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69.56 5.9折 ¥ 118 全新
库存38件
作者王振,彭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2039542
出版时间2021-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11854923
上书时间2024-10-06
王振
199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任信息研究所所长、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区域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安徽省、浙江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获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成就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五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近年来出版有《新产业革命与上海的转型发展》《上海2050年发展愿景》《长三角共建世*级产业集群研究》等多部著作,并担任《长江经济带发展报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报告》《全球数字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等蓝皮书主编。
彭峰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法国埃克斯-马赛大学法学博士,法国拉罗谢尔大学博士后。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环境资源立法研究基地(上海社会科学院)主任,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等。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法学会首批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获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等。
丛书序一1
丛书序二1
前言1
第一章全球共同的战略行动1
第一节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形成与发展1
一、 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阵痛与抉择2
二、 全球绿色发展模式与气候治理演进5
三、 开启全球双碳战略的新时代6
第二节全球碳中和战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7
一、 全球各国及地区碳中和战略行动部署8
二、 全球碳中和战略国际合作行动与战略11
三、 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责任与担当13
第二章全球碳中和战略:形势与走向18
第一节面向未来的新形势新挑战18
一、 新形势19
二、 新挑战24
第二节全球碳中和战略的新思想新构架28
一、 新思想29
二、 新构架31
第三节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国别模式38
一、 发达国家模式39
二、 新兴经济体模式41
三、 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模式42
四、 能源出口国模式42
第三章全球碳中和战略:技术创新与新赛道47
第一节碳中和战略与技术变革47
一、 能源研发转向低碳技术48
二、 低碳技术重塑全球经济50
第二节清洁能源技术创新战略51
一、 氢能源技术51
二、 核能技术53
三、 可再生能源技术54
第三节节能技术创新战略56
一、 电力节能减排技术56
二、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57
三、 建筑节能减排技术58
第四节碳捕集、利用和储存技术创新战略60
一、 电力领域的CCUS技术62
二、 工业领域的CCUS技术63
三、 CCUS技术的碳中和战略意义63
第四章全球碳中和战略:新能源与新产业66
第一节碳中和战略与产业变革66
一、 低碳经济转型66
二、 新能源产业变革68
三、 能源转型中的工业变革71
第二节新能源战略72
一、 光伏能源战略73
二、 风电能源战略75
三、 氢能源战略76
四、 生物质能战略78
第三节新产业战略79
一、 新能源汽车产业79
二、 储能产业81
三、 智能电网产业82
四、 可持续建筑84
五、 再生资源产业85
第五章美国碳中和战略89
第一节战略背景89
一、 基本国情89
二、 能源结构91
三、 零碳之路96
四、 面对问题98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99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100
二、 目标与愿景100
三、 战略推进路径102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104
一、 氢能技术105
二、 储能技术107
三、 核能技术108
四、 碳捕集与储存技术(CCS)110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111
一、 新能源汽车产业111
二、 电池产业113
三、 太阳能产业115
四、 航空业117
第六章欧盟碳中和战略122
第一节战略背景122
一、 基本情况122
二、 能源结构124
三、 零碳之路130
四、 面对问题134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136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136
二、 目标与愿景138
三、 战略推进路径141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144
一、 氢能技术145
二、 电池技术146
三、 海上风电技术147
四、 CCUS技术149
五、 甲烷技术151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创新战略152
一、 智能电网和电表产业152
二、 电动汽车产业155
三、 循环经济产业156
第七章日本碳中和战略160
第一节日本碳中和战略背景160
一、 基本国情160
二、 能源结构162
三、 零碳之路163
四、 面对问题164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165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165
二、 目标与愿景166
三、 战略推进路径169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172
一、 氢能172
二、 蓄电池173
三、 农业甲烷减排技术174
四、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176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177
一、 电动车产业177
二、 半导体数字产业178
三、 海上风力发电产业179
第八章德国碳中和战略182
第一节战略背景182
一、 基本国情182
二、 能源转型之路185
三、 面对问题189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190
一、 战略发展过程190
二、 目标与愿景191
三、 战略推进途径198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01
一、 轻质结构技术201
二、 节能减碳技术202
三、 储能技术204
四、 智能电网技术205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07
一、 氢能产业207
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210
三、 生物质能产业211
第九章英国碳中和战略214
第一节战略背景214
一、 基本国情214
二、 能源结构216
三、 零碳之路219
四、 面对问题221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222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222
二、 目标与愿景223
三、 战略推进路径224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27
一、 氢能227
二、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230
三、 核能233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34
一、 海上风电业235
二、 交通运输业237
三、 建筑业240
第十章法国碳中和战略244
第一节战略背景244
一、 基本国情244
二、 能源结构247
三、 零碳之路249
四、 面临的问题250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251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251
二、 目标与愿景252
三、 战略推进路径253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55
一、 氢能技术255
二、 智能电网技术258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60
一、 绿色建筑产业260
二、 地热能产业262
三、 核能产业263
第十一章俄罗斯碳中和战略268
第一节战略背景268
一、 基本国情268
二、 能源结构269
三、 零碳之路274
四、 面对问题276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277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277
二、 目标与愿景278
三、 战略推进路径280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281
一、 固碳技术281
二、 电能技术281
三、 氢能技术282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284
一、 氢能产业284
二、 水能产业286
三、 核能产业287
第十二章澳大利亚碳中和战略289
第一节战略背景289
一、 基本国情289
二、 能源结构291
三、 零碳之路294
四、 面对问题298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300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300
二、 目标与愿景302
三、 战略推进路径303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304
一、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305
二、 储能308
三、 土壤碳310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312
一、 氢能产业312
二、 生物能源产业315
三、 畜牧和红肉产业316
第十三章加拿大碳中和战略320
第一节战略背景320
一、 基本国情320
二、 双碳之路327
三、 面对问题329
第二节碳中和战略构架331
一、 战略认知与理念331
二、 目标与愿景332
三、 战略推进路径334
第三节碳中和技术创新战略336
一、 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336
二、 核能339
第四节碳中和产业战略340
一、 氢能产业341
二、 新能源汽车344
三、 气候智能型农业346
第一章全球共同的战略行动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干旱、热浪、暴雨、洪水和山体滑坡等极端天气日渐频繁,并导致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后果,全球气候变暖甚至被称为有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生存挑战和21世纪的核心议题。①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活动大量使用化石能源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加之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迫在眉睫。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危机与国际政治经济问题,近年来,联合国不断督促各国积极采取有效行动,减少碳排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随着气候环境问题等日益严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并被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问题”。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碳减排行动与战略,截至2022年3月,已有156多个国家和地区做出到21世纪中叶左右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相对净零排放)的承诺。在
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暖发展背景下,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多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都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战略性部署。由此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动和普遍价值追求,全球瞩目,未来将持续数十年的全球碳中和进程也正式开启。
第一节全球碳中和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将碳达峰定义为在排放量降低之前达到的最高值。①碳中和(carbon neutral)是20世纪90年代由环保人士倡导的概念,源于对个人或组织购买通过认证的碳信用以抵消自身碳排放的探讨。②而目前全球热议、在全球和国家层面提出的碳中和目标则与全球气候治理密切相关。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提出到2050年左右全球二氧化碳达到净零排放。2018年10月8日,IPCC发布的特别报告《全球变暖1.5℃》指出,碳中和是当年一个组织在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技术实现碳排放平衡,即碳中和③。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是人类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不断探索的成果,也是面对气候危机做出的现实选择。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一系列推进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推动下,全球双碳发展的框架与内容构建初步形成。④
一、人类传统发展模式的阵痛与抉择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两位气象学家,他们为地球气候建立了物理模型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其重要发现是从自然科学角度明确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全球主要国际组织、各国观测数据以及数千位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文献研究证实了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全球能源消费量从1965年的52.96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020年的111.90亿吨标准煤,产生的碳排放量从190.09亿吨增长至323.19亿吨⑤。根据国际能源署分析显示,2021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