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话语考察 9787569714784 张普安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话语考察 9787569714784 张普安著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4.76 5.9折 42 全新

库存34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普安著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714784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11716501

上书时间2024-10-08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语境之变


本体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话语

一、“少数民族文学”的界定

二、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

三、多民族文学史观

四、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性”话语

五、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六、少数民族口承文学

七、中国少数民族母语、双语、杂语文学

八、少数民族文学“民间”话语

九、中国多民族文学关系

十、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


方法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批评话语

一、少数民族文学审美研究

二、少数民族文学社会学研究

三、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学研究

四、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

五、少数民族文学传播学研究

六、少数民族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七、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研究

八、少数民族文学生态美学研究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话语考察》:

 少数民族文学要实现“现代性”的转变,在今天全球性多元文化语境下,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性与现代性、民族文学与汉文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等的关系,其中,民族性与现代性关系的处理,更是影响当代民族文学走向的关键问题。因为随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觉醒,民族文学的民族性书写越来越成为一种对抗现代性、消解启蒙话语的工具,在有的人口极少的民族文学中还出现一种“反智主义”倾向,这是值得警惕的。民族性作为在历时性文化积累中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和独立品格,不仅意味着民族作家的作品要保持自身的地域风俗、生存方式、审美习惯的书写,也应该意味着摆脱话语的单一视角,站在现代性立场上重新审视和反省民族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在多元文化交汇、冲撞、融合的共时性语境中,把握民族群体的精神走向和生存境遇,颠覆认同式启蒙的具有理性批判意识的精神书写。传统的民族性只有参与到现代性对话中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二者对话融合的程度才是具有“现代性”的民族性在少数民族文学文本中的渗透程度。特别是在全球化后殖民主义时代,各民族文学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因此,李长中强调说:“当代民族文学要勇于超越自我的意识形态认同、超越自我的地域政治想象,审视自我对本民族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及文化心理‘传统’的建构,放弃回到传统纯正身份的梦想。如此,才能超越依照他者形成的经验模式规范自己丰富多彩的文学书写的空想,从现代性现实出发,在主动与他者碰撞、对话、交流中建构一个可以把握自己主体、表述自己意愿、并把自己写在这个共同架构中的世界文学场景。”①他的这番议论,让我们不得不细细打量民族文化精神的常与变,深刻认清民族片面性和封闭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的事实。因此各民族文学只有以其独特性和差异性相互混杂、吸收、丰富直至超越,才能真正重塑“全球本土化”的现代性价值立场。

 梳理从不同角度讨论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性建构的众声喧哗的话语现场,模糊混乱中有些声音却越来越清晰,对于中国文学(当然也包含少数民族文学)卷入现代性构建的混响杂声,李怡引用王富仁先生的见解,提醒大家注意一个事实:“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至今被当作外国文学的一个影子似的存在,不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就没有自己的独立性,而是我们概括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的概念大都是在外国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然后他在清理现代性多重歧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真正具有中国文学特色的现代性建构愿景:“当中国学术界不再以‘紧跟’了西方学界的话语作为自我肯定的标准,当中国文学的阐释已经获得了属于自己文学现象的概念,当‘现代性’不再是某种自信心的表达时,那中国文学的研究才真正步人了健康的轨道,而在这个时候,‘现代性’才可能成为中国自己的‘现代性’——如果真的存在那样一种文学的与生存的‘性’的话。”显然,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建构起来的最具“现代性”的话语。

 在少数民族文学现代性构建讨论中,还有一种声音也不应该忽略。有文学人类学家用人类学的认知性质和知识结构中的非西方中心、非主流、非贵族化倾向,解构西方现代知识/学科所谓的普适性,重构以少数族裔和弱势话语为特色的、另类视角的全新知识系统。运用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原则、文化多样性原则和地方性知识范式,确立后现代知识观,挑战和取代现代性知识观的学理基础。叶舒宪从人类学立场出发,批判了文野二分的中国文化观和西方现代性文学观,试图突破多数与少数、主流与支流、正统与附属的二元对立模式,淡化中心叙事,显示出重建人类学“后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性中国文学的理论抱负。

 ……



精彩内容

本书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书稿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语境谈起,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范畴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本体论主要介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界定、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性、多民族文学史观、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性、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少数民族口承文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等内容,方法论主要介绍了少数民族文学审美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社会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传播学研究、少数民族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生态批评等内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