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将全面升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 9787509550717 高培勇 等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将全面升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 9787509550717 高培勇 等主编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4.27 6.7折 36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培勇 等主编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ISBN9787509550717

出版时间2014-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23455247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一)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咯研究院完成的第十一本中国财政政策政策报告。
  时值改革之年,今年的政策报告自然要以财税体制改革为论题。事实上,本报告写作组的组建和课题的启动,恰与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起草进程相伴随,围绕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和内容而展开。不仅如此,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系统部署之后,着眼于各项改革任务的推进战咯,认识到当前需要的是将改革付诸行动,我们又一竿子插到底,将研究直接伸展至改革的行动路线、行动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措施上,终完成了读者面前的这一本报告。
  (二)
  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可以强烈感受到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对财税体制改革的定位被提升至从未有过的历史高度。
  不过,与以往相比,这种定位的提升,其集中的体现,并不在于《决定》围绕财税体制改革写了多大的篇幅,也不在于财税体制改革在《决定》中是否独立成篇,甚至不在于《决定》将财税体制改革放在了什么样的位置,而在于《决定》在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子“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同时,次赋予了财政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战咯定位。以此为基础,次做出了“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的重要概括。并且,又次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为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
  将上述的四个“次”联系在一起,不难理出如下的逻辑线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坚实而强大的国家财政,筑就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要依托于科学的财税体制,科学的财税体制又要建立在现代财税制度的基础之上。
  于是,以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为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并以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便成为这一轮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十分清晰的“路线图”。
  将这样一幅“路线图”放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棋局上,还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财税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
  (三)
  以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并非始于今日。它其实是中国改革的传统路径选择,也可说是中国一贯的改革道路。
  对于中国道路的理解,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发展道路,另一是中国的改革道路。兩个方面是柏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回过头来追溯一下中国的改革道路,可以发现,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迄今,35年的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区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放权让利。大致覆盖了从1978年至1993年的15年时间。然而,细究起来,所谓“放权”,当然是指政府放权。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税上的管理权。所谓“让利”,也当然是指政府让利。在当时,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税收和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也就是减少财税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所占份额。正是通过财税上的“放权让利”并以此铺路搭桥,才使得我圖的改革能够从分配领域入手,进而换取了各项改革举措的顺利出台和整体改革的平稳推进。
  第二阶段,制度创新。大致可以覆盖从1994年至2013年的20年时间。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随后举行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我国的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然而,细究起来,从放权让利迈上制度创新轨道的真正转折点,又是1994年的财税变革。区别于在此之前进行的财税改单,1994年财税改革的基本着眼点,就在于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体制为突破口和主线索,为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基。可以说,正是由于打下了1994年财税改革的制度创新基础,才有了后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和日趋完善以及持续20年的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第三阶段,全面深化。也就是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开的以全面深化作为基本特点的新的一轮改革。有别于以往的改革,这一轮改革全面覆盖了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党的建设制度在内的所有生活领域。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家面〔击的改革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错综复杂,国家面对的改单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艰巨繁重。这一切,都对我国现实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因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极其重要。毋庸置疑,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当然要从筑罕其基础和重要支柱做起。于是,王如前述,在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定位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税体制改革也自然要再度披挂上阵,充当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主线索。
  ……


导语摘要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将全面升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坚实而强大的国家财政,筑就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要依托于科学的财税体制,科学的财税体制又要建立在现代财税制度的基础之上。


目录

1  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面

1.1  税制结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

1.2  
政府支出:稳定规模并转换结构

1.3  预算管理:真正实行“全口径” 

1.4  财政体制:继续坚守“分税制” 

主要参考文献 

2  推进政府收入体系改革

2.1  中国政府收入体系的现状

2.2  中国政府收入的结构

2.3  
完善政府收入体系:改革目标与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3  推进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

3.1  
1994年以来税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3.2  宏观税负与税制结构

3.3  现行税制的特征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下一步税制改革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4  推进财政支出领域的改革

4.1  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

4.2  
财政支出领域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4.3  社会福利领域的问题与改革思路

4.4  政府投资领域的问题与改革建议

4.5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5  推进政府预算管理改革

5.1  公共财政预算

5.2  政府性基金预算

5.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5.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5.5  中国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实践:进展与不足

5.6  
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管理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6  推进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

6.1  分税制改革是怎么开始的? 

6.2  
事权与财权关系界定的五大难点问题分析

6.3  构建与完善地方税系的路径选择:以共享税为主的方向

6.4  
取消税收返还,规范转移支付

6.5  赋予地方发债权,规范地方债务管理制度

6.6  稳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7  
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构建及估算

7.1  构建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框架

7.2  中国政府资产规模估算:以2011年为例 

7.3  
中国政府负债规模估算:以2011年为例 

7.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专栏

2一l  
《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节选) 

2—2  土地出让收入 

3—1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完善税制的要求

4—1  中国与OECD组织财政支出功能分类对照办法 

5一l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关规定和表述 

5—2  历次党的全体代表大会中的“社会保障”议题

6—1  分税制财政体制试点 

6—2  中央政府的实际支出到底有多少? 

6—3  36个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说明了什么? 

7—1  
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IPSASs)利美国联邦财务会计概念和准则(FFACS)

……







内容摘要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3/2014:将全面升化财税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于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坚实而强大的国家财政,筑就坚实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和财政支柱要依托于科学的财税体制,科学的财税体制又要建立在现代财税制度的基础之上。



精彩内容
  2.3  完善政府收入体系:改革目标与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政府收入体系的完善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政府收入体系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1  现行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7年以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提高政府收入统计的质量,加强政府收入管理、完善政府收入结构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相比,现行政府收入体系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政府收入制度的法治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公民财产的无偿征收,如何规范这种分配关系,有效制约政府的征税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制度基础。一般认为,税收法定主义,也就是由立法机关掌握税收立法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权利配置的基本原则。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考虑到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的工商税制改革处于探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授权国务院立法的体制。迄今为止,实体税法中只有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车船税三个税种是由人大立法通过的,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仅有四分之一左右。
  中国政府收入制度的法治化进程滞后不仅体现在实体税法中国务院授权立法的税种太少,更重要的是大量具有税收性质,面向社会无偿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立法权甚至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相当一部分“隐性税收”的立法级次比“暂行条例”还要低,而且往往是由特定部门专款专用的,这不仅造成了社会非税负担沉重,不利于控制宏观税负水平,同时也造成了政府财力的分割。政府收入核算与政府资产负债统计
  现行的政府收入统计依据的是现金收付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大量政府收入,如债务收入属于负债增加导致的现金流人,国有资产、国有资本转让收入实际上是资产变更导致的现金收入,在土地批租制下的土地出让收入实质是政府一次性收取的数十年的租金收入。现行的以现金收付为基础进行的收入统计,缺乏政府总体资产负债状况统计信息,难以对政府收入进行中长期合理预测,也难以准确判断政府的偿债能力和债务风险。国有资本、国有资产(资源)收入有待加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除了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强制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外.政府代表国家拥有或控制着土地、资源及大量国有经营性资产,土地及国有资源的出让、国有经营性资本的收益等也构成了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行的政府收入体系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的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偏低。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