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百人百部--发展的反思 9787222079953 郭家骥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百人百部--发展的反思 9787222079953 郭家骥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41.52 5.2折 80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家骥 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079953

出版时间201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22909051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学发展理论:发展是以文化为中心和目地的的人类全面发展;发展是由文化文体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过程;发展是文化与环境持续调适的过程;发展是文化主体自愿选择变迁模式的过程;发展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发展是国家权力正确领导、帮助和干预的过程,将这6个核心观点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发展是在国家权力正确的领导、帮助和干预下,文化文体自由、自愿、自主、自觉选择和决定的以文化为中心和目的的人类全面发展。
  作者应用人类学发展理论,提出云南是一个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三多一体”的新的省情认识论。澜沧江流域是云南基本省情的一个典型缩影,通过对澜沧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民族文化变迁的田野个案研究,探讨和评价了文化、生态、国家权力与发展的复杂互动关系。
  全书将人类学发展理论与云南及其澜沧江流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走向以文化为终极目的的人类全面发展的宏观理论构想和具体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目录

章 发展理论探讨

 节 主流发展理论述评

  一、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发展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

  三、文化价值观与发展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理论

  五、现代华理论

  六、世界体系理论

  七、全球华理论

  八、可持续发展理论

  九、以自由看待发展

  十、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人类学发展理论探讨

  一、发展是以文化为中心和目的的人类全面发展

  二、发展是由文化文体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过程

  三、发展是文化与环境持续调和的过程

  四、发展是文化主体自愿选择变迁模式的过程

  五、发展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

  六、发展是国家权力正确领导、帮助和干预的过程

第二章 从人类学发展理论认识云南省情

 节 传统的云南省情认识论回顾

  一、从社会发展阶段视角认识云南省情的理论

  二、从云南固有特点视角认识云南省情的理论

 第二节 云南省情认识新论

  一、生态环境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

  三、民族文化多样性

  四、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三多一体”

第三章 澜沧江流域—云南基本省情的典型缩影

 节 澜沧江流的基本特点

  一、生态环境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

  三、民族文化多样性

 第二节 澜沧江流域少数民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成就

  二、存在问题

第四章 澜沧江上游的农牧商文化及其变迁—难迪庆州有其明永、雨崩两村藏族为例

 节 生产方式

  一、格桑家的农业、牧业与商业


        ……

第五章 澜沧江中游的水电建设与移民的生活变迁—难漫湾三村为例

第六章 澜沧江下游的稻作文化及其变迁—以西双版纳州曼远村傣族为例

第七章 走向以文化为终极目的的全面发展



内容摘要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学发展理论:发展是以文化为中心和目地的的人类全面发展;发展是由文化文体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过程;发展是文化与环境持续调适的过程;发展是文化主体自愿选择变迁模式的过程;发展是一个文化自觉的过程;发展是国家权力正确领导、帮助和干预的过程,将这6个核心观点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发展是在国家权力正确的领导、帮助和干预下,文化文体自由、自愿、自主、自觉选择和决定的以文化为中心和目的的人类全面发展。

  作者应用人类学发展理论,提出云南是一个生态环境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三多一体”的新的省情认识论。澜沧江流域是云南基本省情的一个典型缩影,通过对澜沧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民族文化变迁的田野个案研究,探讨和评价了文化、生态、国家权力与发展的复杂互动关系。

  全书将人类学发展理论与云南及其澜沧江流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走向以文化为终极目的的人类全面发展的宏观理论构想和具体对策建议。



主编推荐


  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不公有共性,还有很强的地域性。一国有一国之学术,一方有一方之学术。学术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智慧的结晶,是文化建设的的重要构成部分。云南虽地处边疆,仍不乏丰厚的学术研究传统。尤其明清以来,云南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日臻密切,省外名宿大儒进入云南的代不乏人,而云南的文人学士也多有游宦中愿者。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云南的文化学术遂结出累累硕果,文化名人辈出,如杨慎、李贽、李元阳、师范、王崧、方玉润、许印芳等,其总体集中性的代表成果是《滇系》和《云南备征志》。至清末,云南学子开始走出国门到海外留学,成为云南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也成为改造社会和推进云南文化学术发展的中坚。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云南的学术成果并未为内地所认知。更有甚者,清乾隆年间,四库全书馆在全国征集历代遗书,云南巡抚李右江得到云南先贤的著述。但害怕其中有什么不恰当的内容,竟私藏起来不上报,使得《四库全书》仅从它处收录了3种云南人著述,成为云南文化史上的一大缺憾。辛亥革命后,云南学人痛感地方文化学术之不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赵藩、陈荣昌、袁嘉谷、由支龙。周钟岳、李根源、方树梅、秦光玉等一批当时*负盛名的云南学者倾力收集整理云南文献,于1914年至1923年编成刻印《云南丛书》初编,共152种1064卷,及不分卷者47册;1923年到1940年编成刻印《云南丛书》二编,共69种133卷。另编定31种待刻,后由于抗日战争爆发,整个《云南丛书》的编辑刻印工作中止。历时26年编刻的《云南丛书》把保存下来的历代云南重要地方文献网罗殆尽,是云南有史以来地方文化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对云南的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