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北京人 9787540257507 王海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北京人 9787540257507 王海滨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8.89 5.9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海滨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7507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0843252

上书时间2024-10-06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海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资深媒体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新闻作品曾获得“五个一”新闻工程奖,文学作品曾数十次在中央、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多次担任CCTV一4、CCTV一6重大晚会的总撰稿及导演组成员,拍摄的纪录片有:《开不败的花朵——电影演员杨静》《青春红颜演绎白发人生——演员李健》《任泉这十年——演员任泉》《大不了的官——演员吴素琴》《摇篮边的微笑_表演艺术家李慧颖》等11部。

目录
第一章  北京普通人
  北京亲戚
  北京保安
  北京农民
  北京老外
  北京邻居
  北京青春
  北京“小脚侦缉队”
  北京“的哥”
  北京匠人
  北京老师
  北京教授
    ——记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刘一兵
  北京诗人
    ——记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秘书长王威
  北京创业者
    ——记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
  北京公务员
    ——记海淀体育局冬运办副主任丹红
第二章  北京名人
  随和可亲的大导演
    ——我眼中的电影艺术家谢铁骊
  桑榆向晚红
    ——我眼中的电影艺术家于洋
  开不败的花朵
    ——我眼中的电影艺术家杨静
  耄耋老人的梦想
    ——我眼中的电影艺术家于洋和杨静夫妇
  革命的本钱
    ——我眼中的著名电影艺术家于蓝之一
  勤俭的生活
    ——我眼中的著名电影艺术家于蓝之二
  为电影艺术而生
    ——我眼中的著名电影艺术家于蓝之三
  人,就得寻找快乐
    ——我眼中的电影表演艺术家黄素影
  迟暮情怀
    ——我眼中的表演艺术家葛存壮
  人淡如菊
    ——我眼中的表演艺术家李健
  与伟人心灵同行
    ——追忆演员古月
  中国电影教育的守望者
    ——专访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
  我那命运多桀的青春
    ——我眼中的著名导演叶大鹰
  静心才能释然
    ——我认识的导演乔梁
  这只虎,无法关住
    ——我眼中的导演管虎
  静静江水亦风流
    ——记美籍华人、美国华人艺术联盟主席于静江
  雅趣萦身修本性
    ——我眼中的表演艺术家张铁林
  笨鸟先飞
    ——我眼中的演员李冰冰
  花雅自然芳
    ——我眼中的演员周迅
  餐馆老板
    ——我眼中的演员任泉
  清水无香真滋味
    ——我眼中的演员黄小雷
  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眼中的青年演员董玥
  北京艺人
  北京名人
第三章  北京心语
  北京,北京
  走过北京的桥
  从北京遥望故乡
  北京不需要匆忙的心

内容摘要
     北京亲戚 北京亲戚是奶奶的三妹,我的姨奶奶。 20世纪50年代初,姨奶奶跟随姨爷爷来到北京,姨爷爷在原北京酿造厂当搬运工人,姨奶奶在街道办工厂里制作戏衣。老两口没有多少文化,三个女儿也都没读到大学。 三十多年前,父母带着我和姐姐来北京玩,我次走进姨奶奶家。那时候他们住在宣武区槐柏树街,里外两间加起来也就是四十多平米,三个女儿住里间,我们一家四口和姨奶奶老两口住外间,住了大概一星期,现在都想不起来当时是怎么住的。只模糊记得,姨奶奶做的面条与众不同:红萝卜、绿黄瓜,都切得细细的,码在面上,配上喷香的炸酱,色味俱佳,让我大饱口福;另外,还记得姨奶奶家的房屋青砖青瓦,很好高大。我次出来上公共厕所,居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哇哇大哭,后来是被一位胖邻居阿姨给送回去的。 从那以后,我每次到京,都是在姨奶奶家落脚,白天四处疯玩,晚上回去往往都很晚,但无论多晚姨爷爷和姨奶奶都等着我。我一进门,姨爷爷就让姨奶奶给我下碗面条,然后端来早已炸好的满是肉丁的炸酱,笑眯眯地瞅着我吃,问我这一天都去了哪里,明天计划去哪里,并告诉我第二天的路线怎么走很近很省力,等等。等我吃完了,姨爷爷还坚持让我用热水泡泡脚,说这样可以解乏……那样的夜晚,现在想来都异常温馨。 其实,姨奶奶家不仅仅是我们一家人的落脚点,姨爷爷在老家的三个兄弟,姨奶奶在老家的四个兄妹,以及这些亲戚们的亲戚,凡是到北京都去她家落脚。如此算来,一年到头,姨奶奶家好像客流不断。老家的亲戚们说到北京,开口就是姨奶奶家: “俺小姑家就在天安门南边……” “俺三大爷、三大妈家……” 好像姨奶奶家就是北京,北京也就是姨奶奶家了。但是,现在实在想象不出,多年来姨奶奶一家是如何接待照应我们老家这帮穷亲戚的。一家五口全靠一个很底层的搬运工人挣钱养活,哪有能力接待应酬呢?斗室一间,又是如何庇护异乡亲人,让他们在偌大的北京城安身度日的呢? 还有几个亲戚的后代学业无成,又不愿务农,干脆来北京投奔老两口,让他们给找工作。好像姨爷爷还真的托关系找门子,给他们找到了活计,虽然还是出力的临时工,但总算是在天子脚下生活了,这些亲戚们都很满意。 姨奶奶家不仅仅是“接待站”,还是“救济站”。前几年,逢年过节去农村老家探望诸亲戚,在每家每户总能看到某个物件来自北京,说起来一定是姨奶奶的馈赠。我们家就曾经有过一个使用了好多年的不锈钢锅,母亲说是她结婚的时候,姨奶奶特意从北京托人捎回来的。父亲现在年事已高,经常说到的一件事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姨奶奶多次往我们家寄粮票、饼干等东西,让一家人得以渡过生活难关。我还知道,老家另外一位亲戚当年得了病,也多亏了姨奶奶不问断地往家寄同仁堂的药才得以康复。 2003年,我来北京工作的时候,姨奶奶已经不在宣武区居住,而是搬到丰台区嘉园二里了。不到六十平米的两居室,呈条状,像根黄瓜一样,厕所就在“黄瓜”中间,一开厕所门,整个房间都弥漫一股异样的味道。她们的三个女儿早已经结婚生子,有了新家,但每逢周末都会回来吃饭。老两口平时无事,不是遛鸟、养鱼、喂蛐蛐儿,而是去捡拾破烂,楼道里、阳台上堆放着很多破烂。我次看到很诧异,还以为两位老人生活困难,就表示可以帮助他们,谁想姨爷爷笑眯眯地一口回绝,他说人老了无事可干身体就会长毛病,得找点事情干,可自己又没多少文化,只能干此行当,一来可以美化周围环境,二来又可以补贴家用,何乐不为。 P3-5

主编推荐
《北京人》一书讲述的既有名扬四海的表演艺术家、电影导演,也有普通平凡的小人物。作者没有停留在事件表层,而是从细微着手,去刻画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小见大,呈现了“北京精神”的内涵。

精彩内容
《北京人》一书,以北京形形色色的北京各届群体为对象,他们当中既有名扬四海的表演艺术家、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电影导演艺术家,也有普通平凡的北京市民和工作生活在北京的小人物,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与刻画,折射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媒体评论
《北京人/纪实系列/北京学丛书》没有停留在事件表层,而是从细微着手,去刻画这些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小见大,呈现了“北京精神”的内涵。    人性的描摹,故事的创新,结构的探索,叙述的多维,语言的极致,你都能在本书的阅读中获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