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18.67 4.7折 ¥ 39.8 全新
库存29件
作者安谅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0021341
出版时间2023-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12265536
上书时间2024-10-13
微型小说里的微言大义
邱华栋
安谅《你是一棵吉祥草》是他的《明人日记》系列选编,里面的80篇所谓日记,以明人之眼,扫射涵盖职场、家庭、休闲、读书等,可见到人生百态。虽言“日记”,实则是一个个虚实相间的短小说,每一篇都是个五脏俱全的小麻雀,又篇篇不同,发出叽叽啾啾的复调之音。因此在微型小说这种文体上,安谅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文本,也丰富了这种文体的延展性。
安谅的微型小说非常有识别度,读起来非常亲切,搁在枕头边、沙发边,或者轻巧温柔地蹲在一摞沉重的辞典上,让我随时都能够拿起翻开来,读一篇进去,享受流丽密集的审美感受。
我认为读这本书,不需要正襟危坐,因为《你是一棵吉祥草》非常具有亲和力。它是一本与你我的日常喜怒、得失、荣辱都将产生联系的书,因为它的日常性,我们可以随时进入,自然也可以毫无负担地离开,等待下一次再次展开它。如果有人看过我读书的样子,我可能都是眉头锁着或至少是面色严肃地看长篇小说,但阅读这种来自一个作者生活,明确的个人视角的微型小说,我却时常会有欣快之感与会心之感。
安谅的写作当下体现出非常独特的品质,就是作家对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的把握,非常难得。这本书中的很多篇目仔细看去,都能发现其中蕴含作家浓厚的自我意识。许多作家会说自己为了苍生写作、为了未来写作,但恰恰缺失了自己——谁都需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另外,在一个短视频、短博客(微博)火爆的时代,文字的传递效能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仅是对文字功能的一种要求,还是对作家的提醒:我们不能够拒绝读者,需要友善地对待写作这项劳作的期待视域。自然,深沉漫长的文字有其永恒的价值,但简短的微言大义却是一种主动敞开自己与读者更为平等的交流姿态。明人的这些精致的小说就非常贴近生活,贴近普通人的心灵,因此,他的小说就不仅能够传递信息,还力图让大多数人都能从中直接感悟到微言大义的力量。
写作短小说的人,不可能不从《世说新语》《聊斋志异》中转益多师,而欧·亨利、契诃夫、巴别尔也都为我们展示了现代小说的杰出技术。不论是谁,都足以在写作者的头脑里横亘出一片连绵的山脉,遥远地伏在那里,成为不可忽视的标准。安谅有这样的文学史的自觉意识,我想他的良苦用心融合到了小说技法之中。
小说中,明人有一个大致的社会形象——公务员、文化人、宽和之人、平凡之人。有时候觉得他真是平凡啊,是一个会不好意思拒绝健身房有偿指导的尴尬人,有时候是一个对局势洞若观火的明白人,有时候还是个犯过一点错误却羞于启齿道歉的糊涂人,也是一个会劝年轻人体谅父母心情的老好人……其实不乏黑色幽默,但更多的还是温情,与他的名字一样,内心的安宁坦然与谅解宽宥的人生态度皆不可或缺。一句话,明人这个人物在践行平淡却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非常喜欢的几篇刻画了许多个底层的、普通的、不起眼儿的,甚至形象还有些许不雅的市井小人物,我认为恰好是这些篇目里的“俗世奇人”组成了安谅小说序列里的“新语”和“志异”。他们的名字也许你张嘴就忘,也许你回忆不起他们的面目,但这些人就像少林寺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扫地僧,有自己的绝活儿,当然更有自己的底线。人做到这份儿上,才真正叫作返璞归真。
文学即人学。安谅不写历史的大变迁,人性的大悲恸,他就写普通人的一个个小表情,字里行间、举重若轻。我们是不是要责备他不够宏大,不够复杂,不够戏剧化?如卢梭所说:“在人类所有的知识中,最有用却又最不完善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们在面对有关“人”的终极问题时,简明的界定性语言显得这样捉襟见肘。有这样的一个个人物托举着,社会的运转才真正有序。
明人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但不是什么扭转者、缔造者。一个人的“高度”也许可以用“成功”这把粗糙的尺子量出来,但人生的宽度和深度是不可以去计算的,也不可能预测和设计,只能够去感知、追慕,安谅的写作其实非常直观地在传达这种内核。因此可以说,他不以“高度”区分读者,每一种文化层次和文化需求的读者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
安谅默默写作时那种沉静的状态和稳定的心态,其实溢出了历史进程里无法被归纳的感觉。历史的前行虽然由勇士引领,但要依靠平凡、怯弱甚至蠢笨的心灵托举,这些心灵互相调试,最后组成的总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善”与“正”的道路,就这份儿微小的坚持要比天才的爱恨情仇贵重得多。也许可以指望的是,“安然”和“谅解”能够被习得吧。安谅已经创造出这么多的好小说,为读者展示了人生的“宽”与“深”,那么,他还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邱华栋,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和尚”归来
“和尚”是明人的初中同学。其相貌俊朗,面如白玉。落下这个绰号,首先源于他上中学时,自己不小心砸破了头,缝了好多针,头发自然都被剃尽了,那模样与和尚还真挺相像。之后被愈叫愈甚,就是本故事的内容了。
疫情得到控制后的5月,上海,是春风骀荡的好日子。柳兄来电了,说:“近期有空,老同学们聚聚?”明人道:“怎么,憋得难受了?”柳兄也倒直爽:“此其一,另外,就是‘和尚’回来了,也想和大家聚聚。”“他不是去日本了吗?回来了?”明人纳闷。“没错,他回来了,听说已居家隔离了14天,现在都过一周了。”柳兄的回答,驱散了明人心中一半的乌云。另一半是,这“和尚”,此时回来干啥?明人与他已有十多年没见了。
那十多年前的一幕,仿佛还在眼前。那天,“和尚”给明人发来短信,说:“有一个挺不错的项目,在西藏的,你愿意投资吗?”明人没听明白是什么项目,但这“和尚”募捐的嗜好,明人是亲眼看见,最早也是亲身经历的。“和尚”募捐的某种“端倪”,也是明人最早敏感发现的。虽非涉及道德甚至法律层面,但他似乎随心所欲,因此结果不妙的情状,还是时有发生的。
初中时,班里竞选班长,脑袋被缝了针的“和尚”动心了。他私下找了好几位同学,也找了担任副班长的明人,说服他们都支持他。他说他爸是当官的(后来知道,是一家街道道路养护公司的老总),他也有当官的素质。他当班长,准能让班里活动搞得生气勃勃的,把其他班甩出几条大马路。他说得铿锵有力,那光头贼亮,加之还有一块比胎记更深的疤痕,很多人被他忽悠了。最后,他未能如愿,只担任了班里的生活委员。他也乐呵呵地干着,第一件事,就是为柳兄募捐,他说“柳兄父母离异,平常生活拮据,我们应该解囊,给他一点支持”。他带头拿出了十块钱纸币(那时,不是一个小数目),还真有些人也跟着掏出了一些纸币和硬币。可柳兄知道了,不仅分文未收,还一点不领情,对他破口大骂。
明人明白,这柳兄是不想使家里的隐私,因这好友所谓的好心而曝光,他的自尊受伤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这两位好伙伴没有说话。
毕业之后,这“和尚”又干过几件募捐的事,明人忙于公务,也无心过问,这项目那项目的也就从不参与,“和尚”还专程找到明人家。明人调侃“和尚”:“投资我不行,若是募捐帮助有困难的人,我可以拿一点。”“和尚”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次不募捐、不募捐!”这回,“和尚”又归来了,其又会出何主意呢?
5月的一天,他们同学聚会了。这“和尚”偏偏没来。同学来得多,也不介意多一人少一人,他们聊得也挺欢。明人问过召集者柳兄,柳兄说:“‘和尚’说自己临时出差,赶不来了,向大家致歉。”新同学微信群又建立了,“和尚”也被邀请入群。入群的第一天,他竟又向大家发出了募捐的号召。他也不说捐款去向,只是说,请相信他,有人需要帮助,能出多少出多少,都是一份心。至于是怎么回事,请容许他暂不透露。这样的募捐谁会相信呢?何况“和尚”微信的牌子并不坚挺呀!私下里有人嘀咕,场面上,也少有人搭腔,只有柳兄出于友情,可能也想到当年“和尚”的一番好意和真情,首先捐了一千元。也有两三人跟着,但群里冷漠的氛围,还是充盈弥漫。
明人不敢贸然表态和行动,他专门找了柳兄,也打通了“和尚”的电话。“和尚”才“挤出”一点信息来:“有位我们中间的人正与病魔斗争中,急需医疗费,恕我暂不说出他是谁了。因为病人他不让说,更不知道我在募捐。也请你保密。”他说得那么急切,都快哭出声了。
明人思忖片刻,也在群里捐出了两千元。他凭直觉,还有这么多年的了解——这“和尚”有点迂,但骨子里还是善人——相信“和尚”。同学们也跟着纷纷解囊了。
那一天,“和尚”把他们好久未联系的班主任老师,也邀请入群。老师八十有余了。他一入群,就感谢同学们,说他之后才知道,他们都为他捐款了,及时解决了他的医疗费。他说“小寿特地从日本回来看望我,得知我生病,几乎天天陪在我身边。你们同学聚会,他都借口出差了”。他真感激不尽。
小寿,小寿是谁?明人纳闷了一阵,才想起是“和尚”。
“和尚”也“亮相”了,有点羞羞答答:“应该感恩老师,也感恩同学们,给过我帮助,我平生当的最大官,生活委员,就是你们封的。谢谢老师、同学。我总想为大家做点事呀。”
后来同学们都去探望了班主任。班主任恢复得面色红润,精神不赖。
明人赞叹,“和尚”归来的这一次募捐,相当成功呀!
短篇小说集,《明人日记》系列作品又一佳作,一幅当代社会人间百态的白描作品。这里有美好的亲情,含蓄悠远;有耐人寻味的爱情往事,细腻婉转;有职场趣闻,催人奋进;有人与动物的故事,呼吁人间大爱……滚滚红尘中,潜藏着许多这样的珍贵记忆,而在这些缤纷的故事里,我们总能够认出彼此。
安谅 本名闵师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幼笔耕不辍。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省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出版作品数十部,其中包括诗歌集“沙枣花香系列”等7部,散文作品集“寻找系列”“明人明言系列”等10部,小说作品集《明人日记》系列等10部,另有长篇报告文学、戏剧文学等。曾获得《萌芽》报告文学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双年奖和最受读者欢迎奖,“中国天水·李杜国际诗歌节”特别奖,等等数十种奖项。近年有数十篇散文和微小说被选入全国及各地高考、中考等试卷。不少作品荣登中国小说、散文等年度排行榜,被广为转载。
第一辑 马的变幻
“和尚”归来
外婆的汤婆子
孪生兄弟
那天寒潮
保姆找东家
肉包子
衣装
大花一绝
带薪时间大师
马的变幻
第二辑 五月的相约
让爱住我家
老俞头戒烟
进口迷的ABC
五月的相约
老张的美好记忆
大柳的顽疾
秦副总的十二年
宽窄巷子里的“老克勒”
早就看出来了
不愿同梯的女孩
第三辑 诗人D的回归
退群
让道
诗人D的回归
别人的时间
老杨认友
你要卖房吗?
猫与帽
小区“双娇”
送错了的外卖
第四辑 妈妈的红烧肉
交警老田
海外有个好项目
蛇皮袋里的花生
不愿长大的孙子
哈雷健身
兄弟情谊
放下手机
久仰,久仰
妈妈的红烧肉
第五辑 水声哗哗
水声哗哗
地铁上
人才
你是一棵吉祥草
鲜花送给您
身体与灵魂
迟到的约会
刀鱼馄饨
第六辑 逆行的人
葱香
阿华兄的生活经
逆行的人
卖保险的老邻居
五指老爷叔
对门
谣言之谜
书友老张
善心李阿婆
寻找书店
第七辑 念奴娇
一碟猪耳朵
念奴娇
烹小鲜
杨柳弯弯
梦中的橄榄树
老叶“下凡”
艺术的名义
平常男女
散步
“和尚”归来
“和尚”是明人的初中同学。其相貌俊朗,面如白玉。落下这个绰号,首先源于他上中学时,自己不小心砸破了头,缝了好多针,头发自然都被剃尽了,那模样与和尚还真挺相像。之后被愈叫愈甚,就是本故事的内容了。
疫情得到控制后的5月,上海,是春风骀荡的好日子。柳兄来电了,说:“近期有空,老同学们聚聚?”明人道:“怎么,憋得难受了?”柳兄也倒直爽:“此其一,另外,就是‘和尚’回来了,也想和大家聚聚。”“他不是去日本了吗?回来了?”明人纳闷。“没错,他回来了,听说已居家隔离了14天,现在都过一周了。”柳兄的回答,驱散了明人心中一半的乌云。另一半是,这“和尚”,此时回来干啥?明人与他已有十多年没见了。
那十多年前的一幕,仿佛还在眼前。那天,“和尚”给明人发来短信,说:“有一个挺不错的项目,在西藏的,你愿意投资吗?”明人没听明白是什么项目,但这“和尚”募捐的嗜好,明人是亲眼看见,最早也是亲身经历的。“和尚”募捐的某种“端倪”,也是明人最早敏感发现的。虽非涉及道德甚至法律层面,但他似乎随心所欲,因此结果不妙的情状,还是时有发生的。
初中时,班里竞选班长,脑袋被缝了针的“和尚”动心了。他私下找了好几位同学,也找了担任副班长的明人,说服他们都支持他。他说他爸是当官的(后来知道,是一家街道道路养护公司的老总),他也有当官的素质。他当班长,准能让班里活动搞得生气勃勃的,把其他班甩出几条大马路。他说得铿锵有力,那光头贼亮,加之还有一块比胎记更深的疤痕,很多人被他忽悠了。最后,他未能如愿,只担任了班里的生活委员。他也乐呵呵地干着,第一件事,就是为柳兄募捐,他说“柳兄父母离异,平常生活拮据,我们应该解囊,给他一点支持”。他带头拿出了十块钱纸币(那时,不是一个小数目),还真有些人也跟着掏出了一些纸币和硬币。可柳兄知道了,不仅分文未收,还一点不领情,对他破口大骂。
明人明白,这柳兄是不想使家里的隐私,因这好友所谓的好心而曝光,他的自尊受伤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这两位好伙伴没有说话。
毕业之后,这“和尚”又干过几件募捐的事,明人忙于公务,也无心过问,这项目那项目的也就从不参与,“和尚”还专程找到明人家。明人调侃“和尚”:“投资我不行,若是募捐帮助有困难的人,我可以拿一点。”“和尚”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次不募捐、不募捐!”这回,“和尚”又归来了,其又会出何主意呢?
5月的一天,他们同学聚会了。这“和尚”偏偏没来。同学来得多,也不介意多一人少一人,他们聊得也挺欢。明人问过召集者柳兄,柳兄说:“‘和尚’说自己临时出差,赶不来了,向大家致歉。”新同学微信群又建立了,“和尚”也被邀请入群。入群的第一天,他竟又向大家发出了募捐的号召。他也不说捐款去向,只是说,请相信他,有人需要帮助,能出多少出多少,都是一份心。至于是怎么回事,请容许他暂不透露。这样的募捐谁会相信呢?何况“和尚”微信的牌子并不坚挺呀!私下里有人嘀咕,场面上,也少有人搭腔,只有柳兄出于友情,可能也想到当年“和尚”的一番好意和真情,首先捐了一千元。也有两三人跟着,但群里冷漠的氛围,还是充盈弥漫。
明人不敢贸然表态和行动,他专门找了柳兄,也打通了“和尚”的电话。“和尚”才“挤出”一点信息来:“有位我们中间的人正与病魔斗争中,急需医疗费,恕我暂不说出他是谁了。因为病人他不让说,更不知道我在募捐。也请你保密。”他说得那么急切,都快哭出声了。
明人思忖片刻,也在群里捐出了两千元。他凭直觉,还有这么多年的了解——这“和尚”有点迂,但骨子里还是善人——相信“和尚”。同学们也跟着纷纷解囊了。
那一天,“和尚”把他们好久未联系的班主任老师,也邀请入群。老师八十有余了。他一入群,就感谢同学们,说他之后才知道,他们都为他捐款了,及时解决了他的医疗费。他说“小寿特地从日本回来看望我,得知我生病,几乎天天陪在我身边。你们同学聚会,他都借口出差了”。他真感激不尽。
小寿,小寿是谁?明人纳闷了一阵,才想起是“和尚”。
“和尚”也“亮相”了,有点羞羞答答:“应该感恩老师,也感恩同学们,给过我帮助,我平生当的最大官,生活委员,就是你们封的。谢谢老师、同学。我总想为大家做点事呀。”
后来同学们都去探望了班主任。班主任恢复得面色红润,精神不赖。
明人赞叹,“和尚”归来的这一次募捐,相当成功呀!
……
“明人”的世界——
中国社会人间温情的据实写照
中国社会敦厚善意的入骨刻画
一本深烙了时代印记的书
安谅的作品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魔力,初读似乎普通,随着时间的沉淀,作品蕴含的力量和味道渐渐浮现,它们的读者常常对生活中的某个场景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事后回想起来,原来曾在安谅的书中读到过类似的事件。若没有对生活的广泛而深刻的认识,是无法写出这样世事洞明的作品的。随着《明人日记》系列的陆续出版,一个“明人宇宙”也逐渐展露出来。
本书为《明人日记》系列中的一本,该系列中《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你跑什么跑》《你是我的原型》《透明生活》已由我社出版。本书延续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让故事自己说话,对读者期待的东西缄默不言,让读者自己去解决犹疑。本书收录作者近期创作的近七十篇短篇小说,其中大部分在《新民晚报》《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过。作品以平凡的生活细节为切入点,细察不同处境中的人们的面貌与心态,题材涉及生活、职业、文化等多个领域,表现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众生相。对了解、感受当下现实的人文风貌,具有一定帮助。
安谅是我见过的有些传奇的人物,他的经历就是一部作品,有很多值得书写的故事。
——何建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安谅的作品一直很受读者喜欢。他的作品生动、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叶辛(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在微型小说这种文体上,安谅为当代文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文本,也丰富了这种文体的延展性。他的写作当下体现出非常独特的品质,就是作家对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的把握,非常难得。他具有文学史的自觉意识。
——邱华栋(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我十分愿意演绎安谅的作品,他的作品有真情。
——乔臻(著名配音演员、配音导演)
安谅的作品,有的看似微小,其实是重大的题材,内涵意蕴丰富。
——王干(著名文学评论家)
安谅工作如此繁忙,竟能写出这么多体裁不一、题材丰富的优秀作品,足见他是钟情于生活,和富有才华的人。
——杨扬(著名文学评论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