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稻作原乡/红木棉生态文学 9787543587922 朱千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稻作原乡/红木棉生态文学 9787543587922 朱千华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30.65 5.9折 52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千华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3587922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2元

货号11048070

上书时间2024-10-07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千华,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特约作家。代表作有《水流花开》《三沙人文地理》《南方秘境》《家山何处》《挺进大石山》等。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2019年度中国作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目录
一 野生稻:荒山野岭中的记忆

 二 千里江河,万年神话

 三 百越稻源圣地

 四 西江之源的稻神田

 五 稻作图腾录

 六 铜鼓陂:阡陌新开,稻香盈野

 七 心圩江,曾经的稻米之乡

 八 八桂稻米的五光十色

 八 桂稻米的五光十色

 九 五色草木染米饭

 十 山风叶雨,饭稻羹鱼

 十一 稻花香里的耕读人家

 十二 广西米粉:稻作文明的璀璨之花

 附录 寻稻广西——西江流域稻作生态考察笔记

内容摘要
     印度与中国,稻乡何处? 稻者,五谷之首。在广西的任何一个乡村,一捧混合了阳光和泥土气息的稻谷都会唤起我们浓烈的情感,那是农耕时代留下的最芳香、最温暖的记忆,这种情感已融入我们的身体和灵魂。稻浪千重,这是中国南方乡村中最诗意的景观。每当我们手捧一碗白花花、香喷喷的米饭时,内心总是充满感激,油然生出对于阳光、土地、山川无私馈赠的感恩。与此同时,我们的思索与追问一直没有停止,那就是由来已久的一个关于大自然的秘密:碗中的大米从何而来? 水稻和小麦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粮,而水稻的驯化与栽培技术则是人类目前伟大的发明之一。稻米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也是全世界穷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可以说,稻米就是生命。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稻米及稻米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水稻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栽种十分便利,只要有水和土,就可以肆意生长,所以,世界上五分之四的稻谷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小规模农业生产者种植的。 但是关于水稻起源地在哪里,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到了19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水稻起源地主要集中在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 那么,中国和印度,哪里才是水稻真正的故乡呢? 说到水稻起源,不能不提到19世纪瑞士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1855年,德康多尔在著作《植物地理考》中,抢先发售探讨了栽培作物的起源。植物起源之谜一直是个充满诱惑力的话题,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德康多尔又出版了《栽培植物的起源》一书,从而成为栽培作物起源研究的先驱者。 德康多尔在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度。其理由是,早在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统治时,这种作物在河渠纵横的中国就已经被尊为“五谷”之一了。 五谷是什么? 五谷最早出现在《论语·微子》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是论语中一个有名的故事。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年老的农夫,正准备下地。子路问他:“您看见我的老师吗?”农夫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哪个是你的老师啊?”说着,就去锄地。子路拱手站在那里。老人留子路夜宿,杀鸡做饭款待,并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第二天,子路上路追赶孔子,告诉孔子前一天的事。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 谷之繁体作“毂”,是指有壳的粮食。五谷通常指稻、稷、菽、麦、黍,即稻子、谷子、豆子、麦子、黍子。《管子》中将“稷”改为“秫”,指高粱。 神农,是中国百姓最熟悉的上古时代人物之一。神农种五谷尝百草,当部族人口增多,靠狩猎已不能满足生存需要的时候,神农教导部族成员学会农业耕作。《周书》上记载:“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神农氏的部族是最早由狩猎生活转向原始农耕生活的古老部族。 在德康多尔所生活的19世纪80年代,生物学已取得重大进展,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已经达到极限(2000倍,当时的分辨率最小可看清0.002毫米的目标),生物学家们已可以看到亚细胞结构。但是,这些研究还未涉及生物地理学领域。德康多尔在研究栽培作物起源时,主要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分析,最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结合历史地理上的分布得出结论: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度。 可是,由于没有过硬的实证,德康多尔又给自己的这个结论来了个否定:尽管印度栽培水稻的时间要晚于中国,但因为在印度发现了很多野生稻,所以印度仍然是水稻的起源地。 德康多尔的这个逻辑有些乱,我读了几遍才明白他的意思。从各方面来看,他很想给出“中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度”这个结论,但是还没找到有效证据。而这个证据首先在印度找到了,在印度发现了很多野生稻,中国却没有。因此,只能说印度是水稻的起源地。 如此简单武断的推论,就连德康多尔本人也觉得欠妥。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植物学家还没有充分地研究过中国的植物,所以我们不知道(中国)在耕田之外的地方,是不是也能常常找到野生稻。” 德康多尔给自己的结论留下了回旋的余地。他很希望在遥远古老的中国能找到野生稻,而且凭多年的研究经验,德康多尔预言,假以时日,在中国一定能找到野生稻。 提出水稻起源印度说,除了德康多尔,还有一人。20世纪初,苏联栽培作物研究专家瓦维洛夫,他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农作物起源地的研究,提出确立栽培作物起源地的标准,应该是“在现存的栽培品种和近缘野生种基因多样性优选的区域”。依据这一理论,他提出水稻起源地应该在印度。这个观点与德康多尔相同。因此“印度起源说”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一直是水稻起源的观点。 说来说去,就是因为当时在中国境内没有发现野生稻。 当欧洲人开始研究基因的时候,清王朝已是日薄西山,西方列强长驱直入,再加上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举国困顿,哪里还会有人去关心一棵稻草的命运呢。 中国境内有野生稻吗? P2-

精彩内容
本书是一部描写岭南西江流域稻作文化的人文地理作品,讲述了南方稻谷的传奇故事。作者从地理、历史、民俗等不同角度沿西江流域进行了田野考察,寻找稻作农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从起源至今所经历的蜕变和升华,揭开了被蛮烟瘴雨所遮蔽的关于稻作文化的历史细节,反映出稻谷在带给人类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媒体评论
以散文的笔触叙说百越稻作文明
以小清新的风格构画八桂文化瑰宝
全彩印刷,设计精美独特封面采用特种纸,配稻穗纹理,泛珠光光泽,蚕丝般触感

这是一部中国南方的稻谷传奇,亦是一本让岭南人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小书。稻香、烟雨,勾勒出南方乡村最诗意的景观;蛙声、蝉鸣,叙说着人们对稻作的热爱与深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