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李鸿章传 9787507423440 梁启超 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李鸿章传 9787507423440 梁启超 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13.54 4.8折 28 全新

库存10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启超 著

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

ISBN9787507423440

出版时间2011-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21061090

上书时间2024-10-14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者简介



目录

序例


 


译文部分


 


章绪论


第二章李鸿章所处的历史位置


第三章李鸿章未发达以前及当时中国的形势


第四章军事家李鸿章(上)


第五章军事家李鸿章(下)


第六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


第七章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


第八章外交家李鸿章(上)


第九章外交家李鸿章(下)


第十章赋闲时期的李鸿章


第十一章李鸿章的末路


第十二章结论


 


原文部分


 


序例


章绪论


第二章 李鸿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


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


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下)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第七章 中日战争时代之李鸿章


第八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上)


第九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下)


第十章 投闲时代之李鸿章


第十一章 李鸿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结论



内容摘要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绪论

天下只有平庸的人不被责怪,也不受赞誉。如果一个人被全天下的人憎恨,那么他可说是超乎寻常的奸雄了。虽然,天下说这些话的,大部分都是平常人,千百人里也难找出一个非同寻常的人,那么,以平常人的眼光和见识来评论非常之人,是可信的吗?所以,享誉满天下的,未必不是被人厌恶的伪君子;遭天下诽谤的,未必不是伟人。俗话说:盖棺论定(即死后才给一个人下结论)。我看有不少人死后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对他的评价也还是没个定论的。各自认为自己所评论的是非没问题,那么,后世的史家或论者将如何从中甄别鉴定呢?如:有的人被千万人赞誉,同时也被千万人诋毁;对其称颂达到顶点,对其诽谤也达到顶点。他今天所遭到的诋毁,正好可以与他当初受到的赞誉相抵消;他今天所受的赞誉,正好与他当初所受的诋毁相抵消,像这样的人,那是什么样的人呢?回答是:这种人可以说是非同寻常的人了。他是非常人的奸雄,还是非常人的豪杰,我们暂且不论,而看他所处的位置和所做的事情,就不是平庸之人的眼光和见识随便可以信口雌黄的。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可以读我的这本《李鸿章传》。

我敬重李鸿章的才干,我惋惜他见识的不足,我又同情他的遭遇。李鸿章曾环游欧洲,在德国面见当时的宰相俾斯麦,曾请教地问道:“作为一国的大臣,想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事,但满朝的人与自己意见不合,大家合力阻挠,束缚你的手脚,此种情况下,仍想不放弃自己志向,应从何处入手,怎么做呢?”俾斯麦回答说:“首先要得到皇上的支持,有他支持你就获得了特别权力,那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李鸿章说:“比如现有这么一个大臣,他的君主无论什么人的话都能听进去,君主身边的近臣和侍卫人员,又经常狐假虎威,借主子名义把持着大局。那处于这种情况的人该怎么办呢?”俾斯麦深思了良久说:“作为大臣,如果他是以忠诚之心操劳国事,估计就没有不被君主理解体谅的,只有与妇人女子共事,就不好说了。”(这些话是从西方报纸翻译过来的,普通华文如《星轺日记》所登载的内容,因有所忌讳而不敢全译)对此,李鸿章沉默认同。唉,我看李鸿章胸中的气闷不快和牢骚忧郁,不是旁观者所能理解的。我因此批评他,我也因此理解他。

自从李鸿章在全世界扬名以来,五大洲各国各界,几乎只知道李鸿章,不知道有中国。简单地说,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代表人物了。以甲国人的身份来评论乙国人的事,是必然不能得知其真相的,原因自不必说,但若举出重要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中国近四十年来流的重要人物。读中国近代史,势必不能不说到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传》的人,也势必不能不参见中国近代史,这是有识之士都认同的。所以我现在这本书,也可命名为“同光以来大事记”了。

不仅如此。大凡一个国家今天之现象,必然与它之前的历史有因应关系,所以,过去的历史是今天现象出现的原因,而今天的现象是之前历史发展的结果。以李鸿章与今日中国的深切关系,那么要想评价李鸿章这个人物,就势必要以高远而准确的眼光,观察中国数千年来政权变化更迭的大势、中国各民族的此消彼长与兴衰的发展方向,及当今中外交涉中的隐情内幕,如此才能了解李鸿章在中国历史上所处的独特位置。孟子说:知人论世。世情世事固然不容易评论,而人难道是容易了解的吗?

今天中国的一些时评家,往往以平定太平天国、平定捻军叛乱为李鸿章的功绩,以数次与外国的谈判议和为李鸿章的罪过。我以为这种功罪评价都有失妥当。过去,俾斯麦曾对李鸿章说:“我们欧洲人把抵御异族入侵当作功绩。为保全一家的利益而自相残杀,是欧洲人不赞赏的做法。”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叛乱,可说是兄弟间同室操戈,兄长得胜罢了,如果以此为功劳,那天下兄弟们都会忧惧不安啊。国人因为国耻,积愤已久,痛恨与外国的和议,从而把怨恨都迁怒、集中到李鸿章一人身上,事出固然有因,然而如果设身处地想想,在一八九五年二三月份、一九○○年八九月之交,假使这些批评者也处在李鸿章的位置,那么他们的举措和行为,果真就能比李鸿章表现出色吗?对李鸿章批评指责的人,不过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嬉笑怒骂,图一时口舌之快罢了。所以,我对李鸿章对于中国的功罪评价,恰恰是与此不同的。

李鸿章现在已经去世了。国外的评论者,都把李鸿章当成当今中国的人。有人说:李鸿章的死,势必会带来中国局势的大变动。李鸿章果真可称得上中国人与否,我不敢说,但现在年龄一般在五十岁以上的人,三四品以上的官员,没有一人比得上李鸿章的,这个是我可以断言的;李鸿章的死,与中国全局有无关系,我不敢说,但现今政府失去一个李鸿章,如同虎失去其伥,失去得力助手,瞎子失去说唱的本领,可说是情势危险,前途堪忧,此后麻烦事会越来越多,这个也是我敢断言的。而我又希望外国人对李鸿章的评论有失其真,假使这些评论是真的,那么以我诺大一个中国,只靠一个李鸿章来支撑吗?中国还有病愈的时候吗?

西方有哲言说: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我不能不称他为英雄。虽然,他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而不是造时势的英雄。时势所造的英雄,是平常的英雄。天下如此之大,历史这么久远,何时何代没有时势?所以读一读二十四史,像他李鸿章这样的英雄,可说是为数众多,车载斗量;而造时势的英雄,阅尽历史,往往千年也不出一个啊。这就是我中国历史一直以来因循守旧、缺少创造活力、终不能大放异彩、震撼世界的原因。我写这本书时,胸中自始至终有着这种感慨。

历史学家评价霍光时,常感叹其不学无术。我认为李鸿章之所以不能成为非常的英雄,也因这四个字。李鸿章不了解国民之间相互依存的原理,不通晓世界的大趋势,不懂政治的民生之本原,在十九世纪这个竞争进化加剧的时代,只知道做些添补缺漏的改良工作,苟且偷安,不为休养并扩充国民实力做些事情,把国家建成威名远扬的强大国家,仅仅捡拾了点西方的皮毛,取水却忘了源头,就此自足自安,甚至还凭借自己的那点小才智,想与世界上著名的大政治家抗衡,让出大的利益,却争竞蝇头小利,这不是他不鞠躬尽瘁,但这于事何补呢?孟子说:在尊长面前大吃猛喝,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干肉,这就叫做不知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说得很对啊。李鸿章晚年所做的事桩桩失败,都因为此。尽管如此,这又何必深加指责他?他李鸿章本来就不是一个造时势的英雄。大凡一个人,生于一个社会当中,总会被这个社会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思想、习俗和观念所束缚而不能自拔。李鸿章没生在欧洲而生在中国,没生活在今日而生在数十年前,先于他而生和与他同时代的人,并没出现一个能造时势的英雄来引导他、帮助他,而当时中国所孕育培养的人物,也就是这样了,自然不能把责任归咎于李鸿章一人。况且他的遭遇也和他的心志在当时形势下难以得到实现有关吧?所以我说:我敬李鸿章的才干,惋惜李鸿章的见识之不足,而哀怜李鸿章的遭遇。但自此后会有沿着李鸿章的道路有所成就的人吗?时势既然已变,那能称为英雄的,自然与以往也不一样,希望他不要用我为李鸿章开脱的话来自我宽恕。

 

 



媒体评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