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通向正义——中国法律援的理论与实践 9787100203319 项焱主编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95.9
6.5折
¥
14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项焱主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3319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48元
货号11280072
上书时间2024-10-0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项焱,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执行主任。武汉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2004),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中美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11—2012),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05—2006),发表论著若干。主要研究领域: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法律史、宪法。
目录
第一章 法律援助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法律援助的概念与功能
一 法律援助的概念
二 法律援助的功能
第二节 法律援助的历史考察
一 法律援助在西方国家的起源与发展
二 法律援助在中国大陆的萌芽与确立
第三节 法律援助的比较分析
一 国际人权条约中的法律援助
二 英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三 美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四 德国的法律援助制度
五 日本的法律援助制度
六 小结
第四节 发展权视野下的法律援助
一 法律援助的定性之争
二 作为发展权的法律援助
三 发展权的基本权利化与法律援助的实在法保障
四 小结
第五节 “法律援助”国家义务性的法理解析
一 人权理论中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
二 域外法律援助中国家责任的考察
第二章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分析
第一节 法律援助的目的与责任
一 我国法律援助立法概况
二 我国法律援助规范特征分析
三 法律援助的责任
第二节 我国法律援助的范围
一 我国法律援助受案范围的概念
二 我国法律援助的受案类型划分
三 我国法律援助受案范围比较分析
四 我国法律援助受援对象的概念
五 我国法律援助的受援类型划分
六 小结
第三节 法律援助的程序
一 法律援助的申请程序
二 法律援助的审查程序
三 法律援助的实施程序
四 法律援助的监督程序
第三章 我国法律援助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法律援助的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民众卷
一 民众卷分析框架
二 民众卷理论预设
三 民众卷结果分析
四 民众卷调查结论
第二节 我国法律援助的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律师卷
一 律师卷分析框架
二 律师卷理论预设
三 律师卷结果分析
四 律师卷调查结论
第三节 我国法律援助的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卷
一 行政卷分析框架
二 行政卷理论预设
三 行政卷结果分析
四 行政卷调查结论
第四章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完善“国家责任”,实现法律援助的法治化
一 法律援助制度国家责任的理论依据
二 当下法律援助制度政府责任的弊端
三 从政府责任向国家责任的发展转向
第二节 动员社会力量,扩大法律援助知晓率和参与度
一 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的价值追求
二 扩大法律援助知晓率与参与度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质量
一 加强领导与监管,配齐配强法律援助人员
二 完善经费保障体制及配套建设
三 合理分配法律援助资源
第四节 完善信用体系和罚则,追究滥用法律援助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一 立法明确法律援助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禁止滥用法律援助
二 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杜绝司法资源浪费
附录一:《法律援助法》立法建议稿
附录二:《湖北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
《一般性规定》
《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标准》
《民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标准》
《行政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标准》
《非诉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标准》
附录三:法律援助实证研究调查问卷及访谈
调查问卷(民众卷)
调查问卷(律师卷)
调查问卷(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卷)
访谈提纲
访谈报告
后记 项焱
主编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制度,其专门立法开始于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这时起法律援助成为一种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开。继后在普通法如刑诉、民诉和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就法律援助内容做了增补。此外,《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特殊群体保护法都有专条规范法律援助。法律具体在刑事诉讼方面规定了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包括侦查讯问、审查起诉、自诉、辩护等。在民事诉讼方面规定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支付劳动报酬、见义勇为的民事权益、工伤交通医疗事故、家暴、环境污染等。在行政诉讼方面规范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社会保险与大力度优惠生活保障、抚恤金、国家赔偿。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推行,落实中国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司法请求权,当遇到不公平待遇、不公正处理时,每个公民都不因经济原因、不因身体残疾等而无法行使救济权利。因此,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是中国人权保障的重大发展,是具体救助无能失能者的救济措施,体现新时代司法文明的一种有效方案。
精彩内容
法律援助制度创始之初就体现了平等和人权保障的理念,中国实施法援有助于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项制度在中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是一代代法律人艰苦奋斗、推进社会正义的结果。
本书从法律援助的概念、功能及性质等基础理论出发,以规范分析的角度对各地法律援助地方立法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总结了法援制度的目的与责任、范围与程序,指导民众如何申请法援,进而实现个人的诉权。最后通过问卷,对民众、律师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社会诸阶层对中国法援制度的社会认知度,提出了完善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如国家责任、社会动员、财政支持和防止滥权。
媒体评论
正义之路,法律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制度,其专门立法开始于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这时起法律援助成为一种制度,开始在全国推开。继后在普通法如刑诉、民诉和行政诉讼法律规范就法律援助内容做了增补。此外,《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特殊群体保护法都有专条规范法律援助。法律具体在刑事诉讼方面规定了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包括侦查讯问、审查起诉、自诉、辩护等。在民事诉讼方面规定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支付劳动报酬、见义勇为的民事权益、工伤交通医疗事故、家暴、环境污染等。在行政诉讼方面规范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包括社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抚恤金、国家赔偿。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推行,落实中国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司法请求权,当遇到不公平待遇、不公正处理时,每个公民都不因经济原因、不因身体残疾等而无法行使救济权利。因此,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是中国人权保障的重大发展,是具体救助无能失能者的救济措施,体现新时代司法文明的一种有效方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