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新书 衣锦还乡 9787520514101 孙少山
全新正版现货,以书名为准,放心购买,购书咨询18931383650朱老师
¥
35.25
5.9折
¥
59.8
全新
仅1件
作者孙少山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4101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8元
货号9718169
上书时间2024-10-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孙少山,国家一级作家。1947年生于山东省胶南。1968年流入黑龙江省挖煤为生。1984年考入鲁迅文学院,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写作。1980年发表篇小说,1982年发表《八百米深处》,获全国很好小说奖。至今已发表短篇小说《八百米深处》《陡坡》《皮子》《出关》等、中篇小说《盲流》《黑色的沉默》等、散文《天籁》《沉重的落日》《历史的尴尬》等三百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榆神》、中篇小说集《黑色的诱惑》、短篇小说集《八百米深处》、中短篇小说集《出关》、散文集《祖父的情人》《男女有别》《谦虚》《荒楼》等。曾多次获得重量、省部级文学奖。多篇作品被译介为国外文学刊物选载。
目录
辑
荒楼
天籁
那年好大雪
古城爱辉
一江风雨旧边关
废弃的大道
消失了的月光
衣锦还乡
十八站
沉重的文化
帕斯捷尔纳克故居
仰望星空
怀念矿村
热爱土地
渐行渐远哈尔滨
深秋的松花江
东宁
大肚川
在风雨中奔跑
不能忘却的记忆
要塞居住十六年
秋天的树林
母亲和妻子
县城
第二辑
故乡
西阿陀
弃屋与僧人
雨中列车
窗外的小院
呼兰河,呼兰河
马桥河
遥远的江,黑色的江
吉林风情
凝固与流动
夜宿瀑布村
总把新桃换旧符
又见呼玛河
大兴安岭上的偃松
旷野老树
悲情草原
骑手
马群
牧主
呼和诺尔
翻看自己
载不动,许多爱
秋之思
萧萧铁马鸣
旷野与舞厅
冷云小学听国歌
大兴安岭
鄂伦春人
天生一个仙人洞
七月的乡村
翻越虎峰岭
方正
鸭绿江上
俄罗斯
东流与南归
寂寞断桥
烟雨五月下扬州
农民和钱币
伙计,家乡的桃花开了
请珍惜阳光
活着的拉斯
飞鼠
陶片上的小孔
内容摘要
荒楼 半夜里,妻子忽然哽咽着说:“卖了房子,再也没有个家了……”我安慰她说:“房子怎么能算个家呢?到城市里住,公家会分给咱们房子的。” “你也知道,那可不是公房,那是咱们俩,那几年……”她终于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也忽然一下子心里翻江倒海,泪水唰唰流下。 “唉,你这抖索在十二月寒风里的,路边的蒿草呀,以你的枯败来显示了这北方的悲哀。一座孤楼,立在夕阳中,立在山坡上,破败的门窗空对着山野茫茫,一位孤独的老人,徘徊在自己的坟墓旁……” 这几句话,是我在大楼住的时候写在记工本上的。 所谓“大楼’’其实只是一幢二层小楼,只因在这荒山野岭里除它之外没有比它再高的建筑物了,我们便叫它“大楼”。 水泥砖砌成的,已经破败不堪,整条山沟里到处都布满了碎砖烂瓦,长满苔藓的街道,横七竖八的房屋基础,毁坏的台阶,烧成黑炭的木桩,仔细观察还可以分辨出街道分布、球场、公共厕所,甚至还有浴池。这一切都让你不能不想象出这里当年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小镇,而铺展在眼前的却是一片黄色的艾蒿在寒风里瑟瑟地抖动着,孤单的大楼好不凄凉地立在那里。 据说,这是战争时日本关东军的一座陆军医院,炮火把一切都夷为平地,不知为什么这座小楼却幸存了下来——虽然墙壁上也布满枪弹的痕迹。废墟上长起来的榆树都有碗口粗了,大楼里搬来了新主人,这是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这里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整幢大楼只住了五户人家,大部分的房间都闲在那里,远远望去,空洞的门窗就像瞎了的眼,有几个摇摇欲坠的窗扇挂在墙上,像一个人断了的胳膊被风刮得荡来荡去。 在一个寒冷的春天,青草还没有发芽,我带着一个女孩子走进了这条山沟。我扛一个行李卷,她挎一个篮子,她就是我新婚的妻子。多年之后回想起来犹然酸楚揪心,总像能看到一条苍黄的山沟里,一前一后踽踽地走着两个人,夕阳照在他们身上,四周一片沉寂,一片荒凉。 我一看那破烂的门,透着风的窗,黑洞洞空落落的屋子,忽然想放声大哭。一路上像个无知的孩子跟在我身后的她,这时却信心百倍地说:“快,你去撮几锹土来,先把这屋的地垫平。”地面都给老鼠洞穿得坑坑洼洼。看着她那双大脚飞快地挪动着,把我弄进屋的新土踩平,在这一瞬间,我知道她可以和我共同地承担起生活的担子。我的心情也愉快起来,跑去附近的朝鲜屯子买回了两只碗、两双筷子、两个水桶、一口铁锅,这就是我们的个家了。 因为有了她,在这荒山林莽里我不再孤独;因为有了她,在这远天远地里我不再彷徨;因为有了她,在这冰天雪地里我不再忧伤。我有了一个家。 我们要创家立业。 她和她的伙伴们在河里玩儿,女孩子们坐在沙滩上,并拢大腿,把水捧在两腿间,比赛看谁能让水一点儿也不漏。忽然娘站在崖上喊她回家,她啪嗒啪嗒跑回村里。八十岁的祖母笑着告诉她:给你找下对象了,在东北。并把我的一张小照片儿给她看,她看了一眼说:“中。” 大娘家大姐就在东北,每到过年就邮回来十块钱,大娘总要把那十块钱给大家都看一遍。她牢牢地记住了爹和娘看那钱的眼神,也记住了那张蓝色钞票的样子,她也要上东北,也要过年给爹娘邮回那样的十块钱。 那年她十八岁,傻得什么都不知道,她去问一个刚结了婚的伙伴,结婚到底是怎么回事。伙伴红着脸说:“俺没法儿说,等结了婚你就知道了。”她就是怀着一肚子的疑问和一个十块钱的伟大理想,千里迢迢跑到东北投奔我来了。 她把这个理想深深地掩藏在心底,从没让我知道。盖房子那年我们穷得分文没有了,但是临过年她仍然坚持要寄回家十块钱。我大怒,打了她一个耳光。吃了耳光她也不屈服,坚决要寄这十块钱。我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如果我知道这是她的伟大的理想,就是再穷,我也会心甘情愿去想办法满足她这个愿望的。可是她一直对我严守这个秘密。十多年后,偶尔闲谈,她才说了她之所以到东北的伟大理想。 也许,正是因为她怀揣着这么个理想,才能从容不迫地陪着我母亲在来的路上蹲了半个月的监狱。现在,我怎么也想不通公安局把这么一个傻姑娘和一个老太婆关起来有什么用。她们会是什么罪犯?但他们就是关住不放,给她们吃半生不熟的高粱米,吃猪在上面拉屎撒尿的冻白菜。多年后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一句话,说当时的整个中国就是这样,深有同感。一个人在马路上走,没有相应的证明就可能被抓起来,农民要赶个大集都必须去生产队请假。 为投奔我这个未曾谋面的丈夫,她可以说是受尽了千辛万苦而英勇不屈豪不动摇。 P3-5
精彩内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