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 9787807634089 蒙台梭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 9787807634089 蒙台梭利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6.72 1.9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蒙台梭利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807634089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6269170

上书时间2024-10-07

黎明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第一章 我的教育之路

 第二章 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三章 自由、独立和纪律

 第四章 怎样讲课孩子才能听得懂

 第五章 合理科学地分配学习和生活时间

 第六章 大自然是人类的好教师

 第七章 感觉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

 第八章 不可或缺的智力教育

 第九章 让孩子学会读写并不难

 第十章 孩子语言发展零缺陷的秘密

 第十一章 数学教育要趁早

 第十二章 如何让孩子学会遵守纪律

蒙台梭利教育手册

 第一章 要抓住孩子吸收文化的关键期

 第二章 孩子的性格要靠自己来塑造

 第三章 让孩子从精神生活中受益

 第四章 合理引导孩子的一些行为

 第五章 一些实用的感知培养妙招

 第六章 教给孩子准确的语言

 第七章 迷人的合成艺术

 第八章 在快乐中学算术

 第九章 蒙台梭利教学大纲

发现孩子

 第一章 孩子往往是辜的受害者

 第二章 如何迎接新生儿的到来

 第三章 重建未来世界,从教育革新开始

 第四章 3岁的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

 第五章 给孩子一个的成长环境

 第六章 养育从了解孩子开始

 第七章 训练孩子的集中注意力

 第八章 意志力让孩子独立和自信

 第九章 天才的秘密

 第十章 “守候”孩子的想象力

 第十一章 建立一个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

 第十二章 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童年的秘密 

 第一章 童年的心灵创伤影响孩子的一生

 第二章 新生儿的心灵世界需要更多的关注

 第三章 抓住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第四章 儿童天生具有秩序感

 第五章 了解孩子成长的需要

 第六章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第七章 “奇迹”为什么能够创造

 第八章 如何教育溺爱中成长的儿童

 第九章 孩子偏离正常轨道的几种表现

 第十章 儿童和成人的生活方式不同

 第十一章 为孩子争取他们应该享受的权利

有吸收力的心灵

 第一章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

 第二章 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第三章 揭开精神胚胎期的秘密

 第四章 独自成长是孩子的本能要求

 第五章 照顾婴儿的方法

 第六章 儿童早期的语言教育不容忽视

 第七章 为孩子的发展清除障碍

 第八章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运动

 第九章 孩子的手与智力发展密切相关

 第十章 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

 第十一章 3岁是孩子成长的分界线

 第十二章 儿童与社会凝聚力

内容摘要
自由的纪律才是最有效的纪律
  在让孩子努力遵守良好纪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应用一定的方法。这不能随意,需要非常精确的教学指导。这种指导应该是孩子(人类)本能渴望的,是孩子(人类)潜藏的自然倾向,是使一个人一步一步前进的艰巨的工作。这种教学指导让孩子个性自由自主,为他们的个性无限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
  比如,婴儿总是缺乏自控能力,孩子们也总是动作不协调。婴儿之所以没有控制能力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控制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运动,也还没有掌握如何运用好说话器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最终会建立和完善这些运动能力。婴儿时期正处在一个充满错误的尝试阶段,他们的意识还不清晰,要通过不断的尝试努力寻找和实现自己本能的目标。命令一个婴儿“不许动,像我一样一动不动地站着”,这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命令不能对正在进化和成长的婴儿起作用。
  而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非常有必要训练他们动作的协调性,并且尽可能地分析这些动作,再一步一步发展它们。比如,我们必须教会孩子知道安静和静止不动的区别,教会他们站起来或坐下,教会他们不发出声音地走路或按照直线行走并且保持平衡,教会他们小心地移动物体,教会他们穿衣服和脱衣服等复杂的动作。孩子们通过这种练习方式学习自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当他们的动作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不像婴儿一样无序的时候,他们就成为自律的孩子了。
  外部行为是刺激内部发展的一种方式,两种方式一起促进孩子精神的发展。拥有更好资质的孩子会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出色,这使他们感到很愉快,从而更愿意继续发展这种精神。所以,纪律不是一种特定的概念,不能用约束去规范孩子的行为和性格。这就是自由的纪律,也是最有效率的纪律。
  此外,通过实现直接、明确的目的,孩子就能够体验到最高的精神上的愉悦。在成长的长期准备中,孩子体会和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情绪,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感情,其中蕴藏着的幸福和力量将成为他们长大以后正直品格的来源。在日常生活和教学训练期间,孩子不但学会了各种有用的动作和习惯,还形成了一种优雅的姿态。这种优雅能使孩子表露出更优美的面部表情,从而使我们看到的是他们内心更加美好的精神世界。
  
  
  在无序中寻求有序
  实验中,我们通过比较发现孩子智力发展的特点是“在无序中寻求有序”的方式。他们为了实现目的通常需要不断的尝试,但这个过程也会受到阻挠。我曾看到过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子,在花园里奋力用小铲子将沙子装进桶里。
  一个穿着整洁的保姆站在他旁边,她明显非常喜爱这个孩子,而且是个非常慈爱和有责任感的保姆。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保姆耐心地劝说孩子放下手中的玩具,并准备把他抱到婴儿车里。
  不过,保姆发现她的劝说没有产生任何作用,于是她就自己动手铲沙子填满了小桶,然后将婴儿和小桶一起放到婴儿车中。因为她坚信这样做就会满足孩子的欲望,给了他最想要的东西。可出乎她意料的是小孩立刻大喊大叫起来。小男孩的喊叫及对保姆那种“暴力干扰”的抗议,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这种“暴力干扰”是对小婴儿的智慧活动的巨大的打击!对于小男孩来说,他的目的并不只是要在小桶装满沙子,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来满足肌体的发展需要。孩子的自我发展是一种无意识的目标,而不止像类似用沙子装满小桶或倒满一杯水这种具体的外部事实。
  事实上,如果任由那个小男孩玩,他当然能够自己装满小桶,或许他还会倒空小桶重新再装满,直到他的内部自我得到了满足。在我们很多的练习实验中,孩子经常会非常高兴地进行重复练习,这种重复明显是孩子要在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感。孩子也乐于重复,并能够借此发展自我。
  生活中,在那些优秀的、备受宠爱的孩子身上也经常发生类似的生活场景。大人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理解判断孩子的行为,认为孩子的愿望仅仅是对于某些具体物体的渴望,所以容易“出于关爱而乐于去帮助他们”。以铲沙子的小男孩和他的保姆为例:小男孩希望通过铲沙子的活动来协调自己的肌肉运动,练习自己的推理能力,进而强化自身的意志力,但保姆却自以为是地认为他的目标只是那些沙子。大人们难以理解孩子这种无意识对自我发展的渴求。
  因此,孩子总是不满意已经得到的任何东西,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比如,他们希望能自己整齐地穿衣服;希望自己洗澡来得到清洁感;他们希望拥有自己的房间并自己整理。可以这样说,儿童真正的并且几乎是唯一的快乐是能自我发展。
  在学校,我们也容易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异想天开地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让他们获得知识或某方面的信息,容易忽视他们自身的精神素质的发展。我们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的同时却阻碍了他们的自我发展,他们对我们感到很失望。
  所以,我特别强调学校要给孩子一种自由的氛围,教师要遵循孩子自我发展的规律,以自然方式来对孩子进行教育。日常生活中,我们大人许多时候也在重复着我们所熟知的回应生命力量的东西。比如,我们喜欢反复欣赏熟悉的音乐片段,喜爱重复让我们高兴的故事,无数次重复着“上帝的祷告”,还有恋人之间无休止地重复着他们的亲昵和甜言蜜语。这是大人们“重复”的意义。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重复是为了满足,为了发展。但是,如果孩子已超过了重复能获得满足的年龄,他就会停止这种重复。这时我们就有必要提供与他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新练习。
  
  不要把大人的看法强加在孩子的行为上
  另外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是关于孩子活动的持续时间问题。孩子对于第一次从事的事情的反应往往都非常缓慢。他们可以很慢很有耐心地做一件喜欢的事,各式各样的重复操作对他们来说都感到很惬意并很享受其中的乐趣,比如穿衣服脱衣服、打扫房间、自己洗澡、吃东西等。他们对于这些都非常有耐心,所有因自己身体发展未完善而带来的困难他们都能克服。相反,大人的生活和看法完全不同。
  因此,看到他们重复操作的行为我们总认为他们“自己折磨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或“浪费时间”,这种把完成动作当成最终目标的错误的认识,驱使我们帮孩子洗澡、穿衣服,夺过孩子的碗喂他们吃饭,或抢走他们手里的东西……在我们帮助孩子之后,甚至觉得自己非常慈爱。恰恰相反,我们这样做没让孩子遵循自己的规律做事情,我们粗暴地干涉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施以了“暴政”,是极其错误的做法。
  和所有为了生存而进行斗争的别的生物一样,孩子会反抗所有冒犯他们的行为。这种内心的冲动来自人类自然的本性,我们应当选择服从。因为他们的本性如果受到压制,就会表现出暴力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他们会大喊大叫、哭闹不停。这时孩子就是一个反叛、不遵从传统的人,他的行为则是对那些不理解他的人、自以为在帮助而实际上在阻碍他的人进行的反抗。
  我们不能把这种出于本性的反抗与天生的淘气混为一谈。试想,如果我们落入马戏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如果我们像那些动物一样被杂耍者戏弄、强行穿衣服、喂食;如果我们正在完成自己喜欢的事却被别人粗暴地阻止了,留给自己的只是一种无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大人可能会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冲动,但多数孩子只能通过怒吼或破坏来捍卫自己的权利。而那些自以为是的好人却以关爱服务他们的态度,把他们的反抗和呼喊嘲笑为反叛、无礼和无能呢。
  很不幸,现实中孩子和成人之间就正在上演着这样的状况。如果成人能更多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或许会对孩子的自由成长更有帮助。命令会让孩子失掉个性人们存在着另外一种错误的观念,那就是他们通常认为只有命令才能让孩子行动。现实教学中,命令确实能发挥效力,人们也喜欢称这样的孩子为“听话的孩子”。可是我们不难发现,4~5岁的孩子对这种强迫命令的抵抗是如此激烈,以至于我们得出“多数孩子都是叛逆淘气的”这样的结论。
  现在的学校里,大一些的孩子越来越表现得“听话”和“服从”。如果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听话”不是出自我们所说的“自由纪律”而是屈从于大人们的意志,那么他们的这种“听话”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服从,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牺牲”。人类也一直视服从为美德。我们习惯服从,习惯自我牺牲和自我节制。在人的精神深处,都渴望服从那些可以引导他们走上更好道路的事物或者人,他们甚至有为此牺牲一切的愿望。因此,人们自然地出于关爱向孩子指出:服从是生命的法则,是自然的本能。对一个不肯“服从”、淘气别扭的孩子感到焦虑,这也不足为奇。我们要引导孩子从自我个性来实现服从,使他们不但要怀有服从的愿望,还要知道如何服从。因为,当希望孩子去做某一特定事情时,应当通过练习来间接地让孩子学会服从。
  我们还经常听到这种说法,认为孩子的意志应当被“破坏掉”。他们觉得,训练孩子意志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绝对服从大人的意志。这使得孩子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衡量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当他们面对不公正时也只能变得无能为力,因为他总是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以避免受到严厉的批评。这会导致儿童的胆小怯懦,使意志力无法正常自然地发展。成人这种无意识“暴政”和责骂会造成孩子心理病态,致使他们学会说谎,而我们却常常将这种错误教育造成的恶果当成是儿童的天性。
  在“儿童之家”里,孩子们从来不会胆小怯懦。相反,他们最吸引人的品质就是坦率:坦率待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坦率做事,并且将自己作品坦荡地给别人看。而那些因受压抑而心理发展不良的胆怯的孩子,只有在和自己熟识的玩伴或街上的小朋友在一起时才表现出这种轻松。
  实际上,尽管在所有的教育学会议中,人们听到的关于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最大危险都是学生们缺乏个性;但这些警告者们却没有真正指出这种状况是由于错误的教育方法造成的。很明显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教育方法迫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被奴役的状态,学生的个性普遍受到了压抑。我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重新赋予学生自由、使学生的人性自由发展是最为简单有效的办法。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个自我完善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将获得某种动作的永久性能力。之前,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潜意识阶段。在孩子混乱的头脑中,一切的行为都由一种神秘的内部冲动控制。由于不属于意识行为,他们不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重复练习。第二阶段,意识阶段。这时的行为活动具备意识。第三,意识反应阶段。孩子能够通过意志的指引动作来对他人的命令做出回应。
  “服从”也有着相同的顺序:首先是精神混乱阶段,是心智上的聋子,孩子这时候听不进任何命令,对任何事物和人都不服从。第二阶段,孩子开始愿意服从,他似乎对命令有所理解并做出回应,但实际上并不能快速成功地完成指令,他进行这些动作时也没有任何快乐。在第三阶段,孩子们知道如何服从并为此感到骄傲,并热情迅速地做出反应。在这一阶段,孩子非常乐意服从,哪怕是最细微的要求,只要他感兴趣就会立刻执行。
  在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爱、欢乐、祥和、忍耐、善、忠诚和温顺。这些高尚的品德使他们以一种快乐的心境和平和的心态生活着,与人和平共处,没有嫉妒和争斗。他们正走在实现真正自我的发展道路上。

主编推荐



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影响了五代孩子成长的教育经典!
   全世界父母和老师读的家教手册!
   本版本为“中国早教之父”冯德全教授亲自审订珍藏版,更适合中国的父母和老师阅读!
  

精彩内容

 “中国早教之父”冯德全审订版。蒙台梭利的教育之所以能影响全世界幼教教师和广大父母,不仅仅是因为她曾经创办过“儿童之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要的是她总结和攫取了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自然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华。蒙台梭利认为,家长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物体来对待,而应把他们作为人本身来细心呵护。
   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蒙氏教育在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开设日常生活课程,使孩子在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之外,发现自身的能力和增强自信。它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将秩序与自由结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但是,这种自由是有条件的,孩子须遵循一定程序。蒙氏教育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作为100年来的教育学经典之作,影响了数代人的成长。至今,《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中提到的教育方法,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被无数早期教育研究者奉为圭臬。

媒体评论

 蒙台梭利理论体系的精华是她对下面这个真理的有力论断(或再论断):除非在自由的气氛中,儿童既不可能发展自己,也不可能受到有益的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E.G.Holmes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什么能超越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