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看不见的生活 9787559852113 赵志明
  • 正版现货新书 看不见的生活 9787559852113 赵志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看不见的生活 9787559852113 赵志明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40.68 5.9折 69 全新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志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559852113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元

货号11748777

上书时间2024-10-06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文为第七届华语青年作家奖中篇小说“双子星”奖获奖作品) 歧路亡羊(节选) 

 

 

在陶菊英那里,空间简化,呈现一种“里外里”的关系。她只需说出两个词,“出去”意指去到家的外面,“家啊”就是回到家的里面。家也简化为东南西北任意一堵高竖而起的墙,或者一面窗,很可能只是作为触目可及的参照物,以不断被忽略的方式逐渐解体,缓慢消融。只有丈夫老鲁,她还可以凭借习惯依赖他,依循气味辨认出他。当她从身体里摇出一颗声音骰子,发出“出去”或“家啊”的坚定回响,老鲁便照做,陪着陶菊英出去,或者带她回来。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家,漂浮在二三十米的空中。名下还有一辆车,趴在车位里像生锈的甲虫,跑在路上像懒驴拉的辎重。在家中时,陶菊英喜欢坐在窗前,长久地看着外面。窗外通常一只鸟也没有,但不乏云和飞机。云无心以出岫,往往张挂在上下两道眼皮之间,造成一动不动的错觉。陶菊英盯住云,轻易不眨眼,怕把云咔嚓几下挤不见了。飞机出现的频率很高,半个小时左右一架,展开一双翅膀,或昂首攀高,或俯身下降。一旦飞机跳进窗格子里面,陶菊英的视线便随之移动,她的左右肩也呈现出阶梯的曲折,好像在用力帮助机翼维持平衡。

 

饱经风霜的六十八岁老人,倒像六七岁不谙世事的小女童,要“出去”的时候极其依心火。她有两张轮椅,笨重而宽松的只在家里使用,若外出便暂时移交托付给轻简可折叠的,进出电梯很方便,之后也能收纳进车后备厢。由于在外面的时间长短不定,老鲁会哄着陶菊英先上厕所,之后给她换好纸尿裤。车后座也嵌着“儿童座椅”,卡带会将陶菊英的身体牢牢固定住。虽然坐进去稍微费劲一些,但出于安全考虑很有必要。好在老鲁已经熟悉上手,不会让陶菊英撞着头,也不会别了腿,或者磕碰到腰和肩。

 

起初,老鲁希望陶菊英坐在副驾位,这样眼里便能时时照顾到她,右手也可以及时触抚。但空间实在太过拥挤,夫妻俩都坐在前面,竟然让车子显露出头重脚轻的疲态,经过缓震带时,老鲁更是担心车子会在马路上翻跟头。陶菊英独自坐在后面,老鲁也不放心,总要用一只眼留意着,因此车速过于缓慢,像是老夫老妻牵着手在马路上一前一后地走,举步维艰。另一个原因,陶菊英也喜欢隔着车窗瞧外面的热闹,太快了不容易看清楚。老鲁巴不得陶菊英看见什么就说出来,医院、学校、派出所、邮局、饭店、商场、电影院,哪怕不知所云。但更多时候陶菊英只是望痴了眼,缄默不语,任道旁景物徐徐划过,双眼如两口枯井,溅不起一点语言的声响。对于陶菊英,世界且新且旧,老鲁往往因此悲欣交集。

 

有一次,陶菊英竟然想起了潮白河。他们此前周末常去潮白河岸边的林子里度假。于是乎,潮白河在老鲁心中泛滥,河身肥大,水质洁净,云的投影宛若白鹅浮动。老鲁为此不惜把车开往北京周边郊区的各个地方,以期唤醒陶菊英的任何相关记忆。虽然路程遥远,有时陶菊英还不免遗屎遗尿在身上,但很值得。

 

北京太大,一个人活着太小,经历有限,记忆更是不断缩减。像陶菊英,有朝一日怕是连老鲁都记不起来。像老鲁,如果陶菊英忘了他,即使他时刻寸步不离地守护在陶菊英身边,自身记忆清晰得如同南墙,不停地供他撞身取暖,哪怕撞得鼻青眼肿,他便也成了陶菊英眼里一堵会走动的陌生的墙。陶菊英时不时会问道于墙:“你是谁?为什么我会在这里?”或者:“我是谁?为什么你会在这里?”答案老鲁都知道,但于他是答案,在陶菊英那里就不是,可能连问题都算不上,因为她转瞬即忘,再难想起。好像所有将两个人箍在一起的关系词语,都松动脱落了,不产生作用,也毫无意义,甚至唤醒不了任何回忆。作用、意义和回忆倒是在老鲁这副躯体里越塞越满,陶菊英脑子里却空空如也,像她的一世人生。老鲁和陶菊英的关系,再也不是手伸手便能互相揽着的,更像一个孩子放一只线人风筝,陶菊英是那个孩子;或者是一只湿漉漉的线人风筝在放一个干净得出奇的孩子,老鲁是那只线人风筝;中间那根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断了。

 

这个身形臃肿总是显得好奇并且不时流露疲态的孩子,会突然想起“家”,于是说“家啊”,老鲁便开车返回。家在老鲁那里,自然是清晰的、固定的、明确的,哪个街道,什么小区,几幢几层几号,须臾不敢忘,连同陶菊英的那一份记忆也刻进脑子里。他负责手牵着手带她回去。陶菊英已经不能独自坐电梯,甚至忘了走路这回事。这些可怕的变故在老鲁眼前霎然生成,但也可能经过了缓慢积累,由量变到质变,只是他看不见细微的变化而已。陶菊英肯定通过孩子似的行为提醒过他,诸如拽着他的手或衣襟不放,不肯向前移动脚步,眼前认不出一张人脸,脑子里想不出一个简单的汉字。这是她的惊惧,源于嗅到了某种灾难散发出的可怕气味,在危险发生之前已经将她团团死命缠绕住。他却没有理会到,于是在他面前她就只保持了孩子的简单特性,连多余的表情都不给他。她像透明茧中的一颗蛹,无须意识丰满也能活下去,身体却不断干瘪迟钝。

 

谁能在另一个空间里加以阻止呢?老鲁因此经常琢磨时间。时间仿佛茧的厚度,是从蛹中不断抽离出来的丝,也等同于蛹体僵硬的过程。时间就是陶菊英坐在一个地方,不管是房间里还是车子里,看到的所有空与不空,以及所有动与不动。时间对老鲁来说就是不断延展的路面,为了开好车,他必须保持专注,而她不需要。她已经疏于感受,越来越无动于衷。当他担心陶菊英并通过后视镜察看时,时间总是瞅准时机汹涌地流过,她毫无抵抗地被裹挟而去,而他就像置身于洪水中毫发无损甚至连衣服都没有打湿的人。这令他沮丧,气急败坏。

 

他一再尝试着要她“听我说”,虽然明知道在陶菊英那里“我”早就支离破碎,“你”也已经不复存在。固定“你和我”的卯榫已经断裂,之间的距离恣意汪洋,犹如银河,盈盈一握间,脉脉不得语。确实如此,夫妻之间再无对话,经常是各说各话。自说自话也是好的,不然房子和车子都会显得很空。人是房子的胆。只要不住人,房子会很快衰败。语言是人的胆。一旦语言不声不响地离开,人就会显得太孤零零,太无助,像一个被隔绝在广漠空间里的毫不起眼的个体,连遗弃也变得轻描淡写,如同光经过障碍物时留下的倏忽而去的影子。

 

如果陶菊英不再说话,不愿吐露一个字,无论是坐在家里的窗前,还是车里的专座上—他不敢设想这样的情景。到了那时,陶菊英鸿飞不计东西,彻底将他遗弃在此。他只能一个人守着所有的记忆艰苦度日,而他和她共有的记忆,折合成两个人共同度过的时间,也许连他一生的五分之一都不到。以五分之一对抗五分之四,他毫无胜算,因而更觉每过一天每延长一秒,都是煎熬,都没有意义。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他希望不是在家中,而是在车上。为这一天,他等了不知多少天。陶菊英说“出去”,他便抱起她上厕所,为她换上纸尿裤,让她在可折叠的轮椅上坐好。拿起行李包,锁上门,推着陶菊英下电梯,打开车门,让陶菊英在车里坐好,收起折叠椅,放进后备厢,然后发动车子,坦然上路。这是完全意义上的“出去”,出去便不回来。因为在路上,当陶菊英再次感到困倦时,她会忘了说“家啊”。她忘了家,他便也没有了家,无法也不愿一个人回去。这是人间最大的恨事,有情未必白首,同去常不同归。即使在路上,即使开着车,只有他们始终在一起,这才是最重要的。他们所有的每一天,都是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他们所有的驾轻就熟,俱是为了不再返回。

 

对于老鲁来说,他已经想明白,也为不断争取到的延缓执行而暗自庆幸。他爱着坍缩在时光里的老妻。虽然这份爱除了守护别无良方。而她忘了她对他的爱。忘了而已,不代表不爱。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她忘记一切,他便和这一切一起沉没。这是他对她的爱。他想不到其他的表达。他也找不到更多的表达。


【免费在线读】

商品简介

 十一个故事,《看不见的生活》《歧路亡羊》《洞中男孩》《深夜狗叫》……这些脱胎于平淡日常的小说,无论是故土记忆还是都市生活,赵志明都以真诚悲悯又不失先锋幽默的独特笔触呈现出来,撕开了平凡生命下一段段暗流翻涌的无奈人生。但即使身处困境,这些平凡人仍努力寻找生命的出口,重获新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人类共有的情感让本书对生存际遇的描写免于流俗的追问与思考,具有难得的温度、高度与冲击力。

 

 

 

 《看不见的生活》:一个盲人貌似波澜不惊却又暗流翻涌的生活;

 

 《洞中男孩》:童年捉迷藏的恐怖记忆与成年现实生活交叠互回,是困于生活之洞还是走出生命之洞;

 

 《歧路亡羊》:诸事不顺的年轻人为逃离现实,劫持了一对老年夫妇,胁迫了分手的爱人,歧路通向何方……



作者简介
赵志明,江苏常州人,写作史近二十年,第七届华语青年作家奖得主之一、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拥有潜力新人、后天小说奖得主之一、七〇后实力派小说家。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文联签约专业作家。出版有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青蛙满足灵魂的想象》《万物停止生长时》《无影人》《中国怪谈》等。

目录
看不见的生活 …… 1如果你是我 …… 25歧路亡羊 …… 41路口 …… 89一封电报 …… 131逃跑家 …… 153深夜狗叫 …… 173洞中男孩 …… 199我们的朋友小正 …… 219象舞之年 …… 243参与商 …… 279

内容摘要
     1. 老林辞世之际,特意把长子大林叫到跟面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大林务必照顾好其弟小林。大林自然含着眼泪再三下保证,以让老父亲宽心离去。 小林原本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少年,却在十三岁时突然变成了盲人。变故来得毫无征兆,小林在课堂上发热晕倒,送到镇上的卫生院,没有检查出具体原因,第二天送往市中心医院,才得以确诊,因此延误了救治的很好时间。并发症让小林的视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视力几乎全毁,即使在大白天的强光下也只能看到实物影影绰绰的轮廓线。而且医生明确告诉家属,小林所剩无几的视力能保持多久也不容乐观,说不定哪天他就突然什么也看不见了,一定要做好这个准备。 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少不更事的小林,唯有心下暗自怨恨父母。那时小林在镇上中学读初二,成绩在班级里算是拔尖的,按班主任的说法,照这个态势下去,小林升上初三的时候再努把力,考上省内优选的技校是接近没有问题的,那个时候技校很吃香。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小林居然摊上了这样的倒霉事。 为了医治眼睛,老林带着小林四处求医问药,不经意间耽搁了小林很多的学习时间。开始老林还心存侥幸,只是到学校为小林办了休学手续,幻想小林恢复视力之后马上去复读,好比复耕一样。指望一一破灭之后,心灰意冷的小林索性辍学,连学校后来破了规矩颁发给他的初中毕业证书也不想要。 辍学在家的小林,不愿意见人,亲戚、老师和同学闻讯登门看望,他一视同仁让来客吃闭门羹。都说小林这孩子心高气傲,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也就随他去,不予计较。其实很多人也不是十分清楚为什么来看望小林,似乎是人情世故的习惯使然,要对遭遇不幸的身边人表达一下同情。他们比当事人更快更轻易地接受了他已经成为一个盲人的事实和现实,至于接下来如何与盲人小林打交道,他们并没有想到那么远。显而易见,他们的生活势必飘离小林的视线,日后双方都不可能发生任何关系。专享不能也不愿置身事外的是小林的家人,因此之故,他们名义上是来看小林,实则是来安慰小林的父母,至于能不能见到小林,小林愿不愿意见他们,接近另当别论,根本无足轻重。 情况也确实如此。小林在接受、熟悉自己是一个准盲人的过程中,把气一股脑儿都撒在了自己父母头上。他还是一个孩子,不是一个成人,这种两眼一抹黑,与过去戛然两立、与未来几乎一刀两断的生活,是他始料不及的。丰富让位给单调,鲜艳被黑白取代,形状隐匿于一团模糊之中,而棱角却颇具恶意般地凸显出来,不要说他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即使他已经经年累月训练有素,不是一样要磕磕碰碰地艰难忍受吗?小林难免怨天尤人,一度自暴自弃,让老林夫妻俩苦不堪言。不过,儿子是他们亲生的,儿子生这场大病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儿子日后铁定要遭罪吃苦更让他们难逃其咎,夫妻俩只能捏着鼻子受气,当着小林的面半点也不敢表现出来,只有背着小林的时候才相对神伤。谁能想到呢,好端端的一个家庭,突然如坠冰窟。更没想到的是,小林还把父母当成了仇人,一直没个好面色,也没有好声气。他在家里慢慢适应眼前的新环境,摸索着探路移动,少不得要故意重手重脚,不是把自己碰得全身青一块紫一块,就是把桌椅撞翻把碗碟打烂,丁零当啷,满地狼藉。 大林那时候已经结婚,分家出去另过,加上女儿林雪刚过完周岁,也是忙得焦头烂额,胞弟出了这样的事,他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观,免不得经常抽出时间来陪伴开导小林。好在小林只是将矛头对准父母,倒没有伤及无辜,看到大林过来,尤其是大林抱着这么点大的林雪过来,小林也会收敛性子,重新变回一个初中生模样,甚至愿意让牙牙学语的侄女用胖嘟嘟的小手触摸他的眼睛,遮盖他眼中那残余的一线光亮。看到小林如此表现,大林更觉心痛,他和父母商量,不管举债多少,也一定要把小林的眼睛治好,这些钱都由他这个做哥哥的来偿还。然而,错过了很好治疗时机,小林的视力就像太阳落山一样不可挽回,命运已然如此,小林迟早将陷入接近的黑暗中。P3-5

主编推荐
1.写作近二十年,小说家赵志明在探索中成长,一直表现不俗。继《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万物停止生长时》《无影人》《中国怪谈》等小说集之后,赵志明携全新力作再次闪亮登场,为读者献上他对平凡人物的持续关注,对日常生活(家庭、婚姻、生死等)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洞见,对人类共同情感/心理自成一派的细腻描写,引人共鸣,发人深思。2.书中每一篇小说的写法和叙述角度都别出心裁、互相区别,揭开平凡主角看似波澜不惊但暗流涌动的被隐形的日常生活,被命运挟持但寻找出口挣脱的努力。与文学性想象的荒诞巧妙结合,更拓出一重书写的奇异维度。

精彩内容
十一个故事,《看不见的生活》《歧路亡羊》《洞中男孩》《深夜狗叫》……这些脱胎于平淡日常的短篇小说,无论是故土记忆还是都市生活,赵志明都以真诚悲悯又不失先锋幽默的独特笔触呈现出来,撕开了平凡生命下一段段暗流翻涌的无奈人生。但即使身处困境,这些平凡人仍努力寻找生命的出口,重获新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人类共有的情感让本书对生存际遇的描写免于流俗的追问与思考,具有难得的温度、高度与冲击力。《看不见的生活》:一个盲人貌似波澜不惊却又暗流翻涌的生活;《洞中男孩》:童年捉迷藏的恐怖记忆与成年现实生活交叠互回,是困于生活之洞还是走出生命之洞;《歧路亡羊》:诸事不顺的年轻人为逃离现实,劫持了一对老年夫妇,胁迫了分手的爱人,歧路通向何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