。我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我 无法接受这样的条件。于是,调北京工作只得作罢。
我依然一趟趟出差北京。
每一回去北京,差不多住处都不相同。这回住东 城,下回也许住西城。上次住北郊,这次住南郊。这 样,我几乎住遍了北京的东南西北,住遍了各个角落 ,而不像在上海,总是固定地住在一个地方。
也正因为这样,我对北京的大街小巷,对于北京 的变迁比上海更熟悉:我踏勘过“五四”运动火烧的 赵家楼,我细察过当年林彪所住的毛家湾,我寻找过 北京大学“梁效”写作组的所在地,我曾在清华大学 “井冈山,,红卫兵总部“旧址”前踯躅,我也曾研 究过当今的钓鱼台国宾馆哪几座楼是当年“中央文革 ”的所在地…… 每一回我去北京,都发现北京在变,这里冒出一 幢新高楼,那里崛起一座新立交桥…… 北京,浓缩着中国的现代史。北京的“百老汇” ,聚集着中国现代史的见证人。
所以我说,熟是北京。
“我爱北天安门” 在高中毕业之前,我去过的“遥远”的地方, 只是距老家温州70公里的雁荡山而已。1957年我以第 一志愿考上北京大学,不远千里来到首都北京, 心愿就是去天安门广场看一看,拍一张照片。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17岁的我穿上了“礼 服”——父亲给我的一件他穿过的“派力斯”浅灰色 中山装,从北京大学“进城”,终于来到“日日盼、 夜夜盼”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给我的印象 就是宏伟,我一下子被镇住了。那时候我还没有照相 机,但是听说那里有人代客照相,就在金水桥上拍了 一张黑白照片。
过了几天,我收到了这张照片,人拍得很大,倘 若没有身后那金水桥汉白玉栏杆,几乎看不出是在天 安门城楼前拍摄的。有趣的是,我的胸前除了别着北 京大学校徽、高中的“班徽”之外,上衣口袋里插着 三枝钢笔。用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段子来说,上衣口袋 里插一枝钢笔是小学生,两枝钢笔是中学生,三枝钢 笔是大学生,四枝是修钢笔的。那天我正好符合大学 生的“标准”。
1957年国庆节,我报名参加国庆游行。游行队伍 从北京大学出发,步行到天安门广场,也不觉得累。
游行队伍走过天安门城楼前,我清清楚楚看见了毛泽 东主席。此后,在1958年,我参加了建设人民大会堂 的义务劳动,对天安门广场就很熟悉了。
后来有了照相机,我从上海出差到北京时,常在 天安门广场拍照。我的得意之作是在2006年深秋看见 一群老外在天安门城楼前拍照,个个笑逐颜开,我眼 疾手快摁下了快门。
……P2-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