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9787522907024 陈传锋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9787522907024 陈传锋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60.03 4.7折 128 全新

库存103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传锋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22907024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4305569

上书时间2024-10-08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男,1964年生,江西鄱阳人,二级教授,基础心理学博士,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后(2003.9-2004.8);英国剑桥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访问学者(2011.4-2012.3)。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曾任宁波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负责人,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曾任湖州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人文社科处处长;现为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点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与教育、老年心理与健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教育学)4项,其中2项结题鉴定等级优秀;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多项;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出版著作(含合作)10余本,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多种心理学、教育学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含合作)。同时,重视科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开展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被中共宁波市委和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宁波市社区建设工作优选共建个人”。注重人才培养和学生课外指导,指导学生荣获省级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及以上3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1项、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和特等奖各1项;并多次指导学生成功申报和完成国家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和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

目录

第一章 隔代教养概述

第一节 隔代教养的概况与特点

第二节 隔代教养的优势及劣势

第三节 隔代教养对孙辈的双刃剑效应

第四节 隔代教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第二章 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认知和依恋的影响

第一节 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

第三节 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依恋情绪的影响

第三章 隔代教养儿童的人际关系研究

第一节 隔代教养儿童的亲子关系研究

第二节 隔代教养儿童的祖孙关系思考

第三节 隔代教养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

第四章 隔代教养儿童的学业发展研究

第一节 隔代教养小学儿童的学校适应研究

第二节 隔代教养小学儿童的学习依赖研究

第三节 隔代教养少年儿童的学习困难研究

第五章 隔代教养儿童的品行问题研究

第一节 隔代教养少年儿童的道德社会化研究

第二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研究

第三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研究

第六章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心理依赖研究

第一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认知依赖研究

第二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依赖人格研究

第三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行为依赖研究

第七章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祖辈依赖研究

第一节 学前儿童祖辈依赖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第二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祖辈依赖的现状调查

第三节 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祖辈依赖的影响

第四节 祖辈依赖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 隔代教养儿童的身心健康研究

第一节 隔代教养小学儿童的生理健康研究

第二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

第三节 隔代教养小学儿童的学习压力研究

第四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研究

第九章 隔代教养家庭的干预对策

第一节 祖辈隔代教养价值的提升策略

第二节 隔代教养祖辈身心健康的干预方案

第三节 隔代教养学前儿童祖辈依赖的干预对策

第四节 农村留守家庭隔代教养的干预策略

后记



内容摘要

一、隔代教养的概念与类型

(一)隔代教养的概念

隔代教养(grandparenting),也称隔代教育、隔代抚育、隔代照料、隔代抚养,指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由祖辈担当起对孙辈实施教育、抚养的部分、主要或全部责任,是祖辈和孙辈之间双向影响和互动的过程(李晴霞,2001;段飞艳,李静,2012;李洪曾,2006)。亦即,隔代教养(育)是指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照料孙辈,孙辈曾经(如婴幼儿期或小学时期)有一年以上、或暂时(因父母工作关系,晚上或假日时间)或长期(因父母离异、死亡、异地工作或其他因素)完全或部分由祖辈教育、抚养、照料一年及以上,或父辈为了减轻自己照料子女的负担而要求老人协同自己照料孩子,或祖辈自己为减轻子女负担主动要求协同子女照料孙辈一年及以上的家庭教养形态(陈传锋,孙亚菲,2020)。

(二)隔代教养的类型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将隔代教养分为不同类型:

第一,按祖辈参与隔代教养的不同时段划分,可将隔代教养分为工作日隔代教养型、晚间隔代教养型、周末隔代教养型、寒暑假隔代教养型,以及时段不固定的隔代教养型(陈传锋,孙亚菲,2020)。

第二,按祖辈参与隔代教养的不同程度划分,可将隔代教养分为完全隔代教养(父母长期与儿童分离,祖辈承担全部教养责任)和不完全隔代教养(祖辈—父辈协同教养)。不完全隔代教养又称为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即祖辈—父辈共育,包括祖辈辅助型教养(低照料强度,祖辈教养时间低于父辈)、祖辈合作型教养(中等照料强度,祖辈教养时间和父辈相当)和祖辈主导型教养(高照料强度,祖辈教养时间高于父辈)。

第三,按祖辈参与隔代教养的不同原因划分,可将隔代教养划分为祖辈被迫型隔代教养(包括因父辈要求而参与教养孙辈、父辈丧失教养能力等)和祖辈主动型隔代教养(即祖辈自己希望并要求参与教养孙辈)(陈传锋,孙亚菲,2020)。

第四,按家庭成员的代际构成划分,可将隔代教养分为由祖辈和孙辈二代成员组成的隔代教养家庭(即完全隔代教养)和祖辈、父辈和孙辈三代成员构成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辈—父辈协同教养)(陈传锋,孙亚菲,2020)。

第五,按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划分,可将隔代教养分为祖辈和孙辈共居型(包括父辈偶尔回来居住和父辈独居),祖辈、父辈和孙辈三代同堂型(或合居式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型),祖辈独居、父辈和孩子共居型。前两种居住方式又称为“有祖辈同住”型,后一种居住方式则可称为“无祖辈同住”型(或分居式祖辈—父辈协同教养型)。

第六,按隔代教养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划分,可将隔代教养分为儿童在婴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婴幼儿和小学阶段、婴幼儿和初中阶段、小学和初中阶段以及从婴幼儿到小学及初中阶段的隔代教养(陈传锋,孙亚菲,2020)。

此外,按隔代教养是由父系祖辈还是由母系祖辈来承担,可将隔代教养分为父系祖辈(祖父母)照顾型和母:系祖辈(外祖父母)照顾型(孙亚菲,2013);按隔代教养的地域划分,可将隔代教养分为农村地区的隔代教养和城市地区的隔代教养。



精彩内容

本书聚焦于当前我国日益普遍的隔代教养现象,基于对隔代教养家庭儿童及其主要教养人的抽样调查,揭示了隔代教养儿童的心理状况,系统考察了隔代教养相关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侧重考察了隔代教养儿童的祖辈依赖及其成因。作者在分析祖辈隔代教养利弊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中国式隔代教养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提升隔代教养家庭的教育质量,促进隔代教养儿童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