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理解文化与中国哲学 9787531761822 细主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理解文化与中国哲学 9787531761822 细主编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41.27 4.7折 88 全新

库存4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习细平主编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61822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6374648

上书时间2024-10-08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理解之困·导言

第一章 理解之困:人与自然

第一节 天人相分

第二节 究天人之际

第三节 体道与体自然

第二章 理解之困:人与社会

第一节 为我与贵己

第二节 群己之辨

第三节 善“群”成“己”

第三章 理解之困:人与他人

第一节 人情淡薄

第二节 词不达意

第三节 两难困境

第四章 理解之困:人与自我

第一节 身心分离

第二节 身心二元

第三节 身心体用

第二篇 理解之方·导言

第五章 理解之方:大学之道

第一节 大人之学

第二节 修齐治平

第六章 理解之方:仁爱之道

第一节 仁者爱人

第二节 克己复礼

第三节 忠恕之道

第七章 理解之方:中庸之道

第一节 心性与天道

第二节 诚明功夫

第八章 理解之方:和而不同

第一节 “和而不同”的自然观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第三节 “和而不同”的文化观

第三篇 理解之境·导言

第九章 理解之境:和光同尘

第一节 道之“自然”

第二节 道之“仁”

第三节 道之“克欲”

第四节 道之“境”

第十章 理解之境:民胞物与

第一节 为天地立心

第二节 为生民立命

第三节 为往圣继绝学

第四节 为万世开太平

第十一章 理解之境:天人合一

第一节 天人合德

第二节 天人合道

第三节 天人感应

第十二章 理解之境:万物一体

第一节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二节 大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十三章 理解之境:知行合一

第一节 学为圣贤

第二节 发明本心

第三节 致良知

第四节 诚于中,形于外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绪论

从哲学上来说,人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其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人是社会的产物,是理性的存在,这就要求人的自我塑造与自我成就需要通过相互理解来建构。为此,在直面人的这种存在处境时,我们希望对“理解”进行充分认识与把握。具体来说,我们着眼于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资源出发,搜集、整合其中最具有创发性的哲学思想内容,用以阐释“理解”深刻的哲学内涵。我们以为,从哲学上需要对“理解”本身有如下两则基本认识:

其一,“理解”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涵。首先,“理解”不仅仅存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存在于往往被我们忽略的主体内部。在与他者交互的活动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认识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从逻辑先后上来说,唯有“自觉”,才有“觉他”的可能性。所谓“自觉”,就是主体对自我(也包含主体与外在的一切关系)的深度理解。儒家特重“仁(爱)”,那么,人何以能够“仁(爱)”呢?孔子在答弟子颜渊问“仁”时,有谓“克已复礼为仁”。以孔子所答,其里在“克己”,其表在“复礼”,内外兼修,而有“仁(爱)”。“克己”就是需要主体自身对自己有所要求。《中庸》亦直言:“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也是强调主体自身始终如一,因为君子需与“道”相合(天人合一)。“仁(爱)”唯有从主体自身内发而出,方能够真切地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否则就只能是流于外化的虚情与假意。其次,“理解”的目的在于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达成共识。“言意之辨”向来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言意关系之内,同时还包含了名实关系,即概念与对象的关系。主体与客体之所以能够构成相互之间的“理解”并达成共识,是基于共同进行生产、生活而产生的语言的。但是,我们时常又不得不承认语言与意义之间存在相当的距离,直如《周易》中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①.我们当然不可能因“义”废“语”。如此,“理解万岁”引发表达者(主体)与聆听者(客体)间的“会心一笑”,往往具有一种不言自明的神妙之用。

其二,“理解”具有现实的伦理学意义。从中国传统哲学言之,尤其是儒家的文化传统,我们以为其哲学建构的最终诉求,是为建构人伦秩序。简言之,以一般的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及伦理学三者构塑的哲学体系观照中国传统哲学的话,此三者实则是统合为“一”的。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理解”实际是为其作为伦理学服务的。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并未直接指出“理解”具有本体论的意涵。这不是否认“理解”具有这一特性,而是从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出发的。我们以为,孔子之所以“罕言利,与命,与仁”②,实与其对人的材性有深刻的洞见有关。孔子的终极关怀是在为现世的人寻求安身立命之道,将多数材性不足以支撑理解“性与天道”的人的眼光拉回人间,故而隐微了或是悬置了对本体论的建构,推重人从“做事”(伦理生活)中感应天道。

基于以上两则基本认知,我们尝试从中国传统哲学出发,对“理解”的内涵进行理论探掘,亦即构成本书编写的基本逻辑:

第一,理解之困。诚如上文言及“言意之辨”,即语言与意义存在相当的距离。我们无从确证表达者对意义的表达是否能够被聆听者完整接受。从这一重意义上来说,理解的困境始自我们应用与理解的语言本身。再者,对于我们面对的对象世界,我们认知、理解最直接的手段源自我们本身的感官系统。无可否认的是,我们身体感官的机能在时空意义上显然是有限的。那么,又何以能够完整地认知、理解广表的无限的对象世界呢?当然,我们并不因此而陷入极端的不可知论境地。只是,当我们借此反思之后,我们需要承认“理解”的困难与困境。

第二,理解之方。面对中国传统哲学丰富的思想资源,我们侧重以儒家为重心,对“理解”的困难与困境进行解读,是为“理解之方”。中国传统哲学中有诸如天人之辨、义利之辨、名实或言意之辨、知行之辨等思想命题,即包含了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人与自我的思考。从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观之,这些问题总是不断被提及,且常问常新。何以如此?这不……



精彩内容

这是一本讲述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图书。它利用中国哲学的文化资源,深入探讨了“理解”的哲学逻辑,体现了“理解”命题所具有的哲学性、时代性和超越性。本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讲解深浅适宜,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让读者在阅读中体悟哲学的思考与内涵。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知识,还可以学会利用哲学观点来思考、解决现实问题。它鼓励读者将哲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哲学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