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学以成才 9787547618622 王世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学以成才 9787547618622 王世朝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8.3 5.9折 48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世朝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18622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8元

货号12247880

上书时间2024-10-08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言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民族兴亡、人民福祉,是百年大计、千秋伟业,必须严肃对待,审慎为之。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优生、优育、优教、优选的文化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的记录;《国语》有“同姓不婚,惧不殖也”的记载;《魏书·高祖纪》有“周制始绝同姓之娶”的法规。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近亲结婚不利于繁衍后代,并通过立法加以禁绝。
中华民族自古就高度重视教育,《礼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将教育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如此远见卓识,赋予了一个伟大民族吐故纳新、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
在教育实践层面,这方面的记载就更多了,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胎教的记录:“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据《大戴礼记·保傅》记载:“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为了能尽早将优异的少年儿童选拔培养,汉代规定:“汉法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唐代开始设置童子科,为了保证童子科的质量,强调“荐送童子,并须实年十一、十二以下,仍须精熟一经,问皆全通,兼自能书写者”。宋代对神童,往往由皇帝亲自考试,足见其重视程度。文学家杨亿、宰相晏殊都是“童子科”出身。
早在春秋之前,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国民素质教育对于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据《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在经历十九年政治流亡生涯后回到晋国,登上王位,此时他年事已高,迫切希望快速建功立业。但大夫子犯一次次劝阻,原因很简单——民众教育跟不上,只有先进行国民素质教育,然后才能励精图治。
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谷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
这是一则国民综合素质教育的典型案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战略的成功实施。一战称霸的故事背后,是古典版本的教育与综合国力竞争。
再来看看发生在舟车劳顿的行程上的一件事。这是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初到卫国时发生在旅途上的一堂精彩的课。据《论语·子路篇》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大意是说,孔子率领学生到了卫国,那天是学生冉有驾车,一进入卫国,看到的是稠密的村落、兴旺的人丁(注:此时鲁国衰败,百姓逃亡,人口锐减,为此鲁国还颁发了意在激励赎回人口的奖励措施。据《吕氏春秋》记载:“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孔子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人丁好兴旺啊!”学生冉有马上追问:“这么多人,接下来该怎么办?”孔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发展经济,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冉有紧接着问:“富裕之后呢?”言下之意,富裕了是不是就满足了,一了百了了?孔子斩钉截铁地回答:“加强教育!”一定要发展教育,培育老百姓的心智,丰富老百姓的文化!
这堂发生在旅途上的课,我认为是孔子最生动、最鲜活的一堂课。没有教案,没有教学设计,完全是触景生情的即兴教学。学生提问尖锐直接,老师回答果断深刻。这样的师生,真是教学相长!
在培养人才方面,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人的先天本性是差不多的,只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使他们出现了较大的差别。为此,他告诫儿子伯鱼“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即使有卓异的天赋、良好的愿望,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会走向其反面:“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后来,他的孙子子思也说:“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说苑·建本》)这更明确指出学习可以使一个人增长才干。
亚圣孟子秉承儒家教育理念,坚信只要接受教育,刻苦学习,则“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一个人只有经过教育、学习,才能克服外界的干扰,保持住自己的善性。他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在这里,学习与不学习又成了动物与人的分水岭。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孟的思想,也十分重视学习。他说:“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荀子·法行》)“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他坚持性恶论,认为不学习就无法改变这种恶性。“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劝学》)“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荀子·儒效》)意即学习与否不仅决定了一个人是做人还是当禽兽,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贵贱贫富和聪明愚蠢。
《礼记·学记》综合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明确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习不仅对一个人成才,而且对巩固国家的统治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吕氏春秋·尊师》认为“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强调指出好学对人才修养身心的重要作用,认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吕氏春秋·劝学》)。
《韩诗外传》认为人的材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得到发展,所谓“材虽美,不学不高”,并以玉石不镂刻则不成器为喻,说明人“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还以文王、武王为例,说明由于他们“智而好问”“勇而好问”,即知学乐学,故而成为圣王。刘向认为:“不学,不明古道,而能安国者,未之有也。”(《新序·杂事》)
王充批判了那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错误观点,指出“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进而提出“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人有知学,则有力”等命题。三国时诸葛亮更加明确论述了学与才的关系问题,指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集·诫子书》)他肯定了人的才能来源于学,而且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人的才能。《颜氏家训》则提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勉学》)。
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了“学以成才”思想,进而明确提出了“人当贵学”的主张。他认为:“善人虽资性美好,若不循守圣人已行之迹,亦不能入圣人之室。言人当贵学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存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王阳明全集》)
康有为则从人与动物的区别及人与人的差异,论述了为学的重要意义。他说:“同是物也,人能学则贵,异于万物矣;同是人也,能学则异于常人矣;同是学人也,博学则胜于陋学矣;同是博学,通于宙合,则胜于一方矣;通于百业,则胜于一隅矣;通天人之故,极阴阳之变,则胜于循常蹈故拘文牵义者矣。故人所以异于人者,在勉强学问而已。”(《康有为全集》)
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绝对不会抱残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注定是会锐意进取、吐故纳新、革故鼎新、充满活力的!这是中华文明吐故纳新、生生不息的内驱力!

 


王世朝2022年11月2日


【书摘与插画】

一、 非学无以广才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学以成才”一词,源于三国时刘劭的《人物志·体别第二》“夫学,所以成材也”,肯定人的才能是通过学习来培养的,是对历史上儒家关于学习与成才关系的认识的总结和概括。“非学无以广才”,这句话是诸葛亮教育儿子读书时说的,道理很简单:不读书、不学习是很难获得知识与学问的,学习是一个人获得才干的不二途径。孔子教育儿子伯鱼时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记载在《论语》里。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子张》

 

伯鱼是孔子唯一的儿子,陈亢想当然地认为老师会给他开小灶。一天,陈亢悄悄问伯鱼:“你爸爸是不是单独给你讲了些什么?”意思类同于今天一对一辅导,画了重点什么的。伯鱼说:“没有!只是有一次父亲站在庭院里,我想悄悄溜出去玩,不曾想被他发现了,他问我:‘《诗》学好了吗?’我说:‘还没有。’他说:‘《诗》要是学不好,将来拿什么跟人交流。’于是我只好回房间读《诗》;还有一次,他又站在庭院,我想出去玩,又被他逮住了,他问我:‘周礼学好了没有?’我说:‘还没有。’他教训我说:‘不学好周礼,将来靠什么在社会立足。’我只好悻悻然回房间复习周礼。”为了说明不学习的严重后果,孔子还打了个比方:“其犹正墙面而立。”想想看,正墙面而立是什么感觉?你的面前是一堵墙,你还有什么前途?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们可以揣摩出伯鱼心里的委屈,他一定在想:爹为什么天天杵在院子里,搞得自己出不了门,烦死了。陈亢通过老实憨厚的师弟的这番问答,很是惭愧,觉得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深刻总结说,我问了一个问题,没想到得到三个答案:学《诗》重要,学《礼》重要,还有,君子不偏私自己儿子。老师太高尚,太伟大,敬佩敬佩!
不学不行,那就下苦功好好学。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关于读书,历史上奇奇怪怪的事层出不穷。最早见到的苦读的人应该是孔子的学生有子,他勤奋学习,瞌睡来了的时候就用火烧手。《荀子》中提道:“有子恶卧而焠掌,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后来的读书人如法炮制,为了读书时不睡着,想尽了各种办法,这些办法可以写进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悬梁刺股、囊萤夜读、映雪读书、凿壁偷光,真是用心良苦。这样一种自残式的学习是否值得提倡,我本人的意见是否定的。学习很重要,但也要找到学习的乐趣才对,否则,书没读成,残废了,不值得!还有些学习不值得提倡,就是死学硬学。例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之类的,生搬硬套,未免教条了些。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司马光《孙权劝学》

 

 

 

 
这是三国时的一段历史故事,主人翁是孙权和吕蒙。吕蒙是三国时东吴将领,十五六岁即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有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应该多读些书。”吕蒙一听,忙说:“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孙权听了就批评他:“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难道你比我还忙吗?我每天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从中获取了很多东西。”吕蒙听了孙权的话,从此开始发愤读书。周瑜死后,鲁肃去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鲁肃前去拜会。席间谈到陆口驻防策略,吕蒙给鲁肃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全面深刻。鲁肃听罢又惊又喜,赞叹道:“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得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是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从前的‘吴下阿蒙’了!”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学以成才的观念由来已久且深入人心,是普遍的共识,但为何学,学什么,怎样学,成什么样的才,又是一个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儒家的荀子有《劝学》,韩愈有《师说》,分别从“学”和“教”的角度阐述为学之道和为师之道。《劝学》从意义、作用、态度、内容、方法和目的等方面,对学习作了条分缕析的阐述。开篇“学不可以已”即强调学习贵在坚持。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为喻,说明通过学习可以超越前辈。“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空想不如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认定“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强调“学”比“思”更重要。从“积土成山”到“积善成德”,通过“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一系列对比,说明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专心、耐心、意志、坚持,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一曝十寒。进而荀子指出,通过《诗》《书》《礼》《乐》《春秋》的系统学习,可以达到百发不失其一,千里不差一步,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好学乐道,不背仁义,身体力行,心系天下既“全”且“粹”的高尚人生境界。



 
 
 
 

商品简介

 中华民族高度重视教育,《礼记》中的“古之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将教育视为重中之重,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
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自然不会抱残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也注定会锐意进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充满活力!
本书依托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典型案例为抓手,一事一议,抽丝剥茧,文笔犀利,见微知著。本书共六个板块,分别从“学以成才”“学以致用”“成才之道”“人才战略”“人才的样子”和“人才培养突围”等方面,对教育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与反思。



作者简介

王世朝 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同年志愿支边青海。曾任青海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曾获评安徽省图书馆“2018年度听众最喜爱的主讲人”。
主要著作有《幸福论》《中国古代主流文学思想论》《中国古代非主流文学思想论》《孟子导读》等;主编作品有《天地文心》《主流诗学视域下的安徽文艺思想家》《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专题》《中国诗歌》《中国散文》《中国小说》《中国戏剧》《中国美学》等。作品先后获华东地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图书评选二等奖、青海省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总序

 序言

 第一篇 学以成才

 一、 非学无以广才

 二、 人才与人渣

 三、 书袋子与书呆子

 四、 “爱之”与“害之”

 五、 放弃与放任

 六、 先天与后天

 第二篇 学以致用

 一、 学而优则仕与仕而优则学

 二、 古之学者与今之学者

 三、 读书万能论

 四、 读书无用论

 五、 无用的知识

 第三篇 成才之道

 一、 学而思

 二、 学而习

 三、 学而用

 四、 学而创

 五、 学而美

 六、 学而爱

 七、 学而生

 第四篇 人才战略

 一、 人才文化战略

 二、 小才与大才

 三、 小我与大我

 四、 选才与任才

 五、 术不可不慎

 第五篇 人才的样子

 一、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二、 社会的良心

 三、 止于至善

 第六篇 人才培养突围

 一、 龚自珍之忧与钱学森之问

 二、 城镇化进程下的人才培养困境

 三、 人才外流——一个沉重的话题

 四、 学以成才——环境的挑战

 后记

主编推荐

依托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典型案例为抓手,结合现实情境,从“学以成才”“学以致用”“成才之道”“人才战略”“人才的样子”和“人才培养突围”六个方面,对当下中国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有助于读者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恰当的成才观。


【内容简介】

精彩内容
中华民族高度重视教育,《礼记》中的“古之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就将教育视为重中之重,放到优先发展的地位。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自然不会抱残守旧,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也注定会锐意进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充满活力。本书依托中国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典型案例为抓手,一事一议,抽丝剥茧,文笔犀利,见微知著。本书共六个板块,分别从“学以成才”“学以致用”“成才之道”“人才战略”“人才的样子”和“人才培养突围”等方面,对教育进行较为深刻的剖析与反思。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