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现货新书 我的教研故事 9787567139138 沈子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现货新书 我的教研故事 9787567139138 沈子兴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29.48 5.9折 50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子兴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7139138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9886793

上书时间2024-10-06

黎明书店

十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沈子兴,上海市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上海市中学数学教材主审专家,曾获得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园丁奖”等称号。

目录
第一章  现实呼唤教研
  教研故事一  36的一半是多少
  教研故事二  测评数据如何利用
  教研故事三  “老师,你错了!”
  教研故事四  数学习题课是解题还是教解题
  教研故事五  高中数学如何开展分层教学
  教研故事六  如何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
  教研故事七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有必要吗
  教研故事八  国测结果如何精准破解教改难题
  教研故事九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零起点”教学
  教研故事十  如何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第二章  项目推进教研
  教研项目一  长宁区实施初中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教研项目二  长宁区“三个指数”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实践研究
  教研项目三  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的实践研究
  教研项目四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区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实践研究
  教研项目五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第三章  课程规范教研
  研修主题一  备课:在规范中寻求创新
  研修主题二  上课:在互动中产生共鸣
  研修主题三  评课:在交流中改进教学
  研修主题四  说课:让设计彰显艺术魅力
  研修主题五  命题:让评价更加科学
第四章  交流提升教研
  经验交流一  开展“三个指数”测评,推进教育评价改革——长宁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经验交流二  开展网络研修提升教研品质
  经验交流三  让学生在作业中快乐成长
  经验交流四  游戏化学习:快乐体验,培育素养
  经验交流五  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以责任的教育价值思索让有益的教育行为奏效

内容摘要
一、问题背景   

2004年10月的某一天下午,天高气爽,根据教研计划,今天去本区一所初中学校调研听课。每次教学质量检测,这所学校成绩总是处于全区的低位,教师普遍抱怨生源差,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面对这样的状况,校长心里着急,多次要求教研员来学校听课,对教师的教学进行指导,特别是希望能够通过听课发现教学中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和指导,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对此类学校的教师,作为一名教研员,从内心来说是很同情的,因为我曾经也在教学质量非常薄弱的初中工作过,教师的工作状态、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很清楚。这类学校的教师普遍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管理差。学校领导班子缺乏管理能力。学生成绩差,关键在校长,没有能力抓教学质量,缺少办学思路,缺乏提高质量的招数。二是缺少成就感。总有人在抱怨这些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差,但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些教师每天都在讲解一些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并且还要反复讲,根本涉及不到有思维深度的问题,专业水平只有下降而不可能提高,多年以后,他们的水平就是学生的水平;虽然我们觉得重点学校的老师压力也很大,但这种压力来自学生的智优,需要教师有能力解答学生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能够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尽管有时是优秀学生倒逼教师的成长,但这些教师是充满成就感的。而薄弱学校的老师,更多的是体力上的付出,教学内容低层次重复,简单问题反复讲,他们完全是凭着一颗爱心开展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无趣又无味,毫无成就感。三是社会地位低。这类学校的学生,往往是外来务工子女比较多,离异家庭比较多,家庭教育缺失也构成生源差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学校的教师工作没有成就感,在社会上也没有什么地位。名牌中学的教师在社会上得到家长的青睐,再差的学生参加校外辅导时也以请到重点中学教师上课为荣,根本不管自己是否能够听懂。这就是当今各层次教师的工作现状,作为教研员,深知教学质量薄弱学校教师的疾苦,很想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二、问题发现   

我来到该学校初三年级办公室时,正值课问休息,一些教师在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一些教师在给学生订正作业,一些教师在教育影响课堂纪律(如上课随便讲话、不听讲、打架等)的学生,所以办公室里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我坐在一位数学教师的对面,这位教师正在给一位学生订正试卷。   

有一道题目是:“列出代数式:z的5倍与36的一半的和。”学生订正后的答案仍然是“5z+6”。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为什么学生在教师订正之后还会出现错误?我很疑惑,很想了解真相。于是便静静地坐在一旁,认真地倾听师生之间的对话。   

师:你的计算实在是很糟糕,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学生站在办公桌旁低头不语)。你认为36的一半是多少?   

学生愣了一会儿,很快回答。)   

生:36的一半是6。   

我注意到这位学生在回答时看了老师一眼,看到老师一脸的困惑,便很快否定自己的答案。   

生:不是6,应该是3。   

师:36的一半是18,这是小学生都能计算出来的(学生无语,默默地点头)…… 

老师让学生离开了办公室。

三、问题思考   

   以上事件听起来像笑话,但确实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为什么一名初三学生不知道36的一半是多少呢?这是因为学生计算能力差吗?当学生回答"36的一半是6"lJ~t,作为教师的我,第一感觉是学生肯定理解成6×6—36了,属于审题不清、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但当学生改正为“36的一半是3"lJ寸,我开始感到很惊讶,但转念一想,恍然大悟,学生是在回答“脑筋急转弯”问题:数字36从结构上看,左边是3,右边是6,当老师问36的一半是多少时,学生无所适从,老师是问左边一半还是右边一半呢?因此只能随便猜一半,6不对就是3,3不对就是6。显然,学生的这种想法没有被这位老师所察觉。作为教师,面对学生的离奇错误,是否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结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现象的背后反映了我们教学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精彩内容
本书通过鲜活的教研案例,阐述了作为区域教研员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既有对教研案例深度剖析,又有对精细化教研经验的总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对校本教研、区域教研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