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而形成的高级聚落形态,是从事非农产业居民的主要聚集地。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城市化进程开始加速,我国也于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8.48亿人,城市化率达到了60.60%①。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安全领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非传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易损生命线系统对城市运行影响巨大,次生、衍生灾害机理复杂,传统的“安全防御”的城市防灾减灾理念无法很好应对这些新型风险(AhernJ,2011),这对城市安全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安全领域,韧性城市的概念受到了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研究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韧性(resilience)的词源是拉丁语词汇“resilio”,原意是“回弹至初始状态”,后来法语和英语先后引入了这个词汇(邵亦文,徐江,2015)。最初,韧性是物理学和机械学领域的概念,用来表示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后恢复的能力或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也常常被译为“弹性”。之后,这一概念也被用于心理学领域和精神病研究领域(Manyena S B,2006)。1973年,加拿大生物学家Holling(1973)在生态学领域引入这一概念,用来描述生态系统复原稳态的能力。此后,在工程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中,韧性的概念被不断推广,在网络结构分析(Henry D,Ramirez-MarquezJE,2012)、社会组织分析(McManus S,Seville E,et al.,2007)、疾病应对分析(Dale S K,Cohen M H,et al.,2014)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随着系统理论的发展,人们对韧性的看法也在不停地丰富和完善,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在加深,主要经历了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三个阶段(邵亦文,徐江,2015)。随着韧性概念的不断推广,建设韧性城市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不少关于建设韧性城市的实践,然而对于韧性城市的概念,却尚无公认的定义(Fisher L,2015)。Mileti(199)将韧性定义为一个地区在无巨大外界帮助下,经历极端自然事件而不经历毁灭性的损失、不损害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能力。Adger(2000)将韧性定义为团体或社区应对因社会、政治和环境变化导致的极端压力和扰动的能力。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Reduction,UNISDR)将韧性定义为暴露于灾害下的系统、社区或社会为了达到并维持一个可接受的运行水平而进行抵抗或发生改变的能力(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for Disaster Reduction,2014)。根据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的不同,其他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对于社区、城市、区域与灾害相关的韧性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一些相关的定义总结如表1-1。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